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线形指标论文-张杰,王瑞,吴迪,寇云蛟

公路线形指标论文-张杰,王瑞,吴迪,寇云蛟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路线形指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区公路,极限指标,安全分析,改善对策

公路线形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张杰,王瑞,吴迪,寇云蛟[1](2019)在《贵州山区干线公路线形指标受限路段行车安全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贵州干线公路部分路段极限指标运用带来的交通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了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与弯道内侧路面加宽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并提出了风险点段的交通安全改善对策。(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6期)

范爽[2](2019)在《高速公路平面线形指标及其组合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平面线形是构成高速公路线形的关键因素,平面线形和交通安全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平面线形的安全性研究对于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必不可少。本文收集并整理浙江省高速公路的平面线形资料和交通事故数据,以人、车、路等方面为着手点,对高速公路平面线形指标及其组合的安全性展开研究,重点研究高速公路平面线形指标(直线长度、平曲线半径、平曲线长度、平曲线偏角、缓和曲线长度、回旋线参数),以及平面线形组合(S形曲线相邻半径比、基本型曲线回旋线与圆曲线长度比)的安全性。建立了直线长度、平曲线半径、平曲线长度、平曲线偏角、缓和曲线长度、回旋线参数与事故率的关系模型;通过分析在不同S形曲线相邻半径比、基本型曲线回旋线与圆曲线长度比条件下交通事故的变化特征,建立了S形曲线相邻半径比、基本型曲线回旋线与圆曲线长度比与事故率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平面设计指标及其组合,上述研究成果对提高高速公路的平面线形安全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运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各平面线形组合路段安全性,建立了平面线形组合路段与交通安全关系的判别模型。结合高速公路事故不同严重程度,给出了判别不同线形组合安全性的方法。借助于平面线形组合与交通安全的间研究成果,提出了经判别后不良平面线形组合路段的安全改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速度控制、标志标线完善、视觉改善、路侧防护加强、路面综合排水等方面,为高速公路不良平面线形路段的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0)

姜舟,丁健华,于斌[3](2018)在《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关键线形设计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合理解决干线公路快速交通功能,满足沿线城市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需对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关键线形设计指标进行研究。论文介绍快速城市化发展下的干线公路现状,分析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后的功能定位及特性。对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主辅路设计速度选用进行讨论研究并提出建议。最后,提出直线、圆曲线、纵坡、坡长线形设计指标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建议值,供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实施借鉴。(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8年24期)

孔小晶[4](2018)在《线形综合指标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考虑平面、纵面、横断面对道路线形的影响,基于相关研究线形综合指标模型的研究成果,对线形综合指标模型进行修正,并应用于实际的设计工作当中,帮助设计人员准确把握道路线形安全性设计。(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8年16期)

田林,许金良,贾兴利,房建宏[5](2018)在《基于驾驶疲劳的高海拔地区公路平曲线线形指标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高海拔地区公路平曲线路段交通安全,进行驾驶员疲劳测试试验。采用心率血氧测试仪、非接触式光电速度传感仪等仪器采集驾驶员在高海拔地区一级公路平曲线路段行驶过程中的心率血氧数据与汽车运行速度。分析驾驶员在该路段行驶过程中的驾驶疲劳特性,建立了驾驶疲劳度与平曲线曲率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长直路段或大半径圆曲线后接曲率变化率为0.06(°)/m或半径为800 m的圆曲线可有效缓解驾驶员驾驶疲劳。(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廖世波[6](2018)在《合理线形指标在山区低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在全面脱贫的总方针的指导下,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山区公路建设提上了日程,并已取得不小的成就。路线设计是公路建设工程的基础和核心,涉及到公路建设工程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阐述了合理线形指标在山区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包括线型设计、工程造价以及考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8年05期)

杨帆[7](2018)在《高速公路纵面线形指标及其组合与交通安全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纵面线形是高速公路线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纵面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对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调查浙江省在役高速公路纵面线形资料和交通事故历史数据的基础上,从人-车-路-环境的角度分析了高速公路纵面线形指标及其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了高速公路纵面线形指标(包括变坡点设置频率、坡度、坡长、变坡点坡度代数差、竖曲线半径、长度)及其组合(包括平纵组合路段、连续下坡的平均坡度、坡长、隧道出入口路段)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建立了交通事故率与变坡点设置频率、坡度、坡长间的关系模型,分析了不同的纵坡坡度条件下事故率随坡长变化的规律。研究了高速公路竖曲线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半径、长度时竖曲线路段的事故分布特征,提出了竖曲线半径、长度与事故率的关系模型。纵断面组合主要研究了平纵线形组合路段、连续下坡路段、隧道出入口路段的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分析了平纵组合路段的竖曲线与平曲线半径比、变坡点与平曲线曲中错位率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分析了连续下坡路段在不同平均坡度的条件下,随坡长的增加事故的分布规律;建立了连续下坡路段线形以及隧道进出口路段纵坡坡度与事故率的关系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其事故严重程度,提出了连续下坡路段交通事故随线形变化的分布趋势线。提出了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纵面线形指标及其组合,在一定程度上为高速公路纵断面线形的安全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7)

