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重取贮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松鼠,食物,灰鼠,红松种子
重取贮点论文文献综述
鱼岗,张子栋[1](2006)在《凉水保护区松鼠冬季重取贮点强度的初步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在冬季食物缺乏的不同程度期的松鼠对红松种子的重取食强度,2004年11月~2005年3 月,在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用样方调查法,对松鼠在初冬、仲冬、晚冬对红松种子埋藏贮点重取的强度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10-01)
宗诚,鱼岗,粟海军,韦启浪[2](2005)在《冬季凉水保护区松鼠(Sciurus vulgris)重取贮点强度的初步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在冬季的不同时期,即在食物缺乏的不同程度期的松鼠重取食强度,2004年11月~2005年3月,在东北林业大学所属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用样方调查法,初步调查了松鼠在冬季不同的时期(初冬、仲冬、晚冬)对食物埋藏贮点重取的强度。(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5-09-26)
粟海军[3](2005)在《凉水自然保护区松鼠(sciurus vulgaris)重取贮点及其与红松(Pinus koraiensis)天然更新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松鼠和红松都是我国东北林区极具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种,松鼠发达的贮食行为及红松种子扩散对动物的依赖使之成为研究贮食动物与植物传播间关系的最好素材。本文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在冬季雪被条件下,采用样方法对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松鼠重取的贮点和红松幼苗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从松鼠的觅食生存策略上探讨了在冬季不同时期凉水松鼠重取的强度变化及重取贮点特征;并利用GIS技术对重取贮点和红松幼苗建立了分布模型,从景观尺度上探讨了松鼠对维护红松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1) 凉水自然保护区松鼠重取贮点中,当场取食的贮点数占83%:1粒松籽的贮点数为163个,占到68.2%;2粒的为59个,占到24.7%,3粒以上的极少;最大的重取贮点径口达28.3cm,最小为12.7cm,平均为19.2cm;重取贮点的深度最大值为14.3cm,最小的4.5cm,平均为9.8cm;重取贮点雪被深度最厚为9.1cm,最薄为1.1cm,平均为4.5cm;松鼠重取的足迹链中最长是为18.1m,最短为6.5m。 2) 松鼠重取松籽的强度在初冬时最大,晚冬次之,仲冬最小。叁个时期的重取贮点数存在极显着差异(x~2=17.247,df=2,p<0.05)。松鼠重取强度在冬季不同时期的分配符合将饥饿风险降到最小的觅食经济原则。 3) 重取贮点及红松幼苗与生态因子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 y=0.0844X_(12)-0.2745X_(13)+0.1791X_(14)-0.0988X_(15)-0.0944X_(16)-0.1818X_(17)-0.2881X_(18)-0.4495X_(19)+0.4498X_(21)+0.1939X_(31)-0.2040X_(32)+0.2104X_(33)+0.0005X_(34)-0.0090X_(35)-0.1929X_(37)-0.1834X_(38)-0.1578X_(42)-0.4449X_(43)+0.0369X_(51)-0.3351X_(61)-0.2284X_(63)-0.1083X_(64)-0.3787X_(65)-0.0810X_(71)+0.0683X_(72)-0.1738X_(73)+0.1991X_(75)+0.0491X_(81)-0.2811X_(82)-0.0545X_(83)+0.2659X_(91)+0.0226X_(92)+0.0316X_(101)+0.1552X_(111)+0.4544X_(112)+0.1542X_(121)+0.2779X_(122) (F=2.605,P=0.003(df=37,268),R=0.860,R2=0.739) y=0.084X_(12)-0.278X_(13)-0.169X_(14)+0.060X_(15)+0.170X_(16)+0.102X_(17)+0.070X_(18)-0.018X_(19)-0.406X_(21)-0.188X_(31)-0.352X_(32)-0.051X_(33)+0.073X_(34)-0.269X_(35)-0.261X_(37)+0.006X_(38)-0.254X_(42)-0.324X_(43)+0.376X_(51)-0.335X_(61)-0.043X_(63)-0.284X_(64)-0.074X_(65)-0.288X_(71)-0.174X_(72)-0.217X_(73)-0.335X_(75)+0.271X_(81)+0.031X_(82)+0.142X_(83)+0.230X_(91)-0.061X_(92)-0.004X_(101)+0.001X_(111)-0.324X_(112)+0.086X_(121)+0.173X_(122)(F=0.985,P=0.520(df=37,268),R=0.719,R~2=0.517) 4) 凉水保护区松鼠的重取贮点与红松幼苗的数量分布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r=-0.2453,p=0.0471;y=55.2136462-0.152516209x)。 5) 运用GIS技术建立分布模型,得出重取贮点分布强度大的区域集中在凉水保护区的1、2、4、9、10、12、13、19、20、22、23、25、26、29等林班区域;幼苗为2、3、5、6、8、9、10、14、15、16、18、22、23、25等林班区域。重取贮点与红松幼苗分布强度负相关程度较大的区域为3、5、6、7、10、14、16、18、25林班的部分区域,约占总面积的35%。重取贮点与红松幼苗在景观尺度上分布的相关性为说明松鼠是红松林天然更新的主要贡献者给出了直接的证据。 6) 在凉水采用雪被条件下调查重取贮点情况和从景观尺度上探讨松鼠与红松天然更新关系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松鼠的贮食行为是松鼠应对严冬恶劣食物条件和环境状况的一种觅食生存策略。松(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5-05-01)
重取贮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在冬季的不同时期,即在食物缺乏的不同程度期的松鼠重取食强度,2004年11月~2005年3月,在东北林业大学所属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用样方调查法,初步调查了松鼠在冬季不同的时期(初冬、仲冬、晚冬)对食物埋藏贮点重取的强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取贮点论文参考文献
[1].鱼岗,张子栋.凉水保护区松鼠冬季重取贮点强度的初步观察[C].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6
[2].宗诚,鱼岗,粟海军,韦启浪.冬季凉水保护区松鼠(Sciurusvulgris)重取贮点强度的初步观察[C].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5
[3].粟海军.凉水自然保护区松鼠(sciurusvulgaris)重取贮点及其与红松(Pinuskoraiensis)天然更新关系[D].东北林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