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支气管动脉重构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肺癌支气管动脉重构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一、肺癌支气管动脉供血重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郭西源[1](2021)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及与增强CT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活检病理或临床确诊的109例患者共116个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其中良性病灶62个,恶性病灶54个,比较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的增强时相(ΔT<2.5s为早期增强,ΔT≥2.5s为晚期增强)及增强模式(杂乱血管型增强、弥漫样增强、迅速基底树枝样增强、缓慢基底树枝样增强、混合样增强、无增强)。结果:1、良性病灶增强时相以早期增强为主(82.3%),恶性病灶以晚期增强为主(64.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良、恶性病灶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呈杂乱血管型增强的恶性病灶多于良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个vs 23个,P<0.05),呈迅速基底树枝样增强的良性病灶多于恶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个vs 3个,P<0.05)。3、恶性病灶组中,鳞癌与肺癌病灶增强时相及增强模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第二部分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目的:对比研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T,CE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2例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患者共72个病灶的CEUS与CECT图像特征,比较二者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能力。结果:CEUS、CE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1%和93.2%、71.4%和64.3%、79.2%和81.9%,二者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5、0.687和0.754)。结论:CEUS和CECT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方面均有较高价值,两者结合有助于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明确诊断。

曾雁伟[2](2020)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肺癌》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1/5。外科根治性切除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而大多数肺癌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目前,针对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放疗和化疗。由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以及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等因素,放化疗的疗效并不尽如人意,总体5年生存率不到18%。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提高和材料的改进、创新,介入放射学在晚期肺癌的治疗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ronchial arterial infusion,BAI)、经动脉栓塞或者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成熟的常规介入治疗技术,其优势在于通过肿瘤供血动脉直接注入化疗药物,以达到局部药物高浓度以及阻断肿瘤供血动脉。载药微球化疗栓塞(Drug-eluting beads-TACE,DEB-TACE)是加载化疗药物的载药微球在肿瘤局部起到了缓慢稳定释放化疗药物以及阻断肿瘤血供的双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介入治疗的疗效。目前只有日本学者Kennoki报道了 2例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治疗肺癌的案例,取得了显着的短期疗效。但目前缺乏大宗临床数据证实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治疗肺癌的短期及长期疗效。本课题目的是评估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晚期肺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本中心收治的33例晚期肺癌,每位患者均采用BAI联合DEB-TACE的治疗方案。根据肺癌的病理类型、体表面积、年龄、体质等个体化选择化疗药物和剂量。灌注化疗药物:非小细胞肺癌为顺铂50-70mg和雷替曲赛4mg;小细胞肺癌为顺铂50-70mg和依托泊苷100mg。非小细胞肺癌选择吡柔比星(THP)60mg、小细胞肺癌选择伊利替康80mg,加载于载药微球(CalliSpheres,江苏恒瑞医药公司)(直径300-500um)。透视下寻找到肿瘤供养动脉,根据肿瘤供血动脉的数目以及染色程度合理分配灌注化疗药物的剂量。灌注后经导管或微导管缓慢推注载药微球,栓塞至肿瘤染色基本消失。记录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根据国际常见不良反应标准(CTCAEv3.0)进行分级)。术后30天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根据实体肿瘤评价标准1.1版本(RECIST1.1)评价疗效。所有患者均通过住院复查或电话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生存状况、生存期、死亡日期以及原因,随访截止至患者死亡或至最后随访日期2020年3月15日。以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3例患者均成功寻找到肿瘤供血动脉,行BAI及DEB-TACE 1-2个周期。术后临床评价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2例,病灶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3例。术后总疾病控制率(DCR)为90.9%,总客观有效率(ORR)为72.7%。11例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咯血,而术后未再出现咯血,14例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2例置入气管支架,12例术后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Ⅲ-Ⅳ级不良反应。中位总生存期为11.2个月(95%CI 7.9-14.5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染色程度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RR(95%CI),0.398(0.226-0.702))。结论: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对于咯血、呼吸困难等晚期肺癌合并症有着确切的疗效,这是一种新颖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晚期肺癌治疗手段。

