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裂分段特征论文-杜家昕,付碧宏,时丕龙,郭强,徐焕

破裂分段特征论文-杜家昕,付碧宏,时丕龙,郭强,徐焕

导读:本文包含了破裂分段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表破裂带,地震,遥感影像,石油河

破裂分段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杜家昕,付碧宏,时丕龙,郭强,徐焕[1](2016)在《1932年昌马地震破裂带几何学特征的活动断裂分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32年12月25日,甘肃省酒泉市昌马Ms7.6级地震沿着昌马断裂带产生了一条地震断裂带,总体走向北西西-南东东,以左旋压扭性走滑为主,兼有右旋挤压走滑。本文基于Geoeye、Quickbird、Worldview、SPOT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SRTM的DEM影像数据,根据遥感影像所反映的色调、纹理特征作为解译标志,在Arcgis10.2与ENVI5.1软件环境下完成地震断裂带的解译,再结合野外实(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六)——专题34:活动断层、地震结构与地震、专题35: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期刊2016-10-15)

谭凯,乔学军,杨少敏,王琪[2](2011)在《汶川地震GPS形变约束的破裂分段特征及滑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2008年汶川地震破裂分段特征及滑移,采用弹性位错模型和模拟退火算法,数值模拟汶川震区密集的GPS同震形变。结果表明,GPS同震形变场至少需要用铲状的位于映秀—北川之间的五个断裂加上灌县—江油断裂来模拟。该模型对GPS数据的符合程度与汶川地震滑动分布模型相当,基本反映了汶川地震破裂特征。映秀—北川断裂总长255~294 km。南段以逆冲为主,分上下两层,最深达30 km。中段右旋走滑和逆冲都很大,而北段以右旋走滑为主。映秀段地震周期最短为3 000 a。破裂上层深度14km可能是龙门山中央断裂的闭锁深度。汶川地震可能源于相邻块体的相对运动和挤压、深部滑脱或浅部闭锁,在薄弱构造处首先爆发地震。(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赵翠萍,陈章立,周连庆,李志雄,康英[3](2009)在《汶川M_w8.0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分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球台网中均匀分布的远场台站记录的39个长周期P波和SH波波形数据,研究了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的矩张量解、破裂过程及破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由可分辨的5次7.3级以上地震组成,这5次子事件在时间上连续发生,空间上由在起始破裂点处的一次走滑破裂,距起始破裂点80km范围内的2次逆冲破裂,以及在北川附近的2次右旋走滑破裂组成.前3次破裂的震级分别为Mw7.3,7.6,7.4级,后2次的震级分别为Mw7.5和7.4级.破裂过程反演结果表明整个破裂在时间上持续了105s,在北川-映秀断裂上自起始破裂点所在的南西端向北东方向单侧扩展,造成沿断层地表破裂近230km,地表平均位错达4m.研究结果揭示此次地震破裂过程至少由2段组成,在起始破裂点所在的西南段即都江堰-汶川段,破裂以逆冲错动为主,最大错动位移达8.2m;在绵竹附近,破裂开始转变为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右旋走滑错动,断层错动区域较西南段浅,主要发生在北川-青川段10km深度以上,最大位移位于地表,为6.53m.相应地在地表出现了两个位移达6m以上的地段,其一是都江堰-汶川段,地表的最大位移为6.44m;其二是北川-青川段,最大位移6.53m.这种分段性存在一定的构造背景.(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9年22期)

