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管制论文-陈凯

接入管制论文-陈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接入管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漫游费,通话费,移动电话用户,计费模式

接入管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凯[1](2015)在《欧盟持续下调移动漫游费 深化管制激发业务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尽管欧委员反复多次要求移动运营商降低国外移动电话使用费,欧洲各国在本国外的漫游费一直居高不下,移动通话费比国内通话费平均高4倍;数据使用费国外比国内高500-1000倍。从2006年至今,欧洲一直致力于移动漫游费的改革。其目标是:使移动电话的使用(本文来源于《通信信息报》期刊2015-04-01)

陆伟刚[2](2013)在《非对称性中国电信网络接入价格管制政策——基于双边市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非对称是现实中一种常见的市场结构,意味着在特定市场存在着主导运营商与从属运营商并存的格局。主导运营商通常利用竞争性的垄断瓶颈对从属运营商进行限制性掠夺。本文在标准的LRT1998模型里导入市场份额非对称性分析主导运营商线性与非线性定价情形下的网内、网间价格歧视对竞争的妨碍。在本文构造的网内与网间两个主导运营商的勒纳指数中发现,如果不存在呼叫外部性两者是一致的。循此,我们进一步发现,网间结算的最优安排应该是呼叫外部性的内部化。基于呼叫终端的成本加成与互不结算政策安排及接听方付费原则并不能够解决非对称性网络环境下的呼叫外部性。本文的最后结论是双向收费与流量支付对等是非对称性网络的最优接入政策选项。(本文来源于《产业组织评论》期刊2013年04期)

王石川[3](2011)在《垄断的宽带接入终于要被管制了》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的垄断问题,如事实成立,两家企业或遭数十亿元罚单。(央视《新闻30分》11月9日)   《反垄断法》已出台3年,出台前即备受关注,出台后更让人产生美妙联想,可它3年来似乎一直躺在匣中睡眠。如今(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1-11-10)

程肖君[4](2008)在《中国电信产业的网络瓶颈、策略性行为与接入管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凸现了网络瓶颈的接入问题,它已成为电信产业改革中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也是促进该产业实现有效竞争的关键。本文以网络瓶颈作为研究的切入口,结合中国电信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探讨电信产业网络瓶颈的形成与凸现,并分析存在网络瓶颈情况下网络接入的必要性及网络瓶颈、网络接入与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这叁者间的关系,进而重点分析在网络接入过程中基于网络瓶颈的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接入管制政策体系。本文力图从电信产业的网络瓶颈这个视角来探讨该产业中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及相应的接入管制政策。本文首先探讨了网络瓶颈、网络接入与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这叁者间的关系,认为在网络接入过程中,拥有网络瓶颈资源的主导性企业可能采取的策略性行为是基于其网络瓶颈资源的,而且不同的接入方式对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分别分析了单向接入与双向接入这两种不同接入方式下的策略性行为。本文认为,在单向接入方式下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主要有:拒绝或拖延接入、增加竞争对手的成本和降低接入服务质量。在分析这叁种策略性行为时,本文试图构建主导性企业与竞争企业的接入博弈模型来探讨和分析主导性企业拒绝或拖延接入的行为,并通过经济模型和案例来分析后两种策略性行为。通过这些分析,本文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在现实中主导性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具有采取拒绝或拖延接入、增加竞争企业的成本、降低接入服务质量这叁种策略性行为的动机。二是主导性企业的这些策略性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信产业的有效竞争,造成了较多的负面经济影响。本文认为,在双向接入时,互联企业的网络规模和地位将影响到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的作用形式和效果。因此,本文分别分析了对称网络与不对称网络这两种不同网络情形下的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通过经济模型和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通过模型和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对称网络下主导性企业存在较强的采取合谋策略性行为的动机。二是通过互联双方的期望模型、互联双方的利益均衡和案例分析可以得出:只有当互联双方尤其是主导性企业认为互联能够带来总收益增加,同时双方的收益也均会增加,而且收益的分配是基于公平合理的规则,双方才能实现有效的联网。否则,联网就会受阻。由上述的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分析可知,复杂多样的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已成为妨碍中国电信产业实现有效竞争、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接入管制政策体系。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中国电信产业接入管制的目标,并结合中国电信产业接入管制的现状和问题来构建这一接入管制政策体系。该体系包括以接入定价为核心的价格管制政策和以有效接入为目标的网络管制政策。本文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对电信产业的网络瓶颈、网络接入与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较少且较为零碎,缺乏系统性与专题性,因此本文以网络瓶颈作为研究的切入口,对电信产业网络瓶颈的经济特征及其产生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也尝试对网络接入与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进行专题研究。2.本文运用经济模型深入分析了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在分析单向接入下的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时,本文构建了主导性企业与竞争企业的接入博弈模型以深入分析它们的接入博弈行为。同时本文还在借鉴斯坦克尔伯格模型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电信产业的实际情况构建经济模型来深入分析主导性企业增加竞争企业成本的这一策略性行为。在分析双向接入下的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时,本文进一步借助模型和案例以便深入分析。目前,关于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的研究往往将其视为先验存在的,在研究方法上也偏重于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本文力图有所突破。3.构建了针对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接入管制政策体系。基于网络瓶颈的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是影响目前电信产业市场化改革绩效、阻碍有效竞争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已是一个公认的观点,但目前对其相应的管制政策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构建的针对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接入管制政策体系,将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学院》期刊2008-12-01)

