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吹吸通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氨污染,吹吸式通风,比选研究,数值模拟
吹吸通风论文文献综述
赵盛[1](2019)在《催化剂挤条机吹吸式通风设计方案比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催化剂挤条机出料口处氨浓度超标引发污染的现状,分析和对比现有6种吹吸式通风系统理论计算方法,总结出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特点,进而筛选出最适用氨污染工程治理的结构模型及参数。(本文来源于《安全、健康和环境》期刊2019年08期)
杨斌,胡萍,陈建武,周书林,孙艳秋[2](2019)在《天津市某造船厂涂装车间吹吸式通风系统排风效果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改善涂装车间喷漆作业过程中甲苯等有毒物质浓度超标的现状,为涂装车间吹吸式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9—12月以天津市某造船厂涂装车间喷漆作业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软件对涂装车间采用吹吸式通风时,不同排风口位置布置和不同送排风风量条件下的气流组织和甲苯的扩散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数值模拟得出,采用吹吸式通风方式时,在送排风量相同的条件下,送排风口布置为上吹下吸时,有毒物质的控制效果优于上吹侧吸的送排风口布置形式。在排风量和送风量的比为1.5的条件下,送风风速为0.1 m/s和0.2 m/s时,待涂装工件两侧喷漆操作位甲苯质量分数在2.5×10~(-5)~4.0×10~(-5)之间;送风风速≥0.3 m/s时,甲苯的质量分数均<2.0×10~(-5),平均值为1.25×10~(-5)。结论当涂装车间采用上吹下吸的吹吸式通风方式,且在排风量和送风量的比为1.5的条件下,送风风速为0.3 m/s时,最经济节能,同时有毒物质的控制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降低喷漆作业人员接触有毒物质的浓度,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15期)
周书林,杨斌,梁莎莎,张笑飞[3](2019)在《吹吸式通风送排风罩面积倒挂时排风罩面积对极限流量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吹吸式通风实验室搭建了实验平台,排风罩面积小于送风罩。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排风罩面积,通过示踪气体法确定将给定送风完全排走的最小排风量,反推极限流量比。实验结果显示,在上述实验条件下,排风罩面积的改变会对极限流量比产生影响,且送排风罩面积倒挂差距越大,极限流量比越大。(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06期)
乐有邦,张粹星,王红汉[4](2018)在《吹吸式通风法在冷轧带钢氧化铁皮除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吹吸式通风原理,设计了一种氧化铁皮粉尘污染控制装置,通过对吹气、吸气罩的理论计算及实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参数,为冷轧带钢氧化铁皮粉尘的控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8年05期)
邹艳[5](2016)在《吹吸式通风系统下敞口槽散发液滴的蒸发运动规律及控制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敞口槽被大量应用在酸洗、电镀和熔炼金属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因为化学作用机理和不可密封性,敞口槽液面会不断散发液态颗粒物到环境中。若液态颗粒物在室内大量聚集且长时间停留,对室内人员健康、正常的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及建筑结构等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吹吸式通风被广泛用于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通过空气传播的污染物,吹吸式通风控制污染物具有所需风量小、控制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和便于操作等特点。然而目前利用吹吸式通风控制污染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体和固体,很少涉及到液滴。液滴蒸发作用的存在,使得液滴的质量和受力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所以液滴的运动特性和控制方法与气体和固体存在差异。鉴于此,本文以敞口槽散发的蒸发液滴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在液滴蒸发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吹吸式通风系统对液滴的控制效果,这对实现通风技术的合理、高效及精细化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林太郎流量比法得到吹吸式通风系统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吸风速度和液面高度差对吹吸气流流场特性的影响。当送风速度保持设计计算值0.77m/s时,吹吸流场的控制效果可根据吸风速度能否形成封闭控制域而划分为良好(吸风速度为1.5m/s~3.0m/s)和较差(吸风速度为1.0m/s)。另外,在工艺上适当地增大液面高度差将有利于改善吹吸式通风的效果。本文利用离散相模型追踪了由敞口槽释放到吹吸流场中的液滴,并研究了液滴在吹吸流场中的蒸发运动情况。当吹吸流场控制效果良好时,大部分液滴被限制在控制域内而始终在槽面附近运动且初始粒径小于等于40μm的液滴蒸发明显。而当流场控制效果较差时,小粒径液滴容易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去,在这种情况下初始粒径小于等于60μm的液滴无法忽略其蒸发现象。