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移份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耗能产业,产业转移,环境效应,偏离份额法
转移份额论文文献综述
黄秀莲,李国柱[1](2019)在《偏离份额法下我国高耗能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耗能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偏离份额法分析我国31个省份2006—2015年高耗能产业转移的时空特征,并在Stata 12.0中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导致不同区域高耗能产业环境污染排放差异的驱动因素进行数据回归,分析高耗能产业转移对环境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高耗能产业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演变趋势,而污染转移和高耗能产业转移的特征基本一致,逐步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排放是我国高耗能产业污染排放的主体;相对净变化量NRC、竞争力转移增量DIF与环境污染排放呈正相关关系,结构转移增量STR与环境污染排放呈负相关关系。除了受产业转移的影响,高耗能产业的环境污染排放还和经济水平、科技水平显着正相关,和环境管制强度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2期)
常进雄,朱帆,董非[2](2019)在《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投资率和劳动份额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GDP中投资率、劳动份额以及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是: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高增长的重要原因,并深刻影响了投资率与劳动份额的变化。在劳动力转移初期,劳动力从高劳动份额的农业转移到低劳动份额的非农业,降低了总体劳动份额;转移初期剩余劳动力丰富,企业支付给转移劳动力的工资低于其边际产出,这导致非农部门劳动份额不断下降。随着劳动力转移的持续进行,转移劳动力工资越来越接近其边际产出,非农部门劳动份额开始上升。(本文来源于《国际货币评论(2019合辑)》期刊2019-12-01)
常进雄,朱帆,董非[3](2019)在《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投资率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GDP中投资率、劳动收入份额以及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是: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深刻影响了投资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在劳动力转移初期,劳动力从高劳动收入份额的农业转移到低劳动收入份额的非农部门,降低了总体劳动收入份额;转移初期剩余劳动力丰富,企业支付给转移劳动力的工资低于其边际产出,导致非农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随着劳动力转移的持续进行,转移劳动力工资越来越接近其边际产出,非农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开始上升。(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期刊2019年07期)
马文秀,王惜墨[4](2019)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对东盟基建关联产业出口竞争状况分析——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与转移份额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对东盟基建关联产业出口的竞争中,中国较日本出口规模大、增速快;中日两国主要出口产品相同,出口市场各有侧重;出口竞争力整体上中国呈上升趋势、日本呈下降趋势,细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中日相似,各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日本整体高于中国;中国整体上处于出口竞争优势,且竞争效应是其主要原因;日本处于竞争力劣势,但行业组合效应为正且尤以运输设备最为突出;中日基建关联产业应加强在东盟市场上的合作力度,提高出口的联合竞争力,实现中日贸易的动态互补与合作共赢。(本文来源于《日本问题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成艾华,赵凡[5](2018)在《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与污染转移的定量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跨区域产业转移已成为中国区域政策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根据中国各区域间产业转移和污染转移的趋势与规律,促进区域产业有序转移与协调发展,是当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本文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构建改进的区域产业转移与污染转移模型,利用30省市1998—2014年的工业增加值、工业碳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以及工业SO2排放量等数据,对中国区域间的工业产业转移和污染转移情况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1998—2005年,中国的产业主要向东部地区集聚,自2005年开始东部地区向外转移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而2012年以后东部地区向外转移产业速度趋缓;从转移方向看,中国产业转移没有完全遵循梯度规律逐级转移,出现梯度背离现象,部分产业偏向西部地区;从省级尺度,根据1998—2014年间各省产业转移总量的变化情况来看,中国工业产业转移可以明显分为产业净转出区、产业强转入区、产业弱转入区叁类区域。同时在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东、中和东北地区除了少数几个省外均为污染净转出区,而西部地区除了四川和重庆外均为污染转入区,已经成为承接污染转移的主要区域,其中,新疆、云南、内蒙古以及青海为高污染转入区。根据以上分析,针对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的污染避难所这一现象,建议中央政府进一步发挥宏观调控能力,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发挥各地自身优势,合理规划各地重点承接的产业,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同时,建立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机制,提升西部地区环境治理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5期)
赵凡[6](2018)在《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与污染转移的定量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质量却不断下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其中,跨区域产业转移作为中国区域政策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根据中国各区域间产业转移和污染转移的趋势与规律,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环境协同治理,是当前需要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弄清楚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和污染转移的具体状况,本文以区际产业转移和污染转移为研究对象,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思想,构建转移模型,从各个角度和各个层面对中国区域间的工业产业转移和污染转移情况进行定量测度,进而研究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和污染转移的趋势与规律,为完善产业转移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环境协同治理奠定基础。主要分为如下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对四大区域间产业转移和污染转移的总体情况进行定量测度,得出如下结论:从时间维度看,2001-2004年,中国的工业产业主要向东部地区聚集,自2005年开始东部地区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而2012年以后东部地区开始集聚产业;从转移方向看,中国的产业转移并没有完全遵循梯度规律,出现梯度背离现象,部分产业越过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进行转移;从工业固体废弃物转移量和工业SO_2的转移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成为承接污染转移的主要区域,而中部地区则成为了承接工业碳排放转移量的主要区域,西部地区是我国的污染避难所。第二,对叁类不同排污强度行业的产业转移情况进行定量测度,研究发现:2012年以前东部地区叁类排污行业一直在向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尤其是中部地区承接了较多的产业转移;2012年以后东部地区则开始重新集聚中、高排污行业。第叁,对四大技术含量水平不同行业的产业转移情况进行定量测度,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向西部地区进行转移,但转移规模相对较小,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中部地区进行转移,且转移规模相对较大。第四,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两个主体出发,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环境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8-03-14)
