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异化论文-严静峰

金融异化论文-严静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融异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融化,金融异化,金融危机

金融异化论文文献综述

严静峰[1](2018)在《金融化、金融异化与金融危机——基于金融本质二重规定性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本质具有二重规定性:最大限度地跨时空配置资源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规定性和为人类追求自由和全面发展而服务的价值规定性。金融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现代化进程,金融化的深化将促进人类的现代化步入新境界。但金融化又具有金融异化的倾向:在资本扩张本性的推动下,虚拟经济领域的金融资本只能通过不断吸纳民众的闲散资本、从实体经济"抽血"以及尽可能将各种资源证券化实现扩张,这使得金融逐渐脱离了其本质的原在规定性,走向了异化。而金融异化的结果必然导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金融异化外化的表现。(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陈一新[2](2018)在《单用途预付卡金融异化、裁判反思与展望——基于139份案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预付卡虽有天然类金融工具构造,但我国因"去金融化"的政策限制无法发行金融预付卡。以此为背景注释,单用途预付卡作为"金融冲动"的突破口,正经历从纯粹的营销手段到属性金融异化的嬗变。金融异化易诱发发卡人机会主义与道德风险,致涉单用途预付卡案件增多、案因结构改变,呈现金融消费特征。反观以司法为处理中枢的循环反馈系统中,金融异化致案件事实输入已改变,然司法观念仍停留无前、裁判路径形成民事思维定式、专项立法力所不逮,酿成正反馈的恶性循环。有鉴于此,应对涉单用途预付卡案件的裁判观念与思路"先破后立",围绕"金融消费者保护"和"债权神圣"理念展开裁判脉络,注重安全也要拥抱金融创新与科技发展。此外,外部的立法刺激亦应跟进,尽快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专项的地方性法规,兼顾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最后,应追求社会治理和良性司法的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抵达"善治"。(本文来源于《科技与法律》期刊2018年01期)

吕铖钢[3](2017)在《地方金融异化的反思:财政失范、资本失序与金融结构变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地方金融异化生成路径的全景式扫描,既有利于解析地方金融发展的困境,也有助于实现地方金融发展的突破。我国金融行业的失序发展是我国经济实然状态与金融应然状态背离的结果,财政分权格局的失范、民间资本管制的失序以及金融结构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我国主流金融功能的缺失。经济的转型、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博弈以及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又构成了金融异化的现实语境。当前,我国尚有巨大的投融资需求未被市场所消解,这种投融资需求反映的是政府与市场共同的利益诉求。我国的金融法律并没有对非正式金融形成有序的路径规制,非正式金融在弥合政府与市场供需裂缝的同时,不断寻求脱法利益与非法利益。由此可见,民间金融的规范与调整,不仅需要金融法律制度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同时也需要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合理布局。(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7年06期)

郭凤芝,王朝科[4](2016)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异化与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金融化究竟是个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特殊经济现象还是经济结构演化的一般经济规律?这是需要认真研究并审慎做出判断的。如果简单地认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一定要重复个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那就错了。经济金融化的确在美国出现并且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美国的经济金融化却是以一系列极其特殊的条件为基础的。中国经济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的确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能具备经济金融化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所以,经济金融化不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正确选项。(本文来源于《海派经济学》期刊2016年04期)

陈鸷成,鲍键,沈佩颖[5](2016)在《P2P金融异化及刑事规制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P2P金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传统P2P金融实质上是民间借贷行为的网络化,而在异化型P2P金融环境下,投资者、借款者及P2P平台叁方关系发生实质性转变,衍生出担保、借贷、债权转让、买卖等法律关系。对此,须厘清担保型、自融型、债权转让型、理财产品型P2P金融与非法集资类犯罪的刑事界限问题,并围绕犯罪主体、非法占有主观目的、平台员工行为性质认定等方面对涉及的非法集资犯罪问题进行规制。(本文来源于《人民检察》期刊2016年17期)

张云东[6](2016)在《遏止金融异化发展误国》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体系内在结构产生异变,以全球性货币金融市场、全球流动性金融资本、全球范围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背离为特征的金融资本主义成为主导。虚拟经济支配实体经济,货币金融决定实体经济的价格体系和分配体系,大宗商品价格与实体经济供需脱节。企业不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市值最大化。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真的能创造经济繁荣吗?2008年发生的一场在世界范围极具破坏力的危机已经给了我们答案。美国金融资本畸形发展,抽取实体经济的收益,造成本土产业空心化和全球经济严重失衡。金融危机正是这种变化的必然结果。拨乱反正首先是价值观的正本清源,本文作者强调,要让金融重新回归服务实体的经济本原,与实体经济无关的坚决不干。我们要破除金融迷信,要清醒认识美国金融市场的复杂结构和衍生工具不是现代经济的必然选择,而是华尔街利益集团的选择。复杂并不是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标志,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根本不需要那么复杂。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美国金融已异化为"金融交易模式",不再将立脚点放在为实体产业服务上。在金融领域,我们不能亦步亦趋地模仿美国,一切金融创新不能离开金融本原,放任金融错位发展。实现农业、工业、科技与国防的现代化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重大历史使命,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国家竞争力的基础。目前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往制造业强国迈进。虚拟化的经济将使中国实业发展、乃至中国经济难以为继。金融业务的发展,决不能脱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本文来源于《经济导刊》期刊2016年06期)

