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代烷烃论文-丁宗旺

溴代烷烃论文-丁宗旺

导读:本文包含了溴代烷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反马氏加成反应,原子经济性,绿色化学,过氧化苯甲酰

溴代烷烃论文文献综述

丁宗旺[1](2016)在《反马氏加成法合成1-溴代烷烃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溴代烷烃是重要的工业溶剂、化工原料,特别是用做医药、农药、香料、染料、表面活性剂、感光材料等多种产品的中间体,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利用端位烯烃与溴化氢气体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条件下发生反马氏加成反应(anti-Markovnikov reaction)制备得到1-溴代烷烃,是一条比较理想的合成方式。该合成方法从原子利用效能上来说符合“原子经济性”这一理念,也属于绿色化学的范畴。与传统的以伯醇为原料合成1-溴代烷烃的工艺路线相比,优点是原料价廉易得,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是友好型的。本文分别对合成1-溴代正辛烷和1-溴-2-苯基乙烷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讨论、优化,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以1-辛烯和自制的溴化氢气体为原料合成1-溴代正辛烷。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不添加溶剂,物料配比n1-辛烯:n溴化氢=1:1.2,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加入量是1-辛烯质量的0.15%,活化温度为30℃,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1.5h,搅拌器转速控制在450r/min-480r/min。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1-辛烯的转化率大于90%,1-溴代正辛烷收率大于80%。在优化的条件下做了适量的放大,结果重现性好,收率大于80%。以苯乙烯和自制的溴化氢气体为原料合成1-溴-2-苯基乙烷。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物料配比n苯乙烯:n溴化氢=1:1.1,以正庚烷为溶剂V苯乙烯:V正庚烷=1:2,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加入量为苯乙烯质量的0.2%,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5h,搅拌器转速控制在450r/min-500r/min。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苯乙烯的转化率大于95%,1-溴-2-苯基乙烷收率约80%。在优化的条件下做了适量的放大,结果重现性好,收率在80%左右。(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3-01)

许贝贝,牛文琪,高慧,洪炎,沈成银[2](2016)在《大气压电晕放电离子迁移谱测量溴代烷烃的电子吸附速率常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常温大气压下,在电子能量为0.35~0.65 eV的范围内,使用氮气负电晕放电-电子吸附-离子迁移谱,测量了CH_2Br_2,CH_2BrCl,CHBr_3的电子吸附速率常数,得到电子吸附速率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CH_2Br_2)>k(CH_2BrCl),k(CH_2Br_2)>k(CHBr_3),并根据电子亲和势对CH_2Br_2和CH_2BrCl的大小关系进行理论分析。首次对CHBr_3的电子吸附过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样品蒸汽在迁移区通入迁移管时,溴离子会与CHBr_3分子络合成团簇离子Br~-(H_2O)_n(CHBr_3)_m。(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刘燕,顾振龙,何彩玉,柏俊,程杰[3](2014)在《水溶剂中β-环糊精促进炔丙苷、溴代烷烃和迭氮化钠缩合生成1,2,3-叁氮唑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到了一种以β-D-炔丙苷、溴代烷烃、迭氮化钠为原料,仅以水为溶剂、Cu(I)催化、β-环糊精为相转移催化剂,室温下采用"一锅煮"法,高效、绿色、高区域选择性的合成了系列1,2,3-叁氮唑缀合的糖苷衍生物(产率72-88%)。(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4年11期)

王乔,邵开元,邢欣,胡文祥[4](2013)在《微波催化快速合成几种溴代烷烃》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催化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能在许多反应中极大地提高反应效率,在有机合成中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溴代烷烃在有机合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微波催化伯醇合成溴代烷烃,与常规合成相比具有产物易分离、时间短、产率高等优势,产品经沸点与折光率测定与文献报道值相符。(本文来源于《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叁卷)》期刊2013-08-19)

