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体育理论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体育理论课,体育中考
体育理论课论文文献综述
李宝成[1](2019)在《上好体育理论课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体育中考刚刚结束,学生的成绩整体好于去年。但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考场上也不乏主动放弃者。去年我市开始进行体育中考,社会反响强烈,赞赏声多于反对声,虽然体育中考的分差不大,但对部分学生来说影响也不小,几分的差距可能影响孩子最终对学校的选择。中考增加了体育学科,使很多学生被迫进行体育训练,暂时我们看到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热情,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到了高中学生又恢复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并没有养成(本文来源于《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期刊2019-12-20)
张胜影,徐伟,岳圆梦[2](2019)在《体育专业理论课实施过程性表现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体育专业本科生学习"重技能轻理论"现象普遍,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论课学习持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逃课、迟到、早退和虚请病假、事假问题突出,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聊天、睡觉现象较为严重。此外,还出现作业拖延、抄袭或不交等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与质量。为攻克体育专业理论课普遍存在学生厌学的难题,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和证明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旨在研制一套服务学生学习为主的过程性表现评价方案,能够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即时诊断、即时反馈、即时证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从学生满意度视角研制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克朗巴赫α系数大于0.9,专家效度得分为8.92分,KMO和Bartlet球形检验,P值为0.000<0.05,KMO值为0.925>0.7,表明问卷的信效度较高,能够满足研究需要,并采取匿名方式发放问卷273份,回收有效问卷269份,有效率为98.5%。2)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23.0,进行一般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3)访谈法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采用教访分离的方式,依据过程性表现评价成绩分层抽取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无结构叙事访谈,以深入了解满意度较低的原因及学生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研究结果:1)评价理念学生对"即时诊断、即时反馈、即时证明及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表现评价理念满意度较高,评分均值在4.6分以上(李克特五级量表正向计分法,满分为5分)。据受访学生反映,过程性表现评价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清晰的学习任务、客观的评价标准和多元的评价方式,同学们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出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动了同学们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的积极性。2)课堂结构学生对"知识问答环节、作业展示环节、教师讲授环节、整理笔记环节"满意度相对较高,满意度得分平均值达到4.2分以上,但其中有18.2%的学生对课堂整理笔记环节满意度评分在3分以下,有4.4%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据受访学生反映课堂上整理笔记时间常常被教师讲授环节和作业展示环节占用。3)行为表现学生对"课堂表现评价标准、优秀作业评价标准、学习资料分享与课堂学习反思评价标准"满意度较高,平均得分达到4.7分,但有21.4%的学生对"出勤情况评价标准"满意度较低,据受访学生反映教师对出勤考核过于严厉,不看假条,只要不到课堂,便视为不当行为,扣10分,并记入个人成绩档案。4)管理办法学生对"即时性记分与反馈方法、过程性表现评价考核制度"指标满意度较高,平均分在4.6分以上,据受访学生反映过程性表现评价能够让同学们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正确引导自己的学习行为,尤其是不再用一张试卷来考核知识掌握的程度,而是把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能力都列入了考核内容,并采用"积分制"管理办法,记录学生学习行为表现,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学习行为。5)课堂氛围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度、课堂秩序、课堂学习交流与合作"指标满意度较高,平均分在4.5分以上,据受访学生反映,教师安排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奖惩分明的课堂管理制度,基本上杜绝了学生迟到、睡觉和玩手机现象,每节课、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课堂学习氛围特别好。6)学习效果学生对"课程所获取的知识、课程所培养的情感、课程所学习的技能"指标满意度较高,平均分超过4.6分,据受访学生反映,通过《体育概论》课程的学习,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讲解示范能力、搜集整理文献资料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研究结论: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重点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视频",发布到河南大学Blackboard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课堂翻转,供学生课下学习交流,减少教师课上讲授时间,增加课上辅导答疑与问题研讨时间,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2)完善课堂学习行为契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不应该是冰冷的规则,应该是一种师生共同达成的课堂学习行为契约,并为更好地履行契约而划定清晰的课堂行为标准界线。改进措施如下:(a)采用民主开放、平等协商的方式,修订管理办法;(b)鼓励未到课堂学生通过Bb网络学习空间自主学习,上课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评优标准降低一档;(c)进一步强化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相互监管,细化荣辱与共管理条例,实现学习小组内容部自制。3)增设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加强学习小组学习过程指导与监控为促进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督促同伴间的交流、讨论、协作与反思,改进措施如下:(a)引导学习小组制定共同学习契约和评价标准,进行小组内成员自评与互评;(b)解释说明小组作业任务及完成任务方式方法;(c)指导学习小组充分利用彼此优势资源,取长补短;(d)增设小组分工协作评价内容标准,鼓励学习小组之间相互监督。(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周琪[3](2019)在《运用弗兰德斯互动系统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理论课教学水平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是提高学生本专业领域的理论水平、指导实践能力的重要工具,但是理论课也难倒了诸多"英雄汉",课堂上教师满堂灌使得学生疲于听讲,惰于思考,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被动接受,非问不答,对知识的接受度不理想,使得教学效果欠佳。