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与娱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怡悦情性,中国书画,审美娱乐,自娱
审美与娱乐论文文献综述
王竹君[1](2019)在《“怡悦情性”——试析中国书画审美娱乐功能中“自娱”与“娱人”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自娱"和"怡悦情性",以此为切入点,从审美娱乐功能中的"自娱"与"娱人"两方面可以分析中国画与书法之间的共通之处。当创作书画作品的目的不再功利,而是"聊以自娱"时,创作者便能够"自得其趣",放松心情;当观者领悟到书画中蕴含的审美情感,就可以达到"悦情"的状态,身心愉悦。创作者和欣赏者以恰当的态度以及方式对待书画,方可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境界。(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9年06期)
胡媛媛[2](2019)在《大众、娱乐、奇观——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审美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动画艺术的创作与传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文化成为被消解与解构的对象。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符号,动画的生产与消费受到了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传播的影响与制约,其审美趣味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动画制作与传播的控制权得到了分散。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动画制作与传播,为了迎合大众对娱乐趣味的不断追求,使得动画审美趣味的大众化、娱乐化、商业化、奇观化等倾向愈加明显。(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9年10期)
刘佳玲[3](2019)在《浅析大众审美文化对综艺娱乐节目的影响——以《声临其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综艺娱乐节目由于其轻松的氛围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首选。大众的审美体验从单一享受优美的声音影像已经升华为对文化内涵的深入追求。这是综艺娱乐节目与大众审美的一种良性互动和有益影响。笔者以《声临其境》节目为例,试探析其成功背后折射出的大众审美情趣的嬗变。(本文来源于《数字传媒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彭文祥[4](2019)在《“质量为王”:校准影视业生态失衡的定盘星——摒弃空心化的娱乐时尚和审美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浩荡的时代潮流中,影视业的发展曾彰显了"宣传"维度、"经济"维度,而今则是到了要自觉高扬"价值"维度的时刻。我们要切实把"质量"作为校准影视业生态失衡的定盘星,摒弃空心化的娱乐时尚和审美趣味,将"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分解到供、求、产、销等各环节,从而有效促进中国影视业的繁荣发展。(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石长顺,吴龙胜[5](2019)在《审美、叙事与娱乐话语:中国文化电视60年》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如何自觉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是一个需要认真反思与研究的重要问题。从中国电视60年发展历程,探索文化电视从苏醒到复兴的多样化表达及其话语转变:第一次转变,文化电视的解放,从权力话语转向审美话语,电视传媒的思想大解放,成就了一大批洋溢着哲理的文化电视作品;第二次转变,文化电视的崛起,从表现话语转向叙事话语,文化电视从综艺节目热的围困中转向,探索以讲故事的方式改变文化电视的语态;第叁次转变,文化电视的复兴,从言语话语转向娱乐话语,电视传媒改变了原本严肃、曲高和寡的问题,让"文化+"提升了文化电视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宜东,范伊然[6](2018)在《动画、游戏与电影:泛娱乐语境下中国叁维动画电影审美之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中国叁维动画电影"高概念"和"网趣社群"两种美学类型的创作格局出发,认为当下中国叁维动画电影的创作与传播策略中,一条由互联网公司介入、契合泛娱乐思维的践行路径正在创生。而它给中国叁维动画电影带来了新变:目标受众的再定位与拓展、电影审美体验的多元融合、文本符号的意义重塑。最后,本文从电影策略、数字工具、审美价值叁个方面对当下中国叁维动画电影予以反思。(本文来源于《现代视听》期刊2018年08期)
戴安妮[7](2018)在《当代中国网络娱乐泛化的审美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娱乐是人真正成为人的必经过程。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娱乐需求,缓解精神压力,提高生活幸福指数,满足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娱乐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的本能需求。伴随着网络技术爆炸式发展,人类社会在技术进步的带领下,逐渐步入全新时代。借助互联网平台,网民可以更加便利的接触到各类信息,为网民娱乐提供更加便利的纽带。而为达到更高的经济利益,各网络媒体不断挖掘自身所提供的内容的“可消费性”。网络媒体往往采用增加所生产的内容的娱乐附加属性,来吸引用户的关注度。我国网络进程的高速发展,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使得我国网络内容出现“泛娱乐化”的特点。从长期看来,其不利于网络内容的长久发展与人民群众主流价值观的建设。娱乐渐渐地被异化,失去了其原有的本质而走向泛娱乐化。本文第一章首先肯定了网络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但同时也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冲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第二章阐述了中国网络娱乐的审美现状,“泛娱乐化”的现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以一些具体的案列说明现在社交平台的低俗化、庸俗化。