陈娟芝[3](2020)在《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及化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原发性周围型肺癌常规超声表现目的分析原发性周围型肺癌常规超声表现。方法分析174例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的常规超声表现,包括病灶部位、大小、形态(不规则、类球形)、回声(低、高、混合、无回声)、内部坏死、内部血流、支气管气相,并将肿瘤大小分为<3cm、35cm、>5cm组,分析不同大小肺癌的超声表现差异。结果肺癌常规超声表现为类球形和不规则形,以类球形居多,低回声为主,内部回声较均匀,支气管气相少见,无明显血流信号。鳞癌直径以>5cm多见,腺癌直径以35cm多见(P<0.05)。不同直径的肺癌其形态、回声、内部坏死、内部血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直径的肺癌生长部位、支气管气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二部分CEUS评价原发性周围型肺癌血供来源目的应用CEUS检查评价原发性周围型肺癌血供来源,比较不同血管来源的肺癌与其CEUS增强模式的差异,并与其病理学类型做对比。方法分析174例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的CEUS表现,通过实时对比观察法比较肺癌和邻近肺组织增强时间的先后确定CEUS增强时相:肺癌与毗邻正常肺组织同时增强或早于肺组织增强定为肺动脉期,肿瘤由肺动脉供血为主,病变晚于周围肺组织增强定为支气管动脉期,肿瘤由支气管动脉供血为主。比较肺癌供血动脉类型与CEUS增强模式的差异,并与其病理学类型做对比。结果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动脉供血,但肺动脉也参与其中。肺癌血供来源不同与其病理类型有关:鳞癌、小细胞肺癌及其他少见类型的NSCLC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动脉供血,腺癌表现为肺动脉期供血和支气管动脉供血各占一半(P均<0.001);肺动脉供血的病灶主要表现为均匀高增强,支气管动脉供血的病灶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内部坏死多见(P<0.001)。第三部分CEUS评估周围型肺癌化疗效果目的初步探讨CEUS监测肺癌化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30例肺癌患者于化疗前及化疗1个周期结束时行CEUS检查,比较化疗前及化疗1周期结束时肿瘤长径、短径、平均径的变化,将化疗前后CT所示化疗效果作为疗效评价的参考标准,采用一致性检验评价CEUS疗效评估结果与CT判定结果的一致性,对比检测化疗前后上升时间(AT)、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及达峰时间(TTP)的差异。结果30例肺癌患者化疗后CEUS评估分为缓解组15例,未缓解组15例,缓解组化疗后较化疗前肿瘤长径、短径及平均径均减小(P均<0.05)。CEUS疗效评价结果与CT判定结果的一致性好(K=0.641);化疗后缓解组PI低于未缓解组(P<0.05),两组化疗前后AT、AUC、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周围型肺癌常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2)CEUS可以用来评价周围型肺癌供血动脉来源,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动脉供血,但并非仅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这与其病理类型有关;不同血供来源的肺癌CEUS表现不同;(3)CEUS可用于早期评估肺癌患者的化学治疗效果。

刘阳阳[4](2020)在《支气管动脉CTA综合后处理技术在急诊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A综合后处理技术在急诊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入组标准,收集沧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住院行DSA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急诊大咯血患者106例,根据术前是否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即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后行DSA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者为A组,术前未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直接DSA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者为B组。其中A组78例,B组28例。研究内容:1.术前通过CTA后处理技术观察并重建出咯血责任血管的三维立体模型,记录并比较术前支气管动脉CTA与术中DSA咯血责任BA的起源、开口位置、数量、走行等影像学特征。2.比较两组术中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对比剂用量,术后均密切关注栓塞疗效及连续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首次介入栓塞成功率。3.应用支气管动脉CTA后处理技术对正常起源责任BA的不同开口特点与MIK、CB2造影导管插管稳定的相关性进行研究。4.对所有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A组CTA共检出咯血责任BA145支,其中异位起源BA19支;A组DSA共检出咯血责任BA155支,其中异位起源BA20支。以DSA为金标准,CTA对检出咯血责任B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55%(145/155)、100%(145/145),CTA对检出异位起源B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00%(19/20)、100%(19/19)。CTA对B-P分流或体-肺循环分流的检出能力差于DSA,差异有显着性。2.A组每台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00<0.05),差异有显着性;A组每台手术对比剂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00<0.05),差异有显着性。A组3例、B组5例术后24h内再发大咯血,二次栓塞后成功。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脊髓损伤、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再发大咯血。A组患者首次栓塞成功率为96.15%,B组患者首次栓塞成功率为82.14%,首次栓塞成功率A组大于B组(χ2=3.963,P=0.04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Ⅰ组(BA纵向开口0°~59°范围并横向开口0°~44°范围)造影导管CB2插管稳定性明显高于MIK,差异有显着(P=0.008<0.05);Ⅱ组(纵向开口60°~119°范围并横向开口0°~44°范围)造影导管CB2插管稳定性高于MI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5);Ⅲ组(纵向开口120°~180°范围并横向开口0°~44°范围)、Ⅳ组(纵向开口0°~59°范围并横向开口45°~90°范围)和Ⅴ组(纵向开口60°~119°范围与横向开口45°~90°范围)造影导管MIK与CB2插管稳定性无显着差异(P>0.05);Ⅵ组(纵向开口120°~180°范围并横向开口45°~90°范围)造影导管MIK插管稳定性有高于CB2的趋势,但差异无显着(P=0.061>0.05)。结论:1.支气管动脉CTA综合后处理技术能术前及时发现和评估出血责任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开口、数量及影像学特点。2.支气管动脉CTA指导下,术者术中能快速、准确找到出血责任BA,明显缩短介入手术时间,减少对比剂用量,提高首次介入栓塞成功率,对急诊咯血的及时精准救治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3.正常起源的责任BA:当纵向开口0°~59°范围并横向开口0°~44°范围时,造影导管选择CB2插管稳定性要明显优于MIK,当纵向开口60°~119°范围并横向开口0°~44°范围时,造影导管选择CB2造影导管插管稳定性要优于MIK;对于纵向开口0°~120°范围并横向开口45°~90°范围时,造影导管CB2与MIK插管稳定性无显着性差异。对于纵向开口120°~180°范围并横向开口45°~90°范围时,MIK插管稳定性有高于CB2的潜在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

