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光伏系统论文-冯利佳,殷二帅,李强

聚光光伏系统论文-冯利佳,殷二帅,李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光光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高倍聚光,聚光光伏发电

聚光光伏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高倍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项目取得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光光伏发电技术发电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是光伏产业的重点革新方向。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传热传质研究中心近年来基于高强度传热技术研制出高倍聚光光伏电池的控温冷却方法,在高倍聚光光伏光热产业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聚光光伏发电技术是一种通过聚光器件将大面积的太阳光汇聚到小面积光伏电池上发电的技术,大幅减少了光伏电(本文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期刊2019年08期)

杨洁,冯浩,袁杰,徐贤,王华亮[2](2019)在《一种聚光光伏-光热耦合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聚光光伏-光热(C-PV/T)耦合海水淡化系统,将常规闪蒸与多效蒸发相结合,利用C-PV/T提供海水淡化过程中海水蒸发所需的热能与动力部件所需的电能,解决了传统海水淡化过程需消耗大量常规能源及产水量相对较低的问题;并研究了光伏组件表面温度、槽式抛物面聚光器的聚光倍数、海水流量和海水的出口温度光伏组件发电功率、海水热量及淡水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槽式抛物面聚光器的聚光倍数为40倍、海水流量为0.40 kg·s~(-1)时,海水出口温度为78℃,此时系统的产水量较高且经济性好。(本文来源于《太阳能》期刊2019年07期)

冯利佳,殷二帅,李强[3](2019)在《聚光和非聚光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能量平衡建立了光伏-热电(PV-TE)耦合发电系统的一维稳态导热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的光伏电池效率温度系数和热电优值系数条件下PV-TE耦合发电系统的性能.(1)对于非聚光PV-TE耦合系统,分析了热聚焦因子、热电引脚长度和TE模块的负载电阻与内阻之比对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E模块的优值系数Z=4×10~(-3)K~(-1),电池效率温度系数β_(ref)=0.001 K~(-1)的情况下,系统总效率相对较好.此时总效率随着热聚焦因子、热电引脚长度、TE模块的负载电阻与内阻之比的增加,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可选择最佳的热聚焦因子、热电引脚长度、负载电阻的值,使系统总效率达到最大值.(2)对于聚光PV-TE耦合系统,研究了热电引脚对数和热扩散因子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2.545×10~(-3)K~(-1),β_(ref)=0.001 K~(-1);Z=4×10~(-3)K~(-1),β_(ref)=0.001 K~(-1);Z=4×10~(-3)K~(-1),β_(ref)=0.0015 K~(-1)情况下,总效率随着热扩散因子的增加而减小.当热扩散因子从0.32上升到5.12时,对于其他β_(ref)和Z的情况,总效率会显着增加.当热扩散因子继续增大时,由热扩散因子增加引起的效率变化非常平缓,原因在于热扩散因子足够大时,热传递非常快,PV电池和TE热侧的温度随热扩散因子变化很小.基于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当聚光系统的热扩散因子在3.0左右时,耦合系统具有相对高的效率.(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18期)

