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弹性流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黏弹性流体,微宏观耦合模型,Brown构型场,双参数预估校正格式
弹性流体论文文献综述
马蕾,苏进[1](2019)在《基于Brown构型场的黏弹性流体数值模拟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黏弹性流体的微宏观耦合模型,提出一种求解Brown构型场方程的含双参数的预估校正数值方法,并通过突然起动的平板Couette流动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数值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含双参数预估校正方法所得到构型场的应力演化的随机误差大幅度下降,应力场时间演化更加平稳.(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白丽娜,曹佰旭,胡钊晨,李少白[2](2019)在《黏弹性流体中单气泡上升速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黏弹性流体中单气泡的运动规律,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聚丙烯酰胺(PAA)溶液中单气泡的运动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Matlab 10.0利用自编程序得到了气泡的上升速度,考察了溶液流变性质和表面活性剂对气泡上升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的上升速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并发生速度跃迁现象,发生跃迁时的临界体积随溶液黏弹性的增大而减小,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气泡形状的变化与速度跃迁相关,当气泡体积低于临界体积时,气泡的形状为球形或椭球型,当气泡体积高于临界体积时,气泡出现了尖端尾部,且尖端尾部两侧界面向气泡内部凹进。提出了预测气泡速度跃迁的临界条件,预测值与实验值重现性较好。(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粉莲,彭继银,毕玉华,李娜,雷基林[3](2019)在《非道路两缸柴油机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和多体动力学理论,针对自主研发的非道路2D25卧式两缸柴油机,采用AVL Excite Power Unit软件建立曲轴轴承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探讨柔性整机体模型下轴瓦与轴承座的弹性变形、润滑油的黏温及黏压特性、轴瓦及轴颈的表面粗糙度及热效应等因素,建立轴承的润滑模型并计算不同工况下各轴承的载荷、油膜厚度、油膜压力和摩擦功耗。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升高,主轴承的总摩擦功耗增加,轴瓦的热负荷增大;高转速下,第一主轴承(MB1)和第叁主轴承(MB3)存在轴颈倾斜不对中,出现偏磨现象,导致第二缸爆发时主轴颈振动加剧;连杆轴承油膜压力分布均匀性较好,轴瓦热负荷低,在高转速下润滑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10期)
朱亮,王企鲲,钱佳杰,薛壮壮[4](2019)在《方管中颗粒随黏弹性流体迁移的力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黏弹性流体中颗粒迁移的力学成因,对方管Poiseuille流动中悬浮颗粒的迁移进行数值研究。选用Giesekus模型的黏弹性流体和球形刚性颗粒作为研究对象,忽略流体的惯性效应以研究流体弹性效应和剪切变稀效应对颗粒受力的影响。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元法和伽辽金-最小二乘法(GLS)方法进行求解,并取得了较好的收敛性。颗粒运动模型采用基于"相对运动模型的准定常算法",对通道中颗粒的横向升力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在不同横向位置上所受的横向升力决定了颗粒在实际流动中的迁移方向,且受到流体弹性和剪切变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9年05期)