王俊豪,程肖君[5](2007)在《自然垄断产业的网络瓶颈与接入管制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和民营化改革凸现了网络瓶颈的接入问题,它已成为自然垄断产业改革中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也是促进自然垄断产业实现有效竞争的关键。本文以讨论网络瓶颈作为切入口,分析了拥有网络瓶颈资源的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并提出相应的以促进竞争为导向的接入管制政策。(本文来源于《财经问题研究》期刊2007年12期)

柳学信[6](2004)在《网络产业接入定价与互联互通管制——对我国电信业互联互通问题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电信、电力等网络产业改革的进展,互联互通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本文介绍了国外对垂直性的网络产业中互联互通管制的实践和相关的接入定价方法,并分析了目前困扰我国电信业的互联互通问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接入价格是实现有效互联互通的经济基础,接入价格应被设计为仅仅实现有效互联互通目标,而不能兼顾其他政策目标;过低的接入价格水平是目前电信业互联互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应该选择以长期增量成本为基础的接入定价;在接入成本的计算方法上,应以长期增量成本法为主,短期内可以采用完全分配成本法作为一种过渡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软科学》期刊2004年02期)

徐亮[7](2002)在《从单向接入到双向接入,电信管制面临新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电信市场的不断开放使得双向接入问题凸现出来,通过对不同竞争状况下接入资费管制问题的探讨,可以为我国双向接入管制提供实际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02年09期)

