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微膨胀论文-张跃瀚

污泥微膨胀论文-张跃瀚

导读:本文包含了污泥微膨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污泥微膨胀,低溶解氧,曝气耗能,丝状菌

污泥微膨胀论文文献综述

张跃瀚[1](2019)在《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方法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合论述了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污泥微膨胀的理论基础,在实际污水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污泥微膨胀受影响的因素。从叁个方面介绍了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包括在低负荷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率;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床中的应用;对单类型丝状菌Type 0092菌种的微膨胀研究。(本文来源于《建筑与预算》期刊2019年09期)

高春娣,安冉,韩徽,张娜,任浩[2](2019)在《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在短程硝化中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Type 0092丝状菌不易引发污泥恶性膨胀的特点,本实验采用实际生活污水,以SBR反应器接种短程硝化污泥,考察了短程硝化状态下启动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的特性,研究了系统启动与维持期间的污泥沉降性能、亚硝酸盐积累率(NAR)、污染物去除特性以及污泥菌群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制DO为0. 3~0. 8 mg·L~(-1),F/M(以COD/MLSS计)=0. 24 kg·(kg·d)~(-1),按照交替缺氧/好氧模式运行(单周期3次,缺氧∶好氧=20 min∶60 min),能够启动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与短程硝化耦合,系统SVI值维持在180 m L·g~(-1)左右,NAR一直维持在99%左右,COD和TN去除率能够分别提高约13%和5%,相较于传统全程硝化非微膨胀状态曝气量能节省约62. 5%.当交替缺氧/好氧模式变为单周期交替6次,缺氧∶好氧=10 min∶30 min,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活性会恢复,使短程硝化被破坏;低溶解氧、交替缺氧/好氧、低负荷是实现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的关键因素,当负荷(以COD/MLSS计)大于0. 25 kg·(kg·d)~(-1)时,仅靠低溶解氧和间歇曝气无法维持污泥微膨胀状态.(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陈建,周谐,李萍,黄伟,龚玲[3](2018)在《污泥微膨胀技术在低负荷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重庆市某镇级污水处理厂研究发现,该污水处理厂污泥体积指数(SVI)为262~380 m L/g,处于污泥膨胀状态。低DO浓度及低污泥负荷是导致该厂处于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活性污泥处于一定程度的微膨胀状态,能够保证COD_(Cr)、NH_3-N、悬浮物固体(SS)、TP浓度等各项出水指标稳定排放,有利于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高春娣,孙大阳,安冉,赵楠,焦二龙[4](2018)在《间歇曝气下短程硝化耦合污泥微膨胀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泥微膨胀耦合短程硝化是一种利用低溶解氧(DO)引发丝状菌有限繁殖和亚硝酸盐(NO-2-N)积累来协同提高氮的去除率并降低能耗的新工艺.为分析该工艺启动的可行性和长期稳定性,采用两个间歇式反应器(SBR)并通过调整曝气方式,考察低DO(0.3~0.8 mg·L-1)下污泥沉降性、亚硝酸盐累积率(NAR)、总氮的去除特性、优势丝状菌和硝化菌群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缺氧∶好氧=15 min∶30 min的间歇曝气运行方式下,可以实现NAR约为50%和稳定的污泥微膨胀,污泥体积指数(SVI)稳定在170~200 m L·g-1.实时连续曝气可以实现NAR为95%以上,并且NO-2-N的累积引发了以Type 0092型为优势丝状菌的污泥微膨胀,但无法长期维持.改变运行方式为间歇曝气,运行60 d左右可以实现短程硝化和微膨胀耦合及长期稳定维持,TN的去除率稳定在66%.FISH分析间歇曝气引发污泥微膨胀主要丝状菌是M.parvicella和Type 0092型.Q-PCR对硝化菌群定量分析得出SBR A初期和末期AOB占全菌的比例分别由0.53%提高到2.19%,NOB由17.5%降至3.2%.SBR B里AOB由0.51%提高到1.53%,而NOB由18.05%降至11.01%.(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左金龙,冯瑶,宋鹏,尹诗雨,张艳楠[5](2017)在《低DO下F/M对污泥微膨胀快速启动与维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SBR反应器,通过缺氧/好氧(A/O)的运行方式,考察了好氧段平均DO浓度为1 mg/L时不同F/M对污泥微膨胀快速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溶解氧条件下,SBR反应器采用不同的F/M均可实现活性污泥微膨胀。高F/M的启动期最短,仅7~10 d就可以达到污泥微膨胀状态;低F/M的启动期稍长,需要22~25 d可达到污泥微膨胀状态;正常F/M的启动期最长,需要40~50 d才可达到污泥微膨胀状态。为了维持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稳定运行,在污泥微膨胀快速启动后,应控制F/M在合适范围内。(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7年19期)

李茜,黄亚亚[6](2016)在《污泥微膨胀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泥微膨胀技术是处理污泥膨胀的新理念。通过控制工艺溶解氧维持在较低水平下,并且调节其它工艺运行参数,使得SVI较稳定地维持在150~220 m L/g范围内,即达到污泥微膨胀状态。在微膨胀状态下,系统COD去除率不受影响或有一定的改善;污泥沉降性能较好,出水SS浓度较低;可实现短程硝化,整体脱氮效果得到改善;系统微生物释磷、吸磷效果提高。系统在微膨胀状态下运行,既可节约曝气量,也能保证出水处理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6年19期)

