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律性论文-魏泽,许敏鹏,明东,穆思雨

节律性论文-魏泽,许敏鹏,明东,穆思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节律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经颅交流电刺激,序列反应时任务,脑电图,运动学习

节律性论文文献综述

魏泽,许敏鹏,明东,穆思雨[1](2019)在《节律性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运动序列学习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脑电节律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12月,年轻健康志愿者60例均分为4组,分别采用20 Hz经颅交流电刺激行左侧运动皮层(C3)真/伪刺激或右侧初级运动皮层(C4)真/伪刺激,刺激前后受试者完成左/右手随机/规律按键4种手指序列按键任务,任务过程中采集脑电信号。观察反应时、正确率;脑电信号进行事件相关谱扰动多重差值分析。结果 C4真刺激后,受试者左手任务反应时缩短。结论右侧初级运动皮层20 Hz经颅交流电刺激能提高左侧肢体运动序列学习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牛若愚,于洋澜,李亚楠,刘莹[2](2019)在《个体间节律性运动协调的神经机制:一项近红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个体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参与活动的身体部分也会进行相应的协调和组织,这一过程被称为动作协调,人类的日常活动中运动协调对个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动作协调不仅发生于个体内部,同样也发生于个体之间,是很多团队竞技运动的基础。根据自组织理论,个体间动作协调的相位模式分为对称和交替模式。已有行为证据表明,相比于对称模式,交替模式下的动作协调更加不稳定并难以维持。在神经层面上,前辅助运动区(pre-SMA)和顶下回(IPL)在个体内动作协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二者在个体间动作协调时的激活模式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选取pre-SMA和IPL作为兴趣区,要求参与者在相同节律下进行叁种不同模式摆腿任务,同时,采用近红外光谱(f NIRS)探究不同相位模式下兴趣区激活程度的差异。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修正的个体间动作协调实验范式,要求30名参与者(男性6对,女性9对)在1Hz频率下进行叁种模式的摆动小腿任务(单独摆腿,双人对称/交替摆腿),并使用采样频率为7.81Hz的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仪(f NIRS)监测个体不同摆腿任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过程中,两名被试(A和B)相距1 m,面向相同的方向,分别坐在改装后的椅子上(高1 m),要求他们按照屏幕呈现的不同模式进行摆动小腿任务,同时使用周边视野区观察彼此的动作。整个实验分为叁个部分:(1)A单独摆腿;(2)B单独摆腿;(3)双人共同摆腿,每个部分包括16个blocks,其中双人共同摆腿阶段包含对称模式和交替模式各8个blocks,这两种模式随机呈现。每个block持续5s,被试需要按照1Hz的频率和指定的模式摆动小腿,每个部分之间有30s的休息时间。近红外光谱研究设计中,我们按照10/20导联系统和兴趣区的选取(SMA和IPL),在被试的右侧额顶区域放置两套3x5的探头组合,形成22个通道,中心位置为C4点,对收集的氧合血红蛋白(Hb O)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通过变异系数(CV%)对每个被试的所有通道的信号质量进行检测和筛选,剔除变异系数大于15%的通道。基于MATLAB的HomER2工具包对采集到的光信号数据进行处理,首先采用运动伪迹矫正算法(MARA)检测出大于平均值3个标准差的采样点并进行矫正。随后,通过带通滤波(0.01-0.15Hz)剔除高频噪音和头动等伪信号。根据修正的Beer-Lambert定律,将光学数据转化为血氧浓度信号。最后,以-2-0s为基线,对所有被试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平均。之后,利用SPSS 22.0完成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将大脑偏侧作为组间变量与兴趣区和摆腿条件进行2(偏侧:同侧和对侧)x2(兴趣区:右侧pre-SMA和右侧IPL)x3(摆腿条件:单独摆腿,对称摆腿和交替摆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交替摆腿任务的激活程度大于对称摆腿和单独摆腿,差异呈边缘显着。而对称摆腿的激活程度大于单独摆腿,但是差异不显着。其他主效应及交互作用不显着。虽然本研究没有得到大脑偏侧的主效应,也没有得到与大脑偏侧相关的交互作用,但仍然对摆腿模式是否可能由偏侧所驱动感兴趣。为了进一步探究对侧和偏侧对于摆腿条件主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两种偏侧下进行方差分析。在同侧大脑皮层中,2(兴趣区:右侧pre-SMA和右侧IPL)x3(摆腿条件:单独摆腿,对称摆腿和交替摆腿)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摆腿条件的主效应不显着,叁种摆腿条件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其他主效应及交互作用不显着。而在对侧大脑皮层中,2(脑区:右侧pre-SMA和右侧IPL)x3(摆腿条件:单独摆腿,对称摆腿和交替摆腿)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摆腿条件的主效应显着,其他主效应及交互作用不显着。与对称或单独模式相比,交替模式下兴趣区的激活要强烈得多,但是对称摆腿与单独摆腿的激活程度没有显着差异。研究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个体间的动作协调涉及到对侧pre-SMA和对侧IPL区域。这与自组织理论相一致,交替模式下的人际间动作需要更多认知资源的参与。此外,对称模式的较低激活程度可能意味着较高的自动化加工模式,对认知资源的需求程度并不高。(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陈娇,朱海惠,倪春芳,陈思敏[3](2019)在《节律性康复训练对帕金森患者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节律性康复训练对帕金森患者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62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节律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节律性康复训练在帕金森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可促进其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白文楼,齐晓勇,高曼,陈学锋,姚文静[4](2019)在《昼夜节律性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昼夜节律性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312例,根据PCI结果分为正常血流组286例,慢血流或无复流组26例,比较2组各项基本临床资料,筛选与急诊PCI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有关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28和再灌注时间≥6 h是影响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昼夜节律性对急性STEMI患者PCI治疗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无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鲁子问[5](2019)在《节律性发展: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然特性与可能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小学英语课程自2001年作为国家课程开设,至今已有将近20年的发展,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还呈现较为显着的不均衡现象,以及小学英语课程历史尚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育背景存在较多差异,致使我国小学英语课程实施尚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其中,较为明显的问题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和活动与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目标的距离,主要(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9年35期)