许翠霞,杨全凤[5](2019)在《复杂储层流体弹性敏感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非常规油气成为油气行业的热点,复杂储层流体识别遇到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已有弹性参数泊松比、密度、泊松阻抗,Russell流体因子等进行分类讨论,总结它们的实用性和不足。并将其应用于常规砂岩气,致密气和页岩储层中,发现常规砂岩利用纵横波速度及其衍生属性效果好,致密砂岩气利用密度识别效果好,而页岩储层由于含有干酪根,但干酪根含量和成熟度不同,导致识别方法也不同。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地层沉积环境不同,导致地层的岩石物理特征不同。针对不同物性特征不同的地层,选择不同的敏感参数,有效预测地层流体,减低风险,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吴坤,费逸伟,姜旭峰[6](2019)在《润滑油在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中的粘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弹性流体动压润滑(EHL)是润滑油在滚动摩擦件工作时的主要润滑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以及经典EHL中的进口区域粘压关系理论及其模型的改进;其次,阐述了润滑油的粘压理论方程,最后综述了在实际工况研究中,对于润滑油粘压系数的计算以及考虑润滑油压力对粘度影响的必要性。由于润滑油使用部位通常处于高负荷,因此,润滑油的粘压关系是试验研究的重要参数。(本文来源于《化工时刊》期刊2019年08期)
王大兴,王浩璠,马劲风,王永刚,张娜[7](2019)在《苏里格致密气藏射线弹性阻抗流体识别综合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大型致密砂岩岩性气藏,表现特征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压、气水关系复杂、有效储层预测和流体检测困难大等,本文以孔隙介质岩石物理理论和正演模型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新的一种射线道集弹性阻抗(REI)致密储层流体识别技术。该方法是基于致密含气砂岩岩石物理实验,以Brie模型而非传统Wood模型获得混合流体弹性参数,进而得到更加合理准确的致密含气砂岩流体替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射线域弹性阻抗(REI)正反演模拟,降低了角度域弹性阻抗反演的多解性。基于流体替换模型的不同流体饱和度射线道集井模型正演模拟证明了,射线参数p值较大时的射线弹性阻抗(REI)能更准确地识别流体,REI (p=0.10)与孔隙度的交会图中可较好地区分含气饱和度的分布,进一步利用反演的射线弹性阻抗剖面完成孔隙度及含气饱和度剖面预测。研究方法在苏里格气田西部实际二维地震资料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Applied Geophysics》期刊2019年02期)
刘宇,马志飞,孟凡明[8](2019)在《球轴承多体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分析球轴承的润滑性能,对其多个滚动体与外圈间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EHL)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深沟球轴承为例,建立了球轴承多个滚动体同时(多体)润滑的EHL模型,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技术和低松弛迭代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研究了多体润滑下中心滚动体的EHL性能,并和仅中心滚动体(单体)与外圈润滑的EHL特性进行了对比.数值结果表明:与单体润滑相比,多体润滑下中心滚动体的油膜压力减小,二次压力峰向入口区移动.相对单体润滑的中心膜厚,多体润滑下中心滚动体的中心膜厚会增加;中心滚动体的径向位移由10μm增大到30μm时,多体润滑下中心滚动体的承载力相对其单体润滑承载力的下降百分比由5.99%变化到9.70%.(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梦[9](2019)在《微尺度下外部激励对粘弹性流体拉伸流动弹性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流控技术广泛用于化学、医疗以及生命科学等交叉学科中。微流体作为运输介质多数为非牛顿流体,如用于生物实验的组织体液和化学反应中的高分子聚合物溶液等。高分子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作为粘弹性流体的典型代表可表现出与牛顿流体完全不同的流动特性。在微尺度下由于其内部显着的弹性应力,在外部激励或流体拉伸作用下呈现出特有的弹性不稳定性,如随时间波动或流场的空间对称破缺等特征。因此,研究粘弹性流体在微尺度下的不稳定现象有实际的应用意义并为解决微尺度下弹性作用等基础物理问题提供实验依据。通过实验观察流场迹线和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微尺度粘弹性流体的时间不稳定以及空间不稳定现象及规律。首先,为实验测量观察微尺度下粘弹性流体的流动,制备微米级宽度微尺度通道芯片。将传统的光学光刻技术和软材料刻蚀技术相结合,并搭建对流体有效操控的微流控测试系统平台。