吴艳芳[7](2018)在《建设用地出让结构与政策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作为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带来人口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也造成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不高、闲置严重等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带来了不利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叁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方向,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需要城市土地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建设用地利用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进行探讨,总结建设用地出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从城市土地的供给侧出发缓解我国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对于深化供给侧改革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建设用地出让结构的特点、演变以及建设用地配置效益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对建设用地出让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浙江省为研究案例采用转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对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从浙江省整体层面和空间差异层面分别分析了二者的作用关系及协调程度,接着采用偏离系数指标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最后本文再将转移-份额的分析结果与义乌市土地出让的实际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建设用地出让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AD)提出了建设用地出让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点:(1)浙江省经济产业整体上发展趋势良好,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稳定,大部分类型用地的增长趋势与其产业的发展趋势一致,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总体契合。(2)具体的用地类型上,浙江省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用地与对应产业的发展趋势相符,其中工业用地的增长量相较全国有所降低,居住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用地增长量则略高于全国,而物流仓储用地的增长趋势与相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不符,该类用地近年来的增幅处于较低水平。(3)浙江省各城市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关系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性,大部分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较为协调,但叁产比例较高的城市(杭州、温州)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衢州、丽水)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采用结构变化率及偏差系数指标进一步验证也佐证了转移-份额的分析结论。(4)建设用地出让结构的转变滞后于城市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工业用地占比过大,并且存在持续过量的供应,压缩了第叁产业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空间,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5)提出了促进我国建设用地出让结构调整的建议,包括:完善建设用地出让相关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土地出让行为的监管;建立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供应机制,加强对产业用地利用情况的动态管理;细化土地供给计划中城市用地类别的划分,加强土地供应计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3-01)
左根永[8](2017)在《药房托管“旧瓶装新酒”》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2017年9月底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公立医院门诊药房开始成为成本中心,公立医院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地方政府(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17-05-11)
李慧[9](2017)在《LNG市场攻防战一触即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天然气产量的增长,全球液化天然气(LNG)市场的变化正在日益加深。供应方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需求侧则越来越多地开始争取主动权。LNG市场供需双方的“明争暗斗”正式拉开帷幕。需求侧要“叁剑合并”路透社日前报道称,亚洲的液化天然气(L(本文来源于《中国能源报》期刊2017-04-03)
马莉[10](2016)在《基于份额转移分析法的呼包鄂区域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份额转移分析法,以内蒙古作为背景区域,研究了呼包鄂地区在2006年~2015年十年间区域发展的动力,并确定未来呼包鄂地区发展的潜力优势,进而为内蒙古区域发展方向的确定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6年13期)
转移份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GDP中投资率、劳动份额以及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是: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高增长的重要原因,并深刻影响了投资率与劳动份额的变化。在劳动力转移初期,劳动力从高劳动份额的农业转移到低劳动份额的非农业,降低了总体劳动份额;转移初期剩余劳动力丰富,企业支付给转移劳动力的工资低于其边际产出,这导致非农部门劳动份额不断下降。随着劳动力转移的持续进行,转移劳动力工资越来越接近其边际产出,非农部门劳动份额开始上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移份额论文参考文献
[1].黄秀莲,李国柱.偏离份额法下我国高耗能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研究[J].生态经济.2019
[2].常进雄,朱帆,董非.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投资率和劳动份额的影响研究[C].国际货币评论(2019合辑).2019
[3].常进雄,朱帆,董非.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投资率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J].世界经济.2019
[4].马文秀,王惜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对东盟基建关联产业出口竞争状况分析——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与转移份额分析方法[J].日本问题研究.2019
[5].成艾华,赵凡.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与污染转移的定量测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
[6].赵凡.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与污染转移的定量测度[D].中南民族大学.2018
[7].吴艳芳.建设用地出让结构与政策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8
[8].左根永.药房托管“旧瓶装新酒”[N].医药经济报.2017
[9].李慧.LNG市场攻防战一触即发?[N].中国能源报.2017
[10].马莉.基于份额转移分析法的呼包鄂区域发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