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脑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影响的效果体会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脑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影响的效果体会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卫生院急诊科442500

摘要:目的:探索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脑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影响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脑卒中60例患者(在2017年4月16日至2018年4月16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小剂量阿司匹林,有30例,对照组进行氯吡格雷治疗,有3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天的血尿酸水平(358.96±35.19)umol/L、治疗后14天的血尿酸水平(398.66±38.98)umol/L、治疗后7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33±1.54)分、治疗后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16±1.27)分、FIB(3.21±0.33)g/L、PAGT(54.33±4.98)%、PV(1.33±0.12)mpa.s、LBV(17.31±1.13)mpa.s、总有效率均(96.67%)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恢复血流流变学,促使病情恢复,改善血尿酸水平。提高整体疗效。

关键词:阿司匹林;脑卒中;血尿酸

脑卒中根据发病机制、表现分为几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脑供血动脉闭塞、狭窄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属于脑血管常见病[1],主要特征为神经功能缺失,随着研究深入,可发现其发病原因与缺血半暗带、脑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有关,为了改善病情,早期常实施抗血栓药物治疗,其中最常用的为阿司匹林,其能够挽救濒死心肌,改善症状[2]。本文旨在探索在2016年3月22日至2017年3月22日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为此次实验对象,且实施不同药物治疗,随后对比两者疗效性,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脑卒中患者,共有60例,对其随机化分组,分别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患者均在2017年4月16日至2018年4月16日期间收治。入选标准:(1)患者均签署书面同意书;(2)患者经头颅CT、肝肾功能、血脂检查、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3)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精神类疾病患者;(2)排除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3)排除存在药物过敏现象患者。

观察组19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3.89±3.11)岁,平均病程(26.85±4.33)个月,平均体重(55.36±4.53)kg。

对照组20例为男性,10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3.52±3.78)岁,平均病程(26.96±4.15)个月,平均体重(55.52±4.22)kg。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2、方法

两组患者均加强水电解质紊乱现象的纠正、降血糖、降血压、降颅内压、保护脑功能等常规治疗。同时连续治疗一个疗程,即14天。

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3115;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每日一次,每次口服三片。

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20031568;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方式:每日一次,每次口服100mg。

在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对比两组FIB(纤维蛋白原)、PAGT(血小板聚集率)、PV(血浆黏度)、LBV(全血低切黏度)、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尿酸。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

3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对比总有效率

观察组FIB、PAGT、PV、LBV水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对比血液流变学

4讨论

脑卒中具有致残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3],经研究统计,其致残率位于第一位,致死率位于第二位,而常见危险因素包括种族、遗传因素、家族史、性别、年龄等,而多种脑卒中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指血流灌注突然中断或减少引起的疾病,干预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5]。

阿司匹林属于环氧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血栓烷A2形成,促进环氧化酶失活,与环氧化酶中COX-1活性部位羟基出现不可逆乙酰化,减轻血管炎症反应引起的血管硬化和血管斑块,发挥抗炎、抗血栓、抗凝等功效,同时还能够抑制其他相关炎性物质和前列腺素反应物质形成,减轻血管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通过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还能够促进血小板无法聚集,将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和纤维蛋白原结合间接抑制,扩张血管,抑制血栓素A2形成,对环氧化酶产生不可逆抑制作用。

人体血尿酸水平排出、产生数量均与病理生理因素有关,同时也和尿酸摄入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当机体出现损伤时,尿酸水平可呈下降趋势,且与受损情况呈负相关性。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我院对血尿酸水平进行了连续性检测,主要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检测血尿酸水平。而分析本次试验,可发现观察组治疗后7天、14天的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对血尿酸水平起到一定调节作用,且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总而言之,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用量少、副毒反应轻、疗效高等优势,用于脑卒中患者中,不仅能够改善血尿酸水平,提高总有效率,还能够恢复脑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蒲明军,陈军,杨伟业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9):925-929.

[2]张勇,陈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中重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5):136-139.

[3]孙毅,刘喜平.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与阿司匹林单独应用在房颤性脑卒中后二级预防中的对比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6):632-634.

[4]李宏毅,张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9):794-797.

[5]蔡林江,高俊杰,申春云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21):27-29.

标签:;  ;  ;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脑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影响的效果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