本文分析了蒸发率、环境相对湿度、吸风速度和液滴初始粒径对液滴捕集效率的影响。对于小粒径液滴(1μm~60μm)而言,液滴的蒸发有助于液滴的控制捕集,而对于大粒径液滴(80μm~100μm),液滴正常蒸发和完全不蒸发对液滴捕集效率的影响不大。当环境相对湿度分别取值为0、30%、50%和80%,改变环境相对湿度对液滴捕集效率的影响很小,不超过±6%;吸风速度的设计值对于控制液滴具有较大裕度,适当减小吸风量既能够保持较高的控制效果又降低了系统能耗;当吸风速度为1.0m/s~1.5m/s时,捕集效率随初始粒径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吸风速度为2.0m/s~3.0m/s时,捕集效率随初始粒径的增加先几乎保持不变后减小。在捕集效率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用于评价液滴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新指标——捕集全效率。初始粒径的增大和吹吸流场控制效果的增强都会降低液滴的逃逸,减小液滴对环境的危害。随着初始粒径越大,液滴捕集全效率和捕集效率之间的差异越明显;随着吸风速度越大,这两种越可能出现差异或出现的差异越大。评价指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要根据通风系统的研究重点进行具体分析。(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周宇,刘小圈,王怡[6](2014)在《障碍物对吹吸式通风系统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Fluent6.3.26,对障碍物对吹吸式通风系统流场的回流区以及捕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回流区随着障碍物迎风面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并得出回流区长度与迎风面面积的关系式;当障碍物长、宽或高小于吹风口宽度的1.3倍时,障碍物对吹吸式通风系统的捕集效率影响不大,吹吸流场仍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研究结果为吹吸式通风系统中污染源的放置以及操作工人的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4年07期)
马骏驰[7](2014)在《吹吸式通风系统中送风口出射条件对流场影响作用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建筑生产过程中散发的污染物激增。产生的污染物具有种类繁多,且释放量或瞬间释放量巨大,同时还含有剧毒性的特点。若这些污染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捕集,则会对工人健康,操作环境以及大气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针对工业建筑污染物的散发特点,目前所采用的最有效的控制手段为局部排风系统。吹吸式通风系统作为工业建筑中典型的局部通风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该种通风系统形式以送风射流为动力,控制污染物并把污染物输送至排风口附近,联合吸气气流,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控制。送风射流作为吹吸气流流动的动力来源,对吹吸流场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减缓射流的衰减,延长输送距离从而更有效的阻挡或控制污染物对吹吸式通风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针对影响送风射流发展的主要因素——出流均匀性、方向性、湍流度和温度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吹吸流场作用规律;并探究了送风末端装置蜂窝器的结构参数对送风口特性的影响,以期对通风系统送风末端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针对等温射流作用下的吹吸流场,分析出流均匀性、方向性及湍流度对流场的作用规律,得到送风射流方向不一致或湍流度增大会使吹吸式通风系统捕集效率下降7.5%-19.5%,从而说明送风射流方向性及湍流度对吹吸流场有很大影响。进而对送风末端装置蜂窝器的结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蜂窝器可以使送风口出流方向一致性更好;并且增加蜂窝长度或减小蜂窝的孔口尺寸均可以增强出流方向的一致性,降低湍流强度;蜂窝长度增加到0.075m左右,蜂窝孔口尺寸减小到0.02m左右时,气流方向性可以达到理想效果,即η≈1,σ2≈0。分析了不同蜂窝结构下的阻力损失随流量的变化关系曲线,得到单位长度阻力损失随着蜂窝长度的增加和孔口尺寸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综合考虑出流方向性和阻力特性的影响,蜂窝器结构参数推荐值为蜂窝长度0.075m,蜂窝孔口尺寸0.02m。最后,对非等温射流作用下的吹吸式通风系统流场规律进行研究,结合Ar分析不同送风温差下送风射流的轴心速度、轴心温度、偏移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而,通过增大送风速度,减小浮升力与惯性力比值,有效的改善射流在浮力作用下的偏移情况,提高吹吸式通风系统示踪粒子的捕集效率。研究发现,当送风气流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温差时,林太郎经典流量比法的设计参数不适用于非等温工况下的吹吸流场,因此对设计参数进行相应的改进,得到当送风温差达到8K,Ar降低至0.154,送风量与排风量都增大为原来的5/3倍,捕集效率达到99.8%,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周宇[8](2014)在《基于传质法的吹吸式通风系统流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室内污染控制问题日益突出,高效能的通风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工人操作环境与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吹吸式通风系统是一种有效的通风方式。