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减振隔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磁致效应,有效剪切刚度
减振隔震论文文献综述
江守燕,康亢,杜成斌,李润璞[1](2019)在《一种新型的MR隔震减振支座及其剪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磁流变(MR)智能材料的减振器技术的研究可以为实现工程结构隔震减振自适应控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设计加工了一种新型的分体式MR隔震减振支座,并对该隔震减振支座的剪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包含MR塑性体工作单元和MR弹性体工作单元,其中MR塑性体提供小位移工况时的刚度和阻尼,MR弹性体提供大位移工况时的刚度和阻尼。结果表明: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的剪切刚度随着工作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相较无电流工况,电流强度为2A时等效剪切刚度相对变化率可达到50%以上;无电流输入时支座中基体及普通填充橡胶仍可提供一定阻尼力,能够有效吸收振动能量,达到中高阻尼橡胶支座的性能;竖向压应力提高了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的剪切刚度;小位移时加载频率的降低对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的剪切刚度有增益效果。该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可以适用于震动荷载工况复杂多变,需要严格控制大位移变形的隔震结构物。(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汪红蕾[2](2018)在《全国工程抗震与隔震减振技术论坛在京闭幕》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20日,全国工程抗震与隔震减振技术论坛在北京建筑大学落下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傅学怡、丁洁民、李霆等二十余位资深专家作特邀报告,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设计审图机构、施工与试验检测企业的4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全国工程抗震、隔震减振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工程实践的发展、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解决路径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本文来源于《建筑》期刊2018年19期)
王奇[3](2018)在《磁流变弹性体与变刚度支座及其智能隔震减振系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工程结构不断地创新发展,呈现出超大化、复杂化等特点;与此同时,结构抗震抗风和隔震减振与控制面临新的挑战,并不断向高性能、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土木、机械、航空航天等强大的工程需求背景下,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光纤光栅传感监测系统、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电/磁流变液阻尼器、压电陶瓷传感器/驱动器等各类智能材料制成的装置被先后提出和制造出来。智能材料与结构“自感知、自适应、自修复”的特点,展示出其在工程结构中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最前沿的智能材料之一,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因其剪切模量可通过磁场实时可逆调节,有望实现可变刚度的隔震系统和调谐质量阻尼器系统(Tuned Mass Damper,TMD)。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通过制备MRE并进行材性试验,研究建立MRE的材料本构模型;然后提出高能效MRE变刚度支座的设计原理,并在MRE材料本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并验证变刚度支座的力学模型;进一步,针对可变刚度隔震系统和可变刚度TMD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分别提出各自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控制算法;最后利用仿真和试验,分析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和可变刚度TMD系统的隔震、减振效果,展示了 MRE在结构隔震减振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羰基铁粉、硅橡胶等基本材料,在实验室小规模制备了 MRE材料;进行了 MRE动态力学性能试验、MRE-硅钢板界面极限抗剪性能实验和MRE磁滞回性能实验;揭示了 MRE的动态力学性能同时具有磁流变效应、非线性和粘弹性叁大力学特性。(2)针对MRE材料本构模型参数与加载应变幅值耦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ouc-Wen非线性本构模型表征MRE应力-应变关系的建模方法;针对模型待识别参数较多,直接优化效率低、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滞回曲线特征确定本构模型参数的高效优化算法。结果表明,提出的Bouc-Wen非线性本构模型能够充分地反映MRE的力学行为和特性,而基于滞回曲线特征确定模型参数的优化算法能够高效地得到准确、稳定的优化参数。(3)针对MRE变刚度支座能耗大以及制作和维护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了分置式线圈、锥形支座、减小供磁区域并使用变形替代材料的支座设计原理;在MRE材料本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电磁场理论分析结果,建立了 MRE变刚度支座力学模型;通过支座性能试验,验证了 MRE变刚度支座力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分析了强磁场下MRE变刚度支座力学模型误差偏大的原因,针对支座变形、磁饱和效应可能导致磁场减弱的现象,进一步进行了叁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修正了 MRE变刚度支座的力学模型并预测了额定电压下MRE变刚度支座的变刚度能力。