穆亚[5](2020)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后CEA、CYFRA21-1变化与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评估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前后CEA、CYFRA21-1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选择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87例无法手术治疗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40例,年龄50~87岁,平均年龄66岁,分为两组:联合组42例行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灌注组45例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病理类型为鳞癌36例,腺癌51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型、TNM分期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血清CEA、CYFRA21-1浓度的动态改变及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术后定期复查胸部CT,两组术后1、3、6及12月总有效率分别为35.7%、54.7%、66.6%、71.4%和15.6%、28.8%、38.6%、39.3%,术后联合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联合组与灌注组血清CEA及CYFRA21-1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灌注组(χ2=11.028,P=0.00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个月(95%CI:14.92~25.08)和15个月(95%CI:13.16~16.8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1个月(95%CI:8.29~13.71)和7个月(95%CI:5.12~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EA降低组总生存率高于CEA增高组(χ2=6.935,P=0.008),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个月(95%CI:16.01~19.93)和8个月(95%CI:5.45~10.55)。CYFRA21-1降低组总生存率高于CYFRA21-1增高组(χ2=4.264,P=0.039),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个月(95%CI:16.94~21.06.93)和12个月(95%CI:8.33~1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CEA及CYFRA21-1水平均有所下降,术后联合组血清CEA及CYFRA21-1浓度明显低于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治疗前后CEA及CYFRA21-1变化情况分为增高组及降低组,CEA和CYFRA21-1降低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增高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及灌注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1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1个月和7个月,联合组生存率显着高于灌注组(χ2=11.02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能显着减小肿瘤瘤体大小及降低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的浓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可预测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闫玉伟[6](2019)在《咯血相关责任血管个体化CT增强扫描方案的探讨及血管成像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个体化CT增强扫描方案,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解剖信息。资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经德国SI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扫描的胸部增强患者62例,并分A、B两组;A组30例行传统条件、经验法扫描(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时间约18~25秒);B组32例行个体化CT增强扫描(采用触发模式,扫描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静脉期)。通过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评价图像质量,采用评分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方法对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62例病人中,共检出咯血相关责任血管149支,其中支气管动脉132支(占88.6%)、迷走支气管动脉14支(占9.4%)、非支气管性体动脉3支(占2.0%)。肋间-支气管动脉ICBAT(intercostal bronchial artery trunk,ICBAT)26支。A组CNR的均值为(0.32±0.08),B组中个体化CT扫描方案动脉早期组CNR均值为(0.39±0.11)、动脉晚期组均值为(0.31±0.12),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动脉早期组与动脉晚期组(P=0.005,P<0.05)、动脉早期组与A组(P=0.015,P<0.05)间有显着性差异;而A组与动脉晚期组(P=0.722,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个体化扫描方案动脉早期组的CNR要优于晚期组及A组。评分3组均值分别是A组(1.12±0.51)分,个体化方案扫描动脉早期组(1.15±0.88)分、动脉晚期组(1.48±0.70)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动脉晚期组与动脉早期组(P=0.009,P<0.05)、动脉晚期组与A组(P=0.002,P<0.05),有显着差异;而A组与动脉早期组(P=0.653,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个体化扫描方案动脉晚期组的评分(即对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显示情况)要优于动脉早期组及A组。结论:个体化胸部增强CT扫描可以很好的显示咯血相关责任血管,其中动脉早期组的图像质量优于传统方法组,动脉晚期组对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显示优于传统方法组,以动脉晚期为基础重建CTA进行血管成像,可以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更多解剖信息。

