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气骏爽 篇体光华——论傅璇琮先生学术论着的语言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杨若柳[1](2020)在《格高调逸 ——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文中提出“格调”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一个极具集成性与包容性的概念,一直贯穿中国古代的诗学理论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格调”并非从一开始就以自觉、成熟的形态存在,而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萌芽与唐宋元的沉淀,直到明代格调诗论才成熟与完善,“格调”在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其具体内涵亦不同。为此,本文以“格调”为研究对象,对古代诗学进程中的“格调”进行细致梳理,注重把握不同阶段“格调”的内涵变化,明确茶陵派格调论在格调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茶陵派领袖李东阳及其成员的格调理论,探究李东阳格调论乃至于整个明代格调诗论的理论作用与历史意义。本文的绪论首先明确了本论题的研究缘起,对以格调与茶陵派为对象的研究着作、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厘清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与成绩,进而表明了本论题的研究空间与价值意义。本文的第一章先对“格”与“调”的基本涵义进行梳理、阐释,对“格调”一词的涵义进行初步界定。进而从众多文论专着中爬梳“格调”一词的发展变化,明晰“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进程中的演变历程。该部分以明代格调理论为界,将古代格调诗学分为三段:前格调诗学、明代格调诗学与后格调诗学。其中,前格调诗学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四部分梳理;明代格调诗学以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为主线贯穿明代格调理论发展进程;后格调诗学主要阐释清代格调派代表沈德潜的诗学理论。通过梳理格调诗学的发展演变,明确茶陵派的格调理论在整个格调理论发展史中的关捩地位。本文的第二章具体阐释格调论视野下茶陵派的格调理论,以分析李东阳的格调论为主,兼考察茶陵派其他成员的格调理论。通过分析茶陵派的格调论,明晰茶陵派,尤其是李东阳的格调论在整个格调诗学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本文的第三章将格调论与风骨论、意境论进行对比,从古代诗学的大视野中评析格调理论的特色与价值,并探索格调理论对明清诗学的实践贡献与意义。
李文辉[2](2020)在《清代古诗选本选评鲍照诗歌研究》文中指出鲍照是南朝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元嘉诗风向永明体诗风过渡的关键人物。中国古典诗歌价值体系的建立与作品的选辑息息相关,清代作为中国古典诗学发展的高潮,诗论家的诗学观念以及对诗歌的品评主要是通过选本形式直接体现的。清代诗坛门派众多,异说蜂起,不同流派或师承的诗论家论诗旨趣、宗法对象不尽相同,对鲍照诗歌的接受也呈现出集大成的时代特点。本文立足于清代古诗选本,从文学接受角度,分三章考察清代诗学大家对鲍照诗歌整体风貌的建构、诗歌名篇的筛选、历代诗人的评价以及对后世诗坛的影响。绪论中将清代之前文人学者对鲍照诗歌的接受情况进行梳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可知,清前学者更关注鲍诗之艺术风格以及渊源影响。同时,对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及理论支撑加以说明,保证论题的可操作性。第一章主要论述清代古诗选本接受鲍诗的基本态势,归纳清代不同时期的古诗选本对鲍照诗歌诗坛地位的认定。清代前期古诗选本十分推崇鲍照诗歌,在选诗数量和评点阐述方面都有所体现。王夫之《古诗评选》和吴淇《六朝选诗定论》认为鲍照与谢灵运可并驱元嘉诗坛,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和王士禛《古诗选》或指摘鲍诗直率浅近,或仍以谢灵运为元嘉之首,但都认为鲍诗瑕不掩瑜。清代中期沈德潜《古诗源》、张玉谷《古诗赏析》论诗注重创新性,从“格调”角度称赏鲍诗在诗歌体制及声韵结构上的突破。张琦《宛邻书屋古诗录》、刘大櫆《历朝诗约选》则对陈祚明、王士禛观点调和折中,认为在先唐诗人中鲍照首屈一指。清代后期,曾国藩《十八家诗钞》关注鲍照五言诗,认为鲍诗有“气势”;王闿运《八代诗选》偏重鲍照拟古诗,心仪鲍诗之“绮靡”。陈沆《诗比兴笺》和吴汝纶《古诗钞》关注鲍诗兴寄讽喻,注重对鲍诗创作意旨的阐述。第二章考察清代古诗选本对鲍诗语言风貌、创作技巧的独特认知。清代古诗选本辨别鲍诗体制,认为鲍照古诗生涩秀丽,笔力千钧;乐府慷慨耸拔又纯净高朗。在创作方式上,王夫之提出“声情论”,认为鲍诗声韵穆耳协心,合于自然。王夫之、陈祚明、张玉谷、陈沆等关注鲍照比兴手法的运用,认为鲍诗虽抒怨情,却有所节制。吴淇、陈祚明、曾国藩、王闿运等认可鲍照在诗题诗体方面的创变,认为鲍诗拟古而不泥古。第三章总结分析清代古诗选本对鲍诗在诗歌史贡献方面的认识。鲍照诗歌对后世诗坛影响深远,清代古诗选本对此评价颇高。鲍照对七言体制的完备有重大贡献,唐人七古深受其影响,在七言诗使字用韵、起结方式、诗题诗旨等方面借鉴鲍照。同时,鲍照拓宽了边塞诗的表现内容,高适、岑参、杜甫等诗人对鲍照的学习各有侧重。最后,鲍照山水诗借秋冬险峻萧瑟的景色以抒情,对杜甫、王维、孟浩然等皆有启发。诗论家将鲍照作为六朝典范,既是基于清代宗唐尊宋的争论,也与清代诗论家追求真诗、强调儒家诗教、拓宽师法范围有关。