吴丹[5](2013)在《溴代烷烃的光解离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光解动力学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的实验技术及离子速度成像的实验装置介绍;应用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研究了2-溴己烷在~234nm处的紫外光解过程,通过测量解离碎片产物Br和Br*的速度分布和角度分布,获得了光解相关的动力学数据,确定了光解通道和机理;最后对各溴代烷烃分子的相关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对比总结。光解动力学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首先对光解动力学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然后介绍了它的研究内容,反应的类型,通过对它的研究能够获得的物理信息,研究光解动力学的实验技术及其背景和意义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动机和研究体系。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和装置: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在陈昒教授实验组自主建设的一套离子速度成像装置上完成的。首先介绍了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实验过程,切片方法,速度分辨率及其应用;之后还介绍了进行离子速度成像实验研究的装置,包括真空腔体部分,进样部分,光源以及信号探测和数据采集部分;最后介绍了在利用这套离子速度成像装置进行实验研究之前,为使实验装置的性能达到最优所进行的性能测试工作。2-溴己烷在-234nm的紫外光解动力学研究:利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研究了2-溴己烷分子在~234nm处的光解动力学。确定出在~234nm处Br(2P3/2)的相对量子产率为0.961。根据母体分子解离后的离子速度影像,得到了解离产物碎片Br和Br*的速度分布和角度分布。产物的速度分布可以拟合为两个分别来自于2-溴己烷分子在~234nm处两个独立的光解反应通道的高斯函数。其中,高、低动能通道分别对应着沿C-Br键伸缩振动模式的解离以及C-Br键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耦合形成的排斥模式的解离。此外,我们还讨论了激发态3Q0、3Q1和1Q1对产物Br和Br*的贡献。最后,我们对比了各溴代烷烃分子的相关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归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3-05-01)

严长松[6](2012)在《镍催化未活化溴代烷烃参与的还原偶联反应及肉珊瑚木脂素Sacidumlignan D的全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Ni催化的交叉偶联及其合成应用为研究核心来展开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叁部分内容:第一章简单介绍几种过渡金属(Pd, Co, Fe, Cu和Rh)催化未活化烷基卤代物的交叉偶联,详细地综述了Ni催化的该类反应,以及配体对反应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原位制备的金属试剂参与的交叉偶联反应和烷基卤代物的还原偶联。第二章阐述我们小组发展的Ni(0)·2EC·Py催化体系:实现了碘代芳烃和未活化的溴代烷烃在室温下的还原交叉偶联反应,并将其应用到分子内反应和串联环化中,高度立体选择性地构建了螺环缩酮,线形稠和的环醚骨架。串联偶联表明此反应可能经历了自由基过程,由此合理解释了立体选择性的起源。第叁章描述了Sacidumlignan D的分离、结构鉴定及其全合成。利用Ueno-Stork自由基环化作为关键反应高效合成了肉珊瑚木脂素Sacidumlignan D。(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2-05-01)

赵文善,张磊,崔元臣,茹阳[7](2011)在《二甲基烯丙基胺/溴代烷烃系列季铵盐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溴代烷与二甲基烯丙基胺(DMAA)为原料合成了二甲基烯丙基类季铵盐;探讨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及溶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采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谱仪(1 H NMR)及质谱仪表征了产物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11年06期)

朱荣淑,董文艺,张冰[8](2010)在《一溴代烷烃在234nm及267nm的光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REMPI-TOFMS),研究了长链一溴代烷烃R-Br(R为烷烃基)(C_2H_5Br、n-C_3H_7Br、n-C_4H_9Br、n-C_5H_(11)Br、n-C_7H_(15)Br、i-C_3H_7Br)在234nm及267nm附近的光解动力学。R-Br直接解离产生溴碎片:R-Br(R+Br(2P_(3/2))/Br~*(2 P_(1/2))。根据测定的溴离子信号强度,得到了Br~*与Br的分支比N(Br~*)/N(Br)及相应的相对量子产额φ(Br~*)和φ(Br)。φ(Br~*)_(234nm)的数值依次分别为0.40、0.55、0.75、0.81、0.53、0.53;φ(Br~*)_(267nm)的数值依次分别为0.51、0.42、0.52、0.35、0.24、0.24。φ(Br~*)与激光波长显示了很好的依赖关系。将实验结果用CH_3Br的解离模型进行拟合,对长链R-Br的光解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定性的描述。(本文来源于《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期刊2010-05-05)

