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朱琨,孙团鹤,袁达伟,党诚学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朱琨,孙团鹤,袁达伟,党诚学

导读:本文包含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腹腔镜,培养模式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朱琨,孙团鹤,袁达伟,党诚学[1](2019)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腹腔镜操作新型教学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别于传统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Doctor of Medicine,MD)的培养目的是更好、更全面地为了向全国各级医院及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输送高级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传统学术学位研究生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医学科研能力,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更加注重临床思维训练及临床操作实践,在此背景下,我国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方式是要求专业型研究生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同时,要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轮转要求,完成基本的临床技能培训并养成基础的临床思维养,为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7期)

田强,李玉华[2](2019)在《新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学位与住培并轨培养模式的认知情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新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住培研究生)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简称模式改革)的认知和态度,为进一步完善模式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2013~2015级1 500名住培研究生和未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未住培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模式改革相关政策的认知,对课程、临床时间、科研训练安排的态度。结果在1 430份有效问卷中,住培研究生占46.0%,未住培研究生占54.0%。住培与未住培研究生在对住培政策的了解、政策了解的途径、实行住培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住培期间的补贴方面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住培研究生对政策的关注度更高,选择实行住培制度没有必要的研究生更多,住培研究生期望的补贴更高。住培与未住培研究生对课程安排的态度基本一致,仅在是否能适应现阶段的授课模式方面,未住培研究生认为自己更加能够适应现阶段的授课模式。与住培研究生比较,未住培研究生在对岗前培训、临床轮转实践安排、临床教师的带教3个方面的满意度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住培研究生相比,未住培研究生对科研训练环节安排更加满意,17.1%的未住培研究生认为临床专业学位不应从事基础性研究。结论模式改革缩减了研究生的培养时间,导致课程学习、临床轮转以及科研训练3个方面难以协调,建议住培研究生适当延长培养时间,在规范临床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重视课程教学,加强科研训练。(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常星,刘继海,贾雪妍,朱东伟,段丽丽[3](2019)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主题分布及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主题,发现中国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研究主题分布和演变,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实践与管理,提升培养质量提供思路。方法依托"万方数据库"作为文献检索资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相关研究文献中研究主题的数量分布以及演变趋势。结果截至2019年1月25日,共纳入符合研究题目的相关文献862篇。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主题涉及8个大类和41个小类; 2012年以后该领域的研究主题更为丰富,研究文献数量明显增长。结论中国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有关研究生培养的主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朱锋,石琼,李振宇[4](2019)在《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素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置对于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的培养仍存在误区。文章主要针对专硕科研培养误区产生的原因、提高专硕科研素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从学生、导师和学校叁个层面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提高专硕的科研素养,使其成为新时代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并顺应社会需求。(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何莹菲,张绍群,段昌柱,吴婧,邹宛均[5](2019)在《重庆市某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重庆某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满意度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学生对培养的满意度提供建议。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向某高校2017届临床专硕毕业生发放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运用SPSS21.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专硕生对培养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42±0.90)分,影响培养总体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临床研究能力培养和临床考核。结论:学生对培养的总体满意度一般,建议从同质化培养管理、学生待遇水平、临床研究能力和考核管理等方面予以改善,以提高培养满意度和培养质量。(本文来源于《医学与社会》期刊2019年10期)

张驰,王雁,王培忠,于浩,刘德平[6](2019)在《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满意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培养体制的满意度评价情况,探讨培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方法以北京市某临床教学医院2013-2017年入学的65名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满意度评价两部分,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不同项目的满意度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满意度整体评分为(4.01±0.838)分,达到"比较满意"水平。在所调查的8个维度中,"导师指导"的评分最高,"学习生活"的评分最低。"培养时间""管理体制""学习生活"叁项满意度的评分均未达到"比较满意"水平。"招录过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时间""临床考核""导师指导"6个维度内不同项目的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而"管理体制""学习生活"2个维度内的不同项目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培养体制的整体满意度尚可,但在具体培养环节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培养单位需要充分认识改革目标定位,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改善培训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杨芳,王玮,蒙强,李云鹏,王虹[7](2019)在《医教协同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意在了解"医教协同"模式下,现阶段临床医学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建议,最后为医学院校提供科学性的培养依据,确保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医学复合型人才。(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78期)

