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脏型肥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直肠癌,内脏型肥胖,身体质量指数,内脏脂肪面积
内脏型肥胖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1](2019)在《内脏型肥胖指标与体质指数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结果影响的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脏型肥胖相关指标与体质指数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结果的影响,比较其差异性,进而评价哪一个指标更全面与准确,从而完善术前手术方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筛选入选病例,共200例病例入选,其中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龄32岁~93岁(平均年龄65.27±12.36岁)。术前收集入选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术前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重要合并症、吸烟史、腹部手术史,测量患者腰围、臀围,计算患者BMI,并通过多层螺旋CT(MSCT)对200例研究对象进行扫描,测量其内脏脂肪面积(VFA)、皮下脂肪面积(SFA),按照内脏脂肪面积大于等于100cm~2作为内脏型肥胖的判断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高VFA组68例,低VFA组132例;按照BMI大于等于25kg/m~2作为标准,再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高BMI组50例,低BMI组150例;将41例VFA与BMI不同步病例分为两组,VFA≥100cm~2且BMI<25kg/m~2的高VFA低BMI组29例;VFA<100cm~2且BMI≥25kg/m~2的低VFA高BMI组12例。待患者手术后,收集其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等资料。分别比较不同组之间的一般资料与手术结果的差异,分别比较VFA、BMI与手术结果的相关性,再对并发症进行回归分析。另外,对57例符合条件患者的内脏脂肪体积(VFV)、皮下脂肪体积(SFV)进行测量,比较VFV与VFA以及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高VFA组与低VFA组一般资料相比,BMI(χ~2=54.856,P<0.05)、腰围(t=16.708,P<0.05)、术前合并症中的高血压(χ~2=5.077,P<0.05)与冠心病(χ~2=11.459,P<0.05)、吸烟史(χ~2=54.8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高BMI组与低BMI组一般资料相比,VFA(χ~2=52.406,P<0.05)、腰围(t=9.9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高VFA组与低VFA组手术结果相比,高VFA组的手术时间(t=9.178,P<0.05)、术中出血量(t=22.182,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t=2.399,P<0.05)、住院花费(t=3.775,P<0.05)、术后肠梗阻并发症的发生率(χ~2=4.529,P<0.05)均高于低VFA组。4、高BMI组与低BMI组手术结果相比,高BMI组的手术时间(t=4.355,P<0.05)、术中出血量(t=9.070,P<0.05)高于低BMI组。5、高VFA低BMI组与低VFA高BMI组手术结果相比,高VFA低BMI组的手术时间(t=3.249,P<0.05)、术中出血量(t=8.009,P<0.05)、住院花费(t=2.283,P<0.05)高于低VFA高BMI组。6、VFA、BMI与VFV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FA与VFV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723(P<0.05),说明VFA与VFV呈线性正相关,而BMI与VFV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088(P>0.05),说明BMI与VFV无明显线性相关。7、VFA与VFV线性回归分析表明,VFA与VFV呈线性正相关,标准回归系数为0.779(P<0.05)。8、VFV与手术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VFV与手术时间(r=0.409,P<0.05)、术中出血量(r=0.683,P<0.05)正相关。9、VFA与手术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VFA与手术时间(r=0.439,P<0.05)、术中出血量(r=0.564,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r=0.219,P<0.05)、住院花费(r=0.237,P<0.05)正相关。10、BMI与手术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BMI与手术时间(r=0.331,P<0.05)、术中出血量(r=0.596,P<0.05)正相关。11、术后总体并发症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FA与BMI均不是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12、术后肠梗阻并发症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FA是术后肠梗阻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为6.665(回归系数为1.897,P<0.05)。结论:1、VFA与VFV有较强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在无法测量VFV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测量VFA来更好的预测VFV,VFA是一项良好的评价内脏型肥胖的指标。2、内脏型肥胖患者与非内脏型肥胖患者相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更晚、住院费用更高,术后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更高。3、身体质量指数高的患者与身体质量指数低的患者相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4、内脏型肥胖指标可能较身体质量指数在评价内脏脂肪含量方面更加的全面与准确,并且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结果的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海英,胡慧,王强,方红娟[2](2019)在《SphK1调控SIRT1表达对腹型肥胖大鼠内脏脂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1, SphK1)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 SIRT1)表达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腹型肥胖大鼠内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10只)和高脂饮食组(25只)。