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BMP9,脂肪干细胞,纳米羟基磷灰石,骨缺损
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论文文献综述
何锦泉,丁江峰,欧阳可雄,黄珞,陈伦秋[1](2016)在《BMP9转染脂肪干细胞联合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下颌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应用BMP-9基因修饰的ADSCs作为种子细胞,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载体,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来修复大鼠下颌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通过腺病毒转染的方法把BMP9介导到大鼠脂肪干细胞,使细胞均匀分布于纳米羟基磷灰石上。用牙科裂钻在下颌角区制备3 mm×3 mm的骨缺损区,分别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及BMP9-ADSCs。于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行micro CT扫描及组织学检查,评价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A见大量新生骨,可见成熟骨细胞。实验组B较多新生骨形成,骨细胞接近成熟。对照组骨缺损处基本被纤维组织充填,未见新骨生成。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与BMP9转染的大鼠脂肪干细胞复合物植入下颌骨缺损中,可以促进骨缺损修复,增加血管化与骨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6年10期)
徐赫,柏树令[2](201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体外相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nano-HAp/Collagen,NHAC)复合材料上的生长、增殖情况,为组织工程学筛选出一种新型的适合细胞生长、增殖的生物材料。采用全骨髓培养法获得BMSCs,并行免疫荧光鉴定,同时在成骨诱导液中诱导BMSCs,钙钻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成脂诱导后行油红O染色。将NHAC与第3代BMSCs复合培养1、3、7 d,通过扫描电镜、MTT法和中性红染色法分别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变化及分布情况。结果发现BMSCs免疫荧光鉴定CD44、CD106均呈阳性。经成骨诱导后,ALP呈阳性表达,矿化结节染色呈橘红色;经成脂诱导后,14 d油红O染色呈阳性。细胞在NHAC材料表面均生长状态良好,增殖活力强且分布均匀。这表明NHAC材料具有良好的BMSCs相容性,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1-08-08)
王刚,姚金波,周旭光,盛楠[3](2008)在《“一步法”制备纳米相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分析了羟基磷灰石(HA)的制备方法和丝素蛋白纤维(SF)的溶解方法,提出一种制备纳米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SF/HA)的新型反应复合方法——"一步法"。并对由"一步法"制得的SF/HA分别进行了钙磷比测定、红外光谱测试、透射电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SF/HA中的钙磷比是1.6692,与标准HA中的钙磷比1.67一致;SF/HA中同时含有SF和HA中各自的官能团;SF/HA的晶粒横向尺度小于100 nm,SF/HA呈针状或柱状晶粒,SF和HA能够形成复合;SF/HA的晶型属于六方晶系,当SF在SF/HA中所占质量分数为10%时,晶胞参数a=b=9.0319,c=7.0148,沿c轴方向平均晶粒尺寸是230.7645。"一步法"制备SF/HA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刘玉侃[4](2008)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及成骨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因创伤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的骨缺损目前仍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传统方法主要以自体骨片移植为主,这种治疗方式常易导致供体部位的损伤及功能缺陷。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体外构建的人工骨有望在不带来严重并发症的前提下彻底重建缺损的骨组织。人工构建的骨组织通常由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构成。羟基磷灰石(HAP)是构成人体硬组织,如牙齿、骨骼的无机成分。人工合成的羟基磷灰石由于与天然硬组织的化学成分相似,因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被许多研究用做构建组织工程骨的支架材料。然而以前人工合成的HAP(cHAP)在颗粒大小与形态方面与天然羟基磷灰石迥然不同。天然骨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以数十纳米的晶体形式存在,而正是这些数十纳米晶体的有序排列构成了骨组织的力学属性。以纳米相羟基磷灰石(nHAP)为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骨有望获得更好的超微结构上的生物模拟性和更优异的骨传导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类从骨髓中分离的具有强大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肝、神经、心肌等多种组织细胞。较胚胎干细胞具有无致瘤性、无伦理学争议、免疫原性弱等优点。