另外,采用传统旋转流变仪以及微流变学测量方法对实验溶液体系进行表征,包括甘油水溶液和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传统流变仪低频的测量结果与微流变学在高频振荡下的模量测量结果互为补充。在传统流变仪测量中,测量流体的速度与压力,分析粘性和弹性等物性参数,并得到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剪切稀变和弹性模量等粘弹性流体的特有流变学属性。其次,基于开源软件OpenFOAM在Oldroyd-B模型上建立适用于计算高维森贝格数的粘弹性流体数值求解器,并在该求解器中引入对粘弹性流体的外部驱动力(Body Force)。数值模拟分析了在外部力场的激励下粘弹性流体在泊肃叶流动边界条件中随时间的不稳定响应。通过改变外部力场的幅值、加载时间和波动周期来控制流体的不稳定性并拟合了瞬时速度响应曲线得到各参数关联公式。在恒力作用下粘弹性流体表现为欠阻尼振荡的不稳定性。在卸载力作用下形成的平台效应发生在流体振荡前1/4周期。对不恒定流速的傅里叶变换分析了粘弹性流体在不同激励下的振荡频率。振荡频率与粘弹性流体固有频率相同时可发生谐振,此时速度响应曲线的频谱呈现单一频率,且振幅最高。通过该方法可得到流体固有弹性属性即松弛时间。再次,通过不同的微通道结构设计在实验中实现了粘弹性流体不稳定性的调控。流体在非直线型通道中往往形成具有速度梯度场的拉伸流,并对粘弹性流体中的聚合物产生拉伸和松弛作用,从而诱发流体的弹性不稳定性。研究对比了在标准十字通道、预拉伸十字通道和非对称预拉伸通道中粘弹性流体的不稳定性。实验发现在不同的维森贝格数以及不同对称性的结构中,可以形成对称稳定态、不对称双稳态以及不稳定状态的粘弹性流场。在不同状态中,流场的对称性和流体的流出通道的偏向性发生改变。最后,选用预拉伸以及突扩结构变化的T型拉伸结构结合外部激励周期的调制进行对混合效果的研究,提出衡量混合效果的混合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牛顿流体在频率扰动下抑制混合,粘弹性流体在高频下可以增强混合效果。比较了不同流动边界条件以及T型通道尺寸参数对混合的影响。在标准T型的基础上设计多种模型,对比Neck颈部汇合段长度的影响以及出口混合腔宽度的影响。通过对比发现,经过Neck颈部较长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更均匀的混合效果,说明该段的预拉伸作用起到了关键影响作用。双侧周期振荡入口受相位差的影响非常大,相位差为π时混合效率最高。综上所述,通过数值计算和实验测量分析粘弹性流体在微尺度下的不稳定现象发生规律,并验证了通过优化微通道结构和改变流体激励,可以灵活调控和促进不稳定现象发生的临界条件。基于不稳定性的调控,可以实现诸如微混合器、存储器和信号传感器等多种微流器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程建平[10](2019)在《粘弹性流体Rayleigh-Bénard对流和羽流中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对流问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而且其具有丰富的流动结构和分叉序列,已成为研究流体动力学中流动转捩机理的基本问题。目前,关于粘弹性流体热对流在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粘弹性流体如何影响流动换热仍然存在分歧,尤其是如何影响热对流的转捩过程和相干结构亟待研究;此外,针对粘弹性流体在热对流中的作用机理,仍然处于推断和假设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明确理论。本文基于改变流体物性的思想,旨在应用粘弹性流体的弹性效应,探索其如何影响经典的Rayleigh-Bénard热对流(RBC)系统的稳定性和热输运机制以及羽流的流动换热,为今后粘弹性流体热对流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并提供重要指导。首先,本文基于OpenFOAM平台耦合对数重构法求解变形率张量输运方程,开发了用以稳定求解高Rayleigh数(Ra)高Weissenberg数(Wi)工况的粘弹性流体热对流直接数值模拟的通用求解器。基于该求解器,分别研究了低Ra下粘弹性流体RBC的启动和分叉,以及中等Ra下粘弹性流体RBC的流动换热机理。为了研究粘弹性流体对RBC的启动和分叉的影响,对平行平板内粘弹性流体RBC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粘弹性流体弹性和浓度均抑制了RBC的启动,但滞后幅度很小。这是因为低Ra时腔体内速度很小,粘弹性流体分子受流动剪切作用从流动中吸收的能量很小,对流动的反馈非常微弱。随着Ra的增大,流动会从稳定对流向振荡对流转捩。Wi较小时,由于粘弹性流体分子从流动中吸收能量,抑制了腔体内的流动换热,导致临界Ra_(c2)滞后,同时还使得振荡对流的频率和幅值降低。随着Wi的增加,存在一些Wi使得振荡对流被极大抑制,流动出现再层流化现象。当Wi进一步增大,弹性非线性占据主导作用,使得流动状态直接从稳定对流进入不稳定对流,甚至引发行涡现象出现。为了研究粘弹性流体影响RBC中流动和换热的机理,对封闭方腔内粘弹性流体RBC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粘弹性流体使其换热恶化,Nusselt数(Nu)最大降低了8.7%,但Nu随Wi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非单调变化现象。