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次近邻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反馈控制,稳定性,非线性分析
次近邻相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岑炳玲,薛郁,王雪,章一才,张鹏[1](2019)在《基于格子流体力学模型考虑次近邻相互作用的反馈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格子流体力模型中,研究了一种考虑次近邻相互作用的反馈控制方法。通过对一阶传递函数G1和二阶传递函数G2的讨论,得到了稳定性条件,结果表明,最近邻相互作用的权重系数和反馈增益对提高交通流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通过非线性分析,得到了由Burgers方程描述的叁角激波解,发现稳定区域内的扰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交通流的短期、长期行为和迟滞回线,验证了反馈增益、最近邻权重系数和次近邻权重系数对交通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反馈增益和最近邻权值在有效抑制交通拥堵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欧阳云卿[2](2019)在《2维多配位数等相互作用的逾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逾渗理论是处理强无序和具有随机几何结构系统常用的理论方法之一。这一理论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当系统的成分或者某种意义上的密度变化达到一定值(称为逾渗阈值)时,在逾渗阈值处系统的一些物理性质会发生尖锐的变化,即在逾渗阈值处,系统的一些物理现象的连续性会消失。逾渗相变,指的是在庞大无序系统中随着联结程度,或某种密度,占据数,浓度的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程度,系统内突然出现(或消失)某种长程联结性,性质发生突变,我们称发生了逾渗相变,或者说发生了尖锐的相变。正是这种逾渗相变,使之称为描述多种不同现象的一个自然模型,用于阐明相变和临界现象的一些最重要的物理概念,其中很多概念对非晶态固体(高分子材料是典型的一种)是十分有用的。利用蒙特卡洛方法研究逾渗模型是广泛常见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研究人员已经针对不同的逾渗模型(键逾渗,座逾渗,不同相互作用程的键逾渗等等)研究发明了相对应的蒙特卡洛方法。在目前与我们的研究相关的是3态,4态,2态Potts模型,并且在这些模型中,采取了等相互作用,即每一个中心原子可以与周围的配位原子都以相同强度相互作用。我们保持相互作用的各相同性,即在二维正方形格子上,一个中心原子与四个近邻方向的相互作用保持90度旋转对称性。在这样的系统中,从最近邻相互作用情形开始逐渐增加具有相互作用的配位数直到完全图相互作用情况,对于每个配位数取值,都研究相关的临界性质,从而确定每种情况对应的相变普适类。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所有的有限配位数模型都对应着短程相互作用普适类,在短程相互作用稳定点与完全图相互作用稳定点之间并没有发现叁相点,这与之前对于叁色和四色Potts模型有所不同。我们用数值方法确定了一个描述从平均场普适类到短程相互作用普适类渐变的重整化指数,yr≈2/3。这个指数也确定了从平均场普适类到短程相互作用普适类的连续的渐变。对于有限配位数的相互作用,我们近似确定了配位数和修正项系数的数值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28)
张登玉,谢利军[3](2018)在《具有多重最近邻相互作用的自旋环境中的量子关联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具有多重最近邻相互作用的自旋环境中的量子关联动力学。讨论了系统与环境的耦合强度及最近邻相互作用对量子失协的影响。结果表明:量子失协随着最近邻相互作用的增强而减弱。强耦合情况下,最近邻相互作用对量子失协衰减的影响非常明显。此外,还发现了环境中系统的量子失协比量子纠缠更持久。(本文来源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张纪英,陈佳君,吴山,鲁望婷,陈红梅[4](2018)在《UDD在消除制备簇态时次近邻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具有XY型相互作用的自旋链中,可以分两步操作制备可用于量子计算的簇态。当考虑到实际情况中不可避免的量子自旋间的次近邻相互作用时,制备的簇态的保真度会随着粒子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研究表明,应用周期性动力学退耦合(periodic dynamical decoupling,PDD)能够有效抑制此次近邻相互作用噪声。众所周知,Uhrig动力学退耦合(Uhrig dynamical decoupling,UDD)抑制噪声的效果一般优于PDD。