高校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的理论课,如何让学生放下手机,真正参与到课堂中,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因此,对课堂行为进行有效的观察、认识和分析可以对教学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有利于提出针对性地改善建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研究主要探索如何帮助高校体育教师利用弗兰德斯互动系统对体育理论课教学作出科学反馈,首先运用录像设备拍摄教学录像,再运用FIAS系统观察录像,记录编码形成矩阵,通过分析矩阵就可以确定课堂类型、结构等,对教学过程作出客观评价,为教师改进课堂效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慕课等途径搜集关于高校体育理论课、弗兰德斯互动系统等方面的相关资料,研习弗兰德斯互动系统的案例,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2.2逻辑分析法:结合弗兰德斯互动系统的操作步骤,分析运用弗兰德斯互动系统指导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堂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并对教学过程做出反馈,从而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与分析3.1运用弗兰德斯互动系统观察和记录体育课堂情况3.1.1编码的观察与记录:拍摄体育理论课的录像,反复观看录像,对录像进行转换,编码。观察录像,按照FIAS的编码规则记录教师语言行为、学生语言行为和沉默或混乱状态。3.1.2形成矩阵:按照FIAS的编码规则以3S为一个观察区间对视频进行编码(1-7为教师语言行为,8-9为学生语言行为,10为沉默或混乱状态),统计所有出现的语言行为,将其频数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形成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矩阵。3.1.3分析矩阵:分析矩阵中的数据为归纳课堂类型、结构等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3.2运用弗兰德斯互动系统分析体育课堂情况3.2.1课堂类型的分析:封闭矩阵落在不同的区间可判断其课堂类型,如讲授-训练型、创新-探究型等,从而根据实际分析造成此课堂模式的因素。3.2.2课堂结构的分析:通过矩阵可计算出不同语言所占的比例,如教师语言比率、学生语言比率、有效沉寂和无效沉寂比率,由此可分析出其课堂结构。3.2.3运用弗兰德斯互动系统评价体育理论课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课堂教学作进一步的反馈,分析课堂中教师行为的优缺点,帮助体育教师针对课堂中的不足之处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研究结论:与建议4.1结论:高校体育理论课堂是体育专业学生获得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场所,理论课教学水平高低是体现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水平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弗兰德斯互动系统进行课堂分析有助于通过定量的方法对体育课堂的类型、结构等作定性分析。对高校体育理论课堂中教师语言和学生语言进行编码,观察和记录课堂中的互动行为,根据记录形成矩阵,分析矩阵,得出一节课的结构和类型,并进行教学评价,进一步帮助高校体育教师针对分析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其理论课教学水平。4.2建议高校体育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合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短板,学习运用弗兰德斯互动系统对理论课堂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对教师语言行为、学生语言行为、沉默或混乱状态等方面做定量的计算,根据数据对各个环节做具体的调整,如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等强化积极影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诱使其主动发言;减少课堂中无效沉寂时间或混乱状态的时间,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提高课堂利用率,从整体上调整课堂结构和类型由讲授型向创新型、探究型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课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杨海艳,刘雅巍[4](2019)在《基于体育院校理论课SPOC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体育院校理论课程教学在提高学生掌握相关体育知识、深化学生体育认知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但理论课程学习效果却不理想。随着国家对教学改革要求的深入与细化,慕课、MOOC等在线学习资源迅速成为高校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针对性的进行小规模SPOC教学模式正逐步应用于高校的理论课堂,在体育院校理论课程教学中运用SPOC教学模式有其必要性,本文根据教学中的适用条件及其具体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希望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与分析3.1 SPOC内涵及教学模式等基础概念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在MOOC基础上针对在校大学生设置的小规模在线课程,本质是利用MOOC讲座视频实现翻转课堂教学,要素主要包括在线课程、网上练习、教学互动讨论与测验等内容。目前,SPOC教学模式研究多集中于设计层面,比如"时间—空间—学习形式"等关系结构、混合学习模式等。已有的SPOC教学模式诸如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日语文化概况SPOC教学模式、计算机等相关专业SPOC教学模式等,而涉及体育院校理论课SPOC教学模式的还很少。3.2体育院校理论课SPOC教学模式实施条件3.2.1体育院校理论课的平台基础与教师能力建构体育院校理论课SPOC教学模式的硬件基础是网络交流平台的技术支持,软条件是对体育教师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体育院校理论课程SPOC模式的课前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在线资源自主学习,因此体育院校之间、学校内部要建立可供师生使用的信息技术平台,便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评测;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师提出要求,既要实现传统课堂向创新课堂的转换,又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把控,引导体育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3.2.2体育院校理论教学对象认知体育院校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低于技能学习能力。学生是理论课程学习的主体,采用SPOC教学模式能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控能力,课堂教学中发挥体育院校学生的主动性,积极进行课堂讨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3.3体育院校理论课建构SPOC教学模式的可行性3.3.1资源整合体育院校针对体育类学生特点和课程需要整合资源,为SPOC教学模式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传统理论课程教学仅依靠课堂知识讲解很难达成学习效果,凭借SPOC教学模式,将体育文化、体育知识、体育竞赛管理、体育赛事资源等知识通过电子教材、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及相关习题等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全局性体系,学生可以直观了解相关知识点,加深记忆,在线下课堂答疑引导后,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教学效果。在SPOC模式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根据教学任务重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环节。