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体介导排斥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动物模型,肾移植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程宏,周嘉俊,王子杰,张恒诚,郑明[1](2019)在《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模型的构建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并鉴定一种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动物模型。方法:AMR动物模型采用Wistar大鼠作为供体,SD大鼠作为受体。将Wistar大鼠背部皮肤移植至SD大鼠背部,构建同种异体大鼠皮肤移植模型,分别在皮肤移植后1、3、7、10、14、21、28、35 d取大鼠血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ie,DSA)。在DSA最高时将供体肾脏移植至受体,构建同种异体大鼠肾移植AMR动物模型。分别于肾移植术后1~5 d收取移植肾及血清标本,行常规病理染色、C4d免疫荧光染色,以及血清DSA检测。结果:大鼠受体的血清DSA在皮肤移植术后第14天达到最高。相较于各对照组,AMR组大鼠移植肾出现显着的管周毛细血管炎和肾小球炎,免疫荧光示管周毛细血管C4d沉积显着增多,血清DSA显着升高(P <0.05),管周毛细血管炎、肾小球炎、C4d评分显着增高(P <0.05)。结论:成功构建并鉴定一种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AMR的动物模型。该模型操作简便易行,稳定性和性价比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谢轲楠,陈劲松[2](2019)在《移植肾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Banff诊断标准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20年来对移植肾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BMR)认识逐渐深入。2001年和2007年的Banff会议,最早制订了急性和慢性活动性ABMR的诊断标准,由组织学(微血管炎症和移植肾肾小球病)、免疫病理(管周毛细血管C4d沉积)和血清学[循环中检出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叁方面的依据,构成ABMR的确定性诊断。Banff 2013诊断标准提出了较大更新,引入了C4d阴性的ABMR,并将动脉内膜炎列入ABMR可能的潜在表现,同时修订了肾小球炎和移植肾肾小球病的定义,从而提高了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促进了临床、分子和血清学诊断的联系。Banff 2017会议,对诊断标准又有了更新,将C4d和分子分类器明确为DSA的替代性标志物。本文就近20年来ABMR Banff诊断标准的更新做一概述。(本文来源于《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倪雪峰,文吉秋[3](2019)在《移植肾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合并单克隆IgG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女性,肾脏原发病不明,肾移植术后10个月,尿检异常4个月。术后血清肌酐(SCr)降至正常范围;术后曾因血白细胞计数低,将免疫抑制剂减量。术后6个月出现尿检异常,PRA抗体阳性,SCr轻度升高,外院移植肾活检示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甲强龙冲击治疗,SCr降至正常范围,尿检未改善,我院移植肾重复活检示移植肾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IgG3,λ型),予甲强龙冲击、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剂静滴、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后,SCr稳定,尿蛋白转阴。(本文来源于《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王凯,王政禄,孙超,高伟[4](2019)在《儿童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诊治经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救治1例ABO血型不合儿童肝移植术后出现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的成功经验。方法 ABO血型不合儿童肝移植1例,患者行亲体肝移植术后1个月内出现肝功能异常,先后行2次肝穿活检,并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ymphocyte antigen,HLA)抗体。结果肝穿结果均显示急性排斥反应,先后2次静脉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无效。后依据C4d阳性、HLA-Ⅱ类抗体强阳性,确诊为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导致的AMR。在接受血浆置换与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lobulin,IVIG)交替治疗1周后,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1次,在治疗初期加用吗替麦考酚酸酯治疗。治疗4周后,DSA强度逐步下降,肝功能恢复至正常。随访2年余,肝功能正常。结论 ABO血型不合的儿童肝移植可引起术后发生AMR,后果严重,在明确诊断后,保守治疗可治愈AMR,恢复移植肝功能正常。(本文来源于《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唐茂芝,徐小松,刘宏,赵洪雯[5](2018)在《蛋白A免疫吸附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目前发现急性或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成为了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最主要原因。B细胞活化及供体特异性抗体IgG的生成是AMR发生的最主要机制。免疫吸附技术是可通过去除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达到治疗疾病目的。因此我中心拟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免疫吸附在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AMR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的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病例22例,(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10-11)