大尺度环流的周期和速度边界层厚度随Wi先增大后减小,而动能则随Wi先减小后增大。温度边界层随着Wi增大而变厚,阻碍了壁面附近的热传导,降低腔体内的温度脉动,抑制羽流的生成频率。对脉动湍动能平衡方程各贡献项在边界层内即中心区的分析表明,弹性能贡献项从负值向正值变化即为Nu降低后再增长的内在原因。其次,为了探究粘弹性流体对羽流流动和换热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进行研究。理论分析方面,通过引入单个粘弹性流体分子长链模型,推导了粘弹性流体层羽流的控制方程,求解结果表明粘弹性流体促进层羽流中心区流动而抑制边缘区流动。粘弹性流体的影响可以等效为额外产生了两个时空相关的源项,用以描述粘弹性流体分子与流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当Wi大到一定值时,羽流中心区的促进效果消失,这是由分子拉伸和松弛产生的能量交换共同作用后的结果。数值模拟方面,通过在平行平板中给定点热源来生成粘弹性流体单个羽流,模拟结果表明:在当前Wi和拉伸长度L的研究范围内,粘弹性流体使得羽流换热恶化,Nu/Nu_(New)与L~2/Wi满足幂指数关系。速度和温度的分布表明,粘弹性流体羽流上升速度更快,羽流形状更宽,但竖直方向速度u_y~*随Wi和L的增加而减小。粘弹性流体分子在叶柄中跟随羽流流动时,倾向于在上叶柄区释放能量而在其他区域吸收能量,粘弹性流体分子在上叶柄区的表现证实了理论分析中的发现。综上,本文对粘弹性流体如何影响RBC中的启动、振荡以及相干结构有了深刻的认识,多角度解释了粘弹性流体分子与流动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成果为粘弹性流体热对流领域的研究填补了空白,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粘弹性流体湍流减阻与传热特性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弹性流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揭示黏弹性流体中单气泡的运动规律,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聚丙烯酰胺(PAA)溶液中单气泡的运动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Matlab 10.0利用自编程序得到了气泡的上升速度,考察了溶液流变性质和表面活性剂对气泡上升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的上升速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并发生速度跃迁现象,发生跃迁时的临界体积随溶液黏弹性的增大而减小,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气泡形状的变化与速度跃迁相关,当气泡体积低于临界体积时,气泡的形状为球形或椭球型,当气泡体积高于临界体积时,气泡出现了尖端尾部,且尖端尾部两侧界面向气泡内部凹进。提出了预测气泡速度跃迁的临界条件,预测值与实验值重现性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弹性流体论文参考文献
[1].马蕾,苏进.基于Brown构型场的黏弹性流体数值模拟算法[J].河南科学.2019
[2].白丽娜,曹佰旭,胡钊晨,李少白.黏弹性流体中单气泡上升速度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9
[3].黄粉莲,彭继银,毕玉华,李娜,雷基林.非道路两缸柴油机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特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9
[4].朱亮,王企鲲,钱佳杰,薛壮壮.方管中颗粒随黏弹性流体迁移的力学特性[J].轻工机械.2019
[5].许翠霞,杨全凤.复杂储层流体弹性敏感参数研究[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6].吴坤,费逸伟,姜旭峰.润滑油在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中的粘压效应[J].化工时刊.2019
[7].王大兴,王浩璠,马劲风,王永刚,张娜.苏里格致密气藏射线弹性阻抗流体识别综合研究(英文)[J].AppliedGeophysics.2019
[8].刘宇,马志飞,孟凡明.球轴承多体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9
[9].张梦.微尺度下外部激励对粘弹性流体拉伸流动弹性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10].程建平.粘弹性流体Rayleigh-Bénard对流和羽流中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