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搜寻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河,搜寻救助,建设
搜寻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骆涛[1](2019)在《浅谈如何提升内河基层海事处水上搜寻救助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桂林漓江海事处水上搜寻救助工作实际,从完善水上搜寻救助法律法规、构建应急处置处理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装备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沟通协调等六个方面论述加强内河基层海事水上搜寻救助能力提出一些思考。(本文来源于《2019年海事管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期刊2019-10-11)
[2](2019)在《成都电信5G+AI无人机在西岭雪山应急救援演练中展示快速搜寻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7月5日,在成都市大邑县西岭雪山举行的应急救援演练中,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与大邑公安局、大邑应急管理局携手打造的5G+AI无人机成功完成对迷路游客的救援任务,展示了中国电信5G应用在山区日常巡检和野外救援中的积极作用。演练证明,借助大带宽、低延时、广连接的中国电信5G网络,实现无人机拍摄视频的实时回传,确保快速确定目标可能所在地的建筑特征、周围环境、交通工具、位置等情况,有效地解决了在山区应急救援中人工搜寻(本文来源于《通信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韩菲[3](2019)在《跨界搜寻策略、吸收能力对双元能力结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业环境的变化,近年来组织间的学习和创新合作越来越普遍,能否有效利用外部的创新资源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节点,而跨越组织边界寻求外部创新资源以弥补自身创新资源的不足成为企业的选择。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下,技术能力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基石,企业需要同时兼顾探索和开发两种能力,如何改善双元能力的水平与结构是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而现有的研究多是讨论跨界搜寻对企业双元能力的影响,缺乏对企业的跨界搜寻策略与企业双元能力结构关系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的跨界搜寻策略(跨界搜寻广度和跨界搜寻深度)对双元能力结构的影响,并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两个维度,研究吸收能力在跨界搜寻策略与双元能力结构的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提出了以下问题:(1)企业内部的两种创新方式在组织架构、文化背景和技术轨道等多方面存在着冲突,跨界搜寻策略能否改善企业内部双元能力的结构,有利于双元能力的平衡和互动?(2)面临搜寻“最优开放点”的问题,企业通过提升吸收能力实现外部知识嵌入,能否调节搜寻策略与双元能力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经济发达、经济活动活跃的山东省、广东省和浙江省作为样本区域,在信息科技、制药、农化、能源、机电、生物医药和半导体等行业选择参与一定的创新活动的制造类企业作为样本,结果发现:(1)跨界搜寻广度策略能有效促进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的平衡和互动;(2)跨界搜寻深度策略能推动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达到平衡的状态,但是最终的数据分析结果并未证实其对双元互动的正向作用;(3)两种搜寻策略的互动对双元平衡与互动有显着的促进作用;(4)在搜寻策略对双元能力影响的过程中引入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其中潜在吸收能力对跨界搜寻广度与双元能力平衡起正向的调节作用;现实吸收能力可以改善跨界搜寻深度与双元能力互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不仅深刻解读了动态环境下的企业创新行为,同时为企业改善能力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创新政策的制定指明了方向,指出企业在内部创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主动拓宽搜寻边界,加深与外部知识源的信息与知识交流,合理配置企业内部的科技资源,还应当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吸收能力水平和外部知识的利用效率,促进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再配置和组织能力结构的完善,以推动创新能力发展、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4)
肖艳红[4](2018)在《知识导向IT能力、外部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放式创新正成为企业应对竞争的新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对创新的追逐尤为迫切,而科技的不断变革对组织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组织创新的复杂性和难度正不断升级,封闭式创新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中国企业正积极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IT逐渐渗透到企业经营及管理的各个领域。IT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组织结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不断更新。在开放式创新情境下,IT已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IT在企业中应用的广度及深度的增加使其对企业外部知识搜寻的影响更为深远。目前,知识资源与IT互补构成的企业知识导向IT能力已成为企业外部知识搜寻的基础和保障。知识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外部知识搜寻的重要渠道。目前,中国诸多区域的企业正积极的开展开放式创新,与之相匹配的知识网络发展更为迅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市场动荡性更难预期,企业生存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企业正以获取、共享、整合、利用和创新知识等过程为基础,积极跨越组织边界与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等网络节点建立联系,开展外部知识搜寻。外部知识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知识来源。在本世纪,知识的总量不断增大,技术变革更为迅速,企业为发现和利用机会,从知识网络中获取必要的资源是解决创新过程中知识缺口的重要途径。