时媛[7](2019)在《25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利用256层螺旋CT比较心电门控-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与胸部双期增强CT对支气管动脉(Bronchial artery,BA)图像质量的影响。2利用256层螺旋CT评估不同的血管三维重建方法对BA成像质量的影响。3选用最佳的成像方式及显示方法,对中晚期中央型肺癌下BA的解剖及血供进行探究,旨在为中晚期中央型肺癌介入栓塞术前提供精确的影像学支持。方法1将400例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256层螺旋CT发现无肺部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例,分别以I组:行CT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II组:行胸部双期增强扫描,选取至少一支BA清晰显示的患者,I组136例,II组108例,参照冠状动脉的评分标准对两组B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2对136例行CT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分别应用A组(MPR+MIP)、B组(MPR+VR)、C组(MPR+CPR)三组组合后处理技术,观察BA的最佳显示方法。3对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期间行胸部CT平扫或/及增强发现肺肿瘤并经支气管镜检查、活体组织探查或术后确认为中晚期中央型肺癌的135例患者实行CT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设为III组,再应用MPR+MIP组合后处理的方法对I组和III组进行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详细记录BA显示情况、解剖分型与其血管数量的关系、起源方位及分支类型,同时了解BA起始端的三维定位信息。所有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等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1 I组和II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79±0.94、2.17±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43,P=0.004,P<0.05)。2 136例患者中,A组能全部确定BA起源,B组仅有17例不能确定,C组能确定BA起源128例,不能确定8例,A、B组间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χ2=18.133,P=0.000,P<0.001),A、C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6.311,P=0.012,P<0.05),B、C组间无统计学意义(χ2=3.568,P=0.059,P>0.05)。136例患者共显示了314支BA,A组能全部完整显示,B组仅能完全显示108支BA,其中有206支显示不全或没有显示,C组亦可完整显示291支BA,但仍有23支不能完全显示,A、B组间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χ2=306.559,P<0.001),A、C组间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χ2=23.874,P<0.001),B、C组间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χ2=230.173,P<0.001)。因此,就BA起源及大体形态的显示,A组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III组(肿瘤组)的支气管动脉显示率高于I组(对照组)(χ2=53.402,P=0.000,P<0.001),BA支数多于对照组(t=0.745,P=0.762,P>0.05),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增粗(t=3.084,P=0.002,P<0.05)。BA的解剖分型:对照组与肿瘤组中右BA均常见于I型,分别是53.1%(87/164)、60.2%(109/1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71,P=0.108,P>0.05),左BA均多见于IV型,分别是85.3%(128/150)、89.8%(141/1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4,P=0.655,P>0.05)。BA的起源方位:对照组中,65.5%(57/87)I型、40%(18/45)II型BA起源于胸主动脉右侧壁,53.6%(15/28)III型和39.1%(50/128)IV型BA分别起源于胸主动脉左前壁、前壁,各50%(1/2)V型BA分别起源于胸主动脉右前壁及右壁,4.5%(14/314)VI型BA异位起源;肿瘤组中,60%(61/109)I型、32.1%(17/53)II型BA起源于胸主动脉右侧壁,47.6%(10/21)III型和36.9%(52/141)IV型BA分别起源于胸主动脉左前壁、前壁,100%(1/1)V型BA起源于胸主动脉右壁,3.8%(13/338)VI型BA异位起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8,P=0.823,P>0.05)。BA起点处的Z轴定位:对照组和肿瘤组中,I、II型BA均位于气管隆突上2cm、下1cm的范围,分别是89.4%(118/132)、87.7%(142/162),IIIV型BA均多位于隆突上下1cm的距离,分别是78.5%(124/158)、74.8%(122/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8,P=0.258,P>0.05)。BA的分支类型:,对照组发现了10种类型,肿瘤组中发现11种,最为常见的均是R1L1,即43.4%(59/136)和44.4%(60/135),其次是R2L1,即18.4%(25/136)和20.0%(27/13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433,P=0.481,P>0.05)。结论1心脏等大血管的搏动可影响BA的图像质量;应用心电门控技术减少或消除运动伪影可获得优质的支气管动脉图像。2采用MPR+MIP组合后处理的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显示BA影像学解剖特征及大体走行。3 256层螺旋CTBA成像技术能很好的显示支气管动脉;BA的解剖分型及起源方位等与肺癌不相关,但内径与肺癌呈正相关,BA参与了中晚期中央型肺癌的供血,256层螺旋CTBA成像技术能为临床术前寻找BA途径、术后评估治疗效果或查找手术失败原因提供依据。图7幅;表11个;参129篇。

陈谦[8](2018)在《微导管超选择性介入化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可行性应用和疗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脑转移瘤是各系统肿瘤最严重的并发症。肺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期的延长,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20%-65%的肺癌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脑转移瘤,脑转移瘤也成为了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这种发生颅内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短,预后不佳,采用手术的方法患者依从性差,复发率高,全脑放疗或者全身化疗有效率较低,全身反应和认知损伤较大。