为了进一步抑制XY模型中的次近邻相互作用,提出应用UDD抑制次近邻相互作用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外加脉冲总数相同时,UDD方案制备到的簇态的保真度数值要大于之前的PDD方案,即UDD方案抑制XY模型中的次近邻相互作用的效果优于PDD方案。(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刘贵艳,毛竹,周斌[5](2018)在《具有次近邻相互作用的五量子比特XXZ海森伯自旋链的热纠缠》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具有次近邻相互作用五量子比特XXZ海森伯自旋链在磁场作用下的热纠缠性质,利用数值计算求出最近邻两量子比特和次近邻两量子比特的共生纠缠度(concurrence),分别记为C_(12)和C_(13).研究结果表明,阻挫参数对配对热纠缠具有重要影响,而且阻挫参数的变化对C_(12)和C_(13)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温度、磁场、Dzyaloshinkii-Moriya相互作用以及各向异性参数对配对热纠缠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选择适当的模型参数,可以有效地调节和提高五量子比特XXZ海森伯自旋链的配对热纠缠.(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尹送求[6](2016)在《有次近邻相互作用的一维铁磁模型的自旋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自洽的修正自旋波理论研究了次近邻相互作用对各向同性的XY模型及海森堡铁磁链的热力学低温性质,主要研究了次近邻相互作用对体系内能、比热、磁化率等的影响。全文共四章,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XY模型及海森堡模型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的方法及研究进程。在第二章里,我们采用了自洽的修正自旋波理论来研究具有次近邻相互作用的一维自旋为1/2的XY模型的铁磁链的低温热力学性质。通过引入拉格朗日因子来使得总的自旋磁化强度为零从而解决了传统自旋波所遇到的长程有序缺失而导致的热力学发散问题,从而我们便可以研究次近邻相互作用对低温体系基态的影响。从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最大比热及比热系数与次近邻相互作用因子成指数关系,并且最大的磁化率系数及最小的磁化率系数也是次近邻相互作用因子的指数函数。另外,当比热取最大时,对应的最大温度和比热系数分别是次近邻相互作用因子的线性和指数函数。在第叁章里,我们依然运用的是自洽的修正自旋波理论来研究具有次近邻相互作用的一维自旋为1/2的海森堡模型的铁磁链的低温热力学性质。通过研究,我们得到了最大比热及最大比热对应的温度与次近邻相互作用因子之间的指数及线性函数关系。另外,当比热取最大时,此时得到的磁化率、内能及自由能都和次近邻相互作用因子显示了负线性的函数关系,而熵却显示着递减指数关系。同时与XY模型处理内能不同,在海森堡模型中,我们考虑了算符的高阶项,此时得到的内能更接近精确的内能。第四章里,我们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成果。(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6-06-01)
黄军林,章青袍,黄瑶瑶,范楚辉,孙哲[7](2013)在《一维具有次近邻相互作用海森堡链中的量子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Quantum discord(QD)的概念,研究了一维带有次近邻相互作用的自旋1/2海森堡链中的量子关联特性.根据该系统的SU(2)以及Z2对称性,其约化密度矩阵具有简单的"X"型,从而解析得到QD的几何度量(GMQD)的表达式,并发现GMQD与两格点关联函数的关系,进而获得GMQD与能量本征值的关系.对于4格点和6格点情况,研究得到GMQD对于系统参数的依赖关系.通过数值和解析结果,发现GMQD在有限系统体系内是探测一级相变和无穷级相变的十分有效的工具.(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陈志心,周正威,周幸祥,周祥发,郭光灿[8](2010)在《耦合腔阵列中量子模拟含次近邻相互作用的海森堡自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提出了一个在耦合腔阵列中模拟一维含次近邻相互作用的XXZ型海森堡自旋模型的方案。这一方案首次提出模拟这类由近邻和次近邻相互作用竞争导致阻挫的自旋模型,另一类是由几何位形导致的阻挫。一般可控的长程相互作用比较难以实现,但是利用腔阵列系统灵活的可控性,我们(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期刊2010-08-05)
斯坎达尔·买买提[9](2010)在《二维正方格Ising模型及最近邻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导出最近邻相互作用和次近邻相互作用正方格Is/ng模型的表达式:e-2Jx/KbTc+e-JyIKbTc+e-2(Jx+Jy/KbTc)(2-e-4Jd/KbTc)=e-4jd/KbTc(Kb是耳兹曼常数,Tc是临界温度即铁磁-顺磁相变临界温度)。在温度T=Tc时各向异性(Jx,Jy)和各向一致,通过Onsager’s公式的结果(Jd=0)可得到公式:S/nh(2Jy/KbTc)S/nh(2Jy/KbTc)=1(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教育》期刊2010年S1期)