在线教学资源的建构以"学案导学"模式为基础,利用MOOC线上资源、整合体育院校资源或师生合作设计视频,时长8—10分钟,视频内容包括概念介绍、原理阐述、案例演绎等重要环节。视频制作可采用录像等技术。3.3.2教学结构优化与实施体育院校教师可以通过技术平台将在线课堂和线下课堂有机结合,为SPOC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条件。在SPOC教学前设置导学、自学、提问、讨论等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线学习后进行思考和回答,线下课堂对学生作业与回答进行总结。在SPOC模式下,学生课前任务包括观看视频→提交作业→实施调查,在课前学习阶段,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制定明确学习任务,可以为体育学生提供发挥空间,调动学习主动性,挖掘体院学生理论学习潜能;课堂教学时注重师生互动,教师利用案例、习题和交流讨论等形式加强师生联系,改变传统理论教学时内容单向传授,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情况;课后教师可根据学生问题反馈和交流谈论,完善在线教学设计,此外学生最终完成的理论课程设计以文字、视频等形式在学习平台展示,展现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3.3.3评价模式SPOC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师生为主导的"学习评价"模式,这种模式还可以促进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网络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一方面体育院校学生对理论知识、教学模式,以及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院校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教学视频设计、教学过程监控、教学效果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以此优化教学策略,更好的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理论教学服务。这种评价与反馈的自我提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确保SPOC教学模式在体育院校理论课程教学中得以开展。研究结论:综上,SPOC教学模式在体育院校理论课程教学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构建体育资源网络平台,实现在线课程和线下课堂融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互动与师生交流,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并进行自我评价,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院校理论课程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李国良,王永平[5](2019)在《传统与革新:体育专业理论课的翻转授课模式研究——以大同大学体育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大同大学体育学院2个班的11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组(简称A1)接受以翻转课堂模式开展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对照组(简称A2)以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授课模式进行授课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A1组授课效果明显优于A2组。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体育专业理论课应用翻转授课模式更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对体育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体育理念。(本文来源于《青少年体育》期刊2019年10期)
杨磊,吴菊花[6](2019)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体育理论课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理论课实验教学是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对体育理论课及体育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人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迫切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适应体医结合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何瑶[7](2019)在《智慧课堂在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中的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化教学飞速发展的当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导向,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将智慧课堂运用于体育理论课教学,推动体育理论在学生中的普及。从而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9年10期)
焦健华,刘鹰[8](2019)在《试论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及物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主要涉及到微课、慕课及翻转课程这叁种,还有些高校利用互联网创新体育理论课教学手段,或者引进创新类教学软件,有效提升了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个性化水平,使其更符合大数据时代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基于此,从大数据时代及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发展状况入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介绍了几种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师开展理论课教学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洋[9](2019)在《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体育法价值引领的可行性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体育法在修改和研究的过程中传达的价值,可以很好地与体育院校大学生之间形成共鸣,成为沟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和教学对象的有效桥梁。对体育法价值引领与思想政治理论价值性的分析、研究,是探索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的价值性和知识性的准确结合,具有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吉林教育》期刊2019年34期)
姑扎丽努尔·托乎提[10](2019)在《体育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喀什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是目前很多大学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对喀什大学体育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针对体育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制定了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水平,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7期)