较成骨细胞具有可获得性良好及扩增能力强等优点,因而被广泛认为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理想来源。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纳米相羟基磷灰石复合构建的人工骨有望成为未来骨组织工程研究和应用的主流。组织工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支架材料对种子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前nHAP对MSCs生长及分化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阐明。本研究旨在详细阐述作为支架材料的nHAP对于种子细胞MSCs生长及成骨分化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nHAP颗粒对MSCs的生长、分化、矿化等生物学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nHAP颗粒对MSCs的生长的作用依剂量不同而有很大区别。nHAP剂量低于20μg/10~4 cells可显着促进细胞生长,然而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这种促增殖作用消失。说明这种促进作用与nHAP的蛋白吸附功能有关。吸附血清蛋白的nHAP粘附于细胞表面,使细胞周围产生局部性血清蛋白浓度升高,从而有利于细胞生长。此外当采用插入式培养皿对细胞及颗粒进行分离式共培养时,这种促增殖作用也消失。说明颗粒与细胞的接触对这种促增殖作用是必需的。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nHAP的蛋白吸附功能与其促细胞增殖作用有密切关系。当nHAP剂量高于20μg/10~4cells可显着抑制细胞增殖。在无血清及分离式共培养条件下,这种抑制增殖作用同样存在。说明这种抑制作用是通过颗粒改变培养液条件而产生的。对于细胞分化,nHAP颗粒可显着促进MSCs的成骨分化但却显着抑制细胞矿化,分离式共培养条件下产生同样结果。说明这些作用同样是通过颗粒改变培养液条件而产生的。nHAP对培养液条件的改变最有可能是改变其中的钙磷浓度。经实验发现nHAP可使培养液中的钙磷浓度降低而不是升高。推测可能是nHAP颗粒在培养液中出现晶体生长而吸收钙磷离子,从而降低Ca、P浓度。将MSCs种植于nHAP基质表面,细胞同样可贴壁、增殖与成骨分化。但其贴壁增殖与分化的特征与在普通培养基质(孔板)上显着不同。细胞贴壁的速度与在孔板上相似,均于2h己出现贴壁,约16小时完成贴壁。但贴壁数量显着少于孔板。约60%接种细胞可最终完成贴壁,而在普通孔板上约85%细胞可以完成贴壁。在增殖速度方面,nHAP上的细胞也比在孔板上的细胞慢,它们的倍增时间分别是110hVs60h。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增殖速度较慢,nHAP上的细胞同样可以长满底面。因而MSCs在nHAP表面的增殖是可以满足需要的。此外在nHAP上MSCs的成骨分化显着增强。nHAP条件培养液同样可使MSCs成骨分化增强,说明是nHAP改变培养液条件从而促进MSCs成骨分化。此结果与前面实验结果一致。nHAP基质与普通羟基磷灰石基质(cHAP)在表面微地形、亲水性、蛋白吸附、离子交换等特征方面有许多不同。与cHAP相比,nHAP基质更有利于细胞贴壁和增殖。但细胞在两种基质上的成骨分化却大致相当。但由于贴壁和增殖效率高,在接种等量细胞后,nHAP基质上的细胞表达总蛋白、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的总量仍高于cHAP表面的细胞。nHAP可改变培养液中的钙磷浓度。这种改变可能会导致细胞生长分化等生物学行为的改变。为此我们观察了不同钙磷浓度及其组合对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钙磷浓度降低可抑制细胞增殖与分化,而不是促进细胞增殖与分化。当钙浓度升高时,对细胞增殖没有影响,但可促进细胞矿化抑制细胞分化。当磷浓度升高时,可抑制细胞生长但对成骨分化没有显着影响。这部分实验表明,nHAP降低培养液中钙磷浓度,可能是其抑制细胞生长与矿化的机理,但不是其促进分化的机理,nHAP可促进成骨分化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作为骨组织工程的重要支架材料,nHAP较非纳米HAP更有利于MSCs生长,因而更适合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尽管与普通细胞培养表面相比细胞生长缓慢,但最终仍可长满基质表面,因而并不构成严重影响。目前研究中的支架材料尚无可促进MSCs成骨分化的报道。而nHAP可显着促进MSCs成骨分化。因而我们认为nHAP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5-01)
王刚[5](2007)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羟基磷灰石,简称HA,化学式为Ca_(10)(OH)_2(PO_4)_6。它作为生物体骨骼中最主要的无机成份,在纳米尺寸上能够形成骨骼的基本功能单元,其生物医学性能得到了多方面研究专家的证实。它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深度开发潜质的生物体人造替代骨骼医用材料。羟基磷灰石的晶体形态、结构尺寸以及是否与其他材料复合使用,是影响其力学性能和生物性能的主要因素。在本研究中将丝素蛋白与羟基磷灰石进行了复合,以提高最终骨成型件的力学性能。采用自行设计的“一步法”新型反应复合工艺制备了纳米相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生物复合材料(简称HA/SF)。经系列实验得出较合适的制备工艺为:选用摩尔比为1:2:8的CaCl_2-C_2H_5OH-H_2O叁元体系作溶剂,于75±5℃、0.Sh溶解适量丝素蛋白纤维;将磷酸氢二铵溶液在3h内匀速向丝素蛋白溶液中滴加完毕,继续反应复合1h;前2h恒定为30℃,后2h恒定为60℃,氨水调节体系pH值至10.5。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热综合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HA/SF的晶粒形貌、晶格衍射、官能团、受热变化历程和制备过程中丝素蛋白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测试;采用化学法对HA/SF中的钙磷比进行了测定;利用油压机和自制成型膜具初步制得由HA/SF为基材的柱状成型件,并对其抗压强度进行了测试。