喂养8周,测量大鼠体质量、腹围,CT扫描计算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 SFA)和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建立腹型肥胖大鼠模型。腹型肥胖大鼠又随机分为转染对照组和SphK1质粒转染组,SphK1转染后继续喂养8周,观察SphK1对大鼠血脂和内脏脂肪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脏脂肪组织SphK1和SIRT1表达水平。结果高脂饮食8周后大鼠体质量、腹围均高于正常饮食组,CT扫描发现高脂饮食组皮下脂肪体积和内脏脂肪体积均较正常饮食组显着增多(P <0.01)。与转染对照组相比,SphK1转染组治疗8周后大鼠的体质量[(703.65±68.46)g vs.(825.11±51.42)g,P <0.05]、腹围[(22.10±1.16)cm vs.(24.63±1.35)cm,P <0.05]和内脏脂肪重量[(34.27±7.51)g vs.(49.56±7.00)g,P <0.01]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同时,血清TG及TC水平均显着下降(P <0.05)。SphK1转染组脂肪组织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转染对照组。结论长期高脂饮食可建立大鼠腹型肥胖动物模型,SphK1上调可减少腹型肥胖大鼠内脏脂肪蓄积,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IRT1表达增加有关。(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杜依青,刘士军,叶雄俊,杨波,李清[3](2018)在《中老年肾癌患者内脏型肥胖与肿瘤分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老年肾癌患者内脏型肥胖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78例经病理证实的中老年(年龄≥50岁)肾癌患者资料。采用术前脐平面CT平扫进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总脂肪含量测定。内脏型肥胖以内脏脂肪占总脂肪的百分比表示。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临床常用指标及肥胖评估指标与高级别肾癌风险肿瘤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278例肾癌患者中,29例(10.43%)为高级别肿瘤。与低级别肿瘤组相比,高级别肿瘤组内脏型肥胖患者比例较高[(47.80±8.33)%比(43.24±10.24)%,P=0.022],肿瘤直径较大[(5.42±2.99)cm比(4.11±2.27)cm,P=0.021],但体质量指数、总脂肪含量、内脏脂肪含量和皮下脂肪含量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内脏型肥胖与较高的肿瘤分级相关(OR=1.045,95%CI:1.002~1.090,P=0.04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进展性肾癌和肿瘤直径较大(>4 cm)的病例中,内脏型肥胖与肿瘤分级相关(OR=1.131,95%CI:1.017~1.256,P=0.023;OR=1.061,95%CI:1.005~1.121,P=0.032),而在局限性肾癌和肿瘤直径较小(≤4 cm)的病例中未观察到该现象。结论在中老年肾癌患者中,尤其是进展性肾癌和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中,内脏型肥胖与肿瘤分级相关,内脏型肥胖可能是高级别肾癌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协和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贺秀华,田刚[4](2018)在《腹型肥胖成人患者内脏脂肪分布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肥胖患者内脏脂肪分布特征及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 57例疑似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腹型肥胖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HD组41例和非CHD组16例。采用ELISA法检测2组血脂水平,行64排螺旋CT检查评估腹部内脏脂肪组织、心外膜脂肪组织、腹部总脂肪组织、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厚度、胸主动脉周围脂肪组织、腹主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CHD组年龄[(57.09±9.86)岁]、高血压比率(58.54%)、胱抑素C水平[(1.08±0.25)mg/L]、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204.49±65.86)cm~3]、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厚度[(14.90±2.28)mm]、右心室游离壁脂肪厚度[(6.96±1.43)mm]、胸主动脉周围脂肪组织体积[(20.65±6.40)cm~3]、腹主动脉周围脂肪组织体积[(56.45±20.29)cm~3]均高于非CHD组[(43.12±8.51)岁、25.00%、(0.86±0.11)mg/L、(129.14±52.19)cm~3、(10.89±2.11)mm、(4.06±1.30)mm、(13.08±3.81)cm~3、(44.29±11.29)cm~3](P<0.05),2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增大(OR=1.060,95%CI:1.001~1.116,P=0.047)、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厚度增加(OR=4.170,95%CI:1.038~16.766,P=0.044)是腹型肥胖成人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腹型肥胖成人患者中,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对冠状动脉损伤的作用存在差异;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增大及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厚度增加可能是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吕若琦[5](2017)在《内脏脂肪型肥胖是怎么回事》一文中研究指出65岁的罗大伯体检时,医生说他的内脏脂肪有点超标,罗大伯听完大惑不解:家里有个磅秤,自己闲来无事便会站在上面称一称,自己的体重一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内脏脂肪超标"来呢?内脏脂肪超标不是体型肥胖的人才会有吗钥它对健康又有什么危害?现代社会,有些体型偏瘦的人也会内脏脂肪过多,特别是上班族和中老年人。但人们只注重易见的皮下脂肪,而忽视了隐形的内(本文来源于《家庭医学》期刊2017年07期)