洪玉川[8](2018)在《公路隧道洞口曲线线形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部地区以山区为主,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支持力度的增强,山岭地区的交通设施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在西部地区建设道路,经常会大填大挖,对环境破坏严重,建设者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和桥梁,例如目前正处于初步设计阶段的雅康高速,桥隧比达到82%。因此,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公路隧道规模将迅猛增长。然而,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增大,在隧道附近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持续上升,据统计,成南高速某路段2004-2006年平均每公里发生3起交通事故,在隧道路段平均每公里发生的交通事故是平均路段的六倍,隧道洞口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据该高速上所有交通事故的60.3%。通过对隧道洞口发生的交通事故分析发现:隧道口特殊的环境因素、行车轨迹、线形指标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交通行业从业者应认真研究引发隧道洞口交通事故的原因,对隧道洞口曲线线形指标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保障行车安全的线形指标。文章首先指出本文的研究范围,并对隧道洞口驾驶员行车环境分析,进而结合相关数据对驾驶员的视觉特性、隧道洞口车辆速度、隧道洞口车辆加速度、隧道洞口交通事故、车辆的行车轨迹进行分析,总结其在隧道洞口的变化规律,为隧道洞口曲线线形指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现场采集得到的隧道洞口的车辆横净距的分析,获得车辆在隧道洞口的偏移阈值。最后,通过对隧道洞口圆曲线半径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隧道洞口圆曲线半径的叁种计算模型,通过对模型及车辆在隧道洞口横净距的分析,得到隧道洞口圆曲线半径的建议值;结合对隧道洞口回旋线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隧道洞口回旋线参数的叁种计算模型,通过对模型及车辆在隧道洞口偏移阈值的分析,得到了隧道洞口回旋线参数的建议值。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曲线隧道洞口线形指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弥补了规范中对曲线隧道洞口线形指标定性规定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1)

程兴园[9](2018)在《公路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及其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公路线形设计质量以减少因此可能引发的交通事故,提出了公路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影响的评价指标。分别从线形特性、车辆行驶特性和驾驶员生理变化特性叁个角度总结了线形曲率、行车速度差和驾驶工作负荷叁个指标,对指标的影响机理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指标标准作为评价方法。(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02期)

阎莹,张迎,李庚凭,张鹏,王晓飞[10](2017)在《基于速度特征指标的高速公路线形一致性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量化评价已建和拟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性,以实测运行车速数据和事故率数据为基础,根据公路空间属性的变化,采用不定长法进行路段划分。考虑不同路段车速协调性和连续性的需求,引入客货差极差比、车速降低系数、路段车速离散度等车速特征指标。通过对运行车速特征指标与事故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一致性综合评价模型,同时结合事故多发点改善效果的显着性,确定我国高速公路安全性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线形设计一致性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太旧高速公路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有效地评价线形设计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公路线形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速公路平面线形是构成高速公路线形的关键因素,平面线形和交通安全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平面线形的安全性研究对于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必不可少。本文收集并整理浙江省高速公路的平面线形资料和交通事故数据,以人、车、路等方面为着手点,对高速公路平面线形指标及其组合的安全性展开研究,重点研究高速公路平面线形指标(直线长度、平曲线半径、平曲线长度、平曲线偏角、缓和曲线长度、回旋线参数),以及平面线形组合(S形曲线相邻半径比、基本型曲线回旋线与圆曲线长度比)的安全性。建立了直线长度、平曲线半径、平曲线长度、平曲线偏角、缓和曲线长度、回旋线参数与事故率的关系模型;通过分析在不同S形曲线相邻半径比、基本型曲线回旋线与圆曲线长度比条件下交通事故的变化特征,建立了S形曲线相邻半径比、基本型曲线回旋线与圆曲线长度比与事故率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平面设计指标及其组合,上述研究成果对提高高速公路的平面线形安全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运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各平面线形组合路段安全性,建立了平面线形组合路段与交通安全关系的判别模型。结合高速公路事故不同严重程度,给出了判别不同线形组合安全性的方法。借助于平面线形组合与交通安全的间研究成果,提出了经判别后不良平面线形组合路段的安全改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速度控制、标志标线完善、视觉改善、路侧防护加强、路面综合排水等方面,为高速公路不良平面线形路段的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路线形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1].张杰,王瑞,吴迪,寇云蛟.贵州山区干线公路线形指标受限路段行车安全分析方法[J].公路.2019

[2].范爽.高速公路平面线形指标及其组合安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9

[3].姜舟,丁健华,于斌.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关键线形设计指标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

[4].孔小晶.线形综合指标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

[5].田林,许金良,贾兴利,房建宏.基于驾驶疲劳的高海拔地区公路平曲线线形指标试验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8

[6].廖世波.合理线形指标在山区低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

[7].杨帆.高速公路纵面线形指标及其组合与交通安全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8

[8].洪玉川.公路隧道洞口曲线线形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18

[9].程兴园.公路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及其标准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10].阎莹,张迎,李庚凭,张鹏,王晓飞.基于速度特征指标的高速公路线形一致性综合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

标签:;  ;  ;  ;  

公路线形指标论文-张杰,王瑞,吴迪,寇云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