体育理论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体育专业本科生学习"重技能轻理论"现象普遍,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论课学习持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逃课、迟到、早退和虚请病假、事假问题突出,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聊天、睡觉现象较为严重。此外,还出现作业拖延、抄袭或不交等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与质量。为攻克体育专业理论课普遍存在学生厌学的难题,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和证明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旨在研制一套服务学生学习为主的过程性表现评价方案,能够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即时诊断、即时反馈、即时证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从学生满意度视角研制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克朗巴赫α系数大于0.9,专家效度得分为8.92分,KMO和Bartlet球形检验,P值为0.000<0.05,KMO值为0.925>0.7,表明问卷的信效度较高,能够满足研究需要,并采取匿名方式发放问卷273份,回收有效问卷269份,有效率为98.5%。2)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23.0,进行一般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3)访谈法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采用教访分离的方式,依据过程性表现评价成绩分层抽取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无结构叙事访谈,以深入了解满意度较低的原因及学生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研究结果:1)评价理念学生对"即时诊断、即时反馈、即时证明及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表现评价理念满意度较高,评分均值在4.6分以上(李克特五级量表正向计分法,满分为5分)。据受访学生反映,过程性表现评价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清晰的学习任务、客观的评价标准和多元的评价方式,同学们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出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动了同学们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的积极性。2)课堂结构学生对"知识问答环节、作业展示环节、教师讲授环节、整理笔记环节"满意度相对较高,满意度得分平均值达到4.2分以上,但其中有18.2%的学生对课堂整理笔记环节满意度评分在3分以下,有4.4%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据受访学生反映课堂上整理笔记时间常常被教师讲授环节和作业展示环节占用。3)行为表现学生对"课堂表现评价标准、优秀作业评价标准、学习资料分享与课堂学习反思评价标准"满意度较高,平均得分达到4.7分,但有21.4%的学生对"出勤情况评价标准"满意度较低,据受访学生反映教师对出勤考核过于严厉,不看假条,只要不到课堂,便视为不当行为,扣10分,并记入个人成绩档案。4)管理办法学生对"即时性记分与反馈方法、过程性表现评价考核制度"指标满意度较高,平均分在4.6分以上,据受访学生反映过程性表现评价能够让同学们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正确引导自己的学习行为,尤其是不再用一张试卷来考核知识掌握的程度,而是把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能力都列入了考核内容,并采用"积分制"管理办法,记录学生学习行为表现,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学习行为。5)课堂氛围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度、课堂秩序、课堂学习交流与合作"指标满意度较高,平均分在4.5分以上,据受访学生反映,教师安排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奖惩分明的课堂管理制度,基本上杜绝了学生迟到、睡觉和玩手机现象,每节课、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课堂学习氛围特别好。6)学习效果学生对"课程所获取的知识、课程所培养的情感、课程所学习的技能"指标满意度较高,平均分超过4.6分,据受访学生反映,通过《体育概论》课程的学习,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讲解示范能力、搜集整理文献资料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研究结论: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重点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视频",发布到河南大学Blackboard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课堂翻转,供学生课下学习交流,减少教师课上讲授时间,增加课上辅导答疑与问题研讨时间,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2)完善课堂学习行为契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不应该是冰冷的规则,应该是一种师生共同达成的课堂学习行为契约,并为更好地履行契约而划定清晰的课堂行为标准界线。改进措施如下:(a)采用民主开放、平等协商的方式,修订管理办法;(b)鼓励未到课堂学生通过Bb网络学习空间自主学习,上课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评优标准降低一档;(c)进一步强化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相互监管,细化荣辱与共管理条例,实现学习小组内容部自制。3)增设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加强学习小组学习过程指导与监控为促进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督促同伴间的交流、讨论、协作与反思,改进措施如下:(a)引导学习小组制定共同学习契约和评价标准,进行小组内成员自评与互评;(b)解释说明小组作业任务及完成任务方式方法;(c)指导学习小组充分利用彼此优势资源,取长补短;(d)增设小组分工协作评价内容标准,鼓励学习小组之间相互监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育理论课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宝成.上好体育理论课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C].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2019
[2].张胜影,徐伟,岳圆梦.体育专业理论课实施过程性表现评价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周琪.运用弗兰德斯互动系统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理论课教学水平的思考[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杨海艳,刘雅巍.基于体育院校理论课SPOC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李国良,王永平.传统与革新:体育专业理论课的翻转授课模式研究——以大同大学体育学院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9
[6].杨磊,吴菊花.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体育理论课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
[7].何瑶.智慧课堂在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中的运用研究[J].体育风尚.2019
[8].焦健华,刘鹰.试论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张洋.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体育法价值引领的可行性探析[J].吉林教育.2019
[10].姑扎丽努尔·托乎提.体育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喀什大学为例[J].智库时代.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