冉芳,张红伟[7](2016)在《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非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金融异化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阶段,我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风险凸显,大量金融资源聚集在金融体系内循环,金融脱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功能,存在金融异化现象。文章从现阶段我国金融异化的现状出发,分析金融异化带来的风险,强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机构激励机制、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新生事物、平衡金融监管与创新、优化宏观政策目标是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重要选择。(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探讨》期刊2016年05期)

于娟[8](2016)在《石油金融异化对卢布汇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以来,卢布汇率大幅贬值和剧烈波动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资本外逃、通货膨胀、外汇储备下降,俄罗斯经济面临严峻考验。深刻分析卢布贬值的原因:欧美制裁和油价下跌是导火索,经济增长乏力、结构畸形是根本点,开放资本项目是助推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加息预期不断增强,特别是中国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后,新兴市场国家和与中国有密切贸易关系的国家货币争先恐后贬值,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选择何种汇率制度、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等又成为当前研讨的热点问题。中国"十叁五"规划建议指出,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推动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自由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可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提速。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参加讨论,剖析卢布贬值的深层原因,比较中俄两国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国际储备、本币国际化、汇率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评估卢布汇率危机对中国金融改革总体进程的影响,探讨中国如何在逐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同时,有效防范汇率大幅波动产生的风险。(本文来源于《欧亚经济》期刊2016年01期)

胡晓梅[9](2014)在《合作社被“金融异化”的背后》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来实现成员互助目的的组织。近年来,这一带有经济互助性的组织却被一些不良用心的人利用,成了非法吸取公众存款的工具。 案件:合作(本文来源于《河北经济日报》期刊2014-08-07)

赵艳[10](2014)在《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叁农”问题始终是国家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中国农村金融特别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担当着“支农”的先锋角色。自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变迁历程。在其变迁过程中,由于受到国家主导力量的引导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异化现象。而就河南省而言,河南省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变迁也难以逃离全国范围的政策变迁的大趋势。分析这种异化产生的原因、弄清该异化带来的影响,对探讨中国特别是河南省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把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主要存在形式,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为主要研究对象,立足于制度变迁理论,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历程出发分析农村信用社在产权结构、经营原则、互助性特征、服务对象以及竞争意识等五个方面产生的异化,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异化产生的原因、分析异化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从异化产生的原因来看,我国农村信用社之所以产生异变是对指导思想的抛弃,是国家主导强制变迁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历史选择。农村信用社的合作特性逐渐弱化,商业特性不断突显,这已然成为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趋势;从异化带来的影响来看,提升了农民的福利、节约了农民的生活成本,扩大了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规模、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加大了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成本。文章的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从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模式选择以及管理模式调整叁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11)

金融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预付卡虽有天然类金融工具构造,但我国因"去金融化"的政策限制无法发行金融预付卡。以此为背景注释,单用途预付卡作为"金融冲动"的突破口,正经历从纯粹的营销手段到属性金融异化的嬗变。金融异化易诱发发卡人机会主义与道德风险,致涉单用途预付卡案件增多、案因结构改变,呈现金融消费特征。反观以司法为处理中枢的循环反馈系统中,金融异化致案件事实输入已改变,然司法观念仍停留无前、裁判路径形成民事思维定式、专项立法力所不逮,酿成正反馈的恶性循环。有鉴于此,应对涉单用途预付卡案件的裁判观念与思路"先破后立",围绕"金融消费者保护"和"债权神圣"理念展开裁判脉络,注重安全也要拥抱金融创新与科技发展。此外,外部的立法刺激亦应跟进,尽快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专项的地方性法规,兼顾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最后,应追求社会治理和良性司法的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抵达"善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融异化论文参考文献

[1].严静峰.金融化、金融异化与金融危机——基于金融本质二重规定性的解读[J].天津社会科学.2018

[2].陈一新.单用途预付卡金融异化、裁判反思与展望——基于139份案例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法律.2018

[3].吕铖钢.地方金融异化的反思:财政失范、资本失序与金融结构变形[J].当代财经.2017

[4].郭凤芝,王朝科.经济金融化、金融异化与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海派经济学.2016

[5].陈鸷成,鲍键,沈佩颖.P2P金融异化及刑事规制问题探析[J].人民检察.2016

[6].张云东.遏止金融异化发展误国[J].经济导刊.2016

[7].冉芳,张红伟.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非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金融异化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6

[8].于娟.石油金融异化对卢布汇率的影响[J].欧亚经济.2016

[9].胡晓梅.合作社被“金融异化”的背后[N].河北经济日报.2014

[10].赵艳.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问题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4

标签:;  ;  ;  

金融异化论文-严静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