肖艳丽,Mark,JLerman,Afzal,Nikaein,Michael,Kuperman[6](2018)在《采用依库珠单抗治疗由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导致透析依赖性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是导致移植肾失功的主要原因。AMR的诊断依据为患者存在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移植肾活检标本管周毛细血管C4d染色阳性以及急性排斥反应的组织学表现。目前AMR的治疗方法包括血浆置换、静脉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和抗CD20治疗。这些方法对严重的AMR没有效果。Eculizumab是一种人源化的抗C5单克隆抗体,能抑制补体末端的激活。最新的研究已经表明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本文来源于《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匡国杰[7](2018)在《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肾移植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同种异体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从1954年美国人Murry成功在一对同卵双胞胎之间进行肾移植手术至今,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程,全球近百万尿毒症患者获得了新生。同种异体肾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是引起移植肾失功的主要原因。在肾移植早期阶段,人们主要集中在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研究,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免疫抑制药物在临床的大量应用,使得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发生率显着降低,也提高了移植肾的早期存活率,然而,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情况仍不理想。近年来,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被认为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1-4])。目前临床上采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单克隆抗体抑制和清除抗体产生细胞或抑制其功能的方法进行治疗,但这些治疗方法副作用较大,且效果并不理想。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是参与介导AMR的主要抗体。滤泡辅助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是一类具有很强辅助能力的CD4~+T细胞,能通过分泌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等辅助B细胞发生体细胞突变、抗体类别转换,并最终产生高亲和力的浆细胞和起长期保护作用的记忆性B细胞,在辅助浆细胞成熟和抗体产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5])。最新研究发现,在肾移植后AMR的发生和发展中,Tfh细胞及其亚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Tfh细胞为靶点可能是将来治疗AMR的主要研究策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种来源于骨髓、脐带或脂肪的带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前体干细胞,目前已经进入临床或者临床实验诱导移植后免疫耐受。研究发现MSC能够通过抑制Tfh细胞分化治疗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目前对于MSC能否用于治疗肾移植后AMR,以及哪种来源的MSC治疗效果更为显着国内外均未见相关报道。研究目的1.明确肾移植术后AMR患者外周血中Tfh亚型及其比例的变化;2.研究不同来源MSC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3.探讨不同来源MSC对不同亚型Tfh的作用及效果,为MSC应用于肾移植后AMR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将来我院就诊的66例肾移植患者纳入此项研究,依据2013版Banff会议~([6])对AMR的诊断标准将分为正常组(n=20)、AMR组(n=20)和非AMR的CRA D组(n=26)。分离上述患者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 ear cells,PBMC),分别加入CD4、CXCR5、CXCR3、CCR6和Foxp3流式抗体,流式检测Tfh细胞(CD4~+CXCR5~+)、Tfh1(CD4~+CXCR5~+CXCR3~+CCR6~-)、Tfh2(CD4~+CXCR5~+CXCR3~-CCR6~-)、Tfh17(CD4~+CXCR5~+CXCR3~-CCR6~+)和Tfr(CD4~+C XCR5~+Foxp3~+)的比例变化。2.