赵石[3](2017)在《《历代文话》中的《文选》品评研究》文中认为文话,与诗话、词话一起,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着作体裁,以论析古文为重点,包含文道论、文气论、文境论、文体论、文术论、品评论、文运论等多方面内容。文话起源于宋代,经过宋金元的发展演进,在明清时期进入繁荣阶段。根据历代书目记载所作的初步统计,现存较重要的文话着作有百余种,长期以来文话资料的整理、汇刊却一直处于欠缺状态。近年来,文话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王水照先生主编的《历代文话》以及余祖坤《历代文话续编》相继出版问世,填补了我国文话文献资料整理方面的空白,为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以及中国语言学史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历代文话》作为我国古代文章学研究、评论资料之汇集,其中有很多关于《文选》的品评资料,且品评视角较为多样。关于《文选》选文标准的论述没有超出“沈思翰藻”的范围。对《文选》中作品的品评,主要包括解析疑难字词、赏析作品艺术风格、探析文章作法等方面的内容。《历代文话》中关于《文选》作品中疑难字词的训诂,纠正了《文选》李善注的错误之处,并对《文选》李善注的不足之处作了有益补充;在品评作品艺术风格的方法上有所突破,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作品抽象的艺术风格特征具象化;对《文选》作品间存在的摹拟现象进行了辨析,认为师其意不师其词,使读者不知所师,方为其妙;临文构思宜先篇章而后字句,以意运词,相体而施;在品评方法上,主要采用对比评文法。对《文选》中文体的品评主要从文体名称释义、文体源流、文体分类、文体体式等方面展开。在解释文体名称时,或依据字书、韵书、训诂书释义,或引述前人之语以释义,有时也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释义;关于文体起源,大都持宗经的观点;批评《文选》分类繁琐,立名有未安处;对《文选》文体体式的总结,基本上与《文选》作品的写作格式相吻合。
赵耀锋[4](2014)在《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是唐诗学史上的一个关捩点,此期古典唐诗学走向终结,现代意义上的唐诗学处于开启阶段,随着陈寅恪、闻一多、杨启高等学者对唐诗的深入研究,“唐诗学”学科得以形成。此期唐诗学思想丰厚,当时的诗话、唐代诗歌史、唐诗选本、唐诗研究专着及研究论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唐诗学思想。对这些唐诗学思想进行挖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唐诗学的研究。本论文拟在从唐至清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唐诗学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唐诗学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及论文的创新、价值与不足。第一章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本章从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本土文化思潮与外来文化思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章民国时期唐诗研究的方法。论文从把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分为社会学研究法、文化学研究法和文艺学研究法三种,分别对这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第三章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论文把民国时期分为三段,对每一段的唐诗学成果进行了详细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阶段唐诗学的概况进行了系统总结。第四章唐诗史论。在回溯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学术史的基础上,首先,论文对民国时期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其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历史地位论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再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兴盛原因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五章唐诗艺术论。在回溯唐诗艺术论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艺术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六章唐诗体派论。