王晓平[6](2019)在《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轻中度失能老人临床康复疗效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轻中度失能老人的临床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内轻中度失能老人6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理疗加上常规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理疗加上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康复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在轻中度失能老人康复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66期)

曹丛红,姚靖,王佳娣,张丹丹[7](2019)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节律性加重干眼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干眼(Dry eye,DE)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眼部干燥、异物感、视疲劳、畏光及视力下降等。本病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集中于抗炎、激素及人工泪液的治疗,毒副作用大,疗程长,而中医学博大精深,可精研《伤寒论》等(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张崇志,孙海洲,桑丹,李胜利,张春华[8](2019)在《节律性日粮对鄂尔多斯细毛羊泌乳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节律性日粮对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泌乳中后期泌乳量、乳成分和血液指标及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39.34±2.58)kg的泌乳中后期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高-低蛋白组和低-高蛋白组,进行为期60 d的节律性蛋白日粮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泌乳期60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和90日龄高-低蛋白组羔羊的平均体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整个试验期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和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期45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乳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期60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的平均泌乳量和乳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期60 d和90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显着高于低-高蛋白组和对照组(P<0.05)、总蛋白的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期60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显着高于低-高蛋白组和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节律性饲喂不同蛋白浓度日粮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细毛羊泌乳中后期母羊体重、日增重、泌乳量、乳脂肪和乳蛋白的含量,而且促进羔羊的快速生长和发育,泌乳中后期鄂尔多斯细毛羊更适合高-低蛋白节律性饲喂方式。(本文来源于《家畜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陈瑾,张丽薇[9](2019)在《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踏车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踏车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踏车训练治疗,两组均连续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运动功能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训练前,两组UPDRSⅢ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UPDRSⅢ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训练前及训练1周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周及3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踏车训练可显着提高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同时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张婷[10](2019)在《P物质在变应性气道炎症中生物节律性表达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变应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观察其病理学改变,检测上下气道P物质(Substance P,SP)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表达差异,探讨P物质在变应性气道炎症小鼠中的生物节律性表达。方法:将84只6~8周龄雄性BABL/c小鼠随机分为14个组,分别为实验组(0:00组,04:00组,08:00组,12:00组,16:00组,20:00组,24:00组)和对照组(0:00组,04:00组,08:00组,12:00组,16:00组,20:00组,24:00组),每组6只,实验组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Al(OH)_3+PBS水行腹腔右侧注射基础致敏,以5%OVA超声雾化吸入及2.5%OVA滴鼻激发,对照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OVA基础致敏、雾化吸入及滴鼻激发。造模完成后,记录其症状并用迭加法计分,大于5分为造模成功。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进行右侧心室采血,离心后取上清液,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上清液中SP蛋白的表达量。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段内SP在鼻腔组织、肺组织及支气管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分布及含量。