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杰
黄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435000
摘要: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创伤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照常规骨瓣开颅的临床优势。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基线治疗基础上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患者在基线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比照两组颅内压水平及GCS评分于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而后随访3~6个月,统计两组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颅内压及GC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合计16人术后死亡,对照组合计24人术后死亡。研究组良好率为46.55%,显著好于对照组的31.03%。结论:重型颅脑创伤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更好地改善预后,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颅脑创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开颅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车辆总量不断攀升,尤其是驾驶员从驾校草率毕业后驾驶的私家车越来越普及,因此,交通事故发生率在我国不断上升。由此可知,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性外伤发生率也显著提升。在所有外伤中,重型颅脑损伤无疑是最严重、最凶险的外科损伤,该病多伴发脑挫裂伤,致使颅内诱发水肿、急性硬膜下血肿、颅内压急剧攀升。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其死亡率高达20%~50%,且致残率更是高达80%以上[1]。在临床上,本病必须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治方能保住性命,而其核心治疗原则就是迅速地实施外科颅内减压[2]。我院近年来开展了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专项研究,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照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本病救治,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临床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5月~2014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脑外伤重症患者,合计116人。其中男61人、女55人。所有患者的年龄在28~57岁之间,平均年龄(37.4±2.3)岁。致伤时间在0.5~4h之间,平均(1.7±0.6)h。所有患者经颅脑CT确诊合并有大面积脑挫裂伤、颅内肿胀及出血,或是急性颅内血肿/硬膜下血肿伴发脑挫裂伤。且所有患者其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小于8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人。两组性别、年龄、致伤时间等资料比照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基线治疗:全部病例入院后依照《重型颅脑外伤救治指南》[3]实施常规救治及手术筹备,常规治疗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脱水、降颅内压、抗炎、退热、维系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以及其他相应支持治疗。
1.2.2研究组:本组于基线治疗基础上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所有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麻,而后实施骨瓣去除,骨瓣面积规格为12cm×15cm。暴露脑组织后,首先将挫裂脑组织及硬膜外血肿充分清除,进而将硬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清除。再对颞肌和皮瓣实施创面止血,最后将硬膜边缘、颞肌边缘和帽状腱膜实施减张成形缝合。以上处理完成后,依据颅内腔创伤情况相应否留置或不留置引流管,再将帽状腱膜层及头皮层妥善缝合。术毕。
1.2.3对照组:本组于基线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骨瓣开颅术。所有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麻,而后实施影像学定位锁定血肿及梗死灶,而后确定骨瓣去除位置后实施开颅减压,去除的骨瓣规格不大于6cm×8cm,而后经由该骨窗创口充分清除坏死的脑组织及颅内血肿,常规留置引流管,常规缝合,术毕。术后根据恢复情况实施相应的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首先比照两组颅内压水平及GCS评分于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而后随访10个月,统计两组的恢复情况。①显效: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活动;②轻度残疾:能实施基本的生活自理,但丧失劳动能力;③重度残疾: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全天候家庭护理;④植物生存;⑤临床死亡。将显效与轻度残疾计入良好率统计中。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获取数据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颅内压及GCS评分变化:两组治疗前颅内压及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颅内压及GCS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神经外科领域公认颅脑损伤患者即使其及时得到救治,然而若是其伤势严重,仍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4]。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其颅内损伤形式繁多,如脑水肿、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脑组织挫裂、脑干损伤等。其中,脑水肿是普遍发生的显著症状,而该症状可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最终引发脑疝,直接使患者致死。此外,若是颅内血肿体积较大,可诱发占位效应,压迫神经中枢,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而使患者死亡。这样可以看出,迅速采用外科手术进行颅内减压是治疗本病的核心原则。
在以往,此类伤情均实施常规骨瓣开颅治疗,然而该术式获得骨窗相对狭隘,大都只是额瓣、额颞瓣及颞顶瓣被去除,无法发挥显著的减压效果,虽然能够缓解颅脑损伤的病变进程,然而却无法迅速使颅内压降低。此外,由于骨窗面积狭窄,术者操作时难以将坏死脑组织及残留血肿充分清除,因而有较高几率造成更多的后遗症[5]。故当前临床逐渐弃用该陈旧疗法,转而探寻新的治疗方案。
当前,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被广泛应用于重度颅脑创伤的优先遴选术式。由于该术式开启的骨窗面积广阔,患者其额、颞、顶叶及前、中颅窝等均能够充分暴露,这样术者能够便捷地对这些位置的坏死脑组织及血肿实施充分细致的清除,这样可迅速使颅内压得以缓解,从而可遏制脑疝形成,并有助于术后颅内血液及脑脊液循环的修复和重建,进而可遏制颅内可能发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本次研究中,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更迅速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极大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降低死亡率。综上所述,重型颅脑创伤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扬清,张卫,金浩,等.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2(31):6781-6782.
[2]熊志云,艾文兵.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78-79.
[3]张好臣.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对比[J].中医临床研究,2013,(6):112-113.
[4]尹宏,吕加希,陈庆春,等.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9):51-52.
[5]黎开宇,李斌,陈昶春.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分析[J].当代医学,2012(3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