将骨髓来源的MSC(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 MSC)、脐带来源的MSC(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UC MSC)、脂肪来源的MSC(Fat mesenchymal stem cell,Fat MSC)进行复苏、传代培养、表型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34、CD44表面标志和HLA-G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方法检测不同来源的MSC分泌免疫耐受分子吲哚胺2,3-双加氧酶(2,3-dioxygenase,IDO)、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能力。3.取不同来源的MSC分别与健康成人志愿者外周血PBMC共培养,设立阴性对照,48小时后离心,收集被MSC刺激的Tfh细胞和上清,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fh细胞比例变化,ELISA检测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的浓度。为进一步研究MSC抑制Tfh分化的机制研究,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1-甲基色氨酸(1-methy1-DL-tryptophan,1-MT)、IL-10抗体和HLA-G抗体,培养48小时后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Tfh比例变化。研究结果1.CRAD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与肾移植术后正常组的比例无显着差异,CRAD患者淋巴细胞中Tfh2细胞、Tfh17细胞比例明显的高于肾移植术后正常组(P<0.05);CRAD患者进一步分为AMR组和非AMR组,Tfh细胞和Tfh1细胞在两组之间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但AMR组能产生IL-21的Tfh(Tfh2+Tfh17细胞)细胞亚型比例明显高于非AMR组,而AMR组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Tfr的比例明显降低。2.不同来源的MSC均高表达CD44,而不表达造血细胞的标志CD34,说明本实验所采用的MSC均有很高的纯度,可用于后续实验。BM-MSC表达HLA-G的平均荧光强度为96,相对于UC MSC和Fat MSC,分别高39.13%和31.51%。ELISA结果显示,BM MSC分泌IDO、IL-10和TGF-β细胞因子能力均高于UC MSC和Fat MSC。3.共培养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BM MSC、UC MSC和Fat MSC组Tfh细胞比例分别下降了43.4%、15.4%和14.3%(P<0.05);相对于UC MSC和Fat MSC组,BM MSC组Tfh细胞比例分别下降了33.11%和34.0%,结果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ELISA法检测培养体系上清中IL-21浓度的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BM MSC、UC MSC和Fat MSC组IL-21的浓度分别下降了56.9%、39.7%和34.5%(P<0.05);相对于UC MSC和Fat MSC,BM MSC组上清中IL-21的浓度分别下降了28.6%和34.2%(P<0.05)。IDO抑制剂1-MT、IL-10抗体和HLA-G抗体的阻断均能部分削弱BM MSC对Tfh细胞的抑制效果。研究结论1.相对于非AMR的CRAD患者,AMR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及Tfh1亚型比例没有明显变化,而分泌IL-21的Tfh细胞亚型(Tfh2+Tfh17细胞)比例则显着增加,Tfr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因此Tfh及其亚型与肾移植后AMR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2.我们实验所用的BM MSC、UC MSC和Fat MSC均高表达CD44,而不表达造血细胞的标志CD34,其中BM MSC诱导免疫耐受的能力最强。3.BM MSC、UC MSC和Fat MSC均能抑制Tfh细胞分化及其分泌IL-21,BM MSC抑制效果最为显着,IDO、IL-10和HLA-G等可能是这种抑制作用发挥的主要机制。(本文来源于《军事科学院》期刊2018-05-28)
宗益平[8](2018)在《补体成分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acute rejection,ABMR)是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重要病因之一。补体成分3(Complement component 3,C3)在肾移植受者体内供体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C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肾移植术后ABMR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索补体成分3中的SNP位点与ABMR之间的关系。方法与材料:本研究共纳入199例肾移植受者,其中68名肾移植受者于术后一年内发生ABMR(ABMR组),131名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稳定(对照组)。收集上述患者的血液标本,并提取全血DNA。通过基于二代测序的目标区域测序方法检测DNA标本。运用Hardy-Weinberg平衡及连锁不平衡等方法分析SNP位点,并使用逻辑回归分析的方法校正受者的年龄、性别和免疫抑制方案等混杂因素,探讨C3基因各SNP位点与ABMR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检测116个C3 SNP位点,经连锁不平衡及HWE检验后,29个C3标签SNP位点进入下一步相关性分析。在校正患者年龄、性别和免疫抑制方案等混杂因素后,共有五个标签SNP位点被发现与肾移植术后ABMR的发生显着相关(rs10411506:显性模型:OR 2.73,95%CI:1.16-6.68,P=0.028;HET模型:OR 3.05,95%CI:1.22-7.64,P=0.017;rs2230205:显性模型:OR 2.52,95%CI:1.07-5.92,P=0.034;rs2230201:显性模型:OR 2.41,95%CI:1.03-5.64,P=0.042;rs2230201:HET模型:OR 2.41,95%CI:1.03-5.64,P=0.042;rs408290:HET模型:OR 2.91,95%CI:1.19-7.16,P=0.020;Chr19:6692790:HET模型:OR 2.76,95%CI:1.21-6.28,P=0.016)。