田雄超[7](2016)在《环境工程中污泥微膨胀技术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水处理工艺中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该工艺污水运行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丝状菌污泥膨胀。通过分析在环境工程中污泥微膨胀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引起污泥膨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山西化工》期刊2016年02期)

丘玲玲[8](2014)在《环保工程中污泥微膨胀技术管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地下水是全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被扩大、人口的日益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供水在所有供水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已成为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最主要水源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滥排乱放,导致我国地下水污染情况非常严重。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的目的(1)分析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地下水环境调查的一个主(本文来源于《环境与生活》期刊2014年22期)

万玉山,孙凌峰,贾春霞,李娜,雷春生[9](2014)在《A/O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微膨胀试验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污泥微膨胀的特性来净化水质、节约能源。[方法]分别从低负荷(0.25 kgCOD/(kgMLSS·d))和中高负荷(0.55kgCOD/(kgMLSS·d))两个点出发,改变A/O系统好氧池中的溶解氧浓度,来考察溶解氧对污泥膨胀的影响。[结果]在A/O活性污泥系统中,当污泥负荷为0.25 kgCOD/(kgMLSS·d)、DO=1.5 mg/L时,污泥指数在250左右,污泥负荷为0.55 kgCOD/(kgMLSS·d)、DO=1.5 mg/L时,污泥指数接近300,系统发生了微膨胀现象。污泥微膨胀时系统对COD、SS、氮、磷等的去除率依然较高。[结论]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可以提高氧转移速率,减少曝气量,具有节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4年09期)

彭赵旭,彭澄瑶,何争光,彭永臻[10](2015)在《污泥龄对低氧丝状菌活性污泥微膨胀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污泥龄(SRT)对低氧丝状菌活性污泥微膨胀系统的影响,采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进行试验,分别按照厌氧/好氧和单级好氧的方式运行,考察了不同SRT下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系统的沉降性、脱氮除磷过程以及污泥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好氧水力停留时间充分的条件下,低氧环境不但不会影响丝状菌微膨胀污泥的硝化进程,而且还有助于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单级好氧除磷的发生.厌氧/好氧运行时,SRT与活性污泥的比硝化速率、比释磷速率和比吸磷速率成反比,与SND率和污泥的含磷量成正比.单级好氧运行时,减小SRT对硝化过程影响不大,但是有助于改善除磷效果.活性污泥的比耗氧速率(SOUR)、胞外聚合物(EPS)中多糖与蛋白质含量的比值、以及粘度都与SRT成反比.适当地减小SRT可以改善丝状菌微膨胀污泥的沉降性.厌氧/好氧运行时,厌氧段微氧环境易引发过度丝状菌污泥膨胀;单级好氧运行时,SRT过低会造成污泥黏性骤增而引发黏性污泥膨胀.(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污泥微膨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Type 0092丝状菌不易引发污泥恶性膨胀的特点,本实验采用实际生活污水,以SBR反应器接种短程硝化污泥,考察了短程硝化状态下启动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的特性,研究了系统启动与维持期间的污泥沉降性能、亚硝酸盐积累率(NAR)、污染物去除特性以及污泥菌群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制DO为0. 3~0. 8 mg·L~(-1),F/M(以COD/MLSS计)=0. 24 kg·(kg·d)~(-1),按照交替缺氧/好氧模式运行(单周期3次,缺氧∶好氧=20 min∶60 min),能够启动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与短程硝化耦合,系统SVI值维持在180 m L·g~(-1)左右,NAR一直维持在99%左右,COD和TN去除率能够分别提高约13%和5%,相较于传统全程硝化非微膨胀状态曝气量能节省约62. 5%.当交替缺氧/好氧模式变为单周期交替6次,缺氧∶好氧=10 min∶30 min,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活性会恢复,使短程硝化被破坏;低溶解氧、交替缺氧/好氧、低负荷是实现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的关键因素,当负荷(以COD/MLSS计)大于0. 25 kg·(kg·d)~(-1)时,仅靠低溶解氧和间歇曝气无法维持污泥微膨胀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污泥微膨胀论文参考文献

[1].张跃瀚.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方法的研究综述[J].建筑与预算.2019

[2].高春娣,安冉,韩徽,张娜,任浩.Type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在短程硝化中的实现[J].环境科学.2019

[3].陈建,周谐,李萍,黄伟,龚玲.污泥微膨胀技术在低负荷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

[4].高春娣,孙大阳,安冉,赵楠,焦二龙.间歇曝气下短程硝化耦合污泥微膨胀稳定性[J].环境科学.2018

[5].左金龙,冯瑶,宋鹏,尹诗雨,张艳楠.低DO下F/M对污泥微膨胀快速启动与维持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7

[6].李茜,黄亚亚.污泥微膨胀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

[7].田雄超.环境工程中污泥微膨胀技术的运用[J].山西化工.2016

[8].丘玲玲.环保工程中污泥微膨胀技术管理分析[J].环境与生活.2014

[9].万玉山,孙凌峰,贾春霞,李娜,雷春生.A/O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微膨胀试验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4

[10].彭赵旭,彭澄瑶,何争光,彭永臻.污泥龄对低氧丝状菌活性污泥微膨胀系统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5

标签:;  ;  ;  ;  

污泥微膨胀论文-张跃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