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译员的实践论文-刘奕

中国译员的实践论文-刘奕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译员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译员角色,商务口译,交替口译

中国译员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18)在《商务口译中的译员角色—挪威中国海产暨养殖峰会2017商务口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全球化和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越来越多的国际商业交流和谈判每天在中国进行着。因此,中国对商业口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口译员有时难以弄清楚自己在商务口译中的角色,根据特定口译任务的要求,口译员可能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作者试图根据作者在2017年挪威-中国海水与水产养殖峰会上的商业口译实践,研究口译员在商务口译中的角色,以便为口译人员就如何成功扮演商务口译中的译员角色提供一些建议。本论文是作者在2017年挪威中国海水与水产养殖峰会上商务口译实践的实践报告。本文主要是一个案例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本次口译实践,以作者在此次峰会上口译实践中的例子为基础,探讨口译员在商业口译中的不同角色,包括口译员作为信使、交流促进者、文化调解员、协调员和助理。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总结如下:首先,口译员不是交流中无形的翻译机器,而是可能对谈话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的参与者。其次,口译员在商业口译中确实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不得不干预谈话以促进交流进行。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口译员为确保在商业口译任务中为扮演自己的角色做好充分的准备所必须做的工作。(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8-06-01)

杨扬[2](2017)在《企业推介会陪同翻译员的自我定位-2015中以节能技术中国巡回展口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一篇陪同口译实践报告,所描述的任务是2015中以节能技术中国巡回展企业推介会的口译工作。作为一名陪同翻译,笔者在此次企业推介会上为以色列VerticalField公司首席执行官进行了全程翻译。在准备和完成此次翻译任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通过事前和事中的角色定位,陪同口译员能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本报告以本次口译实践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案例分析,讨论了企业推介会中陪同口译员的自我定位,同时还探讨了陪同口译员不同的自我定位与翻译表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次口译实践的分析,报告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企业推介会陪同口译特点的分析,企业推介会中陪同口译员的自我定位可归纳为专家,信使,沟通促进者,助手以及文化传递者。(2)企业推介会中陪同口译员准确的自我定位有利于口译员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准确的自我定位有助于口译员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并在翻译过程中做出合理反应。(3)陪同口译员需要在平时多积累相关的商业、礼仪和文化知识,从而在企业推介会这样的商业活动场合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7-05-19)

胡文龙[3](2014)在《“中国新疆与美国能源轨道交通行业合作论坛”口译实践报告—译员的角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内容主要基于一场口译实践活动,即2013年4月24至25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的“中国新疆与美国能源轨道交通行业合作论坛”。此次会议由美国驻华大使率20多家美方企业代表及中方相关单位和企业参加。会议期间,笔者担任其中一位美方企业代表的译员,完成了参观访问期间的联络口译、主论坛主旨讲话口译等多项口译任务。论文的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口译项目介绍,译前准备,口译过程及译员角色分析,以及最终得出的总结与思考。商务口译案例的分析是本论文的重点,笔者在商务洽谈的真实情境中遇到不同的问题时,扮演了不同角色来应对,并将这些角色归类、总结,以求对今后的口译活动起到指导作用。本文借一个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并讨论口译员在项目中的角色定位,最后就不同角色定位提出了商务口译员应努力具备的素质。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口译员在进行商务洽谈交替传译时,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的效果,对谈话的结果影响很大。译者参与商务洽谈进行交替传译时需担任多重角色,需要审时度势,为客户利益作出调整。从实践意义上来说,商务口译员需要对自己在口译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将有助于其在口译中维护客户的利益,提高客户的信任度,也有助于提高口译服务质量。(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4-05-28)

方梦之[4](2011)在《见证翻译学科的发展——《中国译学大辞典》的编纂思想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概述了《中国译学大辞典》的编纂思想,介绍了该辞典的编辑方针、收词原则和编辑实践。通过对新世纪几种译学新途径的分析,阐明了译学术语系统的建设与译学发展同步。辞典见证了翻译学科的诞生和发展。(本文来源于《东方翻译》期刊2011年02期)

陈巧玲[5](2010)在《翻译实践与观念变迁——中国近代口译员林针及其《西海纪游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针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是近代旅美进行商贸口译的第一人,也是撰写美国游记的第一人。《西海纪游草》是其翻译实践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让国人初步感受到西方科学与民主的魅力,有力地促进了部分先进士人率先实现文化观念的近代变迁。(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谭安丽[6](2010)在《中国译界理论与实践脱离现象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我国译界翻译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并致力于寻找其深层次的原因和解决途径。本文作者主要从翻译理论研究本身的局限和我国译界对翻译理论研究认识的误区入手,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正常的割裂,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0年15期)