临床上对肺癌的支气管动脉内介入化疗的疗效得到了普遍认可,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尝试采用微导管超选择的介入治疗技术,在肺癌介入治疗的一次手术中进行颅内转移瘤的介入治疗,对于肺癌前循环单发转移瘤,肺癌后循环单发转移瘤和肺癌前后循环同时单发转移瘤患者进行了肺癌和脑转移瘤的微导管介入治疗,对微导管同时介入灌注治疗肺癌和颅内转移瘤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对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和远近期疗效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试图改善颅内转移瘤介入灌注治疗的疗效和减少颅内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次手术同时治疗原发灶和转移灶,减轻患者手术痛苦和节省医疗费用,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期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研究从2011年9月至2017年8月,对47例肺癌前循环脑单发转移瘤患者,17例肺癌后循环脑单发转移瘤患者,3例肺癌前后循环同时单发转移瘤患者进行了肺癌和脑转移瘤一次手术中进行微导管超选择性介入灌注治疗肺癌原发灶和颅内转移瘤,对微导管超选择性介入灌注化疗颅内转移瘤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对介入治疗患者的近期疗效、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和颅内并发症进行了研究,对患者进行了细致的随访,对患者的无病进展生存期(PFS)、自理生存期、总生存期(OS)和中位生存期(MST)等指标结合在一起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研究,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和远近期疗效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我们在一次手术中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置管,DSA下进行肺癌原发灶和颅内转移瘤的微导管超选择性介入灌注治疗。肺癌超选支气管动脉,颅内转移瘤以所在的脑供血分布区域血管进行微导管超选择性灌注化疗,微导管直达大脑前动脉A1-A3段和大脑中动脉M1-M3段,以肿瘤染色和术前影像学检查相吻合辅助判断肿瘤的滋养动脉。以输液泵依次缓慢灌注20%甘露醇,地塞米松,20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稀释后的吡柔比星(THP)、紫杉醇、顺铂(CDDP)/卡铂(CBP)、依托泊苷(VP-16)、氟尿嘧啶(5-Fu)等不同作用机制、不同作用细胞周期的联合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个体化用药剂量。手术后3天到1周出院。对微导管超选择性介入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上述治疗方法每4周进行1次,连续治疗2次,最后一次治疗后4周复查胸部强化CT和头部强化MRI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肿瘤近期疗效进行评价。对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和颅内并发症进行评价。对能够达到疾病控制(CR+PR+SD)且一般情况良好(KPS评分≥60分)的患者建议再次微导管介入治疗。对预后情况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KPS评分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的无病进展生存期(PFS)、自理生存期、总生存期(OS)和中位生存期(MST),结合上述指标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介入治疗技术一次手术同时进行肺癌原发灶和脑转移瘤的介入灌注化疗是可行的。全部病例没有出现微导管和微导丝相关的并发症,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术中脑血管痉挛情况轻微可控。本研究全部患者均完成2次微导管超选择性介入灌注化疗。肺癌前循环单发转移瘤47例患者中CR 17例(36.17%),PR 16例(34.04%),SD 9例(19.15%),PD 5例(10.64%)。ORR 70.21%(33/47),DCR 89.39%(42/47)。最长生存期26个月,最短生存期3个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平均生存期9.83个月,有15例患者总生存期超过了1年,一年生存率31.91%。自理生存期最长13个月,最短3个月,中位6个月,平均6.38个月。无病进展生存期最长8个月,最短2个月,中位4个月,平均3.96个月。对47例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男/女)、年龄(小于50/50-60/60-70/70-80)、转移瘤大小(3cm以下/3cm-5cm)、转移瘤病理(鳞癌/腺癌)、转移瘤侧别(左侧/右侧)、转移瘤发生的部位(额部/颞部/顶部/额顶部/颞顶部/颞枕部/额颞部),转移瘤的供血情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双重供血),患者的功能状态评分(60/70/80/90))和近期疗效(CR,ORR和DCR)和生存情况(总生存期、中位生存期、自理生存期和无病进展生存期)进行统计学分析。年轻患者疾病控制率(DCR)优于年老患者。3cm以下的转移瘤患者完全缓解率(CR)优于3cm-5cm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患者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优于大脑前动脉供血和双重供血患者。女性的自理生存期优于男性,50-60岁组患者的自理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最佳,3cm以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的无病进展生存期优于3cm-5cm肿瘤大小患者。后循环的17例患者CR 4例(23.53%),PR 5例(29.41%),SD 7例(41.18%),PD 1例(5.88%)。颅内病灶ORR 52.94%(9/17),DCR 94.12%(16/17)。患者的总生存期最短3个月,最长16个月,平均数为1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个月,有6例患者总生存期超过了1年,一年生存率35.29%。无病进展生存期最短2个月,最长7个月,平均数为4.82个月,中位无病进展生存期为5个月,有4例患者无病进展生存期超过了7个月。自理生存期最短3个月,最长10个月,平均数为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6个月,有8例患者自理生存期超过了7个月。前后循环同时单发转移的患者3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1例,疾病进展1例。对其中1例患者的病情、手术、影像、用药和随访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病例报道。结论:采用微导管技术一次手术同时进行肺癌和脑转移瘤(前循环、后循环和前后循环同时单发)的介入灌注化疗是可行的。肺癌的支气管动脉化疗已经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在一次手术中同时进行脑转移瘤的介入治疗目前可见文献报道,但是以微导管技术进行大脑中动脉M1-M3段,大脑前动脉A1-A3段和小脑后下动脉如此超选的血管进行灌注化疗目前文献未见报道,采用微导管技术同时治疗肺癌原发灶和前后循环的脑转移瘤也未见文献报道,微导管超选择性介入灌注化疗颅内转移瘤是本研究的创新性和技术要点。必要时长鞘和中间导管的使用为微导丝引导微导管顺利到位提供了支撑,本研究患者手术中未出现介入材料和微导管、微导丝相关的并发症,微导管超选择性介入化疗是可行的。尽管肺部和颅内共2-3个部位的介入灌注化疗药物灌注时间较长,但是经微导管灌注化疗药物安全可靠,总体药物剂量患者也能耐受,取得了很好的近期疗效和耐受了轻微可控的不良反应。近期疗效的评价、预后随访和生存分析也表明了经过肺癌和颅内转移灶的同时治疗,提高了患者无病进展生存时间,自理生存时间和总体的生存时间,也为后续或同时进行的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奠定了基础、赢得了时间,和其它治疗方案相辅相成,是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也是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的良好辅助和配伍治疗方案。

