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激励论文-毕砚昭,张捷,王苗苗

协调激励论文-毕砚昭,张捷,王苗苗

导读:本文包含了协调激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合雇佣模式,员工激励,企业风险规避

协调激励论文文献综述

毕砚昭,张捷,王苗苗[1](2019)在《混合雇佣模式下的员工激励与协调机制研究——基于企业风险规避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企业风险规避视角,对于混合雇佣模式下的员工激励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由正式雇佣员工、非正式雇用员工和企业组成的博弈决策模型,分别求解了分散和集中两种决策下的模型,并对集中决策下的模型进行了协调。结果表明,相同激励条件下可以实现两种雇佣员工工作投入相同;协调模式下可以实现个体和整体效用的全面优化,且企业和整体效用与企业风险规避系数负相关,协调机制在企业风险规避系数较大且企业为员工分担较少部分工作成本时较容易被员工接受。(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熊峰,方剑宇,袁俊,金鹏[2](2019)在《盟员行为偏好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生鲜努力激励机制与协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合作社+核心企业"模式下两阶段折扣定价的二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基于消费者生鲜偏好、价格敏感度对市场需求的影响,选取Nash谈判解作为公平参考点,引入合作社公平偏好理论,研究供应链盟员保鲜投入决策。针对合作社保鲜努力激励,探讨供应链盟员偏好对保鲜努力水平以及收益共享契约激励协调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生鲜偏好的提高能够促进收益共享契约的激励效果,并且提高合作社公平效用。同时,收益共享契约在第一阶段对保鲜努力水平的激励效果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联合使用收益共享和成本分摊能够显着提高该阶段的保鲜投入。(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陈菲,李程跃,李力,陈任,李伯阳[3](2019)在《京沪妇女保健领域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其与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性,探索基于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评估妇女保健工作效果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中国知网等系统收集所有涉及妇保体系协调与激励机制相关政策文件,综合量化其健全程度,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健全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2000~2017京沪两地协调与激励机制逐渐健全。2017京沪健全程度(24.56%vs60.94%)差异明显。其中,协调机制覆盖程度(0%vs91.88%)、激励机制覆盖程度(66.66%vs72.34%)、协调机制权威程度(17.74%vs52.13%)、激励机制可行程度(16.16%vs17.91%)均是上海领先北京;两地的孕产妇死亡率与健全程度呈负相关(P<0.01),上海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对孕产妇死亡率影响的解释程度为42.2%,北京为19.5%。结论:京沪协调与激励机制均已逐步完善;健全的协调与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促进体系目标的实现;上海机制健全所发挥的作用优于北京,京沪妇保领域协调与激励机制尚需健全。(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纪伟[4](2019)在《服务质量激励下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老龄化背景和养老服务市场化趋势下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快速增加,且呈现多样化与差异化趋势。然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效率不足,同质化、低质量的服务供给与多样化、品质型需求间矛盾突出。尽管融合服务供应链思想的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运作模式受到广泛关注与实践,但多主体参与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社区养老服务链条、增加了服务供给合作的复杂性,供应链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引发了诸多问题:一是养老服务商为赢得中标、获得更大标的或报价优势而隐藏服务质量、成本等私人信息的“供给方缺陷”问题;二是为了降低成本、收益最大化而在服务供给过程中“偷懒”,以不努力或少努力降低服务质量等问题;叁是行政管理人员上下级或与养老服务商之间,为私立而“寻租”问题。鉴于此,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剖析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合作关系,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实现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间信息与利益协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中面临的有效供给不足,低质供给现象突出等难题,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提出了多主体参与下的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创新模式,并剖析了主体间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及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委托代理问题。考察社区养老服务运作实践,本文聚焦有实际服务购买契约关系的主体(社区养老服务集成商与养老服务商)间的委托代理合作问题,以激励服务质量提升为目标,研究分析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机制设计与优化:首先,针对信息不对称下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中的逆向选择问题,集中讨论了养老服务商服务质量情况为私人信息时,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激励养老服务商报告真实服务质量信息的最优转移支付合约决策;其次,考虑服务质量信息不对称下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中的两阶段合作的逆向选择问题,将单阶段合作情况下的服务质量信息甄别机制拓展至两阶段合作中,分析了信息更新下养老服务商策略选择的跨期影响以及养老服务商谎报概率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决策影响;最后,鉴于养老服务商隐藏服务质量和努力程度时的双重信息不对称情况,建立双重信息不对称下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激励机制,在激励养老服务商报告真实服务质量同时,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水平。结合上述合约机制的特征分析,本文讨论了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合作的具体决策策略,希望能够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间信息与利益协调,帮助政府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合理有效进行社区养老服务商招标遴选、合作契约决策、合同执行监督与绩效评价工作。(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4)

