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肾输尿管畸形5例诊治体会

重复肾输尿管畸形5例诊治体会

罗建辉(解放军第四十二医院泌尿外科四川夹江614100)

【中图分类号】R6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2-0271-02

【摘要】目的通过对近年收治的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病例的回顾总结,以期进一步了解,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采用IVP、B超和CT等检查,明确诊断,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术前均明确病变性质,手术治疗成功,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病例只要有充分认识和重视,是可以防止识诊和临床治愈的。

近4年来,我科收治重复肾输尿管畸形5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22~58岁。左侧发病2例,右侧发病1例,双侧发病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部胀痛,仅1例为较剧烈的肾绞痛。

1.2检查方法:(1)、IVP检查:用76%泛影葡胺40-60mL,经肘静脉注射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注入造影剂后分别在10、20、30min[1]及放松压迫带后各摄X线片1张。(2)、B超检查:患者侧卧位和俯卧位,取多种体位检查。(3)、CT检查:进行上腹部和下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

2结果

IVP检查示4例显影良好,1例显影较差者进一步行CT检查。其中2例下半肾盂肾盏内多发性结石并中度积水,相应输尿管显影较上半肾输尿管略浅淡。2例上半肾盂肾盏显影尚好,但大部分受压变形,有积水征,伴有相对应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例(单纯右侧发病者)为下半肾对应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为“Y”型输尿管畸形,2例为完全性输尿管开口于膀胱。

左侧下半肾肾盂切开取石术1例,左侧下半肾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石术1例。左侧和右侧上半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切除+成形吻合术各1例,单纯右下半肾对应输尿管结石行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1例。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

3讨论

重复肾是指有共同被膜、但表面有一浅分隔沟、有各自肾盂、输尿管及血管的先天性肾脏畸形;若某一侧有两条输尿管则为重复输尿管畸形;其发病率为2%-3%。重复肾一般无明显症状,若重复肾及输尿管扩张积水、并发结石时或感染时可有腰腹部隐痛不适、血尿、发热等症状。双输尿管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2种,前者的另一输尿管开口于膀胱、尿道或其他部位,后者指重复输尿管与正常输尿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膀胱。重复输尿管各自引流其所连肾脏,重复肾的高位肾盂及输尿管常发育不全、功能不佳,易合并积水和感染[2]。

我们通过5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认为经B超、IVP检查,多数病例能够在术前得到确诊,少数病例或有条件的患者可通过CT扫描检查得到确诊。B超检查显示双肾盂、双输尿管或肾下方有条形囊性占位,有时B超显示肾上极实性占位,但发现双输尿管应考虑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可能。用IVP检查则更加直观和形象,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影像学上显示双肾盂、双输尿管或肾影增大,肾脏下移或肾脏脊柱间隙增宽等改变,临床上均可作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依据。如果B超、IVP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可做CT扫描检查,螺旋CT多平面扫描对肾上极囊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但对合并感染、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等使肾功能严重损害时,影像学检查常不典型,临床上若不加以仔细分析,容易发生误诊。因此,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重视患者的病史并对其影像学进行综合仔细的分析,对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无临床症状,IVP检查重复肾、输尿管显影良好,无肾功损害者不需特殊治疗。对有临床症状或可能造成肾脏进一步损害的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解剖特点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据重复肾、输尿管病变的程度及是否伴发畸形而定,术中要仔细解剖,以免损伤另一半肾和输尿管。重复肾一侧输尿管异位开口伴上半肾功能不良,相应输尿管扭曲扩张严重,明显感染者,则需行高位肾(半肾)及输尿管切除[3];重复肾功能良好,输尿管无扭曲扩张者宜行上肾部及下肾部肾盂输尿管成形吻合术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双侧重复肾伴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者可分期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本组病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良好。通过5例病例的诊治分析使我们提高了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水平,并对手术治疗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但由于病例数偏少,还需进一步收集更多病例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沈周俊,蔡松良.X线检查.吴阶平,泌尿外科学.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29.

[2]闵志廉.临床泌尿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3]贺宗理,朱有华.输尿管手术.金锡御、俞天麟.泌尿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44.

标签:;  ;  ;  

重复肾输尿管畸形5例诊治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