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支座力学模型形式简洁、计算效率高,能够较好地反映支座的力学性能;并且,提出的MRE变刚度在支座刚度提供相同控制力的前提下相比于现有的MRE支座可减少66%的MRE材料、50%的铜及减少75%的能耗。(4)提出了 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的隔震支座几何参数、力学参数和磁场参数设计方法,提出了隔震系统最大程度实现主动最优控制力的半主动控制算法;根据“文物陈列柜隔震”和“四层商-住砌体结构隔震”等两个不同的具体应用场景,采用提出的设计方法制定了具体的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设计方案,建立了可变刚度隔震结构仿真模型,通过Simulink仿真分析了系统的智能隔震效果,利用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结构振动台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智能隔震效果。结果表明,按照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设计方法设计出的可变刚度隔震系统能够实现预期设计减震比;采取半主动控制算法控制的可变刚度隔震系统比被动的隔震系统减小约10%的隔震层变形。(5)提出了 MRE可变刚度TMD系统及其基本构造和结构,建立了系统MRE可变刚度元件几何参数、磁场参数、可变刚度范围及可调谐周期变化范围等设计方法;根据“施工中的桥塔风振调谐减振”这一具体应用场景,提出了随施工变化桥塔风振控制的MRE可变刚度TMD系统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施工桥塔的动力模型及MRE可变刚度TMD系统的力学模型,建立了结构仿真模型并制定出频率跟踪的控制算法,利用Smilink仿真计算了系统的减振效果,利用MRE变刚度TMD桥塔振动台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按照提出设计方法设计的可变刚度TMD系统能够适应结构动力特性变化的最优调谐减振控制;采用变刚度TMD频率跟踪算法进行控制的MRE可变刚度TMD系统能在相同设计的被动TMD系统的基础上提升10%~30%的减振效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9-01)
苏晗[4](2018)在《无模型隔震/减振阻尼器及结构非线性行为的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强度较大的外激励作用下,大部分工程结构都表现出非线性,如基础隔震结构、阻尼器减振结构、损伤结构、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结构等。基础隔震结构在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结构地震反应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耸结构以及斜拉桥结构较柔且阻尼小,风振响应较大,需通过安装阻尼器达到减振的目的。工程结构在强烈的外激励作用下会发生严重损坏,如钢筋屈服、混凝土开裂或压碎,此时结构的非线性构件的恢复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状态。从结构安全性、可靠度以及经济适用耐久性方面考虑,准确地掌握这些特殊结构的非线性特性,不仅能够准确反映其力学性能,还能为其在运营、维护、修复等使用全过程中的力学性能、损伤程度以及使用寿命评估等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目前对非线性系统的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于:1)需要已知非线性模型或需将非线性模型近似展开;2)对传感器的位置与数量要求较高。在实际工程中,系统的非线性模型非常复杂,难以用理论模型对其进行准确描述。从工程经济方面考虑,应在保证识别效果良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传感器的使用;此外,考虑到安装在关键部位(如隔震层、阻尼器安装层、结构损伤层)的传感器可能会损坏失效,此时需在没有这些部位的响应数据下进行非线性特性识别。本文在总结目前非线性系统识别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研究基础隔震结构、阻尼器减振结构、损伤结构、大型高层建筑结构的无模型非线性特性的识别方法,仅需观测部分自由度的响应,并且克服了关键部位(隔震层、阻尼器安装层、结构损伤层)需要观测加速度响应的局限性。本论文第一章对目前非线性系统识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简述了本论文基于的卡尔曼滤波系列方法,包括:传统卡尔曼滤波方法(KF),传统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EKF),未知激励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EKF-UI),未知激励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KF-UI),广义未知激励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GKF-UI),广义未知激励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GEKF-UI)。本论文第二章提出基础隔震支座的无模型非线性特性的识别方法,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在强度较低的地面运动下,整个体系处于线性状态,运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隔震支座的线性刚度、粘滞阻尼参数以及上部结构的线性刚度、粘性阻尼。然后,在高强度的地面运动下,隔震支座进入非线性状态,上部结构仍处于线性状态,将隔震支座产生的塑性恢复力视为施加在整体线性系统上的未知“附加虚拟力”,运用广义未知激励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该未知力;识别的塑性恢复力与线弹性恢复力之和即为隔震支座在非线性状态下的总恢复力。所提出的方法仅观测部分自由度的响应,且在非线性力作用位置观测或不观测加速度响应的条件下都适用。本论文第叁章提出阻尼器减振装置的无模型非线性特性的识别方法。主要思想是:首先,在强度较低的外部激励作用下,装有阻尼器的结构,其整个体系处于线性状态,运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或未知激励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结构本身的线性刚度、瑞利阻尼系数以及阻尼器的线性刚度、粘滞阻尼。