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网络的重要性,正通过知识网络与各网络节点建立并维系良好的网络关系,进而实现知识交流和共享,为企业开放式创新提供重要的知识资源。目前,中国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正积极建立并维系与其它组织间的知识网络,开展外部知识搜寻,并将搜寻到的知识进一步获取和加工,进而提升创新绩效。然而,中国企业开展外部知识搜寻才刚刚起步,学者们对知识搜寻的研究也尚未系统化,只有较少企业将知识导向IT能力作为企业外部知识搜寻策略的关键要素。因此,从组织能力视角出发研究企业外部知识搜寻已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前沿问题之一。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组织搜寻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探究中国企业外部知识搜寻行为,重点剖析知识导向IT能力对外部知识搜寻的影响和外部知识搜寻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外部知识搜寻作为关键变量,构建了概念模型,分析了知识导向IT能力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知识导向IT能力与外部知识搜寻间的关系、外部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外部知识搜寻的中介作用和网络关系的调节作用。同时,本研究对变量间的关系机理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了研究假设。最后,本文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359家企业的359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绝大多数假设得以验证。本文主要研究结论为:(1)知识导向IT能力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有助于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对知识进行存取和配置,进而提高创新绩效。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有助于企业通过IT工具实现组织间隐性知识的交流,为企业开发新技术和创造新产品提供条件,进而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2)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正向影响利用式外部知识搜寻和探索式外部知识搜寻;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正向影响探索式外部知识搜寻;(3)外部知识搜寻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利用式外部知识搜寻和探索式外部知识搜寻均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现阶段,中国企业外部知识搜寻并不存在过度搜寻。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搜寻目的,选择一种搜寻行为为主,另一种搜寻行为为辅;(4)利用式外部知识搜寻在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探索式外部知识搜寻在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和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5)网络关系正向调节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与利用式外部知识搜寻和探索式外部知识搜寻的关系,网络关系正向调节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与探索式外部知识搜寻的关系。本文以“外部知识搜寻”为核心变量展开研究,在“能力—行为—绩效”逻辑框架下,基于已有研究的不足,探究企业外部知识搜寻行为。本研究的创新点具体体现在叁个方面:(1)本文从组织层面出发,探究了开放式创新领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利用式外部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和探索式外部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2)本文将知识导向IT能力纳入研究框架,探究了知识导向IT能力对外部知识搜寻的影响路径。本研究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与利用式外部知识搜寻、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与探索式外部知识搜寻、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与利用式外部知识搜寻、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与探索式外部知识搜寻间的关系,阐明了知识导向IT能力对外部知识搜寻影响的路径。(3)本文以外部知识搜寻为核心变量,探究了外部知识搜寻的中介作用和网络关系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利用式外部知识搜寻在知识导向IT能力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探索式外部知识搜寻在知识导向IT能力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网络关系对知识导向IT能力与外部知识搜寻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章丹[5](2018)在《企业技术搜寻行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兴起和科技革命的萌芽,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再也无法依赖特定技术称霸市场。同时,企业也无法仅仅依靠自身技术、知识的积累实现高层次的创新。技术搜寻作为获取企业内外部技术知识的手段,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大量技术,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更能为企业带来多样化的技术,为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创新提供保障。企业资源是有限的,面对各种类型的技术,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平衡不同来源、类型的技术搜寻行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然而,有关技术搜寻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技术搜寻如何影响和作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尚不明确,无法为企业制定合理的技术搜寻策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支持。