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本文从用好网络优势,开展正面教育;克服网络负面,实施积极引导和依托健康网络,建设传播阵地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规模持续扩大,基本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性转变。即便如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素养是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法宝”,也是决定其事业成就的基础支撑。但就现状来讲,大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品德素质、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等现象,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诚信等衍生出的道德素质问题依然常见,这些不仅成了大学生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阻力因素,也影响了高等教育整体精神风貌的建设,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有效解决。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为视角,就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善建议,以期为端正大学生思想道德、夯实专业素养基础提供有益参考。

1.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流更加便利,有利于人们克服地域的限制,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合作。具体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资源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范围,还有益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最新社会资讯、观点,深化个体思想认知。但与此相对的另一面也反映出互联网时代的弊端,即作为一个不受时间限制、地域限制的交互平台,其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也是前所未有的。如此一来,就必然会造就一幕幕“鱼龙混杂”的局面,各类信息资料、文化思潮搭载着这一新兴媒体得以迅速扩散。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互联网传播模式,使得大学生极易被网络舆情所影响和带动,从而使得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取向、理想追求等,无法避免地遭遇一次次冲击,且通常难以被及时察觉。在这样的环境变化下,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双面的,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于当下,与时俱进,以贴合时代发展和大学生实际需求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思考

2.1承继传统文化以树立优良品质

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历经历史长河的洗礼,在不断、反复的实践中创造与沉淀的具有独创性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综合了传统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体系,还吸收了一系列宗教教义以及历代朝野所传承的文化、艺术等。以传统儒家学说“知行观”为例,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近代毛泽东的“实践论”和孙中山的“知易行难”,都充分说明了“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的深刻道理。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知行合一”即意味着不要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更加注重实践,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养成。由此,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能够在更为广泛的平台上实现教育理念的深化,同时能够扩展教育深度,促进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进而端正道德认知,严于律己,言出必行。高校思政工作者应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调整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等措施,以彻底纠正目前部分“重理轻文”现象,改善“仅重视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而忽视人文科学发展脉络”的教研现状。

2.2善用权威媒体以宣传思政理念

基于前文可知,网络舆论的导向性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不容轻视。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如何妥善利用方才关键。对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借助现实新媒体平台的便利性,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强与权威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吸引主流媒体积极参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其舆论监督职能的发挥,以准确把握每一环节的舆论走向,从内容、方向和形式上保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从而使其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各个环节,伴随学生个人思想进步和精神成长的全过程,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教育的内核与纽带,确保大学生的思想能够走向正道,实现对“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追求和目标的实现。

2.3建立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

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场思维变革。其颠覆了传统思维,强调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及时顺应互联网带来的思维变革,摒弃传统的、陈旧的、固化的教学思维,用互联网最前沿的资讯、最鲜活的手段来扩充思政教育的内容,建立网络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及时关注网络事件的发展动向,深挖事件原因,还原真相,把握话语权,以正确引导舆论方向,避免出现负面的舆论“羊群效应”,确保网络舆情朝着正向发展,为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正确性提供组织保障。

3.结束语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与时代相契合,必须要兼具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因此,高校要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与其专业知识的转化和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珍视与守护大学生的心灵净土,既是对国家与民族负责,也是对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尊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精华网络化传播,创新适于网络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玉珍.做好网络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衡水师专学报,2016(2):98.

[2]高丽,张建学.基于新媒体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6(2):64-65.

[3]魏文世.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浅析[J].青年文学家,2017(1):78.

标签:;  ;  ;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