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环境论文-商兴国

现代制造环境论文-商兴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制造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代制造,节能减排,环境保护

现代制造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商兴国[1](2015)在《现代制造节能减排技术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及减少废物排放来降低对环境破坏的方式,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来源于《2015年第五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制造2025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5-11-01)

王信[2](2015)在《基于网络制造环境的现代制造技术训练平台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现代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实训基地,是实现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数控技术及其装备是实现制造业现代化的主要装备。为加快设备数控化进程,提高制造业水平,满足企业对高素质现代制造技术技能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许多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或大型制造企业都建有以数控设备为主的实训基地或工程训练中心。,由于数控系统的封闭性,不同品牌、不同厂家的数控机床基本处于单机运行状态,相互之间没有很好地集成,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实现数控程序、系统参数、机床状态等重要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因此,建立基于网络制造环境的现代制造技术训练平台,整合现有设备资源,提高制造人才的培养成效,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是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本论文根据作者所在单位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数控基地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制造技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数控基地现有的Fanuc和华中数控系统(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为联网对象,研究和比较了机床联网方案。引入EC104 DNC智能终端和工业以太网控制技术,建立起基于网络制造环境的现代制造技术训练平台,实现了异构数控系统的以太网连接和数控机床的DNC集成化控制。绘制了数控基地机床网络拓扑结构图,完成了硬件的安装、调试和运行测试,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了管理系统软件的二次开发。解决了机床与机床之间、机床与机房(设计室)之间的数据(数控程序、系统参数、刀具参数等)传输与共享问题;自主开发的数控竞赛及实践教学考核功能模块,能有效实现CAD/CAM软件应用、数控工艺设计、数控编程与加工等综合技能训练与测试,可有效防止学生作弊,有助于提高数控基地的技能训练成效和设备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5-10-01)

李滨[3](2014)在《ERP环境下现代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进程快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和推广程度也越来越高,固有理念下的成本控制模式已不能快速适应企业竞争的需求,每个企业经营管理者都试图以更低乃至最低的价格,更高乃至最好的质量和更好乃至最优的服务提供给客户和消费者,但现代制造业复杂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使产品成本控制的工作难度大幅度增大,管理人员不能够有效且及时的获取产品各项成本信息,无法根据有效的信息及时准确的做出相应的竞争策略,企业管理需要一个完全集成化、系统化的企业成本信息控制系统,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为管理者在经营和决策时提供及时、可靠的成本控制数据和资料。ERP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思维方式,众多企业都希望ERP能给企业管理上带来根本的变化,很多企业都在调研ERP或者已经在使用过程中。ERP系统从企业整体成本控制角度进行设计,涵盖了从采购、生产、制造到财务管理会计的一个整体管控,有效的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管控能力和及时信息提取能力,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世界500强中,80%的企业已经成功运用了ERP实现成本控制,但在我国,如何使ERP真正的帮助企业有效的优化成本控制,提升成本竞争力,很多企业还处于摸索过程中。因此,在此前提下非常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给国内企业提供这方面的应用参考。本文以协鑫集团下XXGF公司为研究对象,从XXGF公司成本控制方面入手,研究在现有ERP系统环境下各模块运行的理念和方式,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与优势,提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将现代成本控制理念和ERP信息系统相结合,有助于解决企业成本控制及其不断优化的难题,阐明在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采用ERP这种模式对成本进行控制是企业改善和提高成本优势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04-01)

黄冉[4](2011)在《现代制造环境下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知识集成以及个体认知差异对其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益激烈的现代制造环境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企业的知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为了赢得竞争地位,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团队就需要对各种知识进行有效的集成和应用,由此催生了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知识集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集成展开了研究和讨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对企业深度整合知识资源,提高团队协同工作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有:①在分析了现代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工作存在的知识集成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制造环境下新产品开发团队中知识集成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对目前知识集成和个体认知差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知识集成对新产品开发过程的重要性。②以现代制造环境为线索,深入分析了在此基础上的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特征,提出了新产品开发团队存在的四大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对知识集成的影响。③分析了新产品开发各个阶段的知识集成问题,探讨了新产品开发流程中的知识流模型。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集成进行深入研究,对现有知识集成模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集成模型,并给出了对新产品开发团队知识进行有效集成的措施和方法。④从新产品开发角度对产品开发领域的认知研究进行了归纳,对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个体认知差异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形成机理,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个体认知过程以及认知差异点做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通过团队角色差异研究,提出了塑造高效新产品开发团队应注意的策略。⑤用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对新产品开发团队中个体认知差异对知识集成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知识基础、认知能力以及心理特征是个体认知差异中影响知识集成的关键因素并得到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1-05-01)