取小鼠鼻腔组织、左肺组织及左主支气管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切片中SP阳性细胞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实验组各时间段内血浆中S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0:00组(321.99±26.41)pg/ml、04:00组(310.76±23.1)pg/ml及24:00组(335.62±25.82)pg/ml SP含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其他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鼻腔组织、左肺组织左主支气管组织中SPmRNA表达明显高于各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鼻腔组织、左肺及左主支气管免疫组化切片中SP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P物质参与了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发病过程,且在其中呈现生物节律性表达,在0:00-04:00间出现表达峰值,提示神经肽在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上气道和下气道中均有生物性表达,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变应性气道炎症的生物节律性提供依据,并初步揭示了神经肽在其生物节律性中的作用及意义,同时可能为变应性气道炎症的针对性给药时间提供新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节律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个体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参与活动的身体部分也会进行相应的协调和组织,这一过程被称为动作协调,人类的日常活动中运动协调对个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动作协调不仅发生于个体内部,同样也发生于个体之间,是很多团队竞技运动的基础。根据自组织理论,个体间动作协调的相位模式分为对称和交替模式。已有行为证据表明,相比于对称模式,交替模式下的动作协调更加不稳定并难以维持。在神经层面上,前辅助运动区(pre-SMA)和顶下回(IPL)在个体内动作协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二者在个体间动作协调时的激活模式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选取pre-SMA和IPL作为兴趣区,要求参与者在相同节律下进行叁种不同模式摆腿任务,同时,采用近红外光谱(f NIRS)探究不同相位模式下兴趣区激活程度的差异。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修正的个体间动作协调实验范式,要求30名参与者(男性6对,女性9对)在1Hz频率下进行叁种模式的摆动小腿任务(单独摆腿,双人对称/交替摆腿),并使用采样频率为7.81Hz的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仪(f NIRS)监测个体不同摆腿任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过程中,两名被试(A和B)相距1 m,面向相同的方向,分别坐在改装后的椅子上(高1 m),要求他们按照屏幕呈现的不同模式进行摆动小腿任务,同时使用周边视野区观察彼此的动作。整个实验分为叁个部分:(1)A单独摆腿;(2)B单独摆腿;(3)双人共同摆腿,每个部分包括16个blocks,其中双人共同摆腿阶段包含对称模式和交替模式各8个blocks,这两种模式随机呈现。每个block持续5s,被试需要按照1Hz的频率和指定的模式摆动小腿,每个部分之间有30s的休息时间。近红外光谱研究设计中,我们按照10/20导联系统和兴趣区的选取(SMA和IPL),在被试的右侧额顶区域放置两套3x5的探头组合,形成22个通道,中心位置为C4点,对收集的氧合血红蛋白(Hb O)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通过变异系数(CV%)对每个被试的所有通道的信号质量进行检测和筛选,剔除变异系数大于15%的通道。基于MATLAB的HomER2工具包对采集到的光信号数据进行处理,首先采用运动伪迹矫正算法(MARA)检测出大于平均值3个标准差的采样点并进行矫正。随后,通过带通滤波(0.01-0.15Hz)剔除高频噪音和头动等伪信号。根据修正的Beer-Lambert定律,将光学数据转化为血氧浓度信号。最后,以-2-0s为基线,对所有被试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平均。之后,利用SPSS 22.0完成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将大脑偏侧作为组间变量与兴趣区和摆腿条件进行2(偏侧:同侧和对侧)x2(兴趣区:右侧pre-SMA和右侧IPL)x3(摆腿条件:单独摆腿,对称摆腿和交替摆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交替摆腿任务的激活程度大于对称摆腿和单独摆腿,差异呈边缘显着。而对称摆腿的激活程度大于单独摆腿,但是差异不显着。其他主效应及交互作用不显着。虽然本研究没有得到大脑偏侧的主效应,也没有得到与大脑偏侧相关的交互作用,但仍然对摆腿模式是否可能由偏侧所驱动感兴趣。为了进一步探究对侧和偏侧对于摆腿条件主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两种偏侧下进行方差分析。在同侧大脑皮层中,2(兴趣区:右侧pre-SMA和右侧IPL)x3(摆腿条件:单独摆腿,对称摆腿和交替摆腿)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摆腿条件的主效应不显着,叁种摆腿条件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其他主效应及交互作用不显着。而在对侧大脑皮层中,2(脑区:右侧pre-SMA和右侧IPL)x3(摆腿条件:单独摆腿,对称摆腿和交替摆腿)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摆腿条件的主效应显着,其他主效应及交互作用不显着。与对称或单独模式相比,交替模式下兴趣区的激活要强烈得多,但是对称摆腿与单独摆腿的激活程度没有显着差异。研究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个体间的动作协调涉及到对侧pre-SMA和对侧IPL区域。这与自组织理论相一致,交替模式下的人际间动作需要更多认知资源的参与。此外,对称模式的较低激活程度可能意味着较高的自动化加工模式,对认知资源的需求程度并不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节律性论文参考文献

[1].魏泽,许敏鹏,明东,穆思雨.节律性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运动序列学习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

[2].牛若愚,于洋澜,李亚楠,刘莹.个体间节律性运动协调的神经机制:一项近红外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陈娇,朱海惠,倪春芳,陈思敏.节律性康复训练对帕金森患者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

[4].白文楼,齐晓勇,高曼,陈学锋,姚文静.昼夜节律性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

[5].鲁子问.节律性发展: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然特性与可能路径[J].福建教育.2019

[6].王晓平.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轻中度失能老人临床康复疗效的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7].曹丛红,姚靖,王佳娣,张丹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节律性加重干眼1例[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9

[8].张崇志,孙海洲,桑丹,李胜利,张春华.节律性日粮对鄂尔多斯细毛羊泌乳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9

[9].陈瑾,张丽薇.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踏车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10].张婷.P物质在变应性气道炎症中生物节律性表达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

标签:;  ;  ;  ;  

节律性论文-魏泽,许敏鹏,明东,穆思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