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单脊波导论文-雷嘉莹

非对称单脊波导论文-雷嘉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对称单脊波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介质填充脊波导,非对称脊波导,非对称缝隙阵,遗传算法

非对称单脊波导论文文献综述

雷嘉莹[1](2018)在《填充非对称倒梯形单脊波导缝隙阵的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对称单脊波导缝隙阵相比,非对称单脊波导缝隙阵体积小、无寄生副瓣、可宽角扫描、易实现低副瓣电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载、舰载相控阵雷达天线系统。矩形单脊波导的横截面尺寸大、工作带宽窄且衰减严重,已无法满足现代无线通讯的要求,而且非对称单脊波导缝隙阵的设计方法多为Elliott的叁组设计方程,该方法只适用于矩形非对称单脊波导缝隙阵,但无法求解复杂截面的脊波导缝隙阵。基于以上问题,研究复杂截面非对称单脊波导的传输特性,并寻找一种适合于复杂截面非对称单脊波导缝隙阵的设计优化方法,可有效提高现代无线通讯质量。本文基于介质填充非对称倒梯形单脊波,利用有限元法结合MATLAB编程,研究填充介质的位置和宽度对填充非对称倒梯形单脊波导的归一化截止波长、单模带宽、归一化衰减常数、功率容量和阻抗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选择传输特性最好的结构作为缝隙阵的馈电波导。根据设计指标,确定填充非对称倒梯形单脊波导缝隙阵的整体结构,计算出各缝隙的激励幅度分布和电导分布。根据等效传输线理论,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HFSS中建立10元缝隙阵模型,提取缝隙电导和物理参数。仿真分析16元填充非对称倒梯形单脊波导缝隙阵可以发现,该缝隙阵满足高增益、低副瓣和窄波束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与相关文献对比可知,利用介质填充非对称倒梯形单脊波导作为天线的馈电波导,可进一步实现天线的小型化。由于实际加工中存在的误差,缝隙阵方向图副瓣和增益应保留一定的余量。初始设计阵列的口径分布与理想天线的口径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分析误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构造“近场幅相分布逼近”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各缝隙的谐振参数进行优化。在MATLAB中编写遗传算法的主程序和HFSS建模仿真的脚本程序,通过脚本接口返回近场幅值和相位分布,计算出适应度值,实现数据间的传递。优化结果表明天线的性能得到了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8-06-15)

胥万松,郑勤红,姚斌,李琳,张黎黎[2](2011)在《几何尺寸对非对称单脊波导单模带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分析了非对称单脊波导部分几何尺寸变化对主模带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脊波导的部几何分尺寸来调节单模带宽。实例计算了对称单脊波导的截止波数,并与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利用该计算方法所得数据精确有效。(本文来源于《红河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王文洋[3](2010)在《非对称单脊波导主模截止波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用模式匹配法分析非对称单脊波导中脊位置变化时对主模截止波长的影响。截止波长随着脊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给出了一些计算数据。(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30期)

李磊,冯文文,汪伟[4](2010)在《非对称单脊波导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非对称单脊波导带通滤波器的基本原理,详细描述了准确设计该滤波器的方法,包括耦合尺寸的提取、谐振器尺寸的逼近及电纳斜率参数的获取。给出了X波段实例的详细设计过程及测试结果。(本文来源于《雷达与对抗》期刊2010年01期)

蔡武德,李梅[5](2009)在《非对称单脊波导几何尺度对截止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截止波长和带宽是脊波导中的两个重要参数,采用实验方法测试脊波导的性能很难进行精确控制,而且实验设备非常昂贵。有限元法是目前电磁场数值分析中的主流方法之一,文中用有限元法对脊波导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非对称单脊波导各种几何尺度下的截止波长及主模带宽的数值计算结果,对脊波导的设计与制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09年05期)