刘文娜[9](2016)在《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类疾病。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并(或)栓塞术以其微创有效、易耐受、并发症少、可重复性逐步应用于临床,表现出越来越显着的优势。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逐渐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治疗,但目前对于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并(或)栓塞治疗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干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本文探讨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心理方面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标准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行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干预组(56例)。术前1天至术后1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两组分别于术前1天进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术后1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结果(1)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吸烟、饮酒史、是否存在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促等)、目前所患疾病、既往是否行介入治疗、是否诊断有其他肺部疾病、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是否有医疗保险、既往诊治情况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术前焦虑、抑郁患者分别占29.8%、32.5%,焦虑抑郁共患患者占17.5%,术后焦虑、抑郁患者分别占19.3%、23.7%,焦虑抑郁共患患者占17.5%.(3)术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43.30±9.88 VS 42.83±9.51),(46.09±9.90 VS 44.64±9.76),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干预组焦虑评分较对照组低(39.34±7.50 VS 42.50±9.38,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抑郁评分较对照组降低,(43.21±8.73 VS 44.45±9.6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成正相关(r=0.598,P<0.01)。(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焦虑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气促、咯血、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P<0.05);抑郁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咳嗽、咳痰、咯血,医保,病程以及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P<0.05)。结论(1)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2)术前1天至术后1周心理干预可低患者的焦虑症状,对抑郁症状影响较小。(3)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4)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焦虑影响因素有年龄、气促、咯血、病程、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抑郁影响因素有年龄、咳嗽、咳痰、咯血、医保、病程及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施珏倩[10](2013)在《COPD支气管动脉变化的CTA影像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on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缺氧与慢性炎症是其病程的重要特征。缺氧与慢性炎症的过程与COPD患者的气道结构重建及血管结构重建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促进。支气管动脉作为肺支架结构的营养动脉,在COPD的病程中,由于肺循环受损,肺实质损伤及炎症与缺氧对血管的直接刺激,会发生相应改变。探索COPD患者的支气管动脉改变,为我们研究COPD患者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相关信息,也为以COPD为背景肺的其他相关疾病的研究拓宽了思路。COPD支气管动脉解剖CTA研究【目的】对COPD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学特点进行研究,了解COPD患者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学变化特征。【方法】共收集临床及肺功能检查确诊为COPD的患者46例,依据GOLD国际指南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GOLD14级,并收集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及一般资料。每名患者均Philips Brilliance256iCT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对原始图像进行0.625mm薄层重建后传至后处理工作站(Extended BrillianceWorkspace TM, PHILIPS)进行后处理。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等方法对患者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评价支气管动脉的起源位置,起源方式、起源象限,以及支气管动脉的分布方式,并对重度及极重度(GOLD34级) COPD患者的支气管动脉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全部46例患者共收集支气管动脉118支,右支气管动脉76支(64.41%),1.67支/例;左支气管动脉42支(35.59%),0.92支/例。按照左右支气管动脉分布分型,共观察9种左右支气管动脉分型,其中以R2L1(15例)分型最多见,其次为R1L1(8例)。右支气管动脉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T56水平(64支,84.21%),起源方式包括独立起源(27支,35.53%),多支支气管动脉共干起源(CTB)(25支,32.90%)及与肋间动脉共干起源(IBT)(24支,31.58%)三种,其中包括2支共干起源于锁骨下动脉。起源于主动脉的右支气管动脉,最常见的起源象限为主动脉前内侧壁(AM)(32例),其次为内侧壁(M)(19例)和前壁(A)(18例)。左支气管动脉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T56水平的36支(85.72%),起源方式包括独立起源(20支,47.62%),CTB起源(22支,52.38%)。起源于主动脉的左支气管动脉,最常见的起源象限为前壁(A)(27例),其次为前外侧壁(AL)(7例)。重度及极重度COPD患者(GOLD34级)共25人(GOLD34级),共收集支气管动脉74支,包括右支气管动脉46支(62.7%),左支气管动脉28支(37.3)%,1.12支/例。最常见的分布方式为R2L1。