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银谭晖张瑾马红梅宫友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二科830001)
【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门诊学龄前儿童鼻内镜检查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对来门诊鼻内镜检查的学龄前患儿73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告知和指导,实验组患儿在其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及语言交流,结果实验组患儿检查的依从性,效率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为学龄前儿童进行鼻内镜检查时,加强护理干预及语言交流可以提高患儿的检查依从性效率效果成功率及及医技人员检查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学龄前儿童鼻内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231-02
鼻内镜检查是鼻腔及鼻窦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经济,图像直观等优点,同时也需要受检者密切的配合,尤其学龄前儿童鼻内镜检查,大多因其恐惧紧张,不愿配合检查。且耐受力低反应性强,对自身的情感控制较弱,大大增加了的检查难度及降低了工作效率[1],现通过对门诊学龄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改变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了鼻内镜检查依从性,现在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对2012年10月~2013年3月来门诊鼻内镜检查的学龄前(3~7岁)患儿732例,将其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男380例,女352例,其中打鼾208例,鼻出血47例,反复流涕365例,鼻塞102例,其他1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告知与指导,实验组患儿在其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与语言沟通,观察其依从性的变化。两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操作前2.1评估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包括医院的物理环境和医务人员及患者自身因素,由于医院特定的环境和医疗设备使患儿感到陌生紧张,抗拒,从而引起家长的担心和恐惧,使沟通受限。(1)医务人员因素,医务人员的特殊着装及严肃的工作态度是患儿产生恐惧的重要原因。(2)患儿因素学龄前儿童年龄小,理解力差,且烦躁,任性,及家长宠爱娇气,患儿与家长对检查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
2.2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根据学龄前儿童的喜好,在检查区备一些儿童喜欢的卡片玩具,糖果及一些甜点,全程家长陪伴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及恐惧心理。采取共同参与模式,由医生护士家属患者共同参与。使家长对检查的过程及必要性有更一步了解,与医务人员一起鼓励患儿完成检查[2]。
2.3认知干预1.认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和行为[3],医务人员着装整齐,语言规范,态度和蔼,这种交流可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2.与患儿简单交流,对于少数民族患者,请同民族进行翻译3.让患儿熟系检查环境,检查程序,观看检查过程,让患儿观看成人及较配合患儿的操作过程,增加自信心,4.讲解操作中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头部不要动,检查至鼻咽部时要吸鼻子,做吞咽动作,就像咽东西一样。
2.4心理干预医务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针对患儿的需求及存在问题,了解患者感受,耐心回答患儿提出的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对特别紧张焦虑的患儿进行放松训练。
2.5检查时间干预合理的科学的运用网络系统进行检查时间预约,避开高峰时间段,合理安排次序,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避免检查时间冲突或等候时间过长,引起患儿及家长的不满和焦躁情绪。
3.操作中3.1行为干预向患儿鼻腔里放地麻棉片,干湿度及粗细适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时间为5分钟左右,目的收缩鼻腔粘膜。指导患儿张嘴呼吸,若有液体流进嘴里,可以吐出来。3.2去除纱条,让患儿观看屏幕图像,与其沟通交流,分散其注意力。3.3对患儿的配合及时进行表扬与鼓励。及时的采集清楚有意义的图像。减少检查时间。避免重复操作,减少患儿的痛苦。3.4告诉患儿疼痛或打喷嚏时举手说话都可以,但头部不能动,以免引起疼痛及图像不漂亮。
4.操作后4.1对患儿及家长进行表扬,适时地给予奖励。
4.2让患儿家长填写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满意度调查表及建议。
5.检查依从性见表1。
分组主动配合被动配合合计有效率(%)χ2p
试验组3046236683.0660.99<0.005
对照组20715936656.56
合计51122173269.81
检查成功率见表2
分组成功失败合计知晓率(%)χ2p
试验组3624366999.19<0.005
对照组3481836695
合计7102273297
检查知晓率见表3
分组知晓不知晓合计知晓率(%)χ2p
试验组3481836695128.75<0.005
对照组22014636660
合计56816473277.6
检查满意度见表4
分组满意不满意合计满意率(%)χ2p
试验组36603661005.19<0.025
对照组359736698
合计725773299.04
结果
两组患儿鼻内镜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检查均有不成功的例子,实验组有4例,对照组18例,实验组的成功率,依从性,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利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和智力虽有一定的发育,但此期儿童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故此期的儿童易激动,自制力差,情感也具有易变和冲动性,哭闹可明显加重鼻腔粘膜水肿,甚至出血,检查难度大大增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改变了患儿的心理状态,改善了鼻腔条件,提高了检查成功率及工作效率质量。
两组患儿均有检查失败的患儿,实验组4例,对照组18例,其中鼻中隔偏曲2例,占不成功数的9%,鼻出血3例,占不成功数的13%,鼻腔粘膜水肿5例,占不成功数的22%,其它心理因素12例,占不成功数的54%,由客观原因造成检查失败的因素占46%。主观因素占54%,通过护理干预,合理讲解,消除患儿及家长的恐惧心理,改变了心理状态,使其对检查的意义有更充分地了解与认识,可大大提高检查的依从性,成功率。
1.护理干预提高了患儿检查依从性及工作效率学龄前儿童年龄小,理解力差,且烦躁,任性,独生子女家长的宠爱娇气,患儿与家长对检查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担心孩子疼痛,意志不坚定,通过护理干预,家长和孩子对鼻内镜检查都有进一步了解,家长和工作人员一起做孩子的工作,孩子心理更放松,更配合,避免了反复操作,减少了痛苦。节省了检查时间。
2.护理干预提高了满意度学龄前儿童好奇心强,模仿力强,根据以上其心理特点,采取合理的沟通与诱导,合理的暗示,实施护理干预的医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操作技巧,有效的沟通可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对提高医疗质量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谭利娜,张永红.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1):79-81.
[2]武汉玉,马军秀.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影响.工企医刊,2010,23(4):8-10.
[3]王新彩,樊少雷,张玉梅.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中华护理学杂志2013,48(8):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