肖莹姣[5](2011)在《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对制造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制造环境的变化,制造企业步入了一个以知识为生产要素,以人的智力创造为核心,以智力资源占有、配置、生产、分配、消费为最主要经济活动的知识经济时代。因此,现代制造环境下的制造时间计算,不再单一地考虑生产过程、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等生产系统的结构化要素,还要考虑员工经验、员工技能、企业管理方式方法、客户对产品的认识等非结构化的知识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以现代制造环境和客户定制的生产模式为背景,以传统工时定额方法为基础,率先提出了研究知识对制造时间的影响。文章从分析现代制造的宏观环境入手,通过现代制造环境与传统制造环境、现代生产过程与传统生产过程的对比,发现现代制造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知识为核心的制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现代制造环境下的知识分布,将影响制造过程的知识划分为员工知识、管理知识和客户知识叁大类,并分析了叁者的相互关系;同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次研究了现代制造中知识的内部结构。借鉴传统工时定额的概念和组成,定义现代制造环境下制造时间的内涵。运用鱼骨图,从人、机、料、法、环的角度分析影响制造时间的相关因素,发现人、机、料、法、环五要素对制造时间的影响最终都可以归结到包括经验、方法、技术、技能、理论等在内的知识因素对制造时间的影响,进而得到了知识因素是影响制造时间的关键内在因素的结论。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穷举了影响制造时间的知识因素,运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等现代统计手段,对穷举的知识因素进行了分析、合并、识别,并从中提取了10个影响制造时间的关键知识因素。从员工知识、管理知识和客户知识叁个角度,研究知识因素对制造时间的影响作用机理,得到了知识对制造时间的影响机理图。根据员工知识、管理知识和客户知识叁者的相互联系、制约关系,建立了知识影响制造时间的叁维结构模型。通过知识对制造时间的影响机理图发现知识影响制造时间的层次关系,进而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知识影响制造时间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知识影响制造时间的主函数模型和阶段函数模型,两个模型的有效结合得到知识影响制造时间的数学模型,进而得到计算制造时间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企业实际案例验证该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1-05-01)

廖益,易树平[6](2010)在《知识工作中的知识活动元素解析——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效率问题,借鉴体力劳动中动素的思想,提出了研究知识工作过程的新角度—知识活动元素。提出了知识活动元素的概念,分析了知识活动元素在研究知识工作过程中的作用。以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为例,分析了设计型知识工作知识活动的特点。并采取原案分析为主的方法,重点以某可调座椅的设计过程的实验分析为例,对设计型知识工作知识活动元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文来源于《情报杂志》期刊2010年11期)

易树平,李发权,伍佳,廖益,蒙玉琴[7](2010)在《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效率度量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企业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提炼出度量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效率的6个适用维度,并提出知识工作效率维度的非均衡性.建立了一个以任务规定数量的完成度、质量、有效性、客户满意度、创新性为变量,以任务规定时间为度量基准的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效率度量模型.采用该模型对LS型螺旋运输机的适应性设计活动进行测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效率度量模型有效.(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张丽君[8](2009)在《现代制造系统中人—机—环境系统中的生理系统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以人为本也成为衡量技术发展的目标之一,产品的创新中,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人机工程学这门学科在这种的大环境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在生产作业中,效率的提高以及作业者的舒适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保障作业者安全的前提下,建立使用简便的生产系统时,对人的特性的定量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就人类特性的研究而言,其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而研究中,作业时的疲劳评价,作业能力及生理机能的指标这叁方面综合来评价作为重点。疲劳则被作为人体的重要特性之一,在本次研究中被视为重中之重。而在进行评价时,传统的评价形式是作业必须中断,这一评价的方式使得实用性受到限制。操作者的加工状态的在线检测对于研究人体疲劳来讲是极为重要的。这在人机协同、人的可靠性研究中被视为学术界及工程应用界所普遍关注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主要研究操作者的在线生理信息的提取,以评价操作者的疲劳状态,为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减少生产误差,采用了新型传感器检测系统对精密机械加工中人体的生理信息变化进行检测。本文在制造系统传感器的设计、测量数据的处理和操作疲劳的评价方面取得了第一手的实验研究成果。具体采用生理检测系统及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改善制造系统操作疲劳的有效措施提供了评价体系。这使得在人机工程学中通过操作者的生理信息变化来估计其疲劳成为了可能。(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9-10-10)