在回溯唐诗体派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唐诗体论和流派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七章,唐代诗人个案研究。对民国时期对唐代五位大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李贺、白居易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第八章唐诗学思想分论。论文以民国第一期、民国第二期、民国第三期主要学者的唐诗学思想为线索,分别对每一时期的唐诗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其中论文重点对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黄节、钱钟书、胡云翼、杨启高七位学者在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思想及其唐诗学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总之,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科学的学术方法被运用于唐诗学研究之中,现代唐诗学研究学术规范逐渐形成,唐诗学的理论体系得到确立,出现了一批唐诗学专家,唐诗学研究走向了自觉。此期历史学、文艺学、文献学、社会学研究的融通拓展了唐诗学研究的理论境界。民国时期的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对当代唐诗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秀敏[5](2011)在《建安散文研究》文中指出建安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的一大重镇,关于此时的诗歌、辞赋,学界创获颇多,对建安散文致力相对较少,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文学风格和表现形式,建安散文皆呈现出了新的风貌。本文以严可均所辑《全后汉文》、《全三国文》中的建安单篇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本出发,结合当时的时代文化背景,细致、深入地梳理和探讨建安时期各体文章的创作状况,探究其中的文学思想和时代风尚,力求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本文由绪论部分和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本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范围,确定了建安散文的起止年代和本文研究的文本内容。二是以时间为序,将建安散文的研究状况作了回顾和反思,分为三个阶段,着力论述第三阶段,即50年代初至今,认为建安散文在文本整理及校注、作家生平、思想及创作等方面的资料已经相当丰富,但是,对建安散文的研究,或局限在三曹、七子等代表作家作品,较少关注其他二三流的作家作品;或从内容角度,专论某家散文抑或综论建安散文;或从文体角度,单论某种或某类文体,研究视角和方法还需进一步拓展和开掘。三是确定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在考察建安散文的发展及特点的时候,努力遵循的几条原则。第一章介绍了建安散文的创作背景,主要分三个方面论述:一是社会政治背景,建安时期以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政局动荡不安,后期“区宇方辑”,三国分立基本形成,社会秩序较为安定。二是思想文化背景,与政治形势的多变相适应,此时的思想文化也相当活跃。三是建安士风与士人心态,在建安士人身上,既有汉末名士的风流,亦有建安时代造就的通脱。第二、三、四章从文体角度对建安散文进行了分类论述。第二章论及两种目的性、实用性和功利性较强的文体,即下行公文诏令和上行公文奏议。建安时期的诏令风貌多样,曹操的教令清峻通脱,曹丕的诏令典雅清丽,曹叡、孔融、曹植之作也各有特色。章表奏议等文章陈言务实,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或陈政言事,或荐才论人,或劝进辞让谢恩请功,或谈论军事外交,或品文论学,是建安士人积极参政议政的重要体现。此外,建安奏议个性鲜明,理、情并胜,行文严谨,结构严密,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三章论述了书牍、论说文和序体文。建安书牍情文并胜,既有很强的公文实用性的军政书牍,也有日渐兴盛的披心露性的私人书牍。从题材内容上,军政书牍可分为公务政事类、劝仕荐贤类、劝谏陈请类、外交辞令类、军事檄移类等,私人书牍可分为抒怀写志类、叙事类、品评论议类、状物描景类、戒书类、临终书信等。本文所论建安论说文有以“论”名篇的论文,有以“说”冠名的“说”文,还有以“难”、“答”、“对”名篇的对问体和以“释”、“辩”、“应”为题的设论体等问难类的文章,几乎涵盖了后世文章选集或文体学中罗列的各种论说文体。建安论说文承继两汉,在文学性和论辩技巧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它的前后相继促进了正始时期和晋代论说文的繁盛。建安序体文创作大盛,有典籍序、诗序、赋序、碑序、颂序、铭序、哀辞序、诔序、赞序、七序、俳谐文序、关于人物品评的序等十余种。建安时期序体文的大量涌现,既是文章辨体的产物,又是文学自觉意识增强的体现。