张晓娟,宋文淼[6](2007)在《非对称单脊波导的特性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矢量波函数空间的偏微分算子理论出发,给出完备的旋量波函数空间的本征函数系及电磁波基本方程组,由此推导出数学形式简洁的并矢格林函数及基于旋量波算子空间本征函数系的电磁场量,在脊波导的耦合边界上模式匹配,推导出计算公式,给出了两个分析脊波导的实例,得到主模和第一个高阶模的截止频率,非对称脊波导的电中心线偏移量。(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郑秋容,袁乃昌,高强[7](2007)在《遗传算法在非对称单脊波导缝隙天线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遗传算法成功地应用到非对称单脊波导缝隙天线的优化中,详细讨论了脊形波导缝隙天线进行优化的适应度函数的设计。整个优化过程分为两步进行:首先对天线阵元激励幅值进行初步优化,随后进行波导缝隙偏置以及脊波导双边槽深的优化,并且动态处理阵元间的互耦,最后结合Elliott设计思想采用遗传算法得出了4 cm(1×10)缝阵结果,从而验证了GA算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孙海,褚衍东[8](2006)在《非对称单脊波导主模截止波长的数值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脊波导的截止波长与脊位置密切相关,其值可通过脊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这里将用有限差分法分析不对称脊波导脊位于不同位置时主模的截止波长.并给出了一些图示.(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鲁加国[9](2001)在《适于一维相控阵宽角扫描的非对称单脊波导裂缝线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对称单脊波导裂缝线源是一种新型相控阵天线辐射单元。由该种单元垂直放置构成的平面相控阵天线在水平面可实现宽角(±60°)扫描,在波束扫描时,还可以避免寄生副瓣的出现。同时,该种单元本身在垂直面易于实现较低的副瓣电平。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对非对称单脊波导裂缝阵天线进行了研究,解决了线源设计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十六单元样品线源远场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一致性说明了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现途径是正确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期刊2001年04期)

鲁加国[10](2001)在《适于一维相控阵宽角扫描的非对称单脊波导裂缝线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对称单脊波导裂缝线源是一种新型相控阵天线辐射单元。由该种单元垂直放置构成的平面相控阵天线在水平面可实现宽角(±60°)扫描,在波束扫描时,还可以避免寄生副瓣的出现。同时,该种单元本身在垂直面易于实现较低的副瓣电平。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对非对称单脊波导裂缝阵天线进行了研究,解决了该种线源设计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十六单元样品线源远场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一致性说明了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现途径是正确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非对称单脊波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分析了非对称单脊波导部分几何尺寸变化对主模带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脊波导的部几何分尺寸来调节单模带宽。实例计算了对称单脊波导的截止波数,并与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利用该计算方法所得数据精确有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对称单脊波导论文参考文献

[1].雷嘉莹.填充非对称倒梯形单脊波导缝隙阵的设计与优化[D].兰州交通大学.2018

[2].胥万松,郑勤红,姚斌,李琳,张黎黎.几何尺寸对非对称单脊波导单模带宽的影响[J].红河学院学报.2011

[3].王文洋.非对称单脊波导主模截止波长分析[J].科技信息.2010

[4].李磊,冯文文,汪伟.非对称单脊波导带通滤波器的设计[J].雷达与对抗.2010

[5].蔡武德,李梅.非对称单脊波导几何尺度对截止特性的影响[J].通信技术.2009

[6].张晓娟,宋文淼.非对称单脊波导的特性计算[J].电波科学学报.2007

[7].郑秋容,袁乃昌,高强.遗传算法在非对称单脊波导缝隙天线设计中的应用[J].微波学报.2007

[8].孙海,褚衍东.非对称单脊波导主模截止波长的数值计算[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

[9].鲁加国.适于一维相控阵宽角扫描的非对称单脊波导裂缝线源[J].现代电子.2001

[10].鲁加国.适于一维相控阵宽角扫描的非对称单脊波导裂缝线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

标签:;  ;  ;  ;  

非对称单脊波导论文-雷嘉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