然后,在高强度的外部激励作用下,阻尼器进入非线性状态,结构本身仍处于线性状态,将阻尼器产生的总恢复力视为施加在线性结构上的未知“附加虚拟力”,运用未知激励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阻尼器产生的总恢复力。当外部激励未知,提出的方法还可以同时识别出未知外激励。所提出的方法仅观测部分自由度的响应。本论文第四章提出对于部分构件有损或屈服导致结构进入非线性状态,结构无模型非线性特性的识别方法。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在强度较低的外部激励作用下,结构未发生损伤,处于线性状态,运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或未知激励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线性结构的线性刚度、阻尼参数;然后,结构在强激励作用下部分构件因发生损伤或屈服而进入非线性状态,运用他人提出的非线性单元定位方法,定位出非线性单元的位置;最后,将损伤或屈服的构件产生的非线性力视为作用在未损伤的线性结构上的未知“附加虚拟力”,运用广义未知激励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该未知力。当外部激励未知,提出的方法还可以同时识别出未知外激励。所提出的方法仅观测部分自由度的响应,且在非线性力作用位置观测或不观测加速度响应的条件下都适用。本论文第五章将结构无模型非线性特性的识别方法与子结构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大型剪切框架的无模型非线性特性的识别。在小激励作用下,整体结构为线性结构,将整体结构划分为若干个线性子结构,将各子结构的边界力视为作用在该子结构上的未知输入,运用广义未知激励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并行识别各个子结构的线性刚度、阻尼参数,从而得到整个结构的线性刚度、阻尼参数。在强激励作用下,整体结构局部进入非线性。对整体结构运用他人提出的非线性单元定位方法,定位出非线性单元的位置。将非线性单元划分至目标子结构中,将非线性构件产生的非线性力、目标子结构的边界力视为作用在线性目标子结构上的“附加虚拟力”,运用广义未知激励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这些未知力。同样,当外部激励未知,提出的方法还可以同时识别出未知外激励。所提出的方法仅观测部分自由度的响应。本文第六章对论文的主要工作、得到的结论以及论文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4-01)
王云骞,唐和生[5](2017)在《惯性减振和基础隔震混合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隔震结构是最为常见的减震方式之一,通过设置隔震层可以有效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但同时隔震层也将承担较大的位移反应,这往往成为隔震结构设计时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在隔震结构上加装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隔震层的位移反应,但是其减震效果受到质量比的限制。基于此,本文拟对一种新型的惯性减振装置(旋转惯性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RIDTMD))和基础隔震混合控制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RIDTMD在传统的弹簧单元和阻尼单元外又加入了质量单元,利用质量单元的旋转惯性进行减震,从而实现较大的表观质量,使减震效率和鲁棒性均有所提高。以某8层基础隔震结构为算例,研究了RIDTMD对混合控制体系控制效果的影响,并对TMD与惯性减振装置在隔震结构中的减震效果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7年S2期)
孔源[6](2017)在《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筑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该项内容与建筑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施工质量有着非常紧密联系,主要是因为建筑结构不仅会负荷自身的重量,同时还需要承担建筑内容其它设施的重量。人们希望生活在安全、可靠的建筑环境中,所以对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与振动控制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本文就是对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与振动控制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建筑知识》期刊2017年15期)
常怀宽[7](2017)在《环形钢丝绳减振器及其组合隔震支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是世界范围内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虽然科学工作者在减隔震方面做了很多的有益探究,发明和制造了各种隔震消能支座或阻尼器。但是这些产品也暴露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两种全新的环形钢丝绳组合隔震支座,并且对其进行工程实例验证,研究其性能。其中,组合支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形钢丝绳减振器也是本文提出的全新的减振器类型,本文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全新的环形钢丝绳减振器,对其重要组成部分钢丝绳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别人半参数化建模方法上做改进,提出全参数化快速建模方法,并且通过受力分析求解单根钢丝绳的等效弹性模量与实验值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用于各类钢丝绳的快速建模;将环形钢丝绳减振器简化为受拉和受压环进行的受力理论分析,推导出环形钢丝绳的形状控制方程和半长轴b的公式,据此可获得环形钢丝绳减振器力-位移关系。2.设计18种型号环形钢丝绳减振器并且进行水平剪切性能试验和竖向性能试验,自己编写滞回曲线一类数据的通用处理软件,用来处理结果数据;通过水平剪切结果分析,提出了环形钢丝绳减振器水平剪切叁线性恢复力模型;通过对竖向结果分析,对多组试验数据对比,探究加载频率、振幅、直径比和绕制圈数对环形钢丝绳减振器性能的影响,给环形钢丝绳减振器的设计提供定性的参考,结果表明,减振器的竖向等效刚度与加载频率和绕制圈数程正相关,与振幅和直径比成负相关;竖向等效阻尼比与加载频率和直径比成正相关,与振幅和绕制圈数成负相关。