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碑诔哀吊、颂赞铭箴等一般以四言韵语为规范体式的文体、杂文以及其他文体。碑文在经历了桓灵之际的兴盛之后渐衰,在内容和功用上,可分为墓葬之碑和纪事铭功之碑,不管是哪一类碑文,作为一种以褒扬功能为主的饰终礼文,在文辞、句式等方面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文学化色彩。东汉以来,私谥的盛行和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使建安士人们开始重视诔文中个体哀情的抒发,曹植的诔文堪称其中的代表,他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私人化和抒情化的特征,亲友的密切关系和叙咏中的骋才抒情使曹植诔文成为寄托个人情感的文人之文。伤悼弱子的哀辞、品今吊古的吊文以及哀策、祭文等伤悼文体,在庄重的述德以外,也开始注重自我哀情的抒发。建安颂文在颂美传统的影响下,虽然仍是“廊庙文学”中政治话语的一部分,但也出现了一些美细物和托物言志的平民化、日常化的作品。作为一种四言为主的韵文形式,建安颂文仍有较强的拟古、崇古风尚,但其语言上的骈俪化和颂序的大量出现,体现了颂文文体的发展变化和各种文体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影响。汉末至建安时期,文体的繁富和辨体意识的薄弱造成了一些文体,如赞颂二体的混用。赞美或颂美是赞的后起之意,赞颂二体在形式和功用上的相近造成了它们的混同使用,但二体在文章篇幅、语言风格、内容和文体功能、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方面仍有不同之处。曹植的《画赞》是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可见的最早的画赞作品。建安赞文在语言形式上皆为四言韵文,且一韵到底,两句为一节奏和停顿,篇幅一般较短,大多为八句,也有六句或十二句者。建安铭文沿承两汉,内容上仍以祝颂和警戒为主,既有诫谏之辞,亦有自警之言。但这一时期的铭文也发生了新变,出现了咏物铭、颂铭、碑铭等一些新的铭文形式,有的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有的与其他文体混合使用,不少铭文呈现出了明显的赋化特征。沿袭两汉,根据箴诫对象的不同,建安时期的箴文仍分为官箴和私箴,此外张紘作有一篇纯粹的咏物箴《瑰材枕箴》,已经完全偏离了箴体劝诫的功用。在杂文及其他文体这部分内容中,论及七体、连珠、俳谐文与“势”文等。第五章论述了建安散文的整体风貌。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文体发展与各体皆工,单篇文章创作日繁,无论从作者人数还是单篇作品的总数,建安文章都较两汉有了很大发展,在出现的40余种文体中,几乎每种文体都出现了较为纯熟的作者和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二是建安散文所体现的时代风尚,包括悲美意识、通过山水之乐传达的自然观与俳谐风尚等。三是人的觉醒下的文的自觉。在动荡的社会现实面前,建安文士视野更加开阔,生活内容更加丰富,情感体验更加细腻,文章创作追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艺术技巧讲求多样化,个体抒情性逐渐增强。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建安散文中的文学思想。建安时期论文的文章已经较为繁富,虽还未出现系统性的文学评论,但以曹丕《典论·论文》为代表,同两汉相比,建安士人的品藻、评赏已是主动的互相交流、沟通,他们畅谈各体文章,在单篇文章文体大备及各体发展非常成熟的情况下,辨体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或评论文章的功用、价值,或提出一些文学批评的原则,或品评古代及当时的某些文学作品。他们将文学批评当作文学创作的一部分,也是个体生命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第七章基于前文论述,确定了建安散文的文学史地位。建安散文相对先秦两汉散文,既有承续,又有新变和发展,既“收束汉音”、“兼笼前美”,又“振发魏响”、“作范后来”,开启了魏晋六朝散文新的审美风尚。建安堪称改造文章的时代。
张志勇[6](2010)在《唐代颂赞文体研究》文中认为颂和赞是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两种文体形式。它们以各自特殊的语言结构形式,述颂美赞着社会和人生,具有崇高的情感色彩和积极的价值判断。它们均源自于先秦,初兴于两汉,流变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大盛,是李唐时期诸多文体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研究中,我们结合唐代各阶段的社会文化思潮,从颂、赞创作和批评两大方面对唐代的颂赞作了探讨。从创作的角度看,初唐时期颂、赞在主题取向上有反思性和现实性的一面,既有应制而作也有文士的自制,其中以唐太宗、王绩、褚亮、颜师古、王勃等人的创作较为突出;盛唐时期,在文德政治理念下,颂和赞呈百花竞放的局面,这与时代乃至文士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在风格上有圆融和靡丽的一面。此期以唐玄宗、张说、张九龄、苏颋、李华、王维、李白等人的创作水平最高;中唐时期的颂赞在内容上出现了对圣德和帝王的疏离,较多的是对贤臣高士的赞歌,同时出现了较多的佛赞。