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安县妇幼保健院湖北公安434300)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028-02
新生儿窒息是因为胎儿缺氧发生宫内窘迫以致出生后出现呼吸衰竭的一种产科常见疾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虽然不断改进,但由于窒息程度不同,复苏后新生儿较正常儿的生活力差,仍有一段时间持续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此期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做好新生儿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本院近3年来发生的重度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提高护理水平,提高治愈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病例。评定重度窒息标准采用Apgar评分,即阿氏评分,以新生儿出生后,根据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体征进行评分,评分在4分以下为重度窒息。
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
1.3资料来源资料源自本院病案统计室。
2观察及护理
2.1为防止交叉感染,复苏儿应放在清洁消毒隔离婴儿室内,温度32℃~36℃,湿度60%~80%的环境中,出生后3天不宜沐浴。
2.2保持呼吸道畅通,用吸痰器吸净口鼻腔、气管内粘液,将患儿侧卧,以免胃内分泌物填塞气管再度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复苏后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氧气吸入3~6h,以后可以间断给氧至青紫消失或呼吸平稳为止,氧气浓度为1~2L/h。保持安静,尽量少搬动,以免引起或加重颅内出血[1]。摆好体位,肩部以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体位可使头肩略垫高,使腹部内脏下降,增加胸腔扩大的机会,同时也减轻了心脏负担和颅内高压。
2.3根据医嘱给予补液、抗感染、止血、纠酸等处理。补液速度不可过快,以8~12滴/min为宜,以免在短时间内输液过量使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衰及肺水肿。根据情况,可维持输液,以备静脉给药及抢救之用。不宜过早哺乳,开始喂奶时间为24~48h以后。吃奶后避免多动,喂后宜向右侧睡,防止呕吐。不会吸吮者用滴饲法或鼻饲法。
2.4一般情况的观察
2.4.1对啼哭的观察生理性哭闹的声音响亮而连贯,并有一定的节奏,这是机体的本能性反应,而病理性哭闹则因病因不同而异,常合并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颅内出血为阵发性尖叫,可伴有抽搐和瞌睡;急腹症的哭闹常为阵发性的大叫嚎叫,并有面色苍白等表现,另外对不哭不吃的新生儿更须注意,常为重症的表现。
2.4.2对呕吐的观察出生后24h呕吐羊水及粘液均属正常现象。若出现喷射状呕吐则应警惕颅内压升高。若出现呕吐咖啡色物,应区分是否在分娩时吸进血性羊水及母奶皲裂吸入胃内。排除后应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因此应仔细观察,注意呕吐物的量、颜色及性质。
2.4.3对面色的观察正常皮肤颜色红润,具有光泽,若面色青紫,苍白或灰暗,表示患者缺氧,病情危重。
2.4.4对神志的观察要注意病儿的神志是否清醒,反应是否灵敏,有无双眼凝视,眼球有无震颤,肌张力是否紧张,若患儿出现面部及四肢频繁抽搐应考虑新生儿颅内出血,窒息引起的脑缺氧。
2.5对生命体征的观察
2.5.1体温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常因环境改变而受影响,因此要定时检查,随时调整。
2.5.2心率、血压要注意心率的快慢、强度及血压的变化,防止心衰的发生。
2.5.3呼吸正常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够成熟,呼吸肌力量较弱,常可表现为呼吸不规则,甚至可出现青紫但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因此要仔细观察,严格区分前者和呼吸困难。若患儿出现颜面,唇边青紫,点头呼吸,甚至出现呼吸暂停时,首先应考虑有无神经系统疾病如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肺炎。
2.5.4瞳孔要注意瞳孔是否等圆等大,对光反射是否存在。
3结果
我院自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3年期间共分娩活产新生儿4526人,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36例,发生率7.95/千,合并有并发症的8例,其中羊水吸入性肺炎4例,胎粪吸入性肺炎2例,颅内出血2例,经及时、正确的抢救治疗及细心观察和护理后,急救新生儿窒息成功34人,成功率94.4%。有2人死亡,1人是因为合并胎粪吸入性肺炎,1人是因为合并颅内出血。其余均治愈出院。
4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孕妇要定期作产前检查,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处理,另一方面,发生新生儿窒息后,需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提高治愈率。
本人认为新生儿窒息往往是胎儿宫内窒息的延续,掌握宫内窒息的临床指征和处理,及时解除胎儿宫内窒息是成功地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2]。密切观察新生儿窒息的病情变化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几种抢救方法(其中吸痰和人工呼吸是最主要的抢救措施),并注意配合其他措施。复苏的新生儿要严防窒息的再次出现。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虽然不断改进,但由于窒息程度不同,复苏后有部分新生儿仍有一段时间持续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及时掌握症状的变化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会大大减少窒息后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参考文献
[1]陈建兰.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17(1):51.
[2]马洛凤.116例新生儿窒息抢救与护理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7,13(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