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rs10411506、rs2230201及rs2230205等叁个标签SNPs之间无重组。其他C3标签SNP位点及5个单体域未发现与肾移植术后ABMR的发生有显着相关性。结论: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了五个位于C3基因上的标签SNP位点(rs10411506,rs2230205,rs2230201,rs408290和Chr19:6692790)与肾移植术后ABMR的发生显着相关。上述结果有可能为临床上研究防治肾移植术后ABMR的发生提供新的线索。(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陈泺贝[9](2018)在《外周血B淋巴细胞周期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及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时的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外周血B淋巴细胞周期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及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acute 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时的分布特征,探讨外周血B淋巴细胞周期对于AMR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筛选标准选择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立即肾功能恢复(immediate graft function,IGF)组和AMR组。IGF组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以FK506+MMF+Pred抗排斥方案的15例,以CsA+MMF+Pred抗排斥方案的8例。AMR组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以FK506+MMF+Pred抗排斥方案的3例,以CSA+MMF+Pred抗排斥方案的2例。按照如下时间点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肘静脉血(EDTA抗凝)4 ml,IGF组:术前、术后1天、3天、5天、7天、9天、11天;AMR组:术前、术后1天、3天、5天、7天、9天、11天(隔日采血)直至排斥反应逆转(排斥当日单独采血一次)。临床观察指标包括血肌酐、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例等,通过检测B淋巴细胞不同时期细胞比例,探讨B淋巴细胞周期与临床观察指标之间的关系。细胞周期检测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PI染色,CD19抗体标记,上流式机检测,用Novoexpress软件模拟出细胞周期数据。结果:1.IGF组受者B淋巴细胞周期分布特征术前G_0/G_1期B淋巴细胞比例为(75.52±6.28)%,术后第1天迅速升高至(80.88±7.47)%,差异显着(P<0.01);术后第1天至术后11天均稳定在80-85%水平,各时间点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前S期B淋巴细胞比例为(11.16±4.53)%,术后第1天降低至(7.42±4.09)%(P=0.011),术后第3天进一步降低,之后趋于平稳,术后第9天短暂性升高后再次降低。术前G_2/M期B淋巴细胞比例为(7.98±2.12)%,术后第1天降低至(5.98±3.44)%(P=0.045),术后第1-11天均稳定在4-6%之间。术后前3天血肌酐水平迅速降低,一周后趋于平稳;白细胞计数在术后第1、2天显着升高,之后逐渐恢复稳定水平;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例在术后第1天均显着降低,后逐渐缓慢回升。S期B淋巴细胞比例与肌酐、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例呈正线性相关(P<0.01),但与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但G_2/M期B淋巴细胞比例与肌酐、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例均无相关性。2.AMR组受者B淋巴细胞周期分布特征AMR组受者B淋巴细胞周期在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术后稳定期、AMR、AMR逆转)具有显着的变化。与术前相比,术后稳定期G_0/G_1期B细胞比例显着升高(P<0.01),而S期和G_2/M期B细胞比例则显着降低(P<0.01);而AMR发生时处在各个时期的B细胞比例与术前比较均无显着差异;然而,当AMR被逆转后,处于S期(P=0.021)和G_2/M期(P=0.03)的B细胞比例均显着低于术前水平。与术后稳定期比较,AMR发生时G_0/G_1期B淋巴细胞比例显着降低(P<0.01),而S期(P=0.015)和G_2/M期(P<0.01)细胞比例则显着升高;而当AMR被逆转后,处于各个时期的B细胞比例与术后稳定期比较均无显着差异。然而,一旦AMR被逆转,G_0/G_1期B细胞比例显着高于AMR发生时期(P<0.01);相应地,S期(P=0.033)和G_2/M期(P<0.028)B细胞比例则显着低于AMR发生时期。以上结果说明,发生AMR时B淋巴细胞各个时期均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而当排斥逆转后B淋巴细胞各时期可恢复至术后稳定阶段的水平。AMR组肾移植受者血肌酐水平术后呈稳定下降趋势,但在发生AMR时显着升高,AMR逆转后再次恢复至术后稳定期水平;白细胞计数在术后稳定期、AMR时均呈升高趋势,排斥逆转后则降低,但仍高于术前水平;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例在术后稳定期显着下降,发生AMR时升高,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MR逆转后再次降低至接近术后稳定期。AMR组B淋巴细胞S期与血肌酐、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均无相关性,但与淋巴细胞绝对值呈正线性相关(P<0.05);G_2/M期与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但与血肌酐、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例呈正线性相关(P<0.05)。