此期的颂赞作家以韩愈、柳宗元、梁肃、白居易、吕温、符载等人的作品较好;晚唐五代,佛颂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这些佛颂在观照与体悟中走向了雅化一途。同时,这个时期,邈真赞登上了文学的前台,其纪传叙事文学的特征,表现的较为突出。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转变,此期的圣德明君和高德贤臣们已经遥不可望,盛世宏业的光芒也无法照射每天的生活,晚唐五代的士人的目光开始内转,用颂赞表现生活、山野和佛事等,为个人情志的表达找寻了又一出路。从文体的角度看,唐代颂、赞文体功能的发生,表现为颂文体的纪事功能指向和赞文体的纪传功能指向。颂赞文体的形式批评中,颂表现为颂序的恣肆,藻饰中的华丽和繁写下的精致;赞表现为体赡辞清,杂用文绮,华实相胜。注重缓急应节,繁约得正,贵乎精要。注重点睛画龙,夹叙夹议,义正志显;从语言层次中的突出形式及其前景化的角度看,唐代颂文体表现为对高、大、全、美的追求,对奇、僻、生、疏的张扬和词语的叠用与并列;唐代赞文体则表现为语音层面、词汇和句法层面,以及形式上的四言和多言、散体赞的出现。唐代颂赞文体的修辞则表现为:唐代的颂和赞多采用比喻和夸饰等微观修辞技巧,在宏观修辞上,唐颂多注重全知视点、节奏和距离,唐赞则多注重全知视点和场面。
王彩梅[7](2010)在《苏辙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苏辙作为宋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其成就不仅表现在丰富的学术着作以及文学创作方面,其文艺思想也是非常独特的。他的文艺思想是同北宋丰富多彩的学术背景联系起来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文道观”,苏辙援佛道入儒、以儒释解老的的哲学特点,使他对“道”的阐释也就表现出融会贯通的特点。苏辙“道”的内涵是丰富的,一方面指事物的本原和内在规律,具有客观普遍性,这是儒、道、释三家之“道”相通的内在根据;另一方面,包括事物道器、有无的辩证统一,具有现实实践性,这是儒、道、释“三教”可以合一的共同基础。苏辙认为“文之为言,犹曰万物各得其理云尔”,文是来阐明万物的本质规律的,近似于韩柳欧“文以明道”的观点。在道与文的关系上,苏辙更多从儒家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角度立论,道重于文。因而,重视文章的社会功用,反对不合时用的险怪奇涩的不良文风,主张学习两汉古文,写作语言质朴、条达舒畅的文章。第二章,“文气说”。一方面是指人之气。而人之气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一曰浩然之气,也即通常所理解的作家的思想、修养。二气还包括以阅历为基础的人生经验。苏辙的“人之气”可理解为一种完满充沛、强而有力的生命体验。另一方面是指文之气。指文章表现出来的总体风格和美感特征。苏辙就“养气”的方法和途径作了说明。苏辙认为,养气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加强内心修养,一是增长阅历。将游历山川、接触人物与激励自己的养气结合起来,这是苏辙在理论上的首创。第三章,人情说。苏氏蜀学基于对“人情”本体意义上的认识,在探讨圣人之道及解读儒家经典时,都以人情为归依。以“人情”说来注解《诗经》时,苏辙重申了《诗》“抒发情志”的特质。《诗》是天下之人发泄情感,挥斥幽愤的抒情之作。苏辙在注解《诗经》时,注重文本,从抒情主体的角度阐发诗意,力求对诗旨的确切把握。在《诗经》从经学到文学的转变过程中,其《诗集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章,作家论。苏辙在评判作家时,虽然也重视作家的艺术成就,但他更强调人格情操对文学作品气韵境界的重要影响,“文如其人”,是他文艺批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尺度之一。也是苏辙“文道”观“道”重于“文”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宋人文论的一般风气。
刘芳[8](2008)在《学术语言及其发展趋势》文中指出社科类学术期刊在语言使用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不能对学术语言作出较为清晰的界定,语言晦涩和不规范等。这些都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学术研究的关注程度将不断提高,学术语言将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更贴近大众,并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魅力。
傅明善[9](2003)在《意气骏爽 篇体光华——论傅璇琮先生学术论着的语言特色》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学术界 ,傅璇琮先生的一系列学术论着既开创了文学的历史文化学研究的良好风气 ,又很好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意气峻爽”的优良文风 ,体现了“篇体光华”的鲜明特色。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我们总结他的学术论着的语言特色 ,就是为了在当今的学术界能够倡导一种优良的文风。