其次从这些反面教材中我们发现网络娱乐迫切需要正确的积极地审美。第叁章第一部分主要讲出现泛娱乐化现象的原因主要由五点组成:消费主义倾向;娱乐经济的发展;大众化对精英化的解构;受众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理想信念的缺失。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泛娱乐化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从叁个不同角度由浅入深的分析。然后又对网络泛娱乐化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进行文化及审美批判。网络泛娱乐化加重了大众思维的非理性倾向,弱化了网络文化知识传承功能,降低了大众的审美认知能力,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最后,本文试图探寻网络娱乐的审美回归之途,提倡“审美娱乐”。我国网络内容迫切需要进行审美回归,有利于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我国人民群众具有精神导向作用。构建中国网络娱乐的新理念、发展媒介审美教育、积极开展审美活动等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沈佳晨[8](2018)在《男色消费——影视娱乐语境下女性审美的一场狂欢》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伴随女权主义运动的开展以及哲学上对"美"的认识的深刻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方式逐渐开始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不怎么美甚至有些丑陋甚至病态的审美。另外,随着网络虚拟社区、网络流行文化的发展和国人观念的日益解放,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道德束缚中挣脱出来,在网络社区中,她们高呼"女子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开始光明正大地以一个女性的视角欣赏男人身体。伴随这种现象而来的是对男色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虽然这种增长初露端倪,但显而易见地是中国女性开始从审美对象开始了向审美主体的转变,同时中国似乎逐渐迎来了一个男色消费社会。(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赵亮[9](2018)在《跨年晚会:从“赏心乐事”到“寓教于乐”》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跨年晚会如同春晚一般,在期待中备受争议。毕竟,在日益多元的文化环境当中,把这个“命题”节目做好绝非易事。作为庆祝元旦新年的一场综艺节目,其本身拥有着特殊的文化符号;而作为一种电视媒介的“跨年”品牌,必然成为各大电视台、卫视厮杀的战场。细数(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8-01-08)
傅守祥[10](2017)在《为人生的艺术操守与娱乐化的审美矫正》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一直是文艺理论史上的重要话题,"为人生"与"为艺术"之争更是几度交锋,如何实现二者之间"和而不同"式的互助双赢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的。当代大众文化的诸种艺术呈现中的喜剧性审美出现了普遍性、蔓延性的精神偏差,娱乐化过度、"叁俗"作品猖獗等"伪喜剧"现象甚嚣尘上。此种文艺乱象从内部分析则主因是将"艺术与人生"关系剥离、淡化、错位甚至倒置,将"为人生"庸俗化、低俗化甚至恶俗化。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对于大众文化生产的段子化、杂耍化、拼贴化、感官化以及"养眼"与"愚乐"式审美噱头横飞等时疫,坚守喜剧精神、焕发喜剧美学所蕴含的批判精神、智性清透和通俗智慧至关重要。鉴于当前的审美乱象和文化迷失,亟需将兼具中华传统美学特色与现代美学精神的"人生论美学"发扬光大,以此为核心实现新世纪的美学自觉与文化自觉,以切实的"审美介入"矫正文化时弊,并推动重建文艺的"公共性"与审美伦理。(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7年06期)
审美与娱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动画艺术的创作与传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文化成为被消解与解构的对象。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符号,动画的生产与消费受到了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传播的影响与制约,其审美趣味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动画制作与传播的控制权得到了分散。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动画制作与传播,为了迎合大众对娱乐趣味的不断追求,使得动画审美趣味的大众化、娱乐化、商业化、奇观化等倾向愈加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与娱乐论文参考文献
[1].王竹君.“怡悦情性”——试析中国书画审美娱乐功能中“自娱”与“娱人”的特征[J].美与时代(下).2019
[2].胡媛媛.大众、娱乐、奇观——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审美趣味[J].电影文学.2019
[3].刘佳玲.浅析大众审美文化对综艺娱乐节目的影响——以《声临其境》为例[J].数字传媒研究.2019
[4].彭文祥.“质量为王”:校准影视业生态失衡的定盘星——摒弃空心化的娱乐时尚和审美趣味[J].人民论坛.2019
[5].石长顺,吴龙胜.审美、叙事与娱乐话语:中国文化电视60年[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
[6].刘宜东,范伊然.动画、游戏与电影:泛娱乐语境下中国叁维动画电影审美之变[J].现代视听.2018
[7].戴安妮.当代中国网络娱乐泛化的审美批判[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8].沈佳晨.男色消费——影视娱乐语境下女性审美的一场狂欢[J].艺术科技.2018
[9].赵亮.跨年晚会:从“赏心乐事”到“寓教于乐”[N].工人日报.2018
[10].傅守祥.为人生的艺术操守与娱乐化的审美矫正[J].艺术百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