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峰(邯郸市农业学校河北邯郸056000)
1.技工学校现行语文课程问题分析
1.1课程目标定位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提出课程目标的依据是: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以及学科专家的建议。可技校语文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实际依据的只是学科专家的建议。听取专家的建议固然无可厚非,然而忽视学习者学习的需要并不足取。课程的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而生成课程目标就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要使课程目标理论有效指导实践,它就不能简单地停留于“课程要满足学生需要”的抽象论述上,而是要详尽地把这些需要描述出来。而这样的描述在当前的技校课程目标中是看不到的。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之中,而且还生活于社会之中,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是社会的人,所以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理应成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可这一方面在当前技校课程目标中也没得到应有的关注。
1.2课程标准的设置不符合教学实际。从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看,与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相去无几,有明显参照、沿用普高课程标准之嫌,丢失本应有的自我特色。技工学校课程标准在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方面要求得过于具体、详细,而要达到这些标准,需要有较多的课时数为保证,可实际情况是语文课时数在不断被压缩着,加之学生基本素质日趋低下,课程标准显得高不可攀。一个无法达到的课程标准对于教学毫无帮助,有害无益,只会让师生们感到力不从心。
1.3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目前技校语文教学采用的仍是学科中心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知识传授和记忆,有助于打好理论基础,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参与,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的结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热情不高,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就得不到开发,难于将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学生的权利、学生的发展在学科中得不到保障,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多大的好处。
1.4课程评价忽视激励与改进功能。技校文化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有总结性评价,也就是通过考试对学生完成学业、达到教学目的的情况进行基本的判定。总结性评价的弊端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性,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及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忽视课程评价的反馈、激励与改进功能。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现象,很难用一个分数、一次考试进行衡量,在课程及教学过程中,单纯使用总结性评价有悖于全面素质发展的培养目标。我们只有从发展的角度,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才能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状况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以利于调动、激励学生,发挥其潜能,也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调整策略,帮助学生诊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2.技工学校现行语文教材问题分析
伴随着技工学校的发展,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改进一直受到相关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语文教材的建设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当前各地所用教材主要是全国统编第四版教材或地方自主编写的教材。我们不妨对全国统编第四版教材和江西省技工学校教学研究室编写的教材进行具体分析,力求发现一些问题,以便加以完善。全国统编第四版教材在“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确定了课程教学目标。在教材编写中注意了学生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实践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且注重人文资源的开掘,选文大多文质兼美,经久不衰,艺术价值、人文价值颇高,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反复吟咏这些篇章,人文精神便在潜移默化中给以熏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江西省编写的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于应用文写作、口语表达,阅读教学的选文篇目较以往删减幅度很大,只有20篇,其中选读课文就占6篇。从教材编排来看,全国统编第四版教材力求于知识教学的完整性,注重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江西教材很明显注重的是语文的实用性,讲读课文的缩减,也许跟近年来语文课时数的减少不无关系。
分析、研究现行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编排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一,教材编排对培养对象缺乏必要的研究。技校虽说招收的对象是初中毕业生,而实际上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是普通高中挑剩的,甚而至于是连初中都毕不了业的学生,文化程度跟高中生差距不小。而全国统编第四版教材在选文、编排方面与高中教材相近,有些课文对技校生来说偏难。江西版教材虽说课文缩减幅度大,但也存在偏难、针对性不强、趣味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二,教材选文多为精品,虽说是历久不衰的名家名篇,但与当今相去久远,缺乏时代感,难以激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其三,教材选文并没有注意到技校生所应有的职业性特征,报道高技能人才典型事迹的文章,介绍生产工序的说明文,与人类生活、生产相关的科技文,介绍科学知识的科普文没有选作教材。
通过对现行教材的分析我认为,在教材编写时值得思考的,而往往没能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技校生在语文教学方面究竟应教给他们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技校生的培养其实也就是对于人的培养,不管学生学的是什么专业,作为语文教育,我们都应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着想,培养他们日常生活、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求他们把话讲通,把文章写通,再进一步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注重于通过课文讲读,进行思想品德熏陶,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涵养的社会主义新人,而不是只懂得生产操作的体力劳动者。培养目标明确了,教材的编写也就不成问题了。
3.技工学校学生问题分析
技校学生素质日趋低下,确实存在着诸如不愿学习,人生态度消极,得过且过,把青春时光虚掷在网吧、游戏厅、影院等娱乐场所等许多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满足于灌输书本知识,传授职业岗位基本技能,而不解决思想问题,我们的教育必然要以失败告终。只有当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学习对人的一生的积极意义,接受知识的心门才会真正打开,我们的教育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发挥美育功能,陶冶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美好情操,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培养成思想健康、心胸开阔、人格健全、勇于进取的社会主义新人。
4.技工学校教师问题分析
把教育的失败仅仅归因于学生素质不高,那只是推卸责任的片面之词。虽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的说法有失公允,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实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孔子云“教不严,师之惰”,学生没教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以因其他因素的存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放松自身要求的理由。要知道教师真的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前技校语文教师的工作环境不容乐观。由于学校办学规模一般较小,一所学校往往只有二三名语文教师,教学教研风气难以形成,教学环境闭塞,学校之间的交流很少。加之学校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难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在语文教师的配置上又有很大的随意性,非中文专业的教师教语文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本身也存在教学态度消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把上课当做应付差事;教学理念没有改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习惯于“填鸭式”、“满堂灌”的生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调,仍旧停留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状态;不重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等问题。
困扰语文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自尊、自强。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精通语文专业知识,还要博学深思,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相关学科,勤于读书看报,关注社会、人生。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不断地开拓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作为技校的语文教师还应抓住技工教育所具有的职业特点,注重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当我们修养深厚,学识渊博,个性飞扬之时,我们的人格魅力就能彰显,我们的学生就会愿意接受我们的教导,学生的学业就会长进,我们的教育就能成功,语文可有可无的言论就会不攻自破,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就会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