二、意气骏爽 篇体光华——论傅璇琮先生学术论着的语言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意气骏爽 篇体光华——论傅璇琮先生学术论着的语言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格高调逸 ——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写作思路与论文的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格调的渊源及发展 |
1.1 格调的涵义 |
1.1.1 格的基本含义 |
1.1.2 调的基础义项 |
1.1.3 格调综论 |
1.2 格调的生成与发展 |
1.2.1 前格调诗学——格调的萌芽与积淀 |
1.2.2 明代格调诗学——格调的繁盛 |
1.2.3 后格调诗学——格调的复兴 |
第二章 格调论视野中李东阳及其茶陵派的格调诗学 |
2.1 李东阳的格调论 |
2.1.1 李东阳的生平及着述 |
2.1.2 李东阳的格调理论 |
2.1.3 李东阳格调论对后世的影响 |
2.2 茶陵派其他成员的格调论 |
2.2.1 茶陵派成员考 |
2.2.2 茶陵成员的格调论 |
第三章 明代格调论的理论作用及历史意义 |
3.1 古代诗学视野中的格调理论评析 |
3.1.1 风骨论与格调论 |
3.1.2 意境论与格调论 |
3.2 格调理论对明清诗学的实践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清代古诗选本选评鲍照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起 |
研究现状 |
研究意义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古诗选本接受鲍诗的基本态势 |
第一节 清代前期古诗选本对鲍诗的重新评估 |
一、鲍谢并驱 |
二、瑕不掩瑜 |
第二节 清代中期古诗选本对鲍诗的独特定位 |
一、创新格调的代表 |
二、先唐诗人之最 |
第三节 清代后期古诗选本对鲍诗的认知视角 |
一、主气势重绮靡 |
二、主用世重意旨 |
第二章 清代古诗选本对鲍诗艺术特点的探求 |
第一节 语言风格——体各有妙 |
一、古诗:深秀生涩,笔力千钧 |
二、乐府:雄健挺拔,高朗净畅 |
第二节 创作技巧——融合多变 |
一、声情韵度:自然萦回 |
二、比兴寄托:托物掩意 |
三、乐府拟古:体自独创 |
第三章 清代古诗选本对鲍诗艺术贡献的认识 |
第一节 七言古诗的奠基者 |
一、至鲍照体制始备 |
二、开唐人七古之风 |
第二节 边塞诗的拓展者 |
一、宪章汉魏,尤有所创 |
二、作范后来,各有侧重 |
第三节 山水诗的新变者 |
一、情景交融,抒情淋漓 |
二、写境苍凉,唐人先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古诗选本选录鲍照诗歌具体篇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历代文话》中的《文选》品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文话”及《历代文话》概述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历代文话》中关于《文选》整体的品评 |
第一节 关于《文选》选文的品评 |
一 《文选》选文标准 |
二 《文选》选文优劣 |
第二节 关于《文选》在历代接受状况的品评 |
第二章 《历代文话》中的《文选》作品品评 |
第一节 文章作法的品评 |
一 谋篇之术 |
二 状音法 |
三 摹拟法 |
四 用字法 |
第二节 艺术风格的品评 |
一 作品艺术风格的具象化 |
二 以“气象”论文 |
三 以“气”论文 |
第三节 字词句的品评 |
一 字词品评 |
二 句子品评 |
三 批评“错误”用法 |
第四节 对比评文 |
第三章 《历代文话》中的《文选》文体品评 |
第一节 文体释名 |
一 依据韵书、字书、训诂书释义 |
二 引前人之言释义 |
三 打比方释义 |
第二节 文体源流 |
一 论 |
二 连珠 |
三 颂 |
第三节 文体分类 |
第四节 文体体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历代文话》中评《文选》资料汇编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唐诗学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本土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外来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 |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学研究法 |
第二节 文化学研究法 |
第三节 文艺学研究法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唐诗学概况 |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唐诗学概况 |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唐诗学概况 |
第四章 唐诗史论 |
第一节 唐诗分期论 |
第二节 唐诗地位论 |
第三节 唐诗兴盛原因论 |
第四节 唐诗影响论 |
第五章 唐诗艺术论 |
第一节 唐诗艺术渊源论 |
第二节 唐诗艺术表现论 |
第三节 唐诗艺术变迁论 |
第四节 唐诗艺术特质论 |
第六章 唐诗体派论 |
第一节 诗体论 |
第二节 流派论 |
第七章 唐代诗人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李白研究 |
第二节 杜甫研究 |
第三节 白居易研究 |
第四节 李贺研究 |
第五节 李商隐研究 |