胡毅[7](2008)在《论背景知识在同声传译中的作用及中国译员的相关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口译、跨文化交际和心理语言学理论阐述了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背景知识的重要性。鉴于背景知识的重要性,研究者设计了一个由中国大陆地区专业同声传译员和翻译中介机构参加的调查,以探索中国同声传译员在获取背景知识中的实际经历,并试图回答以下叁个问题:1.中国自由同传译员所接触的会议话题种类多元化程度如何?2.他们当前最频繁面临的会议话题包括哪些?3.他们如何获取会议背景知识,该过程是否顺利?调查采用电子邮件问卷和电话和当面访谈相结合的形式。最终接受调查的对象包括34名在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专业同声传译员和26家翻译中介机构。在回答第一、二个问题的过程中,调查对象被要求填写一份表格(见附件1和2)或者将其曾从事的会议清单发送给研究人员,由后者代为填写。针对第叁个问题,有些调查对象在问卷上自行作出了选择,有一些则是通过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电话或面对面的访谈来搜集相关信息。信息搜集完毕之后,研究人员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如下回答:中国的自由同声传译员也面临着多样化的口译话题,而且随着从业年数的增加,接触过的话题种类也越来越多;同声传译员接触到的不同话题频率也不一样,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粗略理出了一些当前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清单;译员和会议组织方、演讲者沟通以获取背景知识的过程与理想中的状态还有一定差距。最后,鉴于背景知识在同声传译中的重要作用和我们在中国背景下的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对同传行业的发展和培训机构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8-12-01)

王大伟[8](2002)在《试论中国译论脱离实践的倾向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译学研究中译论脱离实践的倾向及对策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一流翻译理论家的实际翻译能力的观察 ,探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涉及逻辑性、模糊性、衔接、重复与重迭、平衡、文体等领域。笔者认为 ,对翻译微技巧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揭示出比较富于规律性的翻译原理。(本文来源于《上海海运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本刊编辑部,朱巍巍[9](2001)在《努力实践“叁个代表”的要求 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中国共产党民政部直属机关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京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 6月 25日- 27日,中国共产党民政部直属机关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民政部领导多吉才让、杨衍银、罗平飞、姜力、张文范和 114名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张德邻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民政部直属机关党委(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政》期刊2001年07期)

中国译员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是一篇陪同口译实践报告,所描述的任务是2015中以节能技术中国巡回展企业推介会的口译工作。作为一名陪同翻译,笔者在此次企业推介会上为以色列VerticalField公司首席执行官进行了全程翻译。在准备和完成此次翻译任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通过事前和事中的角色定位,陪同口译员能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本报告以本次口译实践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案例分析,讨论了企业推介会中陪同口译员的自我定位,同时还探讨了陪同口译员不同的自我定位与翻译表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次口译实践的分析,报告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企业推介会陪同口译特点的分析,企业推介会中陪同口译员的自我定位可归纳为专家,信使,沟通促进者,助手以及文化传递者。(2)企业推介会中陪同口译员准确的自我定位有利于口译员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准确的自我定位有助于口译员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并在翻译过程中做出合理反应。(3)陪同口译员需要在平时多积累相关的商业、礼仪和文化知识,从而在企业推介会这样的商业活动场合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译员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1].刘奕.商务口译中的译员角色—挪威中国海产暨养殖峰会2017商务口译实践报告[D].外交学院.2018

[2].杨扬.企业推介会陪同翻译员的自我定位-2015中以节能技术中国巡回展口译实践报告[D].外交学院.2017

[3].胡文龙.“中国新疆与美国能源轨道交通行业合作论坛”口译实践报告—译员的角色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4

[4].方梦之.见证翻译学科的发展——《中国译学大辞典》的编纂思想与实践[J].东方翻译.2011

[5].陈巧玲.翻译实践与观念变迁——中国近代口译员林针及其《西海纪游草》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谭安丽.中国译界理论与实践脱离现象考证[J].文教资料.2010

[7].胡毅.论背景知识在同声传译中的作用及中国译员的相关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8].王大伟.试论中国译论脱离实践的倾向及对策[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

[9].本刊编辑部,朱巍巍.努力实践“叁个代表”的要求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中国共产党民政部直属机关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京举行[J].中国民政.2001

标签:;  ;  ;  

中国译员的实践论文-刘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