张衡[4](2019)在《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叁联供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光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热/电/冷叁联供系统是一种集聚光光伏发电与太阳能低温热利用为一体的新型系统,为实现太阳能全年综合利用及能量梯级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利用Lighttools及MATLAB等模拟软件,对新型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低倍聚光光伏/光热组件(LCPV/T)、太阳能耦合热泵热电联供和耦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开展理论分析及优化,通过搭建聚光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热/电/冷叁联供实验平台以及工程示范系统,对各研究单元及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1)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的优化设计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平板接收型CPC聚光器的特点,考虑到光强分布均匀度对PV/T组件光电效率的影响,采用消除二次反射,调整接收面位置以及加装光线补偿等方式,构建了 CPC的分析计算模型,提出了 CPC的优化设计方法,研发出几何聚光比为4,高度为543.4mm,非均匀度为0.106的新型CPC聚光器。(2)聚光光伏/光热(LCPV/T)组件研发及其热电性能研究针对普通商业晶硅电池与低倍聚光光伏理论电功率输出不匹配的问题,研究了晶硅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随聚光强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标准电池片的切片处理方法;从应用层面出发,将常规156mm×156mm的标准电池片进行了1/4切片处理,改变其开路电压,降低短路电流;建立了聚光光伏/光热系统热电性能的分析计算模型,实验研究了聚光条件下使用切片晶硅电池的LCPV/T组件运行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其电功率相较于不聚光时提高3倍,热性能提高2倍。分析了冷却流道对聚光光伏/光热系统热电性能的影响机理,提出了铝制流道、微槽道阵列热管以及玻璃流道叁种典型设计方案,搭建了相关实验台,实验研究了采用叁种流道的LCPV/T组件的运行性能。(3)基于LCPV/T系统的供热及制冷系统实验研究研究了 LCPV/T系统的能量输出与建筑供暖需求及制冷机热源温度匹配机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计算模型,分别设计并搭建了采用毛细管网作为供热/制冷末端的LCPV/T耦合热泵供暖与LCPV/T-热泵耦合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系统实验平台。实验研究了耦合系统的可行性,探究了单纯LCPV/T加毛细管网以及耦合热泵系统的供热性能;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风机盘管与毛细管网两种制冷末端下不同冷却水流量、不同热源温度对系统制冷COP的影响规律。(4)聚光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验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聚光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开发了聚光式光伏/光热一体化运行性能在线监测系统,搭建了聚光式光伏/光热一体化工程示范系统。示范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接近正午时刻,示范工程的输出电功率为77kW,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12%~13%,供热功率可达330kW。本文通过对聚光式PV/T热/电/冷一体化系统的应用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计算模型,提出了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表明,聚光式PV/T热/电/冷一体化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大型太阳能供热系统冬季难以平稳过冬、夏季容易出现系统过热等难题,可实现全年光伏系统高效发电、LCPV/T系统冬季供热/采暖、夏季供热/制冷,增强太阳能光伏/光热联供技术的实用性,为建筑物光伏/光热一体化叁联供系统的产业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6-01)

李莹[5](2019)在《基于腔体结构的聚光光伏温差联合发电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着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峻的难题,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备受关注。其中,太阳能利用技术较为人类重视且应用广泛。在目前光伏发电技术日益成熟的趋势下,为改善光伏发电中光伏电池由于温度升高而导致的发电效率不高的情况,本文设计了一种腔体阵列结构的聚光光伏温差联合发电装置,在保证光伏电池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又很好的利用了光伏电池的热量来进行温差发电,解决了光伏电池的废热问题,对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的联合发电装置中,主要由聚光器、光伏电池、温差发电片叁部分组成,在光伏电池和温差片的排布方式中提出了一种腔体结构的设计。首先,分别介绍了聚光器、光伏电池、温差发电片的工作原理,又对整个腔体结构和各部分装置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设计中聚光装置采用抛物型聚光器,温差片的散热方式采用了风冷散热。将光伏电池、温差片、散热片和集热体组成的整体放置于抛物型聚光器的光路出口处,保证光伏电池和温差片能吸收较多太阳辐射,落在光伏电池上的太阳能一部分来实现光伏发电,其余的大部分光能再转化成热量传递给温差片,所以光伏电池也作了温差发电片的热源来帮助温差片实现热电转化,形成了联合发电系统。同时对装置内热电组成部分进行了热电耦合分析,分别对热传导、热对流方式下的导热片、温差片、散热片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叁个部分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和不同温差下腔体结构温差片的输出电势分布情况。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发电性能应用了最大功率点跟踪,还对联合发电装置的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其中光伏电池MPPT控制电路采用了Cuk电路,温差发电片的MPPT控制电路采用了Boost电路。在基本的装置设计完成后,还对数据采集部分进行了描述。采集部分主要介绍了太阳能辐照强度传感器、环境和温差片冷热两端的温度传感器、电压和电流的采集电路的选择和设计。单片机通过蓝牙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手机软件界面上显示,实现数据的测量和监控。最后,搭建了试验平台,对联合发电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测量和研究。结果显示,在联合发电装置的全天性能测量期间内,联合发电效率最高达到20.04%,发电功率最大达到12.2W,基于腔体结构的聚光光伏温差联合发电系统的发电性能好于目前大多数联合发电系统。采用联合发电装置的性能比单独使用光伏电池或者温差发电片的性能好,联合发电装置既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又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施学少,刘磊,李宗辉,杨丽青,杨开兰[6](2018)在《跟踪式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对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进行了分析,发现传统的光伏发电系统受地域影响较大,并不能得到普遍推广。然后提出通过聚光和跟踪两方面来提高对于太阳能的利用率,设计出了跟踪式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本系统安装简便,能够主动跟踪太阳位置,并且能够自主给电源充电,提高了发电效率,加强了对于太阳能量的利用,并且减小了太阳能电池板对于地域的要求,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的推广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8年27期)