第八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思想分论 |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的唐诗学思想 |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的唐诗学思想 |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的唐诗学思想 |
结语 |
附录:民国时期唐诗学编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5)建安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范围 |
二、本选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建安散文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审音知政:社会政治背景 |
一、“世积乱离,风衰俗怨” |
二、“建安之末,区宇方辑” |
第二节 多元与因循:思想文化背景 |
第三节 建安士风与士人心态 |
第二章 建安散文类析(上) |
第一节 风貌多样的诏令 |
一、献帝刘协的诏令(附潘勖、卫觊) |
二、魏之三祖诏令比较 |
三、孔融、曹植之教令 |
第二节 陈言务实的奏议 |
一、题材内容 |
二、风格与特色 |
第三章 建安散文类析(中) |
第一节 情文并胜的书牍 |
一、军政书牍 |
二、私人书牍 |
第二节 任性使气的论说文 |
一、创作的时代背景 |
二、功用与主题 |
三、文学性与论辩技巧 |
第三节 丰富多样的序体文 |
一、典籍序 |
二、诗序 |
三、赋序 |
第四章 建安散文类析(下) |
第一节 饰终典文:碑诔哀吊 |
一、颂德叙哀的碑文 |
二、建安诔文之新变:礼赞到伤悼的衍化 |
三、伤悼弱子的哀辞 |
四、品今吊古的吊文 |
五、哀策 |
六、祭文 |
第二节 “美丽”韵文:颂赞铭箴 |
一、称美述德的颂文 |
二、阐释颂美的赞文 |
三、祝颂警戒的铭文 |
四、规诫劝谕的箴文 |
第三节 杂文及其他 |
一、七体 |
二、连珠 |
三、俳谐文 |
四、“势”文 |
第五章 建安散文的整体风貌 |
第一节 文体发展与各体皆工 |
一、单篇散文创作增多 |
二、今存作品数量简述(涉及文体) |
三、建安散文各体皆工 |
四、文体论与文体辨析的自觉 |
第二节 建安散文的时代风尚 |
一、悲美意识 |
二、山水之乐与建安士人的自然观 |
三、俳谐风尚 |
第三节 人的觉醒下的文的自觉 |
一、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
二、文人之文的审美追求 |
三、个体抒情性的增强 |
第六章 建安散文中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文学价值论 |
第二节 文体论 |
第三节 创作论 |
一、文气说 |
二、文质说 |
三、自然说 |
第四节 批评论 |
一、“文人相轻”论 |
二、文非一体,各有所长 |
三、文学批评的丰富与发展 |
四、批评者的修养 |
五、描述性、具象化的批评方式 |
第七章 建安散文的文学史地位 |
第一节 “收束汉音”、“兼笼前美” |
第二节 改造文章的时代 |
第三节 “振发魏响”、“作范后来” |
结语 |
附录一:现存建安单篇散文分类目录(含残篇) |
附录二:建安单篇散文分类补遗、勘误与存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唐代颂赞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先唐颂、赞文体的发展 |
第一节 先唐颂体的发展 |
一、先秦之颂 |
二、秦时之颂 |
三、两汉之颂 |
四、魏晋南北朝隋之颂 |
第二节 先唐赞体的发展 |
一、先秦的赞 |
二、两汉的赞 |
三、三国至隋代的赞 |
第三节 刘勰、萧统的颂、赞观 |
一、《文心雕龙》与《文选》中颂、赞所选篇目 |
二、各家对《文心雕龙·颂赞》的解读 |
三、萧统的颂、赞观 |
四、刘勰与萧统颂、赞观的对比 |
第二章 初唐时期的颂、赞 |
第一节 颂、赞文在主题取向上的反思性和现实性 |
第二节 应制与自制 |
第三节 王勃颂文中颂与序的矜和放 |
第四节 王绩、颜师古的颂、赞 |
第三章 盛唐时期的颂、赞 |
第一节 文德政治理念下的百花竞放 |
第二节 盛唐文士心态概述 |
第三节 论盛唐颂、赞创作的圆融和靡丽 |
第四节 二张、苏颋、王维、元结等人的颂、赞创作 |
第四章 中唐时期的颂、赞 |
第一节 颂对圣德的疏离 |
一、对圣德和帝王的疏离 |
二、对贤臣高士的高歌 |
三、对祥符和祭祀的失题 |
第二节 赞对佛事的亲和 |
一、贤臣高士赞的继续高扬 |
二、佛寺(像)、经幢赞的慧炬赩然 |
三、从单纯佛赞到人间的祈福 |
第三节 韩愈、柳宗元的颂、赞 |
一、韩愈颂的个性化创作 |
二、柳宗元赞的精神特质 |
第四节 权德舆、梁肃、白居易等人的颂、赞 |
一、权德舆赞的雅正弘博 |
二、梁肃赞的典雅醇厚 |
三、白居易颂的敦厚雅正和赞的温婉舒缓 |
四、符载的赞和唐次的颂 |
第五章 晚唐、五代时期的颂、赞 |
第一节 晚唐五代时期佛颂的繁荣 |
一、颂与现实的距离 |
二、佛颂的兴盛 |
三、佛颂在观照与体悟中走向雅化 |
第二节 敦煌邈真赞的独秀 |
一、邈真赞与敦煌地区的社会文化风气 |
二、邈真赞的内容 |
三、邈真赞的渊源 |
四、几点思考 |
第三节 邈真赞的纪传叙事文学的特征 |
第四节 情志表达的又一出路 |
第六章 唐代颂、赞文体功能的发生 |
第一节 唐代颂文体的纪事功能指向 |
一、帝王圣德的歌颂 |
二、宫殿寺观的赞叹 |
三、德政遗爱的高歌 |
第二节 唐代赞文体的纪传功能指向 |