陈小乙,杨东,张晓鸿,胡建华,杨芃原[9](2009)在《通过溴代烷烃和羧基的酯化反应制备烷基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8-二氮-二环[5,4,0]-7-十一烯(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DBU)作为催化剂,通过溴代烷烃和羧基的酯化反应制备了烷基改性的碳纳米管.分别采用1,6-二溴己烷、溴代正辛烷、溴代正十二烷和溴代正十六烷与硝酸氧化处理的碳纳米管反应,在碳纳米管表面共价接枝了不同长度的烷基链.实验结果表明,烷基改性的碳纳米管能够很好地分散在二氯甲烷、氯仿等有机溶剂中;并且随着接枝的烷基链碳数的增加,碳纳米管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也越好。(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胡耀云,尹静梅,高大彬,贾颖萍,周广运[10](2008)在《光促进温和条件下溴代烷烃与甲酸甲酯的羰基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光促进温和条件下,以甲酸甲酯为C1源,非贵金属钴盐、铜盐催化的溴代烷烃的羰基化反应。实验表明,在光促进下,钴盐、铜盐均可催化溴代烷烃与甲酸甲酯的羰基化反应,得到相应的羧酸甲酯。钴盐催化下,碱性添加物NaOAc对反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直链溴代烷烃在反应中除了得到相应的正构酯外,还有少量异构酯生成;铜盐催化下,直链溴代烷烃在反应中主要生成相应的正构酯。机理研究表明,在光照下甲酸甲酯先分解为CO和CH3OH,再与溴代烷烃进行羰基化反应。(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08年03期)

溴代烷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常温大气压下,在电子能量为0.35~0.65 eV的范围内,使用氮气负电晕放电-电子吸附-离子迁移谱,测量了CH_2Br_2,CH_2BrCl,CHBr_3的电子吸附速率常数,得到电子吸附速率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CH_2Br_2)>k(CH_2BrCl),k(CH_2Br_2)>k(CHBr_3),并根据电子亲和势对CH_2Br_2和CH_2BrCl的大小关系进行理论分析。首次对CHBr_3的电子吸附过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样品蒸汽在迁移区通入迁移管时,溴离子会与CHBr_3分子络合成团簇离子Br~-(H_2O)_n(CHBr_3)_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溴代烷烃论文参考文献

[1].丁宗旺.反马氏加成法合成1-溴代烷烃的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

[2].许贝贝,牛文琪,高慧,洪炎,沈成银.大气压电晕放电离子迁移谱测量溴代烷烃的电子吸附速率常数[J].量子电子学报.2016

[3].刘燕,顾振龙,何彩玉,柏俊,程杰.水溶剂中β-环糊精促进炔丙苷、溴代烷烃和迭氮化钠缩合生成1,2,3-叁氮唑衍生物[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4

[4].王乔,邵开元,邢欣,胡文祥.微波催化快速合成几种溴代烷烃[C].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叁卷).2013

[5].吴丹.溴代烷烃的光解离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6].严长松.镍催化未活化溴代烷烃参与的还原偶联反应及肉珊瑚木脂素SacidumlignanD的全合成[D].兰州大学.2012

[7].赵文善,张磊,崔元臣,茹阳.二甲基烯丙基胺/溴代烷烃系列季铵盐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研究.2011

[8].朱荣淑,董文艺,张冰.一溴代烷烃在234nm及267nm的光解动力学研究[C].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2010

[9].陈小乙,杨东,张晓鸿,胡建华,杨芃原.通过溴代烷烃和羧基的酯化反应制备烷基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J].化学学报.2009

[10].胡耀云,尹静梅,高大彬,贾颖萍,周广运.光促进温和条件下溴代烷烃与甲酸甲酯的羰基化反应[J].化学通报.2008

标签:;  ;  ;  ;  

溴代烷烃论文-丁宗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