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学生研究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学生研究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复州湾中心小学116000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而面对一个个鲜明的个体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这是需要每一位教师反思的。本文结合吴正宪老师的教学经验对教育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儿童教育教学探究

曾经,我们只是在电脑上、录像课中领略过我们崇拜的偶像吴正宪老师的风采。每每听完吴老师的录像课都让我们深深感叹:做吴老师的学生真幸福!反思我们的课堂,事实上往往是人走进教室心却未走进学生,一切的民主、宽松、愉悦似乎还是很表层、很浅显的表现。我们也试图走近学生,却未能真正走进学生、读懂学生。如今我们这么幸运地走进了吴老师的工作站,她的教育气度、教育机智和教学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虽然那并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但她真心与学生交朋友、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孩子、信任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观是值得我们学习反思并践行的。我校的老师在参加工作站的老师们的带动下开始了扎扎实实的探索、研究之路,践行之中我们有收获,我们有感悟:

一、教学从读懂学生开始

“读懂学生”,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到底如何读懂学生,不能仅仅靠经验,更不能想当然,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数据化的了解。这些可以通过交流、谈话、观察,也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学习测试来完成。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初步尝试便是:从学习前测开始。学习前测可以是问卷,也可以是访谈等形式,通过学习前测可以准确地告诉我们“学生现在走到了哪里”,我们可以根据学习前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发现认知起点差距较大的学困生,找到其困难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扫清认知路上的障碍。这样确定出来的教学目标才够准确,课堂才够有活力。

二、爱从尊重开始

“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吴老师的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被小心翼翼地呵护,满腔热情地接纳,吴老师的爱体现在了尊重每一个孩子。于是我们做的第一步尝试便是让所有的老师静下心来,走进教室,重新审视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想一想他在您的心里是否贴上了“标签”、是否被遗忘在了角落。这一“回头看”着实让不少老师心中一惊,反思之余,大家都决议要摘下自己心中的“有色眼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绚烂的天空。虽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一些课堂上那一张张久违的笑脸、那一双双从未举起的小手,孩子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体会到了老师对他们的爱。

三、对话从心开始

交流从对话开始,对话从心开始。吴老师的课堂是放松、聊天式对话的课堂,是师生之间生动活泼、真诚的交流。她时不时地一句亲切幽默地话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她放下了教师所谓的权威,尊重儿童的心理自由,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氛围,使孩子们没有惧怕、畅所欲言。再聚焦我们的课堂,经常会有这样的镜头:那些聪明伶俐、善于表达的孩子往往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也从不吝惜他们的表扬;而对那些反应迟缓、经常答错的学生,则置之不理,或一顿训斥挖苦。可想而知,这些孩子久而久之便丧失了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要么惧怕回答问题,要么对老师产生了反感,不愿再向老师吐露心声。您的言之谆谆,他会听之邈邈;您的苦口婆心,他会无动于衷。对比吴老师,我们便不难找到原因,我们没能俯下身来与孩子们真心地交流,我们不愿放下架子走进孩子们的心田。于是,我们学校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听课评课活动,寻找课堂中“不和谐的声音”,寻找课堂上被您遗忘的角落。大家听中寻找,评中反思,共同监督,孩子们心中的“糟糕老师”变温柔了,老师们眼中的“问题学生”变可爱了。这还得感谢从吴老师那里悟来的法宝: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对学生的赞扬与真情,对学生的真爱与期待。

四、潜能用心挖掘

我们组织教师多次观摩吴老师的课例,从中寻找吴老师是怎样将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的。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在一次次被认可、被欣赏中,自信增强了,思维被激活了,更乐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做法,学习的潜能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出来了。吴老师用心去挖掘孩子们的潜能,我们的老师也在用心地去尝试、去改变。我们要相信:一切孺子皆可教,孩子们人人能成功,个个能成才。

五、悦纳学生错误

其实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发现错误的价值,错误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多次观看吴老师的课,对吴老师到学生中“取样”特别关注。吴老师的取样相当有讲究,要么反映学生的不同思维,要么找寻学生的错误样例,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最后还不忘鼓励那个敢于暴露错误的学生,感谢他们为大家带来了新的学习资源。吴老师的教育机智令我们折服,我们在吴老师的感染下已不再惧怕学生的错误会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课堂上不再是正确答案的汇报,我们的老师也开始了尝试,只是我们教师在处理生成的教学机智还需要增长,我们对暴露错误的学生的评价和鼓励还不够到位,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秋爽谈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推理能力”培养[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6,(Z2),46。

[2]于萍谈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运算能力”培养[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6,(05),15-16。

标签:;  ;  ;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学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