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建安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建安诗歌,死亡母题,超越方式,表现形式
建安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陈显望[1](2019)在《论建安诗歌中的“死亡”母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安诗歌不仅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范畴,而且普遍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文学中的"死亡"母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建安诗人们对人生苦短的体验大体相似,但对生命或者说对死亡的超越方式便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或叹逝者如斯,须及时建功立业;或力图突破天命的限制;或觉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亦或徒然感叹人生苦短。建安诗人常采取以"暮、秋"等为关键词的意象模式以及"人生如朝露"的惯用语的语言形式来表现这一母题。建安诗歌之所以频繁表现这一母题,是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双重影响的必然结果。(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胡大雷[2](2019)在《文学新动力与建安诗歌兴盛》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建安时期诗歌繁荣的原因,亦可发现建安时期诗歌发展的新动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建安文学新观念、新面貌,大致有四:其一,拟乐府创作的兴盛,引发五言诗创作的兴盛,新文体成全了建安诗歌的兴盛。其二,赠答诗的普及令诗歌成为人际交流的工具,文学接受对象的明确,促使诗歌创作具有"种种应酬"的新面貌。其叁,文学集团与创作平台的建立,有组织的集体创作,令"慷慨任气"的时代风格得以形成。其四,文学交流的盛行,引发作家相互评论作品,作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促发文学批评的生成。(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吴伏生[3](2019)在《体制与文学:曹氏父子与建安七子诗歌创作的微妙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诗歌文本分析为切入点,就曹氏父子对建安七子诗歌创作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见解。它指出,刘勰、钟嵘对这一现象的经典说明有失偏颇,因为他们因袭了曹丕对邺下文士活动的描述,并将其用诸曹操。另外,在七子与曹氏父子交往应酬的诗中,所表现出的"建安风力"也并非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慷慨磊落,而是曲折复杂,体现了诗人与政权体制和创作规范之间的磨合与妥协。(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马紫源[4](2019)在《浅论曹魏诗歌特征的演变——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文中研究指出汉末魏初,社会动乱,民生疾苦,抒发理想抱负、感慨时事的文人涌现,形成了以"叁曹""七子"为代表的文人集团。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构成了建安文学的四大特征。曹魏后期,司马氏掌权,文人政治理想落潮,此时文人更多抒发个人忧愤,浓厚的哲理色彩、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的基本特点。(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9年07期)
韩雪琳[5](2018)在《建安诗歌与汉乐府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安诗歌与汉乐府民歌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为建安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建安诗歌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有些许汉乐府民歌的影子,但是建安文人并没有很多对汉乐府民歌的喜爱和亲切感。但是无论是建安诗歌,还是汉乐府,都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以来,从不缺乏有学者对两者进行研究,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此,本文就建安诗歌与汉乐府民歌的比较略谈。(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33期)
李天琪[6](2018)在《近六年建安诗歌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安诗歌是中国诗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六年来学界对建安诗歌的研究更加深入,在对建安主要作家作品、后世接受史、诗歌体式、诗歌题材以及诗风嬗变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进展。与此同时,建安诗歌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选题重复缺乏新见、不够重视已有研究成果等问题。建安诗歌的文学地位决定了它的研究价值,我们对它的研究仍有空间可探寻,这些都有待于学者去深度挖掘和探索。(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胡璇[7](2018)在《建安七子诗歌对汉乐府民歌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安七子是建安时代的重要代表作家。他们的诗歌在诗体特点、叙事特征方面对汉乐府民歌有一定的继承。在此基础上,建安七子的诗歌在五言诗、情感抒发、审美追求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和开拓,这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诗歌起到了承前启后作用,为中国诗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谭乃源[8](2018)在《论曹操诗歌的文学地位及对建安风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曹操(公元155-220年),又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豪县)人,汉族,东汉末年着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诗作感情色彩强烈,气势雄伟,情调悲壮,且描写内容形象生动,虽全部为乐府诗体,内容却不受旧曲古辞束缚,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魏晋时期潇洒飘逸、放荡不羁的文学风格,对整个汉代诗歌发展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为建安风骨这一时代性的文学流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02期)
屈海燕[9](2017)在《从语汇语句角度对《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再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振龙在《学术交流》2017年第6期撰文指出,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古诗十九首》和建安诗歌作为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和代表作品,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对于《古诗十九首》的产生年代、作者以及和建安诗歌、建安诗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从南朝以来就是研究《古诗十九首》和建安诗歌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进入新世纪后,学界学人又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其代表就是(本文来源于《知与行》期刊2017年07期)
张振龙[10](2017)在《从语汇语句角度对《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再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语汇语句这一内证视角,通过对《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的重新审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两者存在有相同的语汇语句是一种普遍现象,叁曹七子中曹植的诗歌与《古诗十九首》所用相同语汇语句的相对值是偏低的,得不出《古诗十九首》中的部分作品为曹植所作的结论。第二,以作品之间是否有相同、相似的语句和相同、相似语句的多寡为依据,来判定其着作权的归属,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与建安诗歌的作者不是同一创作群体。第叁,《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间早于建安叁曹七子的诗歌,是建安叁曹七子在创作中引用了《古诗十九首》中的语汇语句。所以,木斋先生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7年06期)
建安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察建安时期诗歌繁荣的原因,亦可发现建安时期诗歌发展的新动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建安文学新观念、新面貌,大致有四:其一,拟乐府创作的兴盛,引发五言诗创作的兴盛,新文体成全了建安诗歌的兴盛。其二,赠答诗的普及令诗歌成为人际交流的工具,文学接受对象的明确,促使诗歌创作具有"种种应酬"的新面貌。其叁,文学集团与创作平台的建立,有组织的集体创作,令"慷慨任气"的时代风格得以形成。其四,文学交流的盛行,引发作家相互评论作品,作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促发文学批评的生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安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显望.论建安诗歌中的“死亡”母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2].胡大雷.文学新动力与建安诗歌兴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吴伏生.体制与文学:曹氏父子与建安七子诗歌创作的微妙关系[J].中国文学研究.2019
[4].马紫源.浅论曹魏诗歌特征的演变——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J].祖国.2019
[5].韩雪琳.建安诗歌与汉乐府之比较[J].北方文学.2018
[6].李天琪.近六年建安诗歌研究述评[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胡璇.建安七子诗歌对汉乐府民歌的继承与发展[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8].谭乃源.论曹操诗歌的文学地位及对建安风骨的影响[J].汉字文化.2018
[9].屈海燕.从语汇语句角度对《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再审视[J].知与行.2017
[10].张振龙.从语汇语句角度对《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再审视[J].学术交流.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