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主体,亟待需要构建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途径,本文正是基于此重要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本文在对开放式创新、创新搜寻、知识管理、能力观和自主创新等相关理论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技术搜寻行为如何影响自主创新能力”这一基本研究命题,探究了超前技术搜寻、新兴科学技术搜寻、新兴经验技术搜寻和成熟技术搜寻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探讨了四种技术搜寻行为与自主创新能力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并深入剖析了超前技术搜寻、新兴科学技术搜寻、新兴经验技术搜寻和成熟技术搜寻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作用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文献综述和理论发展:回顾技术搜寻、知识管理、和自主创新能力等相关理论,并展开文献述评,找出其中的理论不足。辨析技术搜寻、知识融合、知识创造和自主创新能力等关键概念及其类型划分,并对已有关于技术搜寻、知识创造过程和自主创新能力叁者关系的研究进行探讨,为后续论述提供理论基础。(2)探索性案例研究:本文选取6个案例企业,通过案例内研究和案例间对比研究,推导出技术搜寻、知识创造过程和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14个命题,为后续理论模型的提出提供初步构想。(3)企业技术搜寻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研究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在探索性案例提出的14个初步构想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对企业技术搜寻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分析,分别提出企业技术搜寻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概念模型、技术搜寻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概念模型。接着,本研究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层次分析、非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对201份有效问卷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明晰了技术搜寻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以及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技术搜寻和自主创新能力两者间的倒“U”型关系,技术搜寻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作用机制。基于上述理论、案例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论证过程,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超前技术搜寻行为对高级自主创新能力、中级自主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但过度搜寻超前技术会带来负面影响。(2)企业的新兴科学技术搜寻行为有利于提高其高级自主创新能力、中级自主创新能力和基本自主创新能力,并且这一影响是通过知识创造过程间接产生。具体而言,新兴科学技术搜寻通过正向作用于知识融合和知识创造,进而影响其高级/中级/基本自主创新能力。(3)企业新兴经验技术搜寻行为对中级自主创新能力和基本创新能力有直接影响,同时通过知识创造过程产生间接影响。具体而言,新兴经验技术搜寻对企业中级自主创新能力和基本自主创新能力有显着促进作用,新兴经验技术还通过正向影响知识融合,进而正向影响知识创造,最终对中级自主创新能力和基本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正向影响。(4)环境动态性对超前技术搜寻行为与高级/中级自主创新能力、新兴科学技术搜寻与中级/基本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新兴经验技术搜寻与中级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在环境变化缓慢的情况下,上述影响更明显;随着环境变化程度变大,超前技术搜寻对高级/中级自主创新能力,新兴科学技术搜寻对中级/基本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新兴经验技术搜寻对中级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减弱。以上结论有助于深入理清企业技术搜寻与叁个层级自主创新能力间的复杂关系,并对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化和拓展:(1)本文从技术搜寻视角,探究了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是对创新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还在研究中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层级划分,细化解读了不同技术搜寻对不同层次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究了环境动态性对技术搜寻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间关系的调节作用。(2)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探究了技术搜寻与企业叁个层次自主创新能力的倒“U”型关系,是对搜寻平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3)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案例研究结合实证分析探讨了技术搜寻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打开了技术搜寻与自主创新能力的“黑箱”,是对周天明(2016)关于技术搜寻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相关研究的丰富与完善。(4)本文进一步辨析了知识创造过程的构成要素,指出知识创造过程由知识融合和知识创造构成,并对知识融合和知识创造进行了概念明晰和测度量表设计,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本文还对知识创造过程两个要素对企业不同层级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知识融合对知识创造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知识管理相关理论。(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马英辉,蔡海龙[6](2018)在《中国农民工工资议价能力测度——基于工作搜寻与工资离散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民工的工作参与和市场地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以个体工作搜寻角度切入,利用2013年和2014年两期"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和食品需求"调研数据,通过扩展传统工资决定方程并借助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解出农民工与雇主的议价能力。