李发权[9](2009)在《现代制造环境下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成为企业产品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市场的复杂多变,客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使得制造产品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和竞争的重点已经从产品价值链中间的加工阶段向产品研发阶段和服务阶段两端转移,加上产品研发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所起的先导和决定性作用,使得设计型知识工作在制造业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本质上是设计认知效率,而目前关于设计认知过程及其效率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为研究现代制造环境下基于认知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及其效率优化问题,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设计型知识工作的认知过程、效率的内涵和性质,并通过实证研究,提炼出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适用维度,分析了维度之间的特性,由此构建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度量模型。然后,提出工作模式、心智影像中设计知识单元之间的功能联接,以及认知失误对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指标的影响关系的理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和原案数据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提出改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对策和建议,并建立一种效率优化模型。论文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①通过实证研究,提炼出度量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适用维度,并提出知识工作效率维度的“非均衡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度量模型。②将原案分析法引入到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研究领域,得出工作模式、心智影像中设计知识单元之间的功能联接,以及认知失误对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指标(设计时间、设计质量、设计结果的创新性)的影响关系。1)以交替模式工作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者,其在设计时间和设计质量这两个指标上的效率表现总体上优于以顺序模式工作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者。但工作模式的不同对设计型知识工作者在创新性指标上的效率表现没有显着性影响。2)设计型知识工作者,其心智影像中设计知识节点之间的功能联接越多,则其在设计时间、设计质量、设计结果的创新性这3指标上的效率表现总体上优于功能联接数较少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者。3)在设计认知过程中,出现认知失误较少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者,其在设计时间指标上的效率表现总体上优于认知失误较多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者。但认知失误的多少对设计型知识工作者在设计质量指标上的效率表现没有显着性影响。这同时也说明,有效利用CAD辅助工具,发挥CAD系统自身的辅助设计功能,可以较好地避免或消除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遗漏和缺失等,获得较稳定的设计质量。③提出改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几点对策与建议,并构建一种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优化模型。(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9-10-01)

李发权,易树平,伍佳,夏宇宙[10](2009)在《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效率的内涵与外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现代制造环境下的知识工作效率概念,从现代制造企业知识工作的工具、对象和认知心理学本质叁方面对其进行定义,并阐述其本质属性、主体性、群体协同性和不确定性。提出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者认知模型。提出包含主体层次和知识工作类型两个维度的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效率的外延模型,并从知识工作类型维度阐述概念的外延。(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2009年04期)

现代制造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现代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实训基地,是实现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数控技术及其装备是实现制造业现代化的主要装备。为加快设备数控化进程,提高制造业水平,满足企业对高素质现代制造技术技能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许多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或大型制造企业都建有以数控设备为主的实训基地或工程训练中心。,由于数控系统的封闭性,不同品牌、不同厂家的数控机床基本处于单机运行状态,相互之间没有很好地集成,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实现数控程序、系统参数、机床状态等重要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因此,建立基于网络制造环境的现代制造技术训练平台,整合现有设备资源,提高制造人才的培养成效,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是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本论文根据作者所在单位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数控基地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制造技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数控基地现有的Fanuc和华中数控系统(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为联网对象,研究和比较了机床联网方案。引入EC104 DNC智能终端和工业以太网控制技术,建立起基于网络制造环境的现代制造技术训练平台,实现了异构数控系统的以太网连接和数控机床的DNC集成化控制。绘制了数控基地机床网络拓扑结构图,完成了硬件的安装、调试和运行测试,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了管理系统软件的二次开发。解决了机床与机床之间、机床与机房(设计室)之间的数据(数控程序、系统参数、刀具参数等)传输与共享问题;自主开发的数控竞赛及实践教学考核功能模块,能有效实现CAD/CAM软件应用、数控工艺设计、数控编程与加工等综合技能训练与测试,可有效防止学生作弊,有助于提高数控基地的技能训练成效和设备管理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制造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商兴国.现代制造节能减排技术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C].2015年第五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制造2025发展论坛论文集.2015

[2].王信.基于网络制造环境的现代制造技术训练平台设计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3].李滨.ERP环境下现代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4

[4].黄冉.现代制造环境下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知识集成以及个体认知差异对其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1

[5].肖莹姣.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对制造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

[6].廖益,易树平.知识工作中的知识活动元素解析——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为例[J].情报杂志.2010

[7].易树平,李发权,伍佳,廖益,蒙玉琴.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效率度量的实证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

[8].张丽君.现代制造系统中人—机—环境系统中的生理系统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9].李发权.现代制造环境下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研究[D].重庆大学.2009

[10].李发权,易树平,伍佳,夏宇宙.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效率的内涵与外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

标签:;  ;  ;  

现代制造环境论文-商兴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