叶韧,李一峰,赵嘉芸[8](2019)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医教协同背景下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满意度情况,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方案,为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以安徽医科大学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调查表》对教育培养过程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导师指导、临床培养、教育管理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对课程教学、奖助体系、就业指导和学位论文等满意度相对较低。当前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基本符合"医教协同"背景下对医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但在课程教学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曾雯,孙彤,王星月[9](2019)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压力与倦怠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双轨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压力与懈怠。方法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6~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70%比例抽取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职业压力情况,并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了解职业懈怠情况。结果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20份,问卷有效率86.7%。职业压力调查结果显示:17.5%的学生"有很大压力",44.81%的学生"有较大压力",仅1.54%学生"没有压力"。针对压力来源的调查显示,63.46%的同学认为自身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科研",27.88%的同学认为主要来源于"临床轮转"。在职业懈怠方面,MBI问卷分数为40.56±15.00分,显示大部分学生工作状态良好,少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懈怠,需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临科研和临床工作的双重压力,需要完善和改革已有的医学硕士培养体制,缓解其压力,维持其身心健康,从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朱根海[10](2019)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序贯式培养方案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结合教学体会,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培训并轨后培养方案,为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通过详细分析培养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目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了阶段衔接的序贯式培养方案。该方案从研究生入学进入临床科室开始,共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相对独立,有具体的任务和考核指标,相对量化,前后衔接,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基础,涵盖了传统和创新的教学模式。序贯式培养方案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和各层次的导师,尤其是适用于初次入选硕士生导师的教学安排。(本文来源于《医学教育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调查新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住培研究生)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简称模式改革)的认知和态度,为进一步完善模式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2013~2015级1 500名住培研究生和未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未住培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模式改革相关政策的认知,对课程、临床时间、科研训练安排的态度。结果在1 430份有效问卷中,住培研究生占46.0%,未住培研究生占54.0%。住培与未住培研究生在对住培政策的了解、政策了解的途径、实行住培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住培期间的补贴方面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住培研究生对政策的关注度更高,选择实行住培制度没有必要的研究生更多,住培研究生期望的补贴更高。住培与未住培研究生对课程安排的态度基本一致,仅在是否能适应现阶段的授课模式方面,未住培研究生认为自己更加能够适应现阶段的授课模式。与住培研究生比较,未住培研究生在对岗前培训、临床轮转实践安排、临床教师的带教3个方面的满意度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住培研究生相比,未住培研究生对科研训练环节安排更加满意,17.1%的未住培研究生认为临床专业学位不应从事基础性研究。结论模式改革缩减了研究生的培养时间,导致课程学习、临床轮转以及科研训练3个方面难以协调,建议住培研究生适当延长培养时间,在规范临床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重视课程教学,加强科研训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1].朱琨,孙团鹤,袁达伟,党诚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腹腔镜操作新型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田强,李玉华.新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学位与住培并轨培养模式的认知情况调查[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3].常星,刘继海,贾雪妍,朱东伟,段丽丽.中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主题分布及演变[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

[4].朱锋,石琼,李振宇.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素养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9

[5].何莹菲,张绍群,段昌柱,吴婧,邹宛均.重庆市某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医学与社会.2019

[6].张驰,王雁,王培忠,于浩,刘德平.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满意度调查[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7].杨芳,王玮,蒙强,李云鹏,王虹.医教协同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

[8].叶韧,李一峰,赵嘉芸.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曾雯,孙彤,王星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压力与倦怠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

[10].朱根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序贯式培养方案探讨[J].医学教育管理.2019

标签:;  ;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朱琨,孙团鹤,袁达伟,党诚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