3.考虑到环形钢丝绳减振器构造复杂性和内摩擦力的不确定性,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虚拟材料本构关系的方法,模拟其荷载位移变化关系,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一致,得到的本构关系可以为钢丝绳的研究提供参考。4.将环形钢丝绳减振器和迭层橡胶支座或球形支座巧妙组合,设计全新的组合隔震支座,在对环形钢丝绳减振器研究的基础上,为其叁种类型分别提出相应的恢复力模型。试制两种类型的样品支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支座各项性能都能满足规范要求,完全可以达到结构减隔震的技术要求。5.对工程实例桥梁设计组合隔震支座,分析桥梁在板式支座和组合支座下的响应,模拟结果表明,E2地震下使用组合支座在顺桥向墩顶和主梁位移减少20%~30%,内力减少20%~30%,横桥向墩顶和主梁位移减少50%~60%,内力减少10%~20%,起到了良好的隔震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郭挺旭,楼晓伟[8](2016)在《试论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以说,在整个建筑的构建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结构,整个建筑结构负荷着其本身的重量和其他设施的重量。特别对于住宅楼来说,建筑的隔震、减振和振动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所以,本文以整个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力学结构和传导作用下,运用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加强对于建筑隔震、减振、和振动的控制,加强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6年25期)
胡昌林[9](2016)在《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策略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城市化进程加快,从而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外观之外,更加关注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我国地广人博,有些地区地震频发,因此对建筑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的钻研也越来越活跃。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和振动的控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控制策略,旨在保证建筑的抗灾害能力。(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6年09期)
任亮,田宇,董其明,李宏男[10](2015)在《基底隔震的减振控制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底隔震是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属于结构被动控制技术中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振动控制技术。设计了基底隔震实验,并应用到教学实验中。实验中设计了一种滚珠隔震方法,并根据设计加工单层框架基底隔震模型,得到隔震控制系统实物。实验中,向系统输入地震波和简谐波,观察采取隔振措施前后的结构震动状态及采集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结果显示,采取隔振措施后结构的震动明显减小;加速度时程曲线显示采取基底隔震措施后结构的加速度显着降低。(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5年09期)
减振隔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9月20日,全国工程抗震与隔震减振技术论坛在北京建筑大学落下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傅学怡、丁洁民、李霆等二十余位资深专家作特邀报告,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设计审图机构、施工与试验检测企业的4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全国工程抗震、隔震减振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工程实践的发展、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解决路径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减振隔震论文参考文献
[1].江守燕,康亢,杜成斌,李润璞.一种新型的MR隔震减振支座及其剪切性能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9
[2].汪红蕾.全国工程抗震与隔震减振技术论坛在京闭幕[J].建筑.2018
[3].王奇.磁流变弹性体与变刚度支座及其智能隔震减振系统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4].苏晗.无模型隔震/减振阻尼器及结构非线性行为的识别[D].厦门大学.2018
[5].王云骞,唐和生.惯性减振和基础隔震混合控制研究[J].建筑结构.2017
[6].孔源.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分析[J].建筑知识.2017
[7].常怀宽.环形钢丝绳减振器及其组合隔震支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8].郭挺旭,楼晓伟.试论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J].科技展望.2016
[9].胡昌林.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10].任亮,田宇,董其明,李宏男.基底隔震的减振控制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
标签: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 磁致效应; 有效剪切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