由于污染源种类众多、污染源性质各异,吹吸式通风系统设计时并不针对某种具体污染物,而是假定污染物由射流控制和输运,认为控制了气流即控制了污染物,因此吹吸式通风系统的基本性能是指对流场的控制性能,改善基本性能是通过改变吹吸流场特性来完善的。射流特性对吹吸流场特性影响重大,而射流出射条件如速度大小、速度分布形式以及湍流参数等因素都会影响射流特性。另外建筑的空间形式、障碍物等受限条件也会对吹吸流场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对于这些参数的影响,现有的方法通常是依靠实验和数值计算来获得不同参数下的速度场、温度场等并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为了提高吹吸式通风系统的基本性能、降低能耗,研究结果有待于在物理机制及理论上深入地研究与探讨。要提高吹吸式通风系统的基本性能、降低能耗,需要降低周边环境空气的卷入量,而通常吹风口送风气流与环境空气是相同的介质,为揭示送风气流与环境空气共同作用下的流场特性,文中提出了标识不同来源同质流体的方法一一传质法;采用射流经典实验曲线和分析解对传质法进行了验证,证实了标识不同来源同质流体的传质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传质法的应用实例。射流特性是影响吹吸流场特性的重要因素。基于传质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射流出射速度大小、速度分布形式以及湍流参数对射流掺混、卷吸特性的影响,通过场协同理论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揭示了射流流场传质强化或弱化的方向。提出吹吸式通风系统性能系数指标来评估吹吸式通风系统的基本性能。基于传质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吹吸式通风系统中送风口速度大小、速度分布、湍流参数以及送风口尺寸等因素对送风气流与环境空气的掺混、卷吸特性、系统基本性能系数和能耗的影响,通过场协同理论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吹吸流场传质弱化的规律性认识,为指导吹吸式通风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障碍物会对吹吸式通风系统流场特性产生重要影响。障碍物的存在使射流发生偏转,可能使射流逃逸,影响吹吸式通风系统的基本性能;另外绕流障碍物后,障碍物周围和尾部会产生回流区,污染物一旦进入容易堆积,在实际应用中要避免将污染源放置在回流区内以及操作工人应尽量减少在此区域作业。基于传质法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障碍物位置以及障碍物尺寸对吹吸流场特性、吹吸式通风系统基本性能系数等的影响,得到了障碍物位置与障碍物尺寸对吹吸式通风系统基本性能系数、障碍物后低速区、回流区影响的规律;给出了障碍物后低速区长度、回流区长度的拟合关系式,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4-04-01)
刘小圈[9](2013)在《不同尺寸障碍物影响下平行流吹吸式通风系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工业生产在技术和规模上不断前进,工业建筑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如何有效控制污染问题,为操作人员提供安全卫生的环境、为工艺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及产品质量提供保障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平行流吹吸式通风具有排风量小、节能、控制区域灵活、抗外部气流干扰能力强,送风速度脉动小,横向分量小,使送风射流沿送风方向的衰减小,对污染气流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等优点。因此,平行流吹吸式通风系统在控制工业建筑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方面日益受到重视。然而,至今对其气流规律特性研究依然缺乏完善理论,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吹吸流场可能存在障碍物,甚至机器设备、工件产品本身或操作人员就扮演着障碍物的角色,但是关于障碍物对吹吸流场影响的研究更是不足,也没有针对具有障碍物工况下的具体的平行流吹吸式通风的设计方法。鉴于此,本文以障碍物对平行流吹吸式通风吹吸流场的影响为切入点,展开不同尺寸的障碍物对平行流吹吸式通风系统特性的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工程实践做出参考和建议。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研究吸流场中存在障碍物时流场的基本特性,通过实验测试、数值模拟等研究得出障碍物存在时吹吸流场特性。从宽度、长度、高度等影响因素方面研究不同尺寸的障碍物对平行流吹吸式通风系统速度场及气流的捕集效率的影响特性。最后,针对吹吸流场中存在障碍物的条件下,展开对平行流吹吸式通风系统的设计优化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障碍物宽度<送风口的宽度,系统基本可将污染气流完全捕集。当障碍物宽度≥送风口的宽度,流线弯曲度越大,障碍物外缘流动分离回流区域边缘上形成控制薄弱点。障碍物的宽度与送风口宽度的比为1:1,4:3时,对污染气流的捕集效率分别为96.89%、95.73%。(2)障碍物的长度对吹吸式通风横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上的流场影响很小,吹吸气流控制长度不同的障碍物对流场影响的能力基本相同。(3)当障碍物的高度﹤吹吸风口的高度时,对气流具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当障碍物高度﹥吹吸风口的高度时,在障碍物顶部以上流动分离回流区域边缘,会形成气流控制的薄弱点。(4)障碍物宽度方向的侧面流体分离、再附、回流区的宽度及障碍物背风面涡流区长度与障碍物迎风面面积有关,并得出上述宽度、长度分别与迎风面面积的关系式。流动滞止区,流体再附着和回流区域及涡流区,速度低且有回流,污染气流滞留时间变长,浓度较大。