夏宇,王亚丽,卢露,张娇,辛育恒[5](2019)在《沪陕传染病防控体系协调与激励机制可行程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协调与激励机制可行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其与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简称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收集上海市和陕西省所有涉及传染病领域协调与激励机制相关政策文件,量化其可行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可行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判断传染病领域防治工作协调与激励机制的可行程度。结果 2000~2017年上海市传染病协调与激励机制可行程度由15.29%上升至24.83%,陕西省则由11.90%上升至22.53%。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沪陕协调与激励机制可行程度对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的影响均呈显着负相关,上海市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83(P<0.01)和0.72(P<0.01),陕西省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67(P<0.01)和0.25(P<0.01)。结论沪陕两地协调与激励机制可行程度有所改善,上海市略优于陕西,但两地可行程度仍有提升空间。(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李耀祖,卢露,焦安安,景翔,李士雪[6](2019)在《沪陕传染病防控体系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沪陕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分析其与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收集沪陕两地传染病防控工作公开政策文件,摘录并量化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简单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其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0~2017年,沪陕两地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分别由18.21%、13.78%提升到62.46%、22.17%,其与传染病发病率呈显着负相关(r=-0.77、-0.66,P<0.01),调整R~2分别为0.69,0.20。结论健全的协调与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染病防控效果的改善,健全程度越高,传染病发病率越低,且上海市推动作用优于陕西省。(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汪若尘,丁彦姝,孙东,丁仁凯,孟祥鹏[7](2019)在《基于路面激励自适应的液电馈能悬架动力学性能协调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液电式馈能悬架在被动模式下无法实现车辆全局工况最优,该文以路面激励频率作为切换阈值,设计了一种具有舒适、运动和综合3种模式的液电式馈能悬架,在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的同时回馈振动能量。提出了将DC-DC变换器引入悬架馈能电路中,通过实时调节DC-DC变换器中MOS管开关信号占空比以改变液电式馈能减振器阻尼力,并制定了天棚-地棚控制结合模糊PID控制的双环半主动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引入路面频率自适应的液电式馈能悬架相比单一天棚-地棚控制悬架在车身共振区的车身加速度幅值减小22.92%,在车轮共振区的轮胎动载荷幅值减小24.27%,并回收66.70 W振动能量,实现了悬架动力学性能和馈能特性的协调控制。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各时段内车身加速度试验与仿真结果峰峰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36%、15.72%、4.86%和13.6%,轮胎动载荷的相对误差分别为9.34%、13.62%、7.82%和15.47%;各频段内车身加速度试验与仿真结果峰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55%、10.18%、10.56%、和6.35%,轮胎动载荷的相对误差分别为9.64%、11.72%、10.39%和11.27%。时域和频域的相对误差均在16%之内,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液电式馈能悬架的产品升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于丽萍,扶潇[8](2019)在《财务困境下基于努力与激励的外包供应链契约协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个用户公司和一个面临财务困境的客服中心构成的外包供应链中,考虑用户公司与客服中心各自的努力对客户数量影响,构建了用户公司提供激励且用户公司与客服中心双方努力及客户中心一方努力的情况下外包供应链双方的利润函数,分析了外包供应链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的协调机制。在此基础上,将激励契约与成本共担契约相结合,最终实现财务困境下集中决策外包供应链的协调,并确定出实现协调的契约参数与条件。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研究结论进行说明、验证和相应的敏感性分析。(本文来源于《工业工程与管理》期刊2019年02期)

程莹莹,艾桂菊[9](2018)在《我州出台容错纠错协调落实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通讯员 程莹莹 艾桂菊) 近日,中共大理州委出台了《关于建立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协调落实机制的规定》,推动容错纠错机制有效落实,着力营造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全州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规定》明确(本文来源于《大理日报(汉)》期刊2018-10-08)

王斌[10](2018)在《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协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不断地发展和扩大,我国工程规模也不断朝着大型化、技术化、高度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在公路工程项目数量愈来愈多的背景下,寻找一个合适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调制企业与承包商之间的利益和矛盾变得尤为紧迫。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不但可以提升工程建设效率,还可以提高公路工程管理水平,让工程质量、效益更上一层楼。(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8年25期)

协调激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建立了"合作社+核心企业"模式下两阶段折扣定价的二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基于消费者生鲜偏好、价格敏感度对市场需求的影响,选取Nash谈判解作为公平参考点,引入合作社公平偏好理论,研究供应链盟员保鲜投入决策。针对合作社保鲜努力激励,探讨供应链盟员偏好对保鲜努力水平以及收益共享契约激励协调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生鲜偏好的提高能够促进收益共享契约的激励效果,并且提高合作社公平效用。同时,收益共享契约在第一阶段对保鲜努力水平的激励效果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联合使用收益共享和成本分摊能够显着提高该阶段的保鲜投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调激励论文参考文献

[1].毕砚昭,张捷,王苗苗.混合雇佣模式下的员工激励与协调机制研究——基于企业风险规避视角[J].软科学.2019

[2].熊峰,方剑宇,袁俊,金鹏.盟员行为偏好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生鲜努力激励机制与协调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9

[3].陈菲,李程跃,李力,陈任,李伯阳.京沪妇女保健领域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

[4].纪伟.服务质量激励下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5].夏宇,王亚丽,卢露,张娇,辛育恒.沪陕传染病防控体系协调与激励机制可行程度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9

[6].李耀祖,卢露,焦安安,景翔,李士雪.沪陕传染病防控体系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9

[7].汪若尘,丁彦姝,孙东,丁仁凯,孟祥鹏.基于路面激励自适应的液电馈能悬架动力学性能协调控制[J].农业工程学报.2019

[8].于丽萍,扶潇.财务困境下基于努力与激励的外包供应链契约协调[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9

[9].程莹莹,艾桂菊.我州出台容错纠错协调落实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N].大理日报(汉).2018

[10].王斌.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协调研究[J].价值工程.2018

标签:;  ;  ;  

协调激励论文-毕砚昭,张捷,王苗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