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转移理论论文-于亚卉

梯度转移理论论文-于亚卉

导读:本文包含了梯度转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梯度理论,东北地区,产业转移,市场生产

梯度转移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于亚卉[1](2018)在《基于梯度理论的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普遍存在产业转移,并伴随着土地成本、劳动力、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发生而逐渐加剧,在改革之初,我国便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凭借自身优势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压力的影响,东部地区需要向外转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近年来,东部地区正积极向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并且以向中西部进行的产业转移成效最为显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进一步缩小了国内区域发展差距,提升产业转入地区综合实力。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工业基础并不落后,自然资源丰富,且享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此,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成为了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文旨在为东北地区加快产业转移,促进东北地区社会发展,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与理论支撑,并为其他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实践经验。本文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区域梯度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东北地区在全国的区域梯度排名,明确东北地区区域梯度低于东部地区选定省市,能够承接产业转移。用产业比重变化测度近年来东北地区已经承接了东部地区选定省市的产业转移,用相对产业梯度系数来判断和东部地区选定省市相比,哪些产业不仅在东北地区占优势,而且和东部地区选定省市相比,也同样占据优势,该产业可以作为从东部地区选定省市承接的产业。并对波特竞争优势模型加以修正,结合东北地区的现实承接条件层层筛选出东北地区可承接的优势产业,对已选定承接产业注意问题予以总结。结合研究内容,确定具体的承接模式,针对性提出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选定省市产业转移的对策,进一步加快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选定省市产业转移的进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吉尔克[2](2016)在《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的要素流动差异对区域产业转移粘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梯度转移理论可知,因为区域之间存在要素流动差异,流动较低的要素往往可以粘住流动性较高的要素。文章以长叁角地区为例,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差异对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DI集聚效应、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都是促进外部产业向内转移同时增强产业向西转移粘性的重要因素,抑制了区域产业转移。(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楚伯微[3](2016)在《河北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产业梯度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是北京疏解"大城市病"以及河北抢抓发展机遇的需要。二者在产业梯度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且在承接路径上也存在问题。本文基于产业梯度理论,探讨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恰当路径。(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02期)

颜梁柱,杨明婉[4](2015)在《增长极与梯度转移理论的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迅速,然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珠叁角地区发展快,而东西两翼和山区经济发展比较慢,这是制约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运用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分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指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5年09期)

刘琳[5](2015)在《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滞缓问题研究——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约束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引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化发展,然而收效甚微。文章对梯度转移理论及其约束条件加以论述分析,将梯度转移理论的约束条件与京津冀产业转移现状相结合,就阻滞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因素加以深层次研究,以期能为指导河北顺利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规避产业梯度陷阱提供有益指导。(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5年11期)

张慧[6](2014)在《论梯度转移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的优劣》一文中研究指出梯度转移理论是研究区域产业布局和转移问题的重要分析工具,多用于落后地区的发展。但该理论的实施又会导致低梯度陷阱的现象,即梯度转移会导致区域差距进一步加大,使低梯度区陷入"马太效应"的恶性循环之中。产业集群理论的运用则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共享与竞争力创新来消除低梯度陷阱的不良影响,因此落后地区的发展应更倾向于运用产业集群理论作为指导。(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4年22期)

魏力[7](2014)在《安徽省产业转移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梯度转移理论作为产业转移理论之一主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通过产业和要素转移的方式带动低梯度地区发展。安徽省作为长叁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第一梯度区域,其承接长叁角地区产业转移存在着必然性。安徽省应围绕支柱产业,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设施;政府应将其职能转变为指导市场,集中处理市场失灵;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做好环境影响评估,防止环境污染。(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期刊2014年02期)

彭顺昌[8](2014)在《从梯度理论浅析加速技术转移的路径——以厦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性地将梯度理论用于分析区域内的技术转移,探讨降低技术梯度差,加速技术转移的路径,提出建立包括产业技术研究院、各类技术平台、行业组织以及技术市场等内容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以厦门为分析对象,其分析及结论也可供其他城市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4年07期)

陈国生,赵晓军,罗歆[9](2013)在《基于梯度理论的衡郴永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WOT分析工具分析衡郴永大湘南示范区吸引投资、承接转移产业的内部优S(strength)和劣势W(weakness),以及外部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threat)。根据调研数据以及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使衡郴永大湘南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上合理有序措施。(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严登才,施国庆,伊庆山[10](2012)在《叁峡库区农村人口梯度转移理论与实践——以开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转移,解决农村人口农转非的制度性障碍,缓解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贫困,开县开展了人口梯度转移实践。人口梯度转移通过搭建城乡联动机制,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农转非,同时鼓励条件差的山区人口向条件较好的坝区迁移。文章对开县人口转移的条件,转移人口的权益、转移人口资产处理方式及其权益的补偿等做了进一步的解读。(本文来源于《西北人口》期刊2012年05期)

梯度转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梯度转移理论可知,因为区域之间存在要素流动差异,流动较低的要素往往可以粘住流动性较高的要素。文章以长叁角地区为例,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差异对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DI集聚效应、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都是促进外部产业向内转移同时增强产业向西转移粘性的重要因素,抑制了区域产业转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梯度转移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于亚卉.基于梯度理论的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2].吉尔克.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的要素流动差异对区域产业转移粘性影响[J].生产力研究.2016

[3].楚伯微.河北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产业梯度理论[J].商.2016

[4].颜梁柱,杨明婉.增长极与梯度转移理论的广东区域经济发展[J].北方经贸.2015

[5].刘琳.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滞缓问题研究——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约束条件[J].人民论坛.2015

[6].张慧.论梯度转移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的优劣[J].现代经济信息.2014

[7].魏力.安徽省产业转移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

[8].彭顺昌.从梯度理论浅析加速技术转移的路径——以厦门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

[9].陈国生,赵晓军,罗歆.基于梯度理论的衡郴永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3

[10].严登才,施国庆,伊庆山.叁峡库区农村人口梯度转移理论与实践——以开县为例[J].西北人口.2012

标签:;  ;  ;  ;  

梯度转移理论论文-于亚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