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维特悲剧,精神分析,自恋,超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钟彦亮[1](2017)在《一个自恋者的爱情悲剧——试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重新批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维特身上存在叁大谜团。利用精神分析理论,从心理的层面把握维特,解答这些谜,从而揭示维特深层意识,重新发掘悲剧内涵。(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7年12期)
滕波[2](2016)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升华说”下的艾米莉·狄金森的情爱诗》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可分为爱情诗、死亡诗和自然诗等等,从题材上而言,艾米莉·迪金森的爱情诗中单纯表现爱情又和表现性爱的诗有所区别。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升华说"概念,对诗人所创作的情爱诗进行了解读,诗人所采用的隐喻、象征等手法对情爱进行细致的描写,表达了她对爱情和性的渴望。(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6年24期)
潘耀昌[3](2016)在《弗洛伊德艺术收藏与其精神分析美术批评——兼谈人文学科之间的交融》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涉足美术批评领域,虽被视为旁门左道,但开辟了精神分析学的美术批评,扩大了美术史和批评的视野。本文以弗洛伊德的收藏古物嗜好为考察点,探讨其对古代神话的重新解读和特殊发现,如何赋予其新的意义和持久生命力,以及他的犹太出身和传统感情暗示,如何影响他在神话、艺术和文学领域,选择自己的祖先,以寻找解释精神生命的谜语的线索:他的贡献是探索被现代研究者所忽略的软事实,而非现代研究者关注的实验数据等硬事实。(本文来源于《美术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宋梅梅[4](2016)在《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解读艾米莉的诡异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讲述了南方没落贵族艾米莉因爱生恨,毒杀情人,与尸首相伴,与世隔绝40年直至死去的诡异人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是主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本文从叁重人格结构、无意识理论、恋父情结叁大重要理论入手,对艾米莉的诡异人进行重新解读,认为其正是叁大理论作用下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韩舒畅[5](2016)在《批评《〈雷雨〉中的弗洛伊德主义因素》的精神分析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说《〈雷雨〉中的弗洛伊德主义因素》这篇论文的作者并不信任弗洛伊德,他无疑是成功的。他用他自信的口吻、科学实证的方法和所谓逻辑推理的魔力充分表现了一种批评方法的不可靠性,而这种理论的支点"无意识"同时也成为不可靠的理由。首先从精神分析这个入口进入,用"推理"这种说法就很勉为其难,"推测"更为合适,因为弗洛伊德只是提出来他所认为的一种可能性,即便是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文学批评,也最好不要对理论本身过分信任,不然(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6年02期)
袁祺[6](2015)在《与弗洛伊德和莎士比亚对话:诺曼·霍兰德的新精神分析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5月出版/48.00元理论模式的建构和莎士比亚研究构成诺曼·霍兰德新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本书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展现其理论完整性的同时,阐明其批评观念的发展性及其理论模式与文本解读间的互动关系,在与相关理论和流派的辨析中,揭示其理论的独特性和对话性.(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学》期刊2015年05期)
陈文玉[7](2015)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升华说”下的艾米莉·狄金森的情爱诗》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往往从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反映的主题把她的诗分为爱情诗、死亡诗、自然诗、宗教诗等,笔者认为狄金森的诗有一些表现的是性爱的诗,和单纯表现爱情的诗是有所区别的。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的"升华说",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性爱诗,诗人采用了意象,运用了隐喻、象征的手法,对性爱进行了描写,表达了她对情爱、性爱的渴求。(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刘宏宇[8](2014)在《弗洛伊德与荣格精神分析文学批评观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均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他们在文学批评观方面的观点,特别是对于创作的动力、文学的功能、文学的本质等方面的观点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两位大师都认为潜意识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来源,并都从心理机制上发现文学创作的规律,形成精神分析批评观。但是不同的经历与性格又使得两者的精神分析批评观自成体系。弗洛伊德忽略文化传统对文学的影响,而尝试用梦来解释文学创作,陷入泛性论的困境。荣格尝试从宗教神话里寻找原型,脱离社会现实探索文学创作,给文学披上神秘色彩。(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8期)
毛婷婷[9](2013)在《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了《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杜波依斯心理崩溃的全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布兰奇神经官能症的根本原因,文章通过使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剖析布兰奇内心世界的挣扎现实与幻想之间、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一直折磨着布兰奇脆弱神经系统是导致她的悲剧的命运的主要根源。丈夫的离去、家园的丧失以及她被揭发的秘密一直折磨着她脆弱的神经,使之选入了精神的窘境。为了逃离蛮横残忍的现实,她不得不把躲藏在自己制造的幻梦之中,最终,精神崩溃。(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3年33期)
韩爽[10](2013)在《试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文学批评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就在文学批评方面引起了非同小可的变革。"情结"概念出现在了文学批评中。艺术创作与"情结"本身就有着很微妙的关系,创作欲望的长期积累,潜意识中受压抑的、无法实现的"本我"即要求疏导。"原型"理论被引入到文学批评中。文学批评中关于"潜本文"的探讨。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当读者潜意识中的"原欲"和作家的"原欲"在幻觉世界中发生共鸣的时候,文学作品的强烈艺术效果就产生了。(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可分为爱情诗、死亡诗和自然诗等等,从题材上而言,艾米莉·迪金森的爱情诗中单纯表现爱情又和表现性爱的诗有所区别。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升华说"概念,对诗人所创作的情爱诗进行了解读,诗人所采用的隐喻、象征等手法对情爱进行细致的描写,表达了她对爱情和性的渴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1].钟彦亮.一个自恋者的爱情悲剧——试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重新批评《少年维特的烦恼》[J].中国文艺家.2017
[2].滕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升华说”下的艾米莉·狄金森的情爱诗[J].现代职业教育.2016
[3].潘耀昌.弗洛伊德艺术收藏与其精神分析美术批评——兼谈人文学科之间的交融[J].美术研究.2016
[4].宋梅梅.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解读艾米莉的诡异人生[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
[5].韩舒畅.批评《〈雷雨〉中的弗洛伊德主义因素》的精神分析实践[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
[6].袁祺.与弗洛伊德和莎士比亚对话:诺曼·霍兰德的新精神分析批评[J].世界文学.2015
[7].陈文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升华说”下的艾米莉·狄金森的情爱诗[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
[8].刘宏宇.弗洛伊德与荣格精神分析文学批评观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14
[9].毛婷婷.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3
[10].韩爽.试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文学批评中的体现[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