张兴良[8](2001)在《市场与管制——电信接入政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变,整个市场体系在逐渐形成,而原有计划经济中具有网络经济特性、垄断特性较强的行业向市场的转变远远滞后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浓厚的计划经济特点使得行政垄断特权与自然垄断的市场支配权相互混合——电信业就是其中之一,这成为我国市场体系形成的重要障碍。同时高额的垄断利润、低效的运行体系、低劣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更是社会批评的焦点,这将是现在和以后市场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 本文正是出于对这些行业的关注以及行业改革难点的认识,特以电信业为例,以其中的重点价格管制的接入部分展开论述。由于电信业改革为中国在垄断业改革树立的示范作用,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必将为其他类似的垄断行业的改革提供了一种参考。 同时信息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替代,为电信业的发展开拓了巨大的空间,电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电信业本身的高效性就显得越重要,如何提升电信业的效率也成为经济研究的重点。 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电信业的垄断特性构成巨大冲击,固网成本的显着下降而传输容量显着增加,无线通讯对有线通讯的替代,使得电信业的竞争性逐渐增强。与此同时,对传统管制低效率的不断反思也进一步要求以竞争替代管制的要求日渐强烈。因此在技术和经济理论的共同要求下,放松管制呼声日渐强烈,但由于传统电信向现代电信的转变而导致的垄断与竞争在一个行业中的混合使得电信管制变得特别复杂。特别是其中的接入管制(它构成了竞争与垄断的基本接口)就显得特别重要,接入管制不仅要限制垄断力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要为行业竞争的形成创造条件,不同的管制工具对被管制企业以及其中的竞争性企业的影响就不同,由此产生的不同企业的博弈行为对行业的效率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构成了影响。 有效的竞争是以企业拥有的独立的财产和自主的定价权为前提,并承担相应的损失和收益,竞争的关系构成了企业之间的制约,但以管制为基础的管制价格改变了这一基本准则,通过第叁者(管制机构)<WP=3>改变了这种制约关系,同时也就分离了企业在收益与责任的对应关系,从而改变着企业的行为和整个市场的绩效。 因此通过管制替代市场竞争在弥补市场缺陷方面是否能改善行业经济和整个经济的效率就成了管制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简要回顾了中国电信的发展历程,通过倾斜的产业政策使电信企业获得了大量的转移支付,这为80年代的巨大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90年代初通过允许联通公司进入电信市场改变了原来的独家垄断格局,成为电信业引入竞争的开始;90年代后期实行电信与邮政分离,成立新的电子信息部改变原有的政企不分、管制不中立的弊病,重树整个管制机制,同时,将原来垄断几乎所有服务的中国电信按服务内容进行垂直分割,改变整个电信的市场结构。因此,通过近二十年的电信改革,中国电信尽管还有许多需要改革、改进的方面,但基本的竞争性市场格局已逐步实现。 另一方面,第一章还简单回顾了电信业本身的经济和技术特点的演变,从传统的自然垄断业向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方向转变,特别是其中的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冲击,揭示出电信业管制中面临的新问题,为以后的管制接入理论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并简单介绍了接入管制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重点探讨接入管制的基本原理及其面临的问题。基本原理的出发点是微观经济学的效率原则――边际成本定价原则。由于自然垄断特性与边际成本定价原则的冲突,因此通过对接入管制原理的阐述,首先揭示了接入价格管制在改善行业效率与维持平衡的企业财务之间面临的矛盾,由于瓶颈部门存在的成本劣加性而导致的自然垄断,最优的效率面临企业的亏损,而放弃管制面临企业的垄断,从而导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低下。因此,在保证企业获得平衡的财务,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前提,我们得到了接入管制中的拉姆塞价格体系。在面临的问题方面,揭示出管制政策制定中存在的种种困难,特别是管制侵占、服务的区分、管制的监督执行等。在管制侵占中如何设计竞争政策,存在一个市场准入带来的收益与对垄断运营商的投资激励<WP=4>产生的负面影响相权衡问题;而在服务的细分上,对于服务的创新、捆绑销售以及交叉补贴都面临如何界定的问题,对于非线性定价,现行的管制工具都未将此包含进去,但它却是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和市场穿越的重要手段;如何监督接入政策的执行情况,由于管制所需信息甚多,这存在一个潜在的问题,在提倡自由化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有可能产生重手管制的环境,这与放松管制的方向相违背。 在本章最后,围绕拉姆塞有效定价原则,讨论了需求带来的影响以及在现实中最优定价原则不能满足的前提下,如何进行修正的问题,主要包括:效率的定价原则--考虑需求的第叁类区别定价;零售服务加价;以及在下面两条件进行的修正:(1)新进入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支配力量;(2)需要提供节约成本的激励或者存在不对称信息。 第叁章具体介绍了现有接入价格管制的流行工具:历史成本定价法、前向增量成本定价法、整体上限价格法和有(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01-05-01)

接入管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网络非对称是现实中一种常见的市场结构,意味着在特定市场存在着主导运营商与从属运营商并存的格局。主导运营商通常利用竞争性的垄断瓶颈对从属运营商进行限制性掠夺。本文在标准的LRT1998模型里导入市场份额非对称性分析主导运营商线性与非线性定价情形下的网内、网间价格歧视对竞争的妨碍。在本文构造的网内与网间两个主导运营商的勒纳指数中发现,如果不存在呼叫外部性两者是一致的。循此,我们进一步发现,网间结算的最优安排应该是呼叫外部性的内部化。基于呼叫终端的成本加成与互不结算政策安排及接听方付费原则并不能够解决非对称性网络环境下的呼叫外部性。本文的最后结论是双向收费与流量支付对等是非对称性网络的最优接入政策选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入管制论文参考文献

[1].陈凯.欧盟持续下调移动漫游费深化管制激发业务创新[N].通信信息报.2015

[2].陆伟刚.非对称性中国电信网络接入价格管制政策——基于双边市场的研究[J].产业组织评论.2013

[3].王石川.垄断的宽带接入终于要被管制了[N].中国青年报.2011

[4].程肖君.中国电信产业的网络瓶颈、策略性行为与接入管制[D].浙江财经学院.2008

[5].王俊豪,程肖君.自然垄断产业的网络瓶颈与接入管制政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7

[6].柳学信.网络产业接入定价与互联互通管制——对我国电信业互联互通问题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

[7].徐亮.从单向接入到双向接入,电信管制面临新挑战[J].通讯世界.2002

[8].张兴良.市场与管制——电信接入政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1

标签:;  ;  ;  ;  

接入管制论文-陈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