韩新月,郭永杰,薛登帅,屈健[7](2018)在《聚光光伏系统中浸没冷却液体的光学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光光度计采用双光程测试方法获得合成油、醇类、硅油、矿物油4大类液体中10种候选液的光谱透过率。与传统光伏封装材料相比,候选浸没冷却液体的光谱透过率略显优势。基于液浸聚光电池的归一化光电流密度分析得出10种候选液均可用于浸没冷却聚光硅电池,二甲基硅油引起的功率损失最小;除丙叁醇外其余9种候选液均可用于浸没冷却聚光叁结电池,Therminol VP-1引起的功率损失最小,其次为二甲基硅油。(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巩景虎[8](2018)在《反射式高倍聚光光伏热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化石燃料的枯竭带来的能源危机制约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太阳能作为最有前途的新能源之一,受到社会的亲睐。反射式高倍聚光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有效的太阳能利用形式,得到大力发展。然而系统中接收器表面能流密度的不均匀性、电池特性以及冷却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砷化镓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基于以上现存问题,本文对反射式高倍聚光光伏热电系统中接收器上能流分布、砷化镓电池特性以及强制冷却系统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为:1.利用平面镜阵列算法和二阶反射镜法对光斑均匀度进行了研究。(1)利用平面镜阵列算法对碟式聚光器和槽式聚光器光斑均匀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的平面镜阵列算法,利用该算法在MATLAB环境下编程,并将计算数据在TRACEPRO软件中进行仿真模拟,得到如下结果:碟式聚光器:光斑均匀度仿真结果>99.00%,实验测试为96.91%,理论与实验结果近似;光电转化有效面积、最大辐照度、平均辐照度、聚光比和焦距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光比C不变的情况下,光电转化有效面积不随焦距变化,最大辐照度跟焦距呈现正比例对数函数关系,平均辐照度跟焦距也呈现正比例对数函数关系。槽式聚光器:光斑均匀度仿真结果>99.00%,当聚光比为29.40,光电转化有效面积率为71.44%。在聚光比C不变的情况下,最大辐照度和平均辐照度随着焦距的增大而增大,其关系式也呈现对数函数关系式。(2)利用二阶反射镜法对碟式聚光光伏系统的光斑均匀度也进行了理论研究,在TRACEPRO中建立了二阶反射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光斑均匀度>99.00%,光电转化有效面积、最大辐照度、平均辐照度与焦距无关。光电转化有效面积率与聚光比的关系为正比例对数关系,最大辐照度、平均辐照度与聚光比呈一次线性函数关系。(3)根据光线跟踪法和基于(R+r)/2处的光线垂直照射在接受器上实现匀光。当R=1600mm,f=1730mm和聚光比C=500,仿真结果显示接收器表面能流密度的均匀度为92.23%,实验值为94.64%。同时仿真结果显示光电转化有效面积半径为58mm,实验值为60mm,且光电转化有效面积率为69.4%,光伏电池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跟电池表面温度呈反比例一次函数关系。2.对砷化镓电池的性能以及组件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个电池芯片的实验效率可达到39.73%,组件的短路电流与聚光器聚光倍数C成正比。聚光器开口为正方形时,电池组件布置的形式也为正方形,其光斑有效利用率相比聚光器开口为圆形较高。3.利用直流式平板散热技术对砷化镓电池组件进行散热,设计了双循环强制冷却系统,以及利用控制流量法来实现砷化镓电池表面温度恒定,保证输出功率最大化。实验结果表明:太阳直射辐射强度DNI随机性变动对控制流量法的影响较小,控制流量法可以使电池组件表面达到恒温的目的;聚光比为1200,太阳直射辐射强度DNI在750w/m2与850w/m2之间变化时,流量控制在8.50L/min到10.00L/min之间。(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8-06-15)

