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87例临床分析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87例临床分析

苏桂英(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人民医院儿科666300)

【关键词】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损害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经过凶险,起病急,以急性发热、头痛、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临床诊断主要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的综合分析,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重症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威胁着小儿的生命与健康。依现将我院2003~2012年间收治的87例乙脑患儿的临床观察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7例病例均符合《传染病学》(第5版)乙脑诊断标准。男50例,女37例;年龄最小20个月,最大13岁;其中20个月~3岁19例,~6岁41例,~10岁21例,>10岁6例。

1.2流行病学资料6月份发病13例,7月份46例,8月份25例,9月份3例。84例来自农村,3例来自城镇。居住地周围有养猪户者81例。

1.3临床表现全部患儿均有发热,体温在38~41.7℃之间。其中伴头痛76例,呕吐62例,嗜睡5例,抽搐79例,昏迷81例。病理征阳性82例,脑膜刺激征阳性85例,中枢性呼吸衰竭7例。病程中并发肺炎34例,其他还有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等。

1.4实验室检查78例血常规异常,白细胞总数在(8.7~28.9)×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脑脊液检查72例异常,白细胞总数在(0.02~0.18)×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头颅CT检查:急性期CT异常52例,均以脑水肿改变为主;恢复期CT异常25例,表现为脑萎缩1例,伴有点状出血或软化灶2例。

1.5治疗

1.5.1一般治疗病房空气流通,注意饮食和营养,供应足够水分。高热、昏迷、惊厥患者易失水,故宜补充足量液体。对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牛奶及静脉高营养,输液量小儿每日50~80ml/kg,但输液不宜多,以防脑水肿,加重病情。对昏迷患儿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出入液量等,勤翻身、拍背、按摩、语言刺激,雾化吸入,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1.5.2对症治疗严密把好高热、惊厥、呼吸衰竭三大关。用冰覆、退热药物(布洛芬混悬液、赖安匹林注射液)将患儿体温控制在38.5℃以下,以减少脑部氧耗。惊厥使用苯巴比妥钠镇静,必要时加用地西泮,急性期使用甘露醇(1~2g/kg)脱水降颅压,治疗脑水肿,在20~30分钟内静脉滴完,每日3-4次,同时可合用呋塞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防止应用脱水剂后的反跳。

1.5.3抗感染、支持及改善脑功能给利巴韦林静滴抗病毒治疗,昏迷患儿痰液增多时加用抗生素以防止肺部并发症,避免诱发外周性呼吸衰竭。昏迷患儿常规使用纳洛酮,0.01mg/(kg?次),每天2~3次。并予清开灵、脑蛋白水解物等以促苏醒。

1.6转归治愈出院34例,好转27例,无好转而自动出院21例,死亡5例。

2、讨论

乙脑是虫媒传播的传染病,猪通常为乙脑的主要传染源,其次为马、牛、羊、狗、鸡、鸭等,是通过蚊虫叮咬引起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乙脑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南、北方的发病高峰期略有不同,我县处于南方,发病高峰期大多数在6、7、8月份,尤其是7月份,来势凶险。本组资料7月份发病46例,占全部病例的52.87%。因此,在此季节临床医生要高度警惕,结合临床表现、血象、脑脊液常规,来自农村,家里或邻居养猪等,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本组病例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但仍有少部分患儿不能提供中间宿主存在的依据。

乙脑病毒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的病变,从大脑到脊髓都可累及,脑细胞充血、水肿,血管扩张、渗出引起脑水肿,并伴有脑组织点状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细胞坏死。重型、极重型患儿于恢复期CT检查可见软化灶。因此,重型和极重型乙脑患儿易因神经系统后遗症或中枢性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本资料中60例患儿在急性期有脑水肿表现,恢复期脑水肿消退后可见脑萎缩、脑组织软化灶,与文献报道相符[1]。

乙脑的治疗应积极,轻型病例容易恢复。重型、极重型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很快就会危及生命。因此要积极防治高热、惊厥、呼吸衰竭,尤其注意脑水肿、脑疝及呼吸衰竭的早期表现。细心护理是治疗乙脑的关键之一,因乙脑患儿多有惊厥、意识改变,上呼吸道分泌物清除障碍是并发肺炎、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吸痰、翻身拍背尤为重要,必要时加用抗生素。本组病例入院后即采取物理加药物降温,重型患儿置冰带,体温均能很好地控制在38℃左右。纳洛酮可阻止内源性阿片多肽与延髓呼吸中枢吗啡受体结合,保护脑细胞、减轻脑水肿、促进觉醒,应用于乙脑昏迷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国内也有类似报道[2]。

乙脑重型患者病后常留有后遗症,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并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对提高该类患儿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防止后遗症的发生,均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小儿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无论来自母体的抗体,抑或是自身免疫系统都不完善,易患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患乙脑的机会高于其他年龄组。本组资料20个月~6岁年龄组有60例,占68.97%。因此加强预防接种及灭蚊是控制本病的关键之一,应严格执行疫苗接种操作规范,确保免疫效果。对边远山区农村要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广大群众接受乙脑疫苗免疫接种,从而降低乙脑的发病率、死亡率。

参考文献

[1]王荣品,吴锦华,杨建伟,等.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分析.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5,6(3):146-126.

[2]文虹.纳洛酮辅助治疗乙型脑炎30例.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4):351.

标签:;  ;  ;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87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