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银行流动性风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动性错配,流动性错配指数,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
银行流动性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刘精山,赵沛,田静[1](2019)在《基于时变模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度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动性错配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本,有必要从资产端和负债端研究和度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在综合外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错配指数(LMI),并对我国18家上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度量、识别和压力测试。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风险存在异质性和时变性,LMI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银行压力测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显着的异质性。为有效地管理和防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需要严格控制流动性错配程度,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资产价格的波动,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机制。(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6期)
宋珏遐[2](2019)在《防范流动性风险 中小银行需练好内功》一文中研究指出营口沿海银行、河南伊川农商银行于近期出现的集中取款事件,引发了业内关于中小银行流动性状况的讨论。这两家银行是否出现了经营问题?目前我国中小银行整体运行情况如何?金融系统是否有机制应对个别机构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针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银保监会相(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9-11-21)
李欢欢[3](2019)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4月,金融峰会的召开各行业领导人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新形势,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判断。在全球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商业银行增加了获取资金渠道,开发了丰富的金融产品,使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日益艰难。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银行体系中的中小银行,受自身发展条件限制,流动性风险管控压力更大,如何在新常态下保证银行流动性安全,对维护金融业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针对以上问题,只有在完善专业化管理水平、完善流动性管理体系、加强不良贷款管理后才能得到解决。(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9年21期)
朱永康[4](2019)在《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凸显》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我国不同类型银行在业务复杂程度、资产负债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显现,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不断上升。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金融行业去杠杆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宽松的资金环境有所收紧,(本文来源于《中华工商时报》期刊2019-10-25)
周爱民,余粤[5](2019)在《基于流动性囤积视角的银行间流动性风险研究——以2013年“钱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流动性囤积视角出发,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欧洲商业银行和2013年"钱荒"时期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行为,说明商业银行流动性囤积造成利率上升。本文对2012年至2014年中国银行间隔夜拆借量价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交易量的变化率对于利率的条件方差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交易量大幅缩减时利率波动明显上升。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囤积是"钱荒"的重要影响因素,背后包含着更深层次的经济、金融结构因素。(本文来源于《金融论坛》期刊2019年10期)
袁秀文,曹源芳[6](2019)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经营遭受了很大损失,其风险管理也面临着更大压力。以2014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数据和P2P成交额增速为样本,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传染效应,总结了金融科技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并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银行层面叁个维度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平衡发展的目标。(本文来源于《金融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胡松华[7](2019)在《中国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够完善,因而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隐患。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选取影响流动性风险因素,建立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银行为例,设计不同压力测试情景,模拟其流动性风险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轻中度压力下,中国银行流动性风险较低,处于可控状态;而在重度压力下,其流动性风险急剧上升,甚至引发严重流动性风险问题。(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9年26期)
刘志洋[8](2019)在《规模、资产负债结构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基于流动性创造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巴塞尔委员会确定规模为评估一家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但并没有明确表明规模究竟与商业银行哪类风险有关。本文在研究规模因素时,既考虑总量维度,有考虑了资产负债结构维度。在使用最新提出的流动性创造指标测度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后,本文实证分析表明规模越大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越多,即流动性风险越大;定期存款占比越高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低;贷款结构对流动性风险影响不显着;贷款存款比率显着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本文来源于《吉林金融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冯玉梅,任仪佼[9](2019)在《流动性监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金融危机后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2015年88家商业银行数据,以净稳定融资比例作为流动性代理变量,构建差分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在流动性监管加强后有明显下降;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果有显着影响,降低了宽松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银行的风险承担对其信贷投放呈正向影响,但在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流动性约束有助于降低银行因过度风险承担导致的信贷扩张。(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罗树浩[10](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通常会面对一个重要风险,即流动性风险。对该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可及时发现风险并做出对策,减少流动性风险损失。BP神经网络不仅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模式识别能力,作为一种平行分散处理模式,在新准备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之上,BP神经能够自我学习和培训,对变化多端的经济环境做出及时的反应。文章运用BP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能力对南京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预警。(本文来源于《企业科技与发展》期刊2019年09期)
银行流动性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营口沿海银行、河南伊川农商银行于近期出现的集中取款事件,引发了业内关于中小银行流动性状况的讨论。这两家银行是否出现了经营问题?目前我国中小银行整体运行情况如何?金融系统是否有机制应对个别机构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针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银保监会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银行流动性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1].刘精山,赵沛,田静.基于时变模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度量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
[2].宋珏遐.防范流动性风险中小银行需练好内功[N].金融时报.2019
[3].李欢欢.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
[4].朱永康.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凸显[N].中华工商时报.2019
[5].周爱民,余粤.基于流动性囤积视角的银行间流动性风险研究——以2013年“钱荒”为例[J].金融论坛.2019
[6].袁秀文,曹源芳.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9
[7].胡松华.中国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19
[8].刘志洋.规模、资产负债结构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基于流动性创造视角[J].吉林金融研究.2019
[9].冯玉梅,任仪佼.流动性监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影响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
[10].罗树浩.基于BP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