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媒介公共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共性,乡村文化生活,乡村振兴,媒介赋权
媒介公共性论文文献综述
沙垚,张思宇[1](2019)在《公共性视角下的媒介与乡村文化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乡村振兴时代探讨媒介对于乡村文化生活的意义,我们需要关注在不同的媒介发展阶段,媒介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呈现"与"连接"的作用。本文以1949年以来乡村媒介史为脉络进行粗线条的爬梳,试图呈现一种更为真实的媒介与乡村文化生活的面貌。从广播到电视,再到以微信、短视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乡村民众在一次次技术浪潮中获得解放,由乡村叙事中的"他者"转变为自我言说的"主体"。这不仅彰显了农民主体性和公共意识的崛起,更是打破城乡二元对立格局,推动乡村振兴的发端。但数字时代的新媒体传播能否真正重启乡村公共文化生活,依然值得深思。(本文来源于《新闻与写作》期刊2019年09期)
吴健民[2](2019)在《媒介化社会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公共性”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媒介化社会进程的推进,公众能够便捷地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被进一步打破,网络媒介成为社会传播的主要渠道。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信息传播的主体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传播机构,每个个体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关系中传播机构与公众的强弱关系也被打破,传播渠道的垄断格局被瓦解,公共传播(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9年23期)
卫楚臻[3](2019)在《媒介·公共性·意识形态——论大众文化批评的叁个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文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在当今中国方兴未艾。随之兴起的以公共价值立场为导向的大众文化批评体现了不同于精英批评的另一种批评指向。大众文化批评的对象是公共领域中诸多具有社会现实性的问题与现象。网络媒介的普适性和便捷性为普罗大众广泛且深入地参与到大众文化批评中提供了便利。大众文化批评建构的公共空间与舆论阵地打破了精英主义言说的专制,表现出新文艺批评形态的趋势。但大众文化批评作为大众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现,依旧跳脱不出官方意识形态和精英意识形态的藩篱。对于公共领域的建构,应该在对话交流中寻求一种共识。(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宝玉[4](2019)在《私密的公共性:广播、声音技术与媒介现代性——本雅明广播媒介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19世纪末年至20世纪初叶发展而成的声音媒介,广播依托并借力现代声音技术,诉诸纯粹声音与听觉感官,在扩张物理自然法则的基础上,亦不断地增强着人类自身的听觉能力。1930年代的欧洲思想家对无线电广播的技术特质、技术潜能及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变革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这其中,尤以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的思考与思想性写作最具代表性。他关于广播媒介技术、广播之为现代公众教育模式、广播与大众判断力的训练、广播模式等议题的讨论,对探究广播媒介本源、广播技术潜能乃至媒介技术与社会文化等媒介现代性核心问题都提供了一种思考路径。(本文来源于《艺术探索》期刊2019年01期)
李有学[5](2018)在《公共性表达:政策议程构建中的媒介参与》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性是媒介参与政策议程构建的逻辑内涵,其在政治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政治化两个层面完成了媒介参与的公共性价值。在叁种不同的政策议程模式中,媒介通过不同的功能与角色实践着其自身的公共性表达。对于政府而言,需要从管理规范、民主协商、制度引导叁个方面实现对政策议程构建中媒介参与的政治性回应。(本文来源于《成都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有学[6](2018)在《公共性表达:政策议程构建中的媒介参与》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性是媒介参与政策议程构建的逻辑内涵,其在政治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政治化两个层面完成了媒介参与的公共性价值。在叁种不同的政策议程模式中,媒介通过不同的功能与角色实践着其自身的公共性表达。对于政府而言,需要从管理规范、民主协商、制度引导叁个方面实现对政策议程构建中媒介参与的政治性回应。(本文来源于《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建明[7](2018)在《媒介公共性的神秘主义理论——新闻媒介的公共性与意识形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公器论认为,公共性是媒介的本质属性,可能处于"应然"犹存、"实然"缺失的离散状态。这种神秘主义理论无视事物属性的客观存在。实际上,公共性是新闻媒介的一般属性,有其特定含义。新闻媒介的本质则是意识形态性,是指媒介性质的规定性。(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8年03期)
张霞[8](2018)在《音乐媒介公共性缺失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大众文化与公共事件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大众文化的理性特征逐渐弱化,甚至使我们原本就不完善的公共领域变得更加恶化。受市场化、资本、技术等的影响,音乐媒体公共性在传播领域、媒介内容等方面的缺失现象愈来愈严重。受此影响,受众对音乐媒体公共性的关注也逐渐降低。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音乐类媒体公共性的缺失已经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新闻战线》期刊2018年04期)