3.AMR组受者术后不同阶段与IGF组B淋巴细胞周期各时相之间有差别与IGF组术后稳定阶段比较,AMR组术后稳定期、AMR逆转后各时期B淋巴细胞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而AMR发生时,G_0/G_1期B淋巴细胞比例显着升高(P<0.01),S期和(P<0.01)G_2/M期(P=0.043)B淋巴细胞比例则显着降低。4.AMR组受者发生AMR时B淋巴细胞周期的变化早于血肌酐的变化AMR组5例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S、G_2/M期细胞比例分别于术后第5天、第9天、第9天、第11天、第13天升高,而对应的血肌酐水平分别于术后第5天、第10天、第11天、第12天、第15天升高,这提示B淋巴细胞周期的变化早于肌酐的变化。结论:1.IGF组受者术后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状态被明显抑制。B淋巴细胞S期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例、肌酐呈正相关关系。2.发生AMR时,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能力显着增强,AMR逆转后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能力再次受到抑制并恢复到术后稳定期水平。发生AMR时,B淋巴细胞S期与淋巴细胞绝对值呈正相关关系,而G_2/M期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例、肌酐水平呈正相关关系。3.AMR组受者发生AMR时B淋巴细胞周期的变化早于血肌酐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广州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张铭健,郭猛,郑楠薪,展洋洋,刘芳[10](2016)在《miR-29影响B细胞的功能及其在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又称体液性排斥,主要由B细胞产生的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所引发。大量的证据表明,AMR是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对于AMR的防治手段较少且效果不佳。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通过构建mi R-29-sponge小鼠(GS29),(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分会场交流报告集》期刊2016-11-04)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20年来对移植肾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BMR)认识逐渐深入。2001年和2007年的Banff会议,最早制订了急性和慢性活动性ABMR的诊断标准,由组织学(微血管炎症和移植肾肾小球病)、免疫病理(管周毛细血管C4d沉积)和血清学[循环中检出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叁方面的依据,构成ABMR的确定性诊断。Banff 2013诊断标准提出了较大更新,引入了C4d阴性的ABMR,并将动脉内膜炎列入ABMR可能的潜在表现,同时修订了肾小球炎和移植肾肾小球病的定义,从而提高了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促进了临床、分子和血清学诊断的联系。Banff 2017会议,对诊断标准又有了更新,将C4d和分子分类器明确为DSA的替代性标志物。本文就近20年来ABMR Banff诊断标准的更新做一概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程宏,周嘉俊,王子杰,张恒诚,郑明.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模型的构建与鉴定[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谢轲楠,陈劲松.移植肾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Banff诊断标准更新[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9
[3].倪雪峰,文吉秋.移植肾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合并单克隆IgG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9
[4].王凯,王政禄,孙超,高伟.儿童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诊治经验分析[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9
[5].唐茂芝,徐小松,刘宏,赵洪雯.蛋白A免疫吸附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疗效分析[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6].肖艳丽,Mark,JLerman,Afzal,Nikaein,Michael,Kuperman.采用依库珠单抗治疗由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导致透析依赖性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8
[7].匡国杰.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肾移植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
[8].宗益平.补体成分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
[9].陈泺贝.外周血B淋巴细胞周期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及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时的分布特征[D].广州医科大学.2018
[10].张铭健,郭猛,郑楠薪,展洋洋,刘芳.miR-29影响B细胞的功能及其在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分会场交流报告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