薛登帅[9](2018)在《分频型聚光光伏光热系统中光谱分频液及电池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体分频型聚光光伏光热系统不仅从本质上解决了光伏组件温度升高的问题,而且可以对外输出高品质的热能,极大地提高了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这种新技术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液体分频型聚光光伏光热系统中,选择合适的分频液是研究该系统的核心问题。本文分为叁部分,对液体分频型聚光光伏光热系统的性能做了详细分析。(1)基于液体分频型聚光光伏光热系统对分频液的性能要求,初步候选了大量传统液体,利用分光光度计采用双光程方法准确分析了候选液体的光学性能,基于聚光硅电池和GaAs电池的光谱响应特性,理论分析了液体分频对两种电池光电转化率的影响,其中正构烷烃C14对电池光电转化率影响最小,而胜牌润滑油对电池光电转化率影响最大。(2)采用伏安特性测试系统探究液体分频对聚光硅以及GaAs电池电性能的影响。主要考察液体种类、液膜厚度、盐溶液浓度以及电池与分频液间距等参数,通过电池I-V特性曲线、电性能参数以及性能指标MF值对液体分频接收器电热性能进行了评价。其中胜牌润滑油分频时接收器的电热性能表现最优;液膜厚度以及盐溶液浓度对电池电性能影响较大,而分频液与电池间距对电池电性能几乎没有影响。(3)构思了液体分频型聚光光伏光热接收器的设计模型,借助Fluent软件对该接收器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分析接收器的传热特性,考察了液体种类、流速以及聚光比对接收器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 X光强条件下,流速为0.0013 m/s的胜牌润滑油分频时接收器的综合效率达到42.92%,其中聚光硅电池的温度控制在339.8K,而胜牌润滑油的温度达到了473.3K。(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6-01)

杨浩[10](2018)在《高倍聚光光伏模组系统热控及余热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是目前我国面临技术革新的主要内容,当前太阳能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为30%左右,其主要瓶颈在于早期投资较大、回收周期较长且发电成本高,同时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太阳能发电技术经历了晶体硅和薄膜电池两个快速发展阶段,如今已经发展到第叁阶段—一聚光光伏发电,该技术具有适用性广泛、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许多聚光光伏示范性电站。太阳能发电与余热利用温湿度调节结合系统(HCPVTH),把发电和热利用结合起来,使得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得到显着提高。由于透镜聚光倍率1000倍,电池聚光面热流密度可达100 W/cm2以上,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在于电池热面温度的控制以保证电池的发电效率,此外,由于余热是通过冷却水的形式被利用,所以热面温度的控制和热利用密切相关。本文针对HCPVTH系统电池热面温度控制及余热利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满足在小加热面积、高热流密度条件下实现对电池热面进行控温和热利用的高效控温器件-大充液率热虹吸管,其主要优势为:受重力影响小,启动快,能适合复杂结构。通过实验测试探究充液率和环管内部结构对环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并找出不同工况下相匹配的最佳充液率。同时设计高倍聚光光伏电池热电联产体系,探索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随电池热面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建立电池热面温度、冷却水温度、加热功率之间的相互关联式,用于预测高倍聚光光伏电池的温度控制和余热利用。基于聚光光伏电池模组系统的整体结构特殊性,每一个光伏电池由单独的控温器件来冷却,相邻冷却水套之间的连接方式对系统的整体冷却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各支路流量分配不均,流量小的支路由于取热能力下降,引起电池热面温度升高,从而影响系统效率,同时对系统泵功有较大影响,本文对集管系统内部流量和压力分配进行初步探索,建立支管数学模型并编程计算支管流量分配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期刊2018-06-01)

聚光光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了一种聚光光伏-光热(C-PV/T)耦合海水淡化系统,将常规闪蒸与多效蒸发相结合,利用C-PV/T提供海水淡化过程中海水蒸发所需的热能与动力部件所需的电能,解决了传统海水淡化过程需消耗大量常规能源及产水量相对较低的问题;并研究了光伏组件表面温度、槽式抛物面聚光器的聚光倍数、海水流量和海水的出口温度光伏组件发电功率、海水热量及淡水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槽式抛物面聚光器的聚光倍数为40倍、海水流量为0.40 kg·s~(-1)时,海水出口温度为78℃,此时系统的产水量较高且经济性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光光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高倍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项目取得新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9

[2].杨洁,冯浩,袁杰,徐贤,王华亮.一种聚光光伏-光热耦合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J].太阳能.2019

[3].冯利佳,殷二帅,李强.聚光和非聚光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的优化[J].科学通报.2019

[4].张衡.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叁联供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5].李莹.基于腔体结构的聚光光伏温差联合发电系统设计[D].东北农业大学.2019

[6].施学少,刘磊,李宗辉,杨丽青,杨开兰.跟踪式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J].价值工程.2018

[7].韩新月,郭永杰,薛登帅,屈健.聚光光伏系统中浸没冷却液体的光学性能分析[J].太阳能学报.2018

[8].巩景虎.反射式高倍聚光光伏热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

[9].薛登帅.分频型聚光光伏光热系统中光谱分频液及电池的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8

[10].杨浩.高倍聚光光伏模组系统热控及余热利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8

标签:;  ;  ;  

聚光光伏系统论文-冯利佳,殷二帅,李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