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如何面对创新教育

教师应如何面对创新教育

师成柱

摘要:创新教育是一个动态系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侧重点。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从高中生物教学看,生物学科中的创新教育是指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在学生系统地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品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活动。作为生物教师,应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谈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面对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作尝试:

一、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创新意识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生物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考虑,抓住其发展的关键期,以使其获得全面发展。教师要变传统的“标准件”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

在中学生物教育中,如果教师具备了创新意识,就会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还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注意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二、创新处理教材

对教材的创新处理就是指改革教材中落后于社会与时代发展的知识体系,建立使学生认识和把握未来发展的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

通常,教材在编定后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但科学技术和当今社会正在迅猛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中必然会有部分内容不能适应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对这部分内容作适当变动是十分有必要的。此外,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一定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创新处理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增减、调整、重组或重新选定。例如,教师可以增加反映现代生物科技新进展的知识,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可以增加人与生物圈关系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可以增加促进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实践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生物教学中,倍受教师青睐的传统“讲授法”现已受到严峻挑战,它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广大生物教师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掌握创新方法,是实现创新的基础。笛卡尔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具体的方法有:

1.量变质变方法。创造型人才在知识、技能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2.类推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联想力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要形成开放的生物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各种事物的比较、类推中创造性地学习。

3.数学方法。运用较多相加的方法。当然,科学的创新方法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但作为一种方法,其原理基本如此。如把生物学知识前后联系地学习,进行知识的积累;把相似的知识统一起来,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

4.物理实验方法。如生物教材上对生长素的发现使用实验的方法;还有对光合作用的发现也是使用实验的方法。这要求在进行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安排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生物知识,同时也要掌握实验的方法。

把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那就是广大生物教师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型学习、自学式学习。其中探究式学习应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此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广泛采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部分内容也可采用。其过程是:提出课题→设计→探究→结果→分析、评价。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索(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重在发现,学生具有最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例如,“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的条件;如水、空气、温度等,接着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实际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此外,还可采用“发展问题教学法”和“多角度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极为重要。所谓“发展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学生解答了某一问题后,要求学生对所解出的问题适当加以变化和发展,并编出发展题,师生共同解答。

应该说,教师要面对创新教育首要的是改革教育方式,所以创新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应改变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使用一些不同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去开设特别的课型,以便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这些课型有:

1.质疑课型

这种课型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喜欢读书生疑、会发现问题并且敢提问、会提问的品质。它的基本流程是:(1)发现问题;(2)提出问题;(3)分析问题;(4)解决问题。

2.讨论课型

它的基本流程是:(1)提出讨论问题;(2)准备讨论;(3)展开讨论;(4)小结。

3.自学课型

这种课型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自读自悟的认知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悟性”。它的基本流程是:(1)明确自学要求;(2)进行自学活动;(3)展示自学成果;(4)评价。

4.自教课型

这种课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自教、互教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在自教的交互式认知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落实创新行为,从而培养创新品质。它的基本流程是:(1)自学;(2)自教;(3)自评;(4)师评。

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使他们具有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也使他们学会学习,更具备了创新的思想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素质。这些也可以成为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具体措施

四、更新教育手段

现代教育手段在当今教育和未来教育中应发挥特殊作用。现代教学媒体在生物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能使学生没见过的东西具体化,能方便教师解说比较抽象的东西;能引起学生对平常没注意到的东西进行认真观察;能增大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再加上教师的启发引导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它使生物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今后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并对网上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重视网络对教学的影响。

五、转变评价观念

在评价标准上,教师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旧观念,应向“素质鉴定”观转变。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价值,保护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在评价范围上,应从片面的只限于智能范围的单一性评价向全面的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价转变。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评价。例如,可评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实验。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能否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否独立思考和是否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等等。

在评价方法上,要从以考试测验为主、片面强调定量分析向注重观察与调查、了解内在因素的定性分析转变,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例如,对于学生所做的实验,不仅要看其结果,更要看其过程。

在评价功能上,应从片面强调刺激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功能,向注重激发学生的团体竞争意识和自我竞争意识的功能转变。

六、扩充知识信息,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面对创新教育,教师应不断获取新知识、信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知识更新的加速与信息的爆炸性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标志。生命科学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教育科学如今也在教改中迅速前进,作为生物教师只有不断扩充知识信息,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接受新知识才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为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必然妨碍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而新知识、新信息的出现不仅给人们以新的创造基础,而且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引发新的联系乃至幻想,增加迸发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机会。

总之,我们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努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山西省平遥中学

邮政编码:031100

标签:;  ;  ;  

教师应如何面对创新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