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支承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工程类比,顶板运动,来压步距,支承压力
支承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康建[1](2018)在《综采工作面顶板运动及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曲矿18404工作面实际地质情况为工程背景,利用工程类比法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了工作面的来压步距、动载系数以及支承压力的作用范围。结果表明:18404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34.29 m,周期来压步距为14 m,动载系数为1.56,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为距煤壁3.66 m,作用范围为13.46 m。研究结论可为支架选型提供理论依据,以保障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8年02期)
李林[2](2016)在《十八辊冷轧机工作辊侧支承装置的运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十八辊冷轧机工作辊侧支承装置的机构运动进行分析,得到横移梁位置及位移传感器行程与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选取两组参数对公式进行验证,确认所推导公式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一重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王智伟,王峰,刘毅,查俊,赵万华[3](2016)在《静压支承动静特性及运动误差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静压支承动静态特性的研究依赖于所采用的节流器形式和结构形式,主要集中在静压轴承(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的油腔形状、轴承结构、轴承表面粗糙度、润滑介质和轴承弹性变形的影响,对于静压支承热效应的影响及静压导轨动静特性的研究涉及较少。对静压支承运动误差的研究大都是从运动件静力平衡出发,未考虑运动速度和结构变形对运动误差的影响。最后,从静压支承的标准化、模块化和产业化研究,静压支承的热效应研究,静压导轨的动静特性研究以及服役态下静压支承运动误差研究等方面提出研究展望。(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李艳丽,门正兴,王泽忠,张泽磊[4](2016)在《大型支承辊非金属夹杂物运动轨迹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型锻造支承辊轴颈密集夹杂性缺陷产生原因开展理化检验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锻造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中的节点反向跟踪技术,确定支承辊夹杂物缺陷在钢锭中的初始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支承辊轴颈密集夹杂性缺陷为硅酸盐和氧化铝的复合型夹渣,来源为距钢锭底面450 mm、距钢锭外表面70 mm的196 mm×150 mm矩形区域内。(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俞冀,吴强,马苏扬,周陈全,廖萍[5](2015)在《磁悬浮圆柱形直线运动导轨副支承导轨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承载力为1000N,跨度为0.6m,支承导轨外径为60mm的磁悬浮圆柱形直线运动导轨副为例,分析了支承导轨在自重和电磁力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及其对导轨悬浮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空心支承导轨代替实心支承导轨,分析了影响空心支承导轨内径大小的因素,并确定最优内径为45mm,空心支承导轨重量只为实心支承导轨的43%,大大节省了材料,且在上述作用力下挠度只有0.0044mm,不会影响悬浮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5年11期)
尤浩,陈国定,陈俊宇,孙恒超[6](2014)在《压气机前支承轴承腔油滴运动及沉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航空发动机前支承轴承腔为模型,采用CFX软件计算了若干工况条件和轴承腔结构下的气相介质切向速度,并获得气相介质切向速度的拟合公式;建立了单个油滴在气相介质阻力和重力影响下的运动方程,采用数值求解的方法实现了油滴运动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油滴沉积特性的分析,并探讨了转子转速和油滴直径对油滴运动和沉积的影响。油滴沉积率及动量转移率的计算,是开展油膜厚度和速度计算的基础,继而为轴承腔换热分析提供初始条件。(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4年06期)
左昊诚,姜伟,张鸣,王婧[7](2014)在《偏心驱动下气浮支承精密运动平台的稳定性和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偏心驱动对气浮支承精密运动平台的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偏心驱动下运动平台的理论分析模型。采用无量纲的偏心率表征驱动力位置和检测位置的偏心,分析了偏心率对系统稳定性和精度的影响规律。根据实际精度和稳定性指标要求,提出了偏心率设计准则,即在设计精度决定的控制带宽下,保证合理的稳定性裕度,偏航和俯仰方向偏心率的控制范围。所提方法已用于气浮支承精密运动平台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运动平台的位置跟踪误差在设计要求内。(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4年01期)
谢冬华,王华,洪荣晶,陈捷[8](2013)在《基于智能运动控制的回转支承寿命延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运动控制的回转支承寿命延长新方法,建立了基于力矩型神经网络阻抗控制的回转支承运动控制系统模型,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可自适应外部负载的变化,使功率损耗降低,降低了回转支承损伤发生的几率和损伤发展的速度,实现回转支承使用寿命的延长。(本文来源于《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分册)》期刊2013-08-24)
谢冬华,王华,洪荣晶,陈捷[9](2013)在《基于智能运动控制的回转支承寿命延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运动控制的回转支承寿命延长新方法,建立了基于力矩型神经网络阻抗控制的回转支承运动控制系统模型,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可自适应外部负载的变化,使功率损耗降低,降低了回转支承损伤发生的几率和损伤发展的速度,实现回转支承使用寿命的延长。(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S1期)
谢冬华,洪荣晶,王华[10](2013)在《回转支承自适应负载的运动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回转支承运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传统阻抗控制为基础,分析由于动力学模型不确定造成的误差,用神经网络补偿这一误差,建立基于力矩型神经网络阻抗控制结构,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力矩型神经网络阻抗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及鲁棒性,能实现回转支承系统的驱动力和位置的双重高精度控制,从而降低功率损耗,有效减少损伤的发生机率和减缓损伤发展速度,延长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支承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十八辊冷轧机工作辊侧支承装置的机构运动进行分析,得到横移梁位置及位移传感器行程与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选取两组参数对公式进行验证,确认所推导公式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支承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康建.综采工作面顶板运动及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8
[2].李林.十八辊冷轧机工作辊侧支承装置的运动分析[J].一重技术.2016
[3].王智伟,王峰,刘毅,查俊,赵万华.静压支承动静特性及运动误差研究进展[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6
[4].李艳丽,门正兴,王泽忠,张泽磊.大型支承辊非金属夹杂物运动轨迹有限元分析[J].铸造技术.2016
[5].俞冀,吴强,马苏扬,周陈全,廖萍.磁悬浮圆柱形直线运动导轨副支承导轨优化[J].制造业自动化.2015
[6].尤浩,陈国定,陈俊宇,孙恒超.压气机前支承轴承腔油滴运动及沉积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
[7].左昊诚,姜伟,张鸣,王婧.偏心驱动下气浮支承精密运动平台的稳定性和精度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4
[8].谢冬华,王华,洪荣晶,陈捷.基于智能运动控制的回转支承寿命延长方法[C].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分册).2013
[9].谢冬华,王华,洪荣晶,陈捷.基于智能运动控制的回转支承寿命延长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0].谢冬华,洪荣晶,王华.回转支承自适应负载的运动控制方法[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