虞鑫,张鹏翼[9](2018)在《媒介公共性的“理解-交往”悖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技术对于社会公共性的作用究竟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网络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都有其各自的解释,然而却鲜有实证研究支撑。在对公共性概念进行操作化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经济社会地位、信息地位和媒介事件认知、媒介信任评价、媒介素养水平之间的结构化关系。研究发现,个体的信息地位是其经济社会地位与网络认知态度间的中介变量;信息地位越高,媒介事件认知越低,媒介素养水平越高;与此同时,媒介事件认知作为信息地位和媒介信任评价的中介变量,媒介事件认知程度越高,媒介信任评价越低。最后,本文从重新思考社会结构、个体社会政治参与、网络社会价值判断叁个方面对研究发现进行了讨论,提出"公共理解"和"公共交往"的矛盾性悖论构成了网络社会公共性的重要命题。(本文来源于《新闻界》期刊2018年02期)
王昀[10](2017)在《作为风险的新媒介:线上内容生产与公共性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媒介不断解构传统媒介产制背景之下,当代治理文化与线上参与者所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成为了一种"风险系统"。风险性与公共性相伴而生,新媒介风险压力提升了不同线上内容生产者面向外部互动的合作需求,从而推动了当代媒介实践的公共性文化。透过"生产"角度检视线上公共领域的各类参与活动,本文将新媒介植入风险视角,尝试结合媒介实践与风险治理之间的关系,为理解数字社会的媒介生态与公共政治文化提供新的解释框架。基于专业新闻生产与用户内容生产两种形态之划分,研究者对新闻组织、以公关为代表的内容提供者、个人自媒体运作以及娱乐生产进行了多案例观察。面对新媒介的革命性挑战,大量新闻组织逐渐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展自身线上事业,使得社交网络形成不同专业媒体"分庭抗礼"之局面。将其纳入同一关系网络的社会化网络分析可以发现,一部分媒体组织由于相近的专业性资讯产生相对靠近的集群,提升了线上新闻的内容协作性,但此种专业化内容生产依然由传统主流媒体占据中心话语位置,其整体互动结构表现出显着的媒体间偏见。而由于传统新闻生产边界日渐模糊,公共关系领域为应对传统媒介资源的近用风险,已然普遍使用社交媒体作为追寻公众流向的对话工具,透过自主性内容创造,公关业者不仅参与到用户社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生产的线上选择;与此同时,公关人员对社交媒体的评估又呈现较为理性姿态,在强调使用不同媒介形态去最大化提升公众接触面的跨媒介思路中,其内容实践实际卷入到包含与新闻媒体、线上意见领袖以及社区公共意见的复杂互动之中。社交媒体运作的困境存在与专业新闻组织保持的话语影响力,亦令公关业者维系着关于传统媒体关系的想象。另一方面,在诸多案例层面,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些组织/个人独立运营自媒体的新发展可能,并在特定场域下与专业新闻组织形成相互呼应的关系。自治性较大的内容社区向亚文化领域收缩,其相对远离政治型话语,而社区成员建立的相应群体规范与道德体系,同样内嵌于国家政治与资本市场意识形态的影响。用户内容生产虽然极大提升了公众参与度,这种广泛的参与性背后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风险性:个体化的自媒体运营往往难以支撑,它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去吸收共同体成员的知识贡献,社交媒体强烈的内容竞争亦挤压了业余化个人生产的稳定性。大众文化固然创造了另类的公共性方式,但是在娱乐消费经济刺激之下,其公众视线既是分散性的,亦带有显着的内群体化色彩,如何检验大众文化公共领域与严肃性政治公共领域之间内在衔接的动力,由是成为另一项值得考量的选项。随着公共领域转向由不同线上内容生产者主体张力交织而生的破碎结构,政策型公共领域的认同危机、传媒公共领域的专业主义衰退、日常性公共领域的反政治文化均成为建构多元化治理网络的内在困境,与此同时,公共参与亦面临着在亚文化领域的复杂脉络以及跨国性风险的外部压力。对于投入线上公共政治的研究者而言,有必要汲取此种风险治理视角,积极运用日渐成熟的大数据分析推演当代公共文化的内在关联性,深入生活世界背景的个体经验认知去发掘行动者的线上逻辑,与此同时,则尝试拟定可能性的"风险剧本",最大化地判别未来情景的演进面貌,从而不断发展交叉化、融合化、协作化的新的方法范式。总体来看,内容生产者为突破自身线上发展风险促进了公共联结性活动,但其互动界限仍然导致小世界圈层的形成。复合、交迭化的线上内容产制延展出探讨公共性的诸多经验维度,相较于批判数字环境的种种内生障碍或者定论一种乐观主义前景,更为适宜的观点可能是将其视为一种摇摆的中间状态,聚焦新媒介作为风险系统在当代社会秩序产生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多元治理体系的可能性。研究者亦需要反复深入日常公共性的细节,检视线上公共性衍生而出的另类形式,重新讨论这种破碎的公共性结构乃是如何在特定情境下被整合进入整体性公共领域,进而在交织着新旧价值冲突、不断变迁的传播技术语境,树立具有时代生命力的理论解释。(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4-01)
媒介公共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媒介化社会进程的推进,公众能够便捷地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被进一步打破,网络媒介成为社会传播的主要渠道。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信息传播的主体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传播机构,每个个体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关系中传播机构与公众的强弱关系也被打破,传播渠道的垄断格局被瓦解,公共传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媒介公共性论文参考文献
[1].沙垚,张思宇.公共性视角下的媒介与乡村文化生活[J].新闻与写作.2019
[2].吴健民.媒介化社会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公共性”转向[J].青年.2019
[3].卫楚臻.媒介·公共性·意识形态——论大众文化批评的叁个维度[J].北方文学.2019
[4].李宝玉.私密的公共性:广播、声音技术与媒介现代性——本雅明广播媒介思想研究[J].艺术探索.2019
[5].李有学.公共性表达:政策议程构建中的媒介参与[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8
[6].李有学.公共性表达:政策议程构建中的媒介参与[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8
[7].刘建明.媒介公共性的神秘主义理论——新闻媒介的公共性与意识形态性[J].新闻爱好者.2018
[8].张霞.音乐媒介公共性缺失问题探析[J].新闻战线.2018
[9].虞鑫,张鹏翼.媒介公共性的“理解-交往”悖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新闻界.2018
[10].王昀.作为风险的新媒介:线上内容生产与公共性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