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农民工的议价能力强于企业,但仍存在一部分个体的议价剩余被企业压低,这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和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性别角度看,女性参与的议价过程并不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服务业的农民工议价净剩余高于建筑业和制造业,但稳定性较低;市民化意愿高的务工人员在议价过程中具备更高的议价能力。(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田俊策,王子辰,王国荣,郑许松,吕仲贤[7](2017)在《稻螟赤眼蜂蛹期接触农药对其成蜂搜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是稻田中鳞翅目害虫重要的卵期寄生型天敌,为了规范稻螟赤眼蜂放蜂期农药的安全使用,利用卵卡浸渍法处理蛹期稻螟赤眼蜂,通过稻螟赤眼蜂室内飞行装置和单雌寄生法评估了蛹期5种非鳞翅目害虫靶标农药井冈霉素、叁唑酮、吡蚜酮、印楝素、毒死蜱对稻螟赤眼蜂成蜂搜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搜寻能力结果显示,在毒死蜱处理后稻螟赤眼蜂失去搜寻能力,叁唑酮、吡蚜酮和印楝素处理对稻螟赤眼蜂的搜索行为无影响,但井冈霉素处理下稻螟赤眼蜂的飞行蜂比例为48.1%,显着低于对照处理的74.7%。寄生能力结果显示,毒死蜱处理对稻螟赤眼蜂高毒,能使稻螟赤眼蜂失去寄生能力;印楝素处理对稻螟赤眼蜂的寄生力和子代羽化率无显着影响;井冈霉素、叁唑酮和吡蚜酮处理下稻螟赤眼蜂的寄生力分别为22.2、25.3和24.7,显着低于对照的27.4、31.1和29.6,但对子代羽化率无显着作用。表明印楝素对稻螟赤眼蜂安全,可以推广使用;井冈霉素、叁唑酮和吡蚜酮对稻螟赤眼蜂的搜索能力(仅井冈霉素)和寄生能力有显着的削弱作用,应谨慎使用;毒死蜱对稻螟赤眼蜂高毒,在稻螟赤眼蜂放蜂期应该禁用。(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张琳,曹园园[8](2016)在《企业内部知识源R&D搜寻活动对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知识基础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优势资源,但企业往往缺乏创新所需的知识源,即在企业内部形成知识缺口,企业不得不从外部或内部进行知识源的定位、查找活动。组织内部的R&D活动被认为是内部的重要的知识搜寻行为。然而组织内的这项"搜寻活动"究竟对企业的吸收能力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内部R&D活动、知识基础与吸收能力叁者理论模型,并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6年31期)
周飞,孙锐[9](2016)在《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跨界搜寻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跨界搜寻是连接企业外部知识源和企业内部创新流程的关键联结纽带,是实现企业获取外部异质知识的有效路径,对组织识别、吸收、利用外部知识具有关键性的桥梁作用。以动态能力的视角研究市场知识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技术知识跨界搜寻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市场知识跨界搜寻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2动态能力正向调节市场知识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在技术知识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却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蔡欧晨,田玉军,张卫[10](2016)在《美国水上搜寻救助能力建设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近年来,马航MH 370航班失联事件、"东方之星"客船倾覆事件等交通事故与灾难造成巨大的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1])由于水上环境复杂多变,使得水上交通事故大多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作为拯救水上遇险人员生命、保护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水上搜寻救助工作对保障国家交通安全运行与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等国际公约均提出完善搜寻救助体(本文来源于《航海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搜寻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刊讯7月5日,在成都市大邑县西岭雪山举行的应急救援演练中,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与大邑公安局、大邑应急管理局携手打造的5G+AI无人机成功完成对迷路游客的救援任务,展示了中国电信5G应用在山区日常巡检和野外救援中的积极作用。演练证明,借助大带宽、低延时、广连接的中国电信5G网络,实现无人机拍摄视频的实时回传,确保快速确定目标可能所在地的建筑特征、周围环境、交通工具、位置等情况,有效地解决了在山区应急救援中人工搜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搜寻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骆涛.浅谈如何提升内河基层海事处水上搜寻救助能力[C].2019年海事管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19
[2]..成都电信5G+AI无人机在西岭雪山应急救援演练中展示快速搜寻能力[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9
[3].韩菲.跨界搜寻策略、吸收能力对双元能力结构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肖艳红.知识导向IT能力、外部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8
[5].章丹.企业技术搜寻行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
[6].马英辉,蔡海龙.中国农民工工资议价能力测度——基于工作搜寻与工资离散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田俊策,王子辰,王国荣,郑许松,吕仲贤.稻螟赤眼蜂蛹期接触农药对其成蜂搜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7
[8].张琳,曹园园.企业内部知识源R&D搜寻活动对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知识基础的调节作用[J].价值工程.2016
[9].周飞,孙锐.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跨界搜寻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6
[10].蔡欧晨,田玉军,张卫.美国水上搜寻救助能力建设借鉴[J].航海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