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复合膜论文-李梅,夏建陵,丁海阳,毛伟,李守海

多元复合膜论文-李梅,夏建陵,丁海阳,毛伟,李守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元复合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乙基纤维素,蓖麻酸,巯基多元醇,超分子膜

多元复合膜论文文献综述

李梅,夏建陵,丁海阳,毛伟,李守海[1](2017)在《乙基纤维素/蓖麻油酸源巯基多元醇超分子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蓖麻油酸、环氧氯丙烷及巯基乙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蓖麻油酸源巯基多元醇(STRA)。将STRA与溶于冰醋酸的乙基纤维素(EC)共混制得EC/STRA超分子复合膜。通过扫描电镜分析、接触角测试、热重分析(TGA)、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考察了EC/STRA超分子膜的亲水性、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TRA可有效改善纯的EC膜的脆性,EC/STRA超分子膜体系的柔韧性随着STRA在EC膜中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保证EC膜亲水性和热稳定性的良好条件下,EC/STRA(90/10)和EC/STRA(80/20)体系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分别是纯EC膜的231%和800%。因此,EC/STRA超分子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P:生物基高分子》期刊2017-10-10)

刘琨,程静静,陈革新,付夏娜[2](2016)在《SiO_2填充PEBAX/PAN复合膜渗透汽化分离水中多元有机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纳米SiO_2(n-SiO_2)为填充颗粒制备的聚醚共聚酰胺(PEBAX)填充型复合膜分别对乙醇/水、丁酮/水、异丙醇/水及四元混合体系进行了渗透汽化分离研究,采用FTIR、SEM分别表征了膜的结构及内部样貌。结果表明,颗粒填充是物理混合,且其在膜内分散均匀.未填充复合膜对二元体系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大小依次为丁酮>异丙醇>乙醇.对于填充型复合膜,随着n-SiO_2填充量的增加,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均先增大后减小,在填充量为0.12%(质量分数)及一定的二元体系、四元体系浓度时,各体系渗透汽化的分离效果最好.不同温度下,填充量0.12%的复合膜的最大分离因子分别为乙醇/水5.11、丁酮/水39.4、异丙醇/水6.08,混合水溶液3.22(富集因子),最大渗透通量分别为5.49、8.85、9.52及11.4kg/(m2·h).(本文来源于《膜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程静静[3](2015)在《PEBAX复合膜分离水中多元有机物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缓解印刷行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本研究针对转印行业产生的有机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渗透汽化分离其中乙醇、丁酮、异丙醇及丙二醇甲醚。选用聚醚共聚乙酰胺(PEBAX)作为分离膜材料,制备了PEBAX/PAN复合膜;还分别采用经过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膨润土和疏水气相纳米二氧化硅(Si02)作为填充剂,制备填充型复合膜。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红外光谱(FTIR)对膜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由SEM看出颗粒在膜中分散均匀,没有发生明显团聚现象,复合膜的分离层与支撑层结合良好;XRD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填充剂颗粒在膜内与聚合物只是物理混合,没有改变聚合物的结构。乙醇/水、丁酮/水、异丙醇/水、丙二醇甲醚/水二元体系及四元有机物与水组成的五元混合体系的溶胀实验,显示膜对乙醇、丁酮、异丙醇具有良好的溶胀能力;此外,溶胀实验结果还显示:膜的溶胀度与填充量有关,研究还考察了温度对溶胀度的影响,结果所有膜的溶胀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渗透汽化实验,考察膜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填充剂的添加,改善了对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CTAB改性膨润土填充量为15 wt%时,效果最佳,而且膜对丁酮的分离效果最好,分离因子和渗透通量分别为28.5和2.79kg·m-2·h-1。n-SiO2填加量为0.12wt%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最好,同样也是对丁酮的效果最佳,分离因子和渗透通量分别为39.4和3.28 kg·m-2·h-1。研究还对四种有机物/水的五元混合物进行了渗透汽化分离性能探讨,由于有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分离效果不如单组分有机物/水,最大的富集因子3.02、渗透通量10.9 kg·m-2·h-1。利用上述复合膜和填充型复合膜渗透汽化分离水中多元有机物,结果表明:膜对乙醇、丁酮和异丙醇都有很好的分离性能,但丙二醇甲醚的分离效果不理想;纳米n-SiO2填充型复合膜的效果优于CTAB改性膨润土填充型复合膜。(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5-11-01)

蒙志林,赵广彬,葛高峰,谭刚,廖凤娟[4](2013)在《多弧离子镀TiN/TiCrN/CrN多元多层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H-800多弧离子镀设备在硬质合金刀具表面制备TiN/TiCrN/CrN多元多层复合膜。利用XRD、SEM、显微硬度计、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测试仪等对其组织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层表面均匀,未出现龟裂现象,色泽光亮度好;膜的相结构组成为TiN和Cr2N,随着Cr靶电流的增大,TiN的择优取向由(200)向(111)转变,膜层出现单质Cr;膜层厚度为5.02μm,具有明显多层特征;显微硬度2536 HV;结合力65 N。(本文来源于《真空》期刊2013年03期)