胡明亮,田东平[10](2006)在《次近邻相互作用对Heisenberg XX链纠缠影响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存在次近邻相互作用(耦合)时Heisenberg XX链的纠缠特性.结果表明对近邻格点,随着耦合常数J的变化,次近邻相互作用的存在可能使其纠缠度增大或者减小;而对次近邻格点,引进次近邻相互作用却可以产生纠缠,并且使其随着|J|的增大而增大.近邻格点间纠缠存在的临界温度Tc随着J的增大而降低,次近邻格点间纠缠存在的临界温度Tc随着|J|的增大而升高.此外对纠缠W态的制备,次近邻相互作用的存在还使得叁量子位情形时W态产生的时刻改变,而对于四量子位情形却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期刊2006年11期)
次近邻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逾渗理论是处理强无序和具有随机几何结构系统常用的理论方法之一。这一理论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当系统的成分或者某种意义上的密度变化达到一定值(称为逾渗阈值)时,在逾渗阈值处系统的一些物理性质会发生尖锐的变化,即在逾渗阈值处,系统的一些物理现象的连续性会消失。逾渗相变,指的是在庞大无序系统中随着联结程度,或某种密度,占据数,浓度的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程度,系统内突然出现(或消失)某种长程联结性,性质发生突变,我们称发生了逾渗相变,或者说发生了尖锐的相变。正是这种逾渗相变,使之称为描述多种不同现象的一个自然模型,用于阐明相变和临界现象的一些最重要的物理概念,其中很多概念对非晶态固体(高分子材料是典型的一种)是十分有用的。利用蒙特卡洛方法研究逾渗模型是广泛常见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研究人员已经针对不同的逾渗模型(键逾渗,座逾渗,不同相互作用程的键逾渗等等)研究发明了相对应的蒙特卡洛方法。在目前与我们的研究相关的是3态,4态,2态Potts模型,并且在这些模型中,采取了等相互作用,即每一个中心原子可以与周围的配位原子都以相同强度相互作用。我们保持相互作用的各相同性,即在二维正方形格子上,一个中心原子与四个近邻方向的相互作用保持90度旋转对称性。在这样的系统中,从最近邻相互作用情形开始逐渐增加具有相互作用的配位数直到完全图相互作用情况,对于每个配位数取值,都研究相关的临界性质,从而确定每种情况对应的相变普适类。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所有的有限配位数模型都对应着短程相互作用普适类,在短程相互作用稳定点与完全图相互作用稳定点之间并没有发现叁相点,这与之前对于叁色和四色Potts模型有所不同。我们用数值方法确定了一个描述从平均场普适类到短程相互作用普适类渐变的重整化指数,yr≈2/3。这个指数也确定了从平均场普适类到短程相互作用普适类的连续的渐变。对于有限配位数的相互作用,我们近似确定了配位数和修正项系数的数值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次近邻相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岑炳玲,薛郁,王雪,章一才,张鹏.基于格子流体力学模型考虑次近邻相互作用的反馈控制方法[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2].欧阳云卿.2维多配位数等相互作用的逾渗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3].张登玉,谢利军.具有多重最近邻相互作用的自旋环境中的量子关联动力学[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
[4].张纪英,陈佳君,吴山,鲁望婷,陈红梅.UDD在消除制备簇态时次近邻相互作用中的应用[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刘贵艳,毛竹,周斌.具有次近邻相互作用的五量子比特XXZ海森伯自旋链的热纠缠[J].物理学报.2018
[6].尹送求.有次近邻相互作用的一维铁磁模型的自旋波研究[D].广州大学.2016
[7].黄军林,章青袍,黄瑶瑶,范楚辉,孙哲.一维具有次近邻相互作用海森堡链中的量子关联[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陈志心,周正威,周幸祥,周祥发,郭光灿.耦合腔阵列中量子模拟含次近邻相互作用的海森堡自旋模型[C].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2010
[9].斯坎达尔·买买提.二维正方格Ising模型及最近邻相互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
[10].胡明亮,田东平.次近邻相互作用对HeisenbergXX链纠缠影响的研究(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