起源水平以降主动脉T56水平最多见(右侧:41支,89.13%;左侧:24支,85.72%)。起源方式以CTB最多(右侧:19支,41.31%;左侧:13支,46.43%)。结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动脉、起源位置及分布,支气管动脉分支分布的变异都很大。COPD患者的因肺部长期的缺氧与慢性炎症影响,支气管动脉在解剖学也有一定特征,支气管动脉的支数增多,共干起源的支气管动脉增多。尤其在重度及极重度COPD患者中,左支气管动脉的显示计数增多,以CTB发出支气管动脉比例增高,是COPD患者支气管动脉解剖的特征体现。CT血管成像对COPD支气管动脉形态变化的研究【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支气管动脉在CTA表现上的改变。【材料与方法】共收集43例结合临床病史及肺功能检查诊断为COPD的患者,按GOLD指南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GOLD1级,GOLD2级,GOLD3级,GOLD4级),并收集健康体检者10例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对的一般资料及肺功能检查结果待用。利用Philips Brilliance256ict对所有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将原始数据0.625mm薄层重建后,传至工作站(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 TM, PHILIPS)进行图像后处理,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方法进行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统计支气管动脉数,评价横断面图像中纵隔内支气管动脉断面的特点,在MPR及VR图像上分析支气管动脉形态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间差异及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GOLD24级的主干计数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0.05)(GOLD2与对照组:P=0.036,GOLD3与对照组:P=0.018,GOLD4与对照组P=0.002)。GOLD34支气管动脉分支计数增高(GOLD3与对照组:P=0.003,GOLD4与对照组:P=0.001)。GOLD34级较对照组横断面纵隔内小血管断面显着增多(GOLD3与对照组:P=0.030,GOLD4与对照组:P=0.000)。GOLD4级较对照组支气管动脉走形显着迂曲(P=0.029),GOLD34级中支气管动脉发生扭曲成团/簇的出现率显着高于对照组(GOLD3与对照组:P=0.04,GOLD4与对照组:P=0.002)。支气管动脉管径伴随GOLD级别增高而增粗。【结论】COPD的长期慢性炎症会导致支气管动脉在CTA上计数增多,形态迂曲,管径增粗。这有可能会导致COPD相关并发症的发生。CT血管成像对COPD支气管动脉变化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目的】利用CTA对COPD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及支气管动脉管径与肺功能(PFT)指标间的关系,探索COPD支气管动脉变化与气道重建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共收集COPD患者43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集分功能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接受支气管动脉CTA检查(Philips,Brilliance256ict),将原始数据0.625mm薄层重建后,传至后处理工作站(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 TM, PHILIPS),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对患者支气管动脉重建,统计支气管动脉支数,评价支气管动脉的显示情况,测量肺门水平各支支气管动脉管径,并分析支气管动脉管径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FVC)的关系。【结果】共显示支气管动脉102支。左支气管动脉41支(40.2%),平均管径1.51mm。右支气管动脉61支(59.8%),平均管径1.98mm。右支气管动脉管径较左侧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右支气管动脉管径与FEV1(r=-0.468,P=0.000)、FEV1%(r=-0.476,P=0.000)、FVC(r=-0.381,P=0.002)、FEV1/FVC(r=-0.468,P=0.000)均呈负相关。左支气管动脉管径与FEV1(r=-0.314,P=0.046)、FEV1%(r=-0.357,P=0.022)呈负相关,与FVC(r=-0.265,P=0.094)及FEV1/FVC(r=-0.284,P=0.072)无显着相关性。【结论】 CTA可清晰显示COPD患者支气管动脉。右支气管动脉管径较左侧粗。右支气管动脉管径均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左支气管动脉管径与FEV1、FEV1/预呈负相关,说明支气管动脉与COPD的气道结构重构关系密切。

二、肺癌支气管动脉供血重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癌支气管动脉供血重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及与增强CT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良恶性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增强时相和增强模式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肺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及化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原发性周围型肺癌常规超声表现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CEUS评价原发性周围型肺癌血供来源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CEUS评估周围型肺癌化疗效果
    4.1 资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支气管动脉CTA综合后处理技术在急诊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支气管动脉CTA成像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后CEA、CYFRA21-1变化与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临床疗效
    3.2 肿瘤标志物变化
    3.3 生存分析
    3.4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咯血相关责任血管个体化CT增强扫描方案的探讨及血管成像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7)25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256层螺旋CT不同成像技术对支气管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
        1.1.1 一般资料
        1.1.2 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1.3 数据采集与图像后处理
        1.1.4 图像分析
        1.1.5 统计学方法
        1.1.6 结果
        1.1.7 讨论
    1.2 不同血管三维重建方法对支气管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
        1.2.1 一般资料
        1.2.2 图像后处理技术
        1.2.3 判定标准