黄国伟,郑莉,张美琳,李萍,朱玉凤[6](2017)在《天津市和平区成年人内脏型肥胖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内脏型肥胖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肥胖和HUA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在天津市和平区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检查信息不完整者,最终确定研究对象为1824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查,并测量内脏脂肪面积(VF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内脏型肥胖与HUA之间的关系。结果男、女性正常组与HUA组一般资料比较显示,男性HUA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本文来源于《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叁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5-22)
王晓曼[7](2017)在《药罐疗法对腹型肥胖人群内脏脂肪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腹型肥胖又称"中心性肥胖"(或内脏型肥胖)是指脂肪过多的沉积在腹部或腹腔内脏。大量研究发现,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腹型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因此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方案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1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药罐疗法对腹型肥胖人群内脏脂肪代谢的临床疗效,探讨药罐疗法对腹型肥胖人群内脏脂肪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药罐疗法对腹型肥胖人群内脏脂肪代谢的有效性提供依据。2研究方法在2016年8月-2017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用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腹型肥胖受试者,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药罐疗法,一周治疗2次,整个疗程为8周,治疗期间要求受试者少食多餐,禁食油腻,多运动;对照组采用空白等待观察,对受试者不进行治疗,观察期间要求受试者少食多餐,禁食油腻,多运动,观察期8周结束后,可根据受试者的要求给予药罐补偿性治疗。研究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记录两组的各项指标,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3研究结果在本研究收入的60例受试者中,脱落与剔除者共6例,最终完成54例,其中治疗组27例,对照组27例。3.1腹部脂肪厚度及UVI比较药罐疗法组经治疗腹部皮下脂肪厚度(S1、S2)、内脏脂肪厚度(V1、V2)、左肝前脂肪厚度(AHF)、右肾周脂肪囊厚度(PRF)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脏脂肪指数(UVI)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p>0.05);空白等待观察组腹部脂肪厚度S1、V1、S2、V2、AHF、PRF及UVI观察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药罐疗法组治疗后与空白等待观察组观察后S1、V1、S2、V2、AHF、PRF具有明显差异(p<0.05),UVI 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 S1、V1、S2、V2、AHF、PRF 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观察前后差值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VI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3.2血清内脂素比较药罐疗法组血清内脂素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等待观察组血清内脂素观察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药罐疗法组治疗后与空白等待观察组观察后血清内脂素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内脂素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观察前后差值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简易体脂参数比较药罐疗法组经治疗体重(BW)、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空白等待观察组BW、WC、BMI、WHR观察后数值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观察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观察后HC、BMI有明显差别(p<0.05),BW、WC、WH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BW、WC、HC、WHR、BMI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观察前后差值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有效率比较经治疗,药罐疗法组受试者0例治愈,4例显效,20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8.9%,空白等待观察组受试者0例治愈,0例显效,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29.6%,将两组的有效率进行比较,p<0.05,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别。