通过观察得出,HA/SF复合均匀、呈网络结构,其晶粒呈针状或柱状、尺寸小于300nm;通过独自设计的YW法分析流程对各产物样品的XRD图进行分析得出,HA/SF生物复合材料属于六方晶系,丝素蛋白的加入促使了该复合材料的晶粒沿c轴的取向生长;分析各产物样品FTIR图得出,HA/SF中同时含有羟基磷灰石和丝素蛋白各自的官能团,丝素蛋白在该复合材料中的空间结构主要是无定型和α—螺旋结构;采用假设—建模—验证的数学方法对热综合分析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出当丝素蛋白含量达到25%时,HA/SF在受热过程中,羟基磷灰石与丝素蛋白两组分的各自热分解会发生相互影响,而丝素蛋白含量低于25%时,相互影响作用不明显;分析丝素蛋白浓度变化后得出,HA/SF在4h的制备过程中,前2h内丝素蛋白已全部析出,后续2h内只是其晶粒的完善和长大。当丝素蛋白含量在20%时,丝素蛋白能够与同步生成的羟基磷灰石发生缓慢析出而进行复合:HA/SF中的钙磷比是1.6692,与标准HA中钙磷比一致;HA/SF柱状成型块的抗压强度是62MPa。(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07-12-01)
鲜思平[6](2005)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胶原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自组装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结构特点、体内植入后修复骨缺损的效果及降解过程。基于仿生学设计的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其HA纳米晶体约50~100nm,HA的C-轴沿胶原纤维排列,形成片状包绕胶原纤维束,HA和胶原分子之间为牢固的化学键性结合,为自组装的纳米结构,和自然骨中钙化的胶原相同。复合材料体内植入后降解和骨替代的过程与骨的改建过程相似。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高、表面能大、生物活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作为骨修复和重建材料具有更好的前景。(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期刊2005年05期)
刘新晖,张锡庆,刘进炼,冯庆玲,张亚[7](2005)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相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nano HAP/Collagen,NHAC)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相容性,为应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缺损提供依据。方法 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结果 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上良好地粘附、增殖、生长。细胞的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未受到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影响。结论 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理想的骨载体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华小儿外科杂志》期刊2005年04期)
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nano-HAp/Collagen,NHAC)复合材料上的生长、增殖情况,为组织工程学筛选出一种新型的适合细胞生长、增殖的生物材料。采用全骨髓培养法获得BMSCs,并行免疫荧光鉴定,同时在成骨诱导液中诱导BMSCs,钙钻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成脂诱导后行油红O染色。将NHAC与第3代BMSCs复合培养1、3、7 d,通过扫描电镜、MTT法和中性红染色法分别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变化及分布情况。结果发现BMSCs免疫荧光鉴定CD44、CD106均呈阳性。经成骨诱导后,ALP呈阳性表达,矿化结节染色呈橘红色;经成脂诱导后,14 d油红O染色呈阳性。细胞在NHAC材料表面均生长状态良好,增殖活力强且分布均匀。这表明NHAC材料具有良好的BMSCs相容性,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论文参考文献
[1].何锦泉,丁江峰,欧阳可雄,黄珞,陈伦秋.BMP9转染脂肪干细胞联合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下颌骨[J].中国医药指南.2016
[2].徐赫,柏树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体外相容性研究[C].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1
[3].王刚,姚金波,周旭光,盛楠.“一步法”制备纳米相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J].复合材料学报.2008
[4].刘玉侃.纳米相羟基磷灰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及成骨分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
[5].王刚.纳米相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特征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
[6].鲜思平.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5
[7].刘新晖,张锡庆,刘进炼,冯庆玲,张亚.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相容性的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