        1.2.4 病例分组
        1.2.5 统计学分析
        1.2.6 结果
        1.2.7 讨论
    1.3 25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对中晚期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探究
        1.3.1 一般资料
        1.3.2 判定标准
        1.3.3 统计学分析
        1.3.4 结果
        1.3.5 讨论
    1.4 本项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56层螺旋CT在支气管动脉中的研究进展
    2.1 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变异
    2.2 支气管动脉的成像方法
        2.2.1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
        2.2.2 256层螺旋CT心电门控支气管动脉造影
        2.2.3 MRI
    2.3 25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对肺部介入治疗的价值
        2.3.1 中晚期中央型肺癌
        2.3.2 咯血
        2.3.3 肺栓塞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附图与说明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微导管超选择性介入化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可行性应用和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微导管介入同时化疗肺癌及其大脑半球转移瘤的可行性研究和疗效评价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病例材料
        1.1.2 方法
        1.1.3 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近期疗效
        1.2.2 药物不良反应
        1.2.3 颅内并发症
        1.2.4 生存分析
    1.3 讨论
        1.3.1 介入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
        1.3.2 微导管技术的应用
        1.3.3 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1.3.4 困难路径和迂曲血管的处理
        1.3.5 微导管灌注化疗药物的选择
        1.3.6 灌注化疗联合应用的一些用药注意
        1.3.7 肺癌脑转移瘤的供血动脉和血流动力学
        1.3.8 患者的KPS评分和治疗时机的选择
    1.4 小结
二、微导管介入同时化疗肺癌及其小脑半球转移瘤的可行性研究和疗效评价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病例材料
        2.1.2 方法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近期疗效
        2.2.2 药物不良反应
        2.2.3 颅内并发症
        2.2.4 生存分析
    2.3 讨论
        2.3.1 肺部原发灶和小脑转移瘤的同时治疗
        2.3.2 微导管技术和中间导管技术的应用
        2.3.3 小脑转移瘤超选择性灌注化疗安全可行
    2.4 小结
三、微导管介入同时化疗肺癌及其大脑、小脑半球转移瘤的病例报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处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SAS、SDS 检出率
    2.3 术前、术后干预组及对照组SAS、SDS评分
    2.4 SAS、SDS相关性分析
    2.5 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患者焦虑、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
    3.2 精神障碍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的机制
    3.3 支气管动脉介入术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3.4 本研究的意义及局限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全称(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COPD支气管动脉变化的CTA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COPD 支气管动脉解剖 CTA 研究
    研究背景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及附图
第二部分 COPD 支气管动脉在 CTA 中的改变
    2.1 CT 血管成像对 COPD 支气管动脉形态变化的研究
        研究背景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与附图
    2.2 CT 血管成像对 COPD 支气管动脉变化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
        研究背景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与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四、肺癌支气管动脉供血重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及与增强CT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D]. 郭西源.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肺癌[D]. 曾雁伟. 郑州大学, 2020(02)
  • [3]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及化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D]. 陈娟芝. 兰州大学, 2020(01)
  • [4]支气管动脉CTA综合后处理技术在急诊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D]. 刘阳阳.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5]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后CEA、CYFRA21-1变化与临床疗效评价[D]. 穆亚.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6]咯血相关责任血管个体化CT增强扫描方案的探讨及血管成像的价值[D]. 闫玉伟.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7]25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D]. 时媛.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8]微导管超选择性介入化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可行性应用和疗效评价研究[D]. 陈谦. 天津医科大学, 2018(12)
  • [9]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D]. 刘文娜. 成都医学院, 2016(08)
  • [10]COPD支气管动脉变化的CTA影像研究[D]. 施珏倩. 第二军医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肺癌支气管动脉重构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