张馨元[5](2012)在《多元多层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多弧离子镀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及发展现状,并对TiN﹑CrN﹑TiCrN薄膜进行了综述。采用自制XH800型多弧离子镀设备在YG6硬质合金表面制备了TiN薄膜、CrN薄膜和TiN/TiCrN/CrN多元多层(15层)复合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仪、体视显微镜和划痕仪对薄膜的物相结构、表面及断口形貌、表面成分及主要性能进行了分析。XRD分析结果表明,TiN薄膜以TiN(111)晶面择优取向,并存在TiC相。CrN薄膜以CrN和Cr2N相同时存在,无单质Cr相存在。TiN/TiCrN/CrN多元多层复合膜的相结构组成为TiN和Cr2N,随着铬靶电流的增大,TiN的择优取向由(200)向(111)转变,膜层出现单质Cr。扫描电镜的微观观察结果表明,TiN、CrN膜表面存在较多液滴,TiN/TiCrN/CrN多元多层复合膜的表面液滴及大颗粒比单层膜少,Cr元素的引入改善了膜层的表面质量。断口形貌显示TiN/TiCrN/CrN多元多层复合膜呈现层状结构,多层结构的出现,改变了单层膜的粗大柱状晶生长方式,使得膜层以微细柱状晶生长。TiN/TiCrN/CrN多元多层膜的厚度最厚为5.02μm,膜层厚度受到靶材电流,镀膜时间以及偏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层膜和多层膜结构都较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表面能谱结果显示,单层膜表面N:Ti和N:Cr原子百分比都接近1:1,液滴和大颗粒的存在是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这与靶材电流和偏压有关;TiN/TiCrN/CrN多元多层膜表面成分与钛靶和铬靶的电流配比有关,铬靶电流对膜层表面的液滴和大颗粒的数量有明显影响。显微硬度及结合力测试得到TiN单层膜的硬度在2000HV左右,最高为2156HV,结合力最高为50N;CrN单层膜的硬度最高达到2595N,结合力也达到60N;多元多层复合膜显微硬度都在2000HV以上,最高为2336HV,结合力最高为63N。TiN/TiCrN/CrN多元多层复合膜的硬度在TiN膜和CrN膜之间,较TiN膜有所提高;结合力较单层膜有所提高,由于多层结构的出现使得晶粒细化,降低了膜层内应力。显微硬度和结合力都受到偏压和靶电流等因素的影响。适当增加偏压和降低靶电流有助于硬度和结合力的提高。选择合适的偏压和靶材电流是制备出优质TiN/TiCrN/CrN多元多层复合膜的必要条件。(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2-04-01)

