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麒张淮郑家坤王体委廖延昱(淮南新康医院耳鼻咽喉科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结构解剖变异及黏膜接触点头痛临床疗效。方法对79例鼻腔结构异常的鼻源性头痛患者进行CT、鼻内镜检查和1%地卡因加麻黄素棉片试验明确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解剖变异不同,实行相应的手术方法,解除鼻内粘膜接触点。结果79例患者随访6个月,有效率100%。结论对确诊为鼻腔结构异常的鼻腔黏膜接触点头痛的患者,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引起的鼻源性头痛,效果满意。
【关键词】鼻腔结构异常鼻源性头痛鼻内窥镜
【中图分类号】R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029-02
鼻源性头痛的原因有很多,如鼻窦炎、鼻息肉、鼻腔和鼻窦的新生物等都可以引起头痛,有明显的鼻部症状,临床医生诊断不难。
在临床上有部分由鼻腔结构异常因素引起头痛的患者由于鼻部的症状不明显,常被临床医师误诊为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等,结果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效果欠佳。2002年8月至20012年1月对我院收治的79例鼻解剖变异及黏膜接触点头痛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矫正鼻腔内异常解剖结构治疗鼻源性头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8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头痛的患者79例,男性51例,女性28例;年龄17~49岁,平均33岁;病程8个月~10年,平均4年。头痛平均每月发作次数11次,持续时间10h,头痛位于前额49例;顶部21例;眼眶部6例;无固定部位3例。头痛是唯一症状,偶有鼻塞、流涕,大多数患者先到内科就诊检查、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排除鼻窦炎及鼻腔鼻窦的占位性病变。结果证明:鼻中隔和中鼻甲接触,中鼻甲反张,泡样中鼻甲,筛泡过度气化,鼻中隔和下鼻甲接触均存在于头痛严重的一侧。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发病率依次为:鼻中隔高位偏曲,中鼻甲曲线反常,泡状中鼻甲,中鼻甲肥大,筛窦过度气化致中鼻甲内移,钩突骨质增生或向内偏曲。用1%地卡因加1%麻黄素的棉片在患者头痛发作时在鼻内镜的直视下置于鼻内粘膜接触点,5min后头痛逐渐缓解为阳性,可诊断为鼻源性头痛,对明确诊断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1.2治疗方法手术采用直径4mm0°、30°、70°国产福澳牌硬性鼻内镜和手术器械,美敦力手术动力系统,日本Olympus内镜显示系统。根据患者解剖变异不同采取不同方式:将高位或后段偏曲的鼻中隔矫正居中,去除鼻中隔与鼻甲相触点。泡状中鼻甲伴息肉或不伴有息肉者将外侧部分纵行切除并外展;对于中鼻甲反向弯曲先切除钩突和筛泡,用剥离子将中鼻甲向内适当推移,若中鼻甲向内弯曲并紧贴鼻中隔,则用剥离子将中鼻甲适当向外推移,修整远端部分。鼻丘过大,钩突增生、偏曲、气化、肥大及筛泡肥大给予切除,充分暴露上颌窦开口,使嗅沟及中鼻道通畅。手术后使鼻腔内异常解剖结构得以解除。术后使用抗生素3~7d。术后24~48h取出抽出高膨胀止血海绵或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物。以后每日1次给予1%麻黄素收敛鼻腔粘膜,在鼻内镜下行术腔清除积血、分泌物及痂皮,伯克纳或辅舒良喷剂喷鼻,每日1~2次,术后6个月内定期在鼻内镜下行术腔清理,分离粘连,维持良好鼻通气引流功能。
2结果
头痛症状完全消失71例,头痛症状明显减轻8例,有效率100%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
3讨论
国际头痛协会二次会议(2004)把鼻源性头痛病因归纳为鼻窦性头痛和黏膜接触点头痛[1]。鼻腔结构异常的鼻腔黏膜接触点头痛临床上因为没有鼻部的症状往往会被误诊。随着鼻内镜外科学的发展及鼻窦CT在临床的应用,对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明显的提高,关键是医生对鼻源性头痛的认识。鼻腔黏膜接触点头痛临床上以鼻中隔偏曲最为常见,其次是鼻道窦口复合体的解剖变异[2],按照鼻腔解剖生理学观点,鼻腔内的结构应该是独立的、相互不接触的,两侧对应的黏膜一旦接触就会形成局部纤毛活动的紊乱和黏膜水肿[3]。若鼻腔结构异常可导致鼻腔的气流动力学改变[4]。中鼻甲肥大、筛窦过度气化并与鼻中隔紧密相抵触者,鼻中隔或筛泡之间失去正常间隙,导致三叉神经眼支的筛前、筛后神经末梢纤维的分布区域受到压迫而出现反射性头痛和眼部症状。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黏膜接触点头痛的重点是矫正或切除病变组织,解除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相互挤压状态及阻塞因素,解除鼻腔内异常的粘膜接触点,建立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为目的,恢复鼻腔生理功能,以消除或缓解头痛症状。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主要有4点:(1)鼻窦CT检查可见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相贴,有泡性中鼻甲,筛泡肥大等。(2)鼻内镜检查鼻腔内有粘膜接触点。(3)地卡因加麻黄素的棉片试验阳性。(4)手术治疗的关键是解除鼻腔内粘膜接触点。
参考文献
[1]HeadacheClassificationSubcommitteeoftheInternationalHead-acheSociety.The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HeadacheDisorders:2ndedition[J].Cephalalgia,2004,24(Sppli):9~160.
[2]王巧英,翟和平,胡春玲.鼻源性头痛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6):154.
[3]许庚,史剑波.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核心技术.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7):529.
[4]张天振,张庆泉,王锡温,等.鼻内镜下重塑鼻腔结构治疗结构性鼻炎.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5,12: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