4结论通过对这54例腹型肥胖受试者的临床研究发现,药罐疗法对改善腹型肥胖人群的内脏脂肪代谢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两组间的有效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显着,提示药罐疗法是治疗腹型肥胖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可以加以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朱玉凤,张美琳,李萍,常红,黄国伟[8](2016)在《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女性内脏型肥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女性内脏型肥胖与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女性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在天津市和平区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 617名女性为调查对象,按照内脏脂肪面积(VFA)的大小,分为内脏脂肪正常组(VFA<90 cm2,1 011例)和内脏脂肪肥胖组(VFA≥90 cm2,606例)。对体检者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查和膳食调查,并采用体脂仪测定VFA。应用SPSS 19.0软件及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协方差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VFA与PUF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女性内脏脂肪肥胖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空腹血糖(FPG)均高于内脏脂肪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着低于内脏脂肪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BMI、TG、TC、LDL-C和FPG与VF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9、0.792、0.401、0.300、0.325和0.262,P<0.01),HDL-C与VFA呈负相关(r=-0.210,P<0.01)。随着VFA的升高,膳食n-3 PUFAs的摄入量逐渐减少,趋势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步入法调整年龄、BMI、能量、膳食纤维、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体力活动和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最高摄入水平的n-3 PUFAs(OR=0.67,95%CI:0.45~0.98)和n-6 PUFAs(OR=0.65,95%CI:0.44~0.97)是女性内脏型肥胖的保护性因素。未发现n-6/n-3比例与女性内脏型肥胖相关。结论在女性人群中膳食低n-3、n-6 PUFAs摄入水平容易导致体内内脏脂肪蓄积。(本文来源于《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期刊2016年03期)
罗烨,董茂生,高澍,张煜[9](2015)在《内脏脂肪型肥胖人群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旨在探索一套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且适用于内脏脂肪型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随机选取50例来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并咨询,内脏脂肪面积(CT值>100cm2)同意接受个体化健康管理的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专业的健康管理师与营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的营养代餐和个体化的监测机制,对研究对象实施健康干预叁个月,通过比较干预前后:体重,体质指数(BMI),腹部脂肪比率,体脂肪,体脂百分数,内脏脂肪面积,腰围,臀围,腰臀比,身体水分等指标的变化来综合评价健康干预效果。结果50例患者体重由(88.38±18.69)kg下降为(80.08±16.7)kg;BMI由原来的(31.26±4.87)kg/m2下降为(28.33±4.34)kg/m2;腹部脂肪比率由原来的(0.95±0.06)下降为(0.92±0.06);体脂肪由原来的(29.25±8.57)kg下降为(23.88±8.12)kg;体脂百分数由原来的(33.37±5.49)%下降为(29.63±8.12)%;内脏脂肪面积(CT值)由原来的(190.05±89.5)cm2下降为(127.92±51.22)cm2;腰围由原来的(101.32±12.17)cm下降为(94.12±12.73)cm;臀围由原来的(107.5±9.48)cm下降为(102.94)cm;腰臀比(WHR)由原来的(0.94±0.07)下降为(0.91±0.08),这些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有13例血压高于临界值(140/90)mmHg,干预后仅有1例异常,=11.96,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中轻度脂肪肝有28例,干预后只剩8例轻度脂肪肝,=17.361,P=0.000 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FBG)值在干预前偏高(>6.1mmol/L)的有13人,干预后只有1例偏高,=11.96,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总胆固醇(TC)在干预前偏高(>5.17mmol/L)的有18人,干预后还剩3人偏高,=13.562,P=0.000<0.00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甘油叁酯(TG)在干预前偏高(>2.83mmol/L)的有9人,干预后的除2人偏高外,其余都恢复正常,=5.005,P=0.025<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谷丙转氨酶(ALT)在干预前有25人偏高(>40U/L),干预后还有5个人稍微偏高,其余均恢复正常,=19.048,P=0.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前,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偏高(>40U/L)的有20个,干预后还有8人稍微偏高,其余均正常,=7.143,P=0.008<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身体水成分健康干预前为(42.23±8.64)kg,干预后为(41.90±8.43kg,P=0.58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在健康干预前为(11.43±2.34)kg,干预后为(11.37±2.47)P=0.35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机盐在健康干预前为(3.76±0.77)kg,干预后为(3.73±0.79)kg,P=0.10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肉重量在干预前为(53.204±11.46)kg,干预后为(52.61±11.20kg,P=0.05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这种对内脏脂肪型肥胖人群的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模式不仅对内脏脂肪的减少,体重的减轻,腰臀围的减小都起到显着的效果,而且此模式还具有安全,简单,容易执行的特点。(本文来源于《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健康管理学学科与学术发展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5-12-11)