吴召波[6](2009)在《Ti-Si-Al-N多元复合膜的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多元复合膜层具有高热硬性、高的氧化温度、小摩擦系数、强膜基结合力、低导热率等优良特性,所以制备出具有长使用寿命、高硬度、高使用温度的多元复合膜层,对于提升我国刀、模具技术的制造能力,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装有多阴极弧放电的多元等离子弧混合装置的全方位等离子注入与沉积设备(PIII&D)在高速钢W18Cr4V基体表面制备了Ti-Al-Si-N多元复合膜层。实验所制备的所有膜层的厚度在1.5μm到3.0μm之间。首先,对基于多阴极弧放电的多元等离子弧混合装置进行了调试的结果表明:磁场导管出口处等离子体的密度随主弧电流的升高而增大,同时引出等离子弧的密度和均匀性受磁场和导管偏压的影响很大,当主弧磁场电流为0A、引出磁场电流为2.0A,根部磁场电流为0.8A,导管偏压为16V时其引出等离子弧的密度和均匀性能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接着,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对所制备的多元复合膜层和截面进行了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显微硬度、膜基结合力以及常温和800℃高温摩擦磨损实验的测试与分析。SEM的测试结果表明:膜层表面存在空洞,大颗粒等缺陷,这将对膜层的综合机械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常温膜层含有在氮化物,高温下含有氧化物且氧化程度与膜厚有很大关系。硬度和膜基结合力的大小及耐高温性与Si、Al的含量有很大关系,本文一系列实验所制备多元复合膜层之中硬度最高的膜层的平均值达到4118HV;当Si、Al原子百分比含量分别为2.21%、0.84%多元复合膜层的综合性能最好,其膜基结合力较差,硬度到3572 HV。低温和800℃高温摩擦磨损实验表明:上述成分的膜层在低温和800℃高时的摩擦系数都在0.5左右,并且保持平稳摩擦,当在150g载荷下磨到12000转时膜层仍然没有破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许荣强[7](2004)在《新型硅橡胶复合膜对多元有机物-水混合溶液的渗透汽化分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渗透蒸发是近十多年膜分离技术研究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从膜材料、膜过程机理到工程应用都得到迅速发展。渗透蒸发膜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时,对采用传统手段难以处理的恒沸物、近沸点物和共沸物等体系具有特别的优势。对于许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温度处理过程易导致一些不可逆的化学反应或者是更轻有机组分的挥发,因此使最终得到的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与传统的分离过程相比较,渗透汽化有许多的优点,它即使在一个温和的过程条件下也有很高的分离效率。本研究中,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新型硅橡胶复合膜来渗透汽化分离多元有机物-水混合溶液,对模型乙醇-水溶液和实际酿造白酒(多元有机物-水混合溶液)中风味物质的分离性能、过程操作参数对膜分离性能及膜持续运行的稳定性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本论文分为以下叁个部分:首先,综述了膜分离及渗透蒸发技术的现状、应用和前景;介绍了膜渗透蒸发技术的基本理论及特点。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立论依据及研究方案。然后,具体针对渗透蒸发膜及渗透蒸发过程进行理论论述,主要介绍了膜的种类、制造及渗透蒸发膜器,接着,对影响膜分离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逐一论述,并对渗透蒸发过程模型进行了探讨。最后,我们把新型硅橡胶膜运用于多元有机物-水混合溶液的渗透汽化分离进行了研究。首先用新型硅橡胶复合膜分别对52o成品酒及72o基酒中风味物质的进行了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发现,新型PDMS复合膜对白酒风味物质具有良好的选择分离性能:原酒中5种酯类(乳酸乙酯除外)和乙缩醛的分离脱除率在<WP=3>86%以上,对高级醇也有良好的分离表现,乙醛的脱除率也超过70%。膜在高浓度的乙醇中能保持良好稳定性,对52o成品酒的平均总渗透通量达到2070 g/(m2·h),平均分离因子(按乙醇-水计算,下同)为4.9; 对72o基酒的平均总渗透通量为2330g/(m2·h),平均分离因子为3.1。 且在高浓度乙醇中膜仍能保持较稳定渗透蒸发性能。渗透酒液感官评价大大好于原酒。接着我们在不同温度下对52o新型白酒进行了渗透蒸发分离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种酯类(乳酸乙酯除外)和乙缩醛的分离脱除率达100%,对高级醇也有良好的分离表现,乙醛的脱除率也超过87%。将分离后的酒液进行重组,得到较原酒品质更高的新酒。膜在高浓度乙醇中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30℃时,对新型白酒的平均总渗透通量达到2297g/(m2·h),平均分离因子(均按乙醇-水体系计算,下同)为5.22; 35℃时,对新型白酒的平均总渗透通量为2753g/(m2·h),平均分离因子为5.22;40℃时,对新型白酒的平均总渗透通量为3539g/(m2·h),平均分离因子为5.32。通过这些研究,有可能发展一些新的渗透蒸发分离应用技术,如新型白酒勾兑,发酵产物分离回收,白兰地酒生产,天然芳香物质分离,等等。同时也为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发酵生产技术的下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些初步的实验依据和经验。(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4-05-12)

多元复合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纳米SiO_2(n-SiO_2)为填充颗粒制备的聚醚共聚酰胺(PEBAX)填充型复合膜分别对乙醇/水、丁酮/水、异丙醇/水及四元混合体系进行了渗透汽化分离研究,采用FTIR、SEM分别表征了膜的结构及内部样貌。结果表明,颗粒填充是物理混合,且其在膜内分散均匀.未填充复合膜对二元体系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大小依次为丁酮>异丙醇>乙醇.对于填充型复合膜,随着n-SiO_2填充量的增加,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均先增大后减小,在填充量为0.12%(质量分数)及一定的二元体系、四元体系浓度时,各体系渗透汽化的分离效果最好.不同温度下,填充量0.12%的复合膜的最大分离因子分别为乙醇/水5.11、丁酮/水39.4、异丙醇/水6.08,混合水溶液3.22(富集因子),最大渗透通量分别为5.49、8.85、9.52及11.4kg/(m2·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元复合膜论文参考文献

[1].李梅,夏建陵,丁海阳,毛伟,李守海.乙基纤维素/蓖麻油酸源巯基多元醇超分子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P:生物基高分子.2017

[2].刘琨,程静静,陈革新,付夏娜.SiO_2填充PEBAX/PAN复合膜渗透汽化分离水中多元有机物[J].膜科学与技术.2016

[3].程静静.PEBAX复合膜分离水中多元有机物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5

[4].蒙志林,赵广彬,葛高峰,谭刚,廖凤娟.多弧离子镀TiN/TiCrN/CrN多元多层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真空.2013

[5].张馨元.多元多层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华大学.2012

[6].吴召波.Ti-Si-Al-N多元复合膜的制备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7].许荣强.新型硅橡胶复合膜对多元有机物-水混合溶液的渗透汽化分离研究[D].四川大学.2004

标签:;  ;  ;  ;  

多元复合膜论文-李梅,夏建陵,丁海阳,毛伟,李守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