(5)林太郎极限流量比设计法得到的排风速度偏大,合理分析可适当降低排风速度,推荐V_3≥70%V_(j3);建议吹吸风口的尺度≥障碍物尺度,并合理加大法兰尺度使送气流宽大,吹吸气流流域宽阔、提高系统对气流控制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成琳超[10](2013)在《送风口上置吹吸式通风系统特性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中的粉尘及有害气体的有效控制,已成为工业生产亟待解决但又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设置局部平行流吹吸式通风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但有些情况下由于工业场地的限制,提出了送风口上置吹吸式系统。由于对这种吹吸式通风系统缺乏系统研究,至今尚处于尝试阶段。为了更好地应用推广这一技术,本文以送风口上置吹吸式通风装置为研究对象,借助流体力学、射流汇流理论及相关理论,采用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从送风口上置吹吸式通风系统气流流场特性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此系统在不同送风口倾角下和非等问工况下的流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本文实验台对送风口上置吹吸式通风系统进行了流场测试,主要从有轴心位置、轴线速度沿程变化规律方面分析了实验系统的流场特性,并得出了系统的基本特性。其次,本文根据模型实验台1:1比例建模,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速度场、压力场、污染物控制方面对送风口上置吹吸式通风系统流场特性进行分析,与实验测试进行分析对比,并在此基础上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了不同送风口倾角的流场特性,找出最佳倾角范围,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最后,结合实验测定和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在送风口温度大于室内温度的工况下送风口上置吹吸式通风系统在速度场、温度场及捕集效率等方面有没有剧烈变化,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本文通过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出以下结论:(1)在不同的吹吸风口水平距离下,送风口上置吹吸式通风系统在送风口倾角30°时效果最佳,综合评定等级最高,且各个工况的评定等级有随着送风口倾角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2)吹吸风口水平间距3m<L<4m,送风口倾角建议选择30°或45°。(3)吹吸风口水平距离L>5m,由于控制距离过大,捕集效率大幅下降,不建议使用送风口上置吹吸式通风系统。(4)室内外温差对于送风口上置吹吸式通风系统流场轨迹影响较大,可以增大流速使其流场改进。(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吹吸通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改善涂装车间喷漆作业过程中甲苯等有毒物质浓度超标的现状,为涂装车间吹吸式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9—12月以天津市某造船厂涂装车间喷漆作业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软件对涂装车间采用吹吸式通风时,不同排风口位置布置和不同送排风风量条件下的气流组织和甲苯的扩散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数值模拟得出,采用吹吸式通风方式时,在送排风量相同的条件下,送排风口布置为上吹下吸时,有毒物质的控制效果优于上吹侧吸的送排风口布置形式。在排风量和送风量的比为1.5的条件下,送风风速为0.1 m/s和0.2 m/s时,待涂装工件两侧喷漆操作位甲苯质量分数在2.5×10~(-5)~4.0×10~(-5)之间;送风风速≥0.3 m/s时,甲苯的质量分数均<2.0×10~(-5),平均值为1.25×10~(-5)。结论当涂装车间采用上吹下吸的吹吸式通风方式,且在排风量和送风量的比为1.5的条件下,送风风速为0.3 m/s时,最经济节能,同时有毒物质的控制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降低喷漆作业人员接触有毒物质的浓度,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吹吸通风论文参考文献
[1].赵盛.催化剂挤条机吹吸式通风设计方案比选研究[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9
[2].杨斌,胡萍,陈建武,周书林,孙艳秋.天津市某造船厂涂装车间吹吸式通风系统排风效果数值模拟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9
[3].周书林,杨斌,梁莎莎,张笑飞.吹吸式通风送排风罩面积倒挂时排风罩面积对极限流量比的影响[J].暖通空调.2019
[4].乐有邦,张粹星,王红汉.吹吸式通风法在冷轧带钢氧化铁皮除尘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
[5].邹艳.吹吸式通风系统下敞口槽散发液滴的蒸发运动规律及控制效果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6].周宇,刘小圈,王怡.障碍物对吹吸式通风系统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
[7].马骏驰.吹吸式通风系统中送风口出射条件对流场影响作用规律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8].周宇.基于传质法的吹吸式通风系统流场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9].刘小圈.不同尺寸障碍物影响下平行流吹吸式通风系统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10].成琳超.送风口上置吹吸式通风系统特性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