陈叶,赵恒侠,肖小惠,刘德亮,郑夏洁[10](2015)在《短期应用利拉鲁肽对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脏脂肪面积及饮食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临床观察短期应用利拉鲁肽对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脏脂肪面积及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入选20例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院期间给予皮下注射利拉鲁肽。入院及出院时分别检测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内脏脂肪面积,并嘱患者分别填写一次日本饮食行为量表用以评估饮食行为改变。结果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体重、BMI、腰围、内脏脂肪面积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性贪食、饥饿感、偏食这叁方面的饮食行为分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体质的认识、摄食动机、饮食方法、饮食生活规律性的分数较治疗前也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应用利拉鲁肽,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显着减少,饮食行为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可能使患者得到更多心血管获益。(本文来源于《2015年糖尿病学术年会暨第十六次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期刊2015-10-23)
内脏型肥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1, SphK1)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 SIRT1)表达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腹型肥胖大鼠内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10只)和高脂饮食组(25只)。喂养8周,测量大鼠体质量、腹围,CT扫描计算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 SFA)和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建立腹型肥胖大鼠模型。腹型肥胖大鼠又随机分为转染对照组和SphK1质粒转染组,SphK1转染后继续喂养8周,观察SphK1对大鼠血脂和内脏脂肪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脏脂肪组织SphK1和SIRT1表达水平。结果高脂饮食8周后大鼠体质量、腹围均高于正常饮食组,CT扫描发现高脂饮食组皮下脂肪体积和内脏脂肪体积均较正常饮食组显着增多(P <0.01)。与转染对照组相比,SphK1转染组治疗8周后大鼠的体质量[(703.65±68.46)g vs.(825.11±51.42)g,P <0.05]、腹围[(22.10±1.16)cm vs.(24.63±1.35)cm,P <0.05]和内脏脂肪重量[(34.27±7.51)g vs.(49.56±7.00)g,P <0.01]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同时,血清TG及TC水平均显着下降(P <0.05)。SphK1转染组脂肪组织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转染对照组。结论长期高脂饮食可建立大鼠腹型肥胖动物模型,SphK1上调可减少腹型肥胖大鼠内脏脂肪蓄积,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IRT1表达增加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脏型肥胖论文参考文献
[1].张敏.内脏型肥胖指标与体质指数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结果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延安大学.2019
[2].王海英,胡慧,王强,方红娟.SphK1调控SIRT1表达对腹型肥胖大鼠内脏脂肪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9
[3].杜依青,刘士军,叶雄俊,杨波,李清.中老年肾癌患者内脏型肥胖与肿瘤分级的关系[J].协和医学杂志.2018
[4].贺秀华,田刚.腹型肥胖成人患者内脏脂肪分布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
[5].吕若琦.内脏脂肪型肥胖是怎么回事[J].家庭医学.2017
[6].黄国伟,郑莉,张美琳,李萍,朱玉凤.天津市和平区成年人内脏型肥胖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C].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叁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汇编.2017
[7].王晓曼.药罐疗法对腹型肥胖人群内脏脂肪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8].朱玉凤,张美琳,李萍,常红,黄国伟.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女性内脏型肥胖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
[9].罗烨,董茂生,高澍,张煜.内脏脂肪型肥胖人群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C].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健康管理学学科与学术发展论坛论文汇编.2015
[10].陈叶,赵恒侠,肖小惠,刘德亮,郑夏洁.短期应用利拉鲁肽对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脏脂肪面积及饮食行为的影响[C].2015年糖尿病学术年会暨第十六次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