一、简笔勾勒显仪容 |
二、细选行事写性情 |
三、褒赞称美誉平生 |
第三节 唐代颂文体功能的发生 |
一、俯视与仰视:接受者的特殊性和创作主体意识的缺失 |
二、颂文体的表意和表象功能 |
第四节 唐代赞文体功能的发生 |
一、人物赞与画赞从游离到独立的完成 |
二、赞文体的表现功能 |
第七章 唐代颂、赞文体的形式批评 |
第一节 颂文体的形式批评 |
一、颂序的恣肆 |
二、藻饰中的华丽 |
三、繁写下的精致 |
第二节 赞文体的形式批评 |
一、注重体赡辞清,杂用文绮,华实相胜 |
二、注重缓急应节,繁约得正,贵乎精要 |
三、注重点睛画龙,夹叙夹议,义正志显 |
第三节 颂文体的语言层次中的突出形式及其前景化 |
一、高、大、全、美的追求 |
二、奇、僻、生、疏的张扬 |
三、词语的叠用与并列 |
第四节 赞文体的语言层次中的突出形式及其前景化 |
一、语音层面的前景化分析 |
二、词汇和句法层面的前景化分析 |
三、形式上的四言和多言、散体赞 |
第八章 唐代颂、赞文体的修辞研究 |
第一节 唐代颂文体微观修辞技巧 |
一、比喻 |
二、夸饰 |
第二节 唐代颂文体宏观修辞技巧 |
一、视点 |
二、节奏 |
三、距离 |
第三节 唐代赞文体微观修辞技巧 |
一、比喻 |
二、夸饰 |
第四节 唐代赞文体宏观修辞技巧 |
一、视点 |
二、场面 |
结论 |
参考书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答辩委员名单 |
(7)苏辙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 |
二 |
三 |
第一章 文道观 |
第一节 苏辙援佛道入儒、以儒释解老的哲学特点 |
第二节 苏辙“道”的内涵 |
第三节 苏辙的“文道”观 |
第二章 文气说 |
第一节 “文气”说产生的哲学思想基础 |
第二节 “文气”说的创立及发展 |
第三节 苏辙“文气”的内涵 |
一、苏辙“气”的内涵 |
二、志—气—言—文 |
第四节 苏辙养气的途径 |
第三章 人情说 |
第一节 唐前“人情”说 |
第二节 宋儒对“人情”说的探讨 |
第三节 《诗经》阐释中的“人情”观念 |
一、《孔子诗论》与《毛诗序》 |
二、欧阳修《诗本义》 |
第四节 苏辙以“人情”注解《诗经》及其诗学论着 |
第四章 作家论 |
第一节 杜甫 |
第二节 李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
(8)学术语言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语言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不能对学术语言作出较为清晰的界定 |
(二) 不能使学术语言与语境相适应 |
(三) 不能改变学术语言晦涩难懂的现状 |
1.关注学术问题的一般是处于一定知识层面的知识群体。 |
2.学术语言的“大众化”主要是指语言表述方式的大众化。 |
3.“大众化”是学术文明的体现。 |
(四) 不能严格遵循语言的规范化 |
二、学术语言使用方面的建议 |
(一) 使用学术语言时必须严谨 |
1.使用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语言。 |
2.对特定学术语言加注或标出其引申义。 |
3.对自创性学术语言要加定义, 不能随意使用。 |
(二) 使用学术语言时必须有与之相应的语境 |
1.不同学科的语言环境各不相同。 |
2.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 同一学科在语言的使用上也不尽相同。 |
3.不同的学术研究者使用同类学术语言时所表述的内容也有差异。 |
4.同一位学术研究者用于不同研究成果中的学术语言也存在差别。 |
(三) 必须关注学术语言的发展趋势 |
1.学术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
2.学术语言是传播学术思想的唯一形式。 |
3.学术语言与人的行为方式关系密切。 |
三、学术语言的发展趋势预测 |
(一) 更贴近大众, 向清新、易懂的方向发展 |
1.在语言表述上更加贴近大众。 |
2.对问题的论述更加简明、清晰。 |
3.语言风格更具个性化。 |
(二) 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魅力 |
四、意气骏爽 篇体光华——论傅璇琮先生学术论着的语言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格高调逸 ——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D]. 杨若柳. 山西大学, 2020(01)
- [2]清代古诗选本选评鲍照诗歌研究[D]. 李文辉. 河南大学, 2020(02)
- [3]《历代文话》中的《文选》品评研究[D]. 赵石. 郑州大学, 2017(12)
- [4]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D]. 赵耀锋. 西北大学, 2014(12)
- [5]建安散文研究[D]. 朱秀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6]唐代颂赞文体研究[D]. 张志勇. 河北大学, 2010(11)
- [7]苏辙文艺思想研究[D]. 王彩梅. 河北大学, 2010(10)
- [8]学术语言及其发展趋势[J]. 刘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9]意气骏爽 篇体光华——论傅璇琮先生学术论着的语言特色[J]. 傅明善. 殷都学刊,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