张军龙,申旭辉,徐岳仁,高战武,吕晓健[4](2009)在《汶川8级大地震的地表破裂特征及分段》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MS8.0地震。地表破裂多以跌水、陡坎形态发育在河流沟谷或晚新生代沉积层内,位移明显。山地受崩塌、滑坡影响,位移量较难获得。发震断裂主要有叁条,即北川-映秀断裂、彭县-灌县断裂和小鱼洞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地表破裂由南向北活动性质从逆冲为主逐渐转变为走滑为主,长约220 km,平均垂直位移量约3 m,按位移量沿断裂走向的变化可以分为虹口段、北川段和南坝段;彭县-灌县断裂地表破裂以逆冲活动为主,长约82 km,平均垂直位移量约1.5 m,可以划分为白鹿段和汉旺段,断裂断距分布的几何特征与北川-映秀断裂的中南段相近;小鱼洞断裂是一条新生北西走向的次级破裂,长约5.6 km,平均垂直位移量约1.5 m,调节两侧构造单元变形差异,具有捩断层特征,活动以逆(左行)走滑为主,可划分出小鱼洞段和中坝段。姚都镇地表破裂可能说明南坝以北的地震具有不同的活动特征。活动断裂的运动方式反映区域应力场有北西西向挤压特征。(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09年01期)

江娃利,谢新生[5](2006)在《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震地表破裂分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内部一条长度达到1000km以上的活动断裂带。在近100年期间,沿该断裂带曾发生过4次MS7.0以上地震。最新一次强震是2001年昆仑山口MS8.1地震。本文综合前人资料,通过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展布、活动速率、历史强震及古地震地表破裂带展布,讨论了该断裂带的强震破裂分段特征、强震破裂端点障碍体的稳定性,强调了从断裂带演化过程认识断裂带的几何展布与现今强震地表破裂分段的异同,并讨论了该断裂带未来的强震破裂危险地段。(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江娃利,谢新生[6](2005)在《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震地表破裂分段特征(摘要)》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内部一条长度达到上千公里的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带构成青藏亚板块内部秦祁昆块体和可可西里-巴彦喀拉块体之间的边界。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 有关中国大陆板内运动状况及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烈的晚第四纪变形和近代沿着该断裂带强震的频发,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丁国瑜,1986;马杏垣主编,1987;Kidd&Molnar,1988; 任金卫等,1993,1999;赵国光,1996;汪一鹏,1998;青海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1999)。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正在揭开有关该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的特征,该活动断裂带仍存在一些重要的问题有待探讨。其中之一是有关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的地表强震破裂分段。特别是2001年沿该断裂带发生了昆仑山口西M8.1级地震,再次引发对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震活动的关注。本文通过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展布、活动速率、历史强震及古地震地表破裂带展布,讨论该断裂带的强震破裂分段特征及未来的强震破裂危险地段。(本文来源于《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期刊2005-11-01)

徐锡伟,闻学泽,于贵华,郑荣章,罗海原[7](2005)在《川西理塘断裂带平均滑动速率、地震破裂分段与复发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理塘断裂带是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的一条活动断裂带.野外调查获得其晚第四纪断错、近代地震破裂、破裂分段的新证据,估算出断裂的滑动速率、特征地震震级与复发间隔.结果表明,理塘断裂带由毛垭坝盆地北缘、理塘和康嘎-德巫等叁条次级断裂组成,以左旋走滑为主,不同部位伴有不等的逆倾滑分量.由7个地点的断错地貌及相关沉积物年龄估算断裂带距今约14ka以来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为4.0±1.0mm/a,垂直(逆)滑动速率0.1-1.8mm/a;叁条次级断裂均为独立的地震破裂段,相应特征地震最大矩震级估值为7.0-7.3,平均复发问隔为500-1000年,北西段最晚地震破裂发生在距今119±2a之前,中段发生在公元1890年前后,南东段则发生在公元1948年,显示出与段落之间应力触发作用有关的地震破裂事件沿断裂带单向迁移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期刊2005年06期)

王峰[8](2002)在《阿尔金断裂带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及其地震地表破裂分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 选题依据 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4000多米,是世界陆地上最神秘的地方,吸引了无数的探险者和科学家。其形成、演化,对中国大陆的构造格局、气候等的影响十分巨大。阿尔金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全长1600多公里,断裂带的总体走向约为北东75°,在遥感影像上有着明显的线性特征。近年来随着对青藏高原研究的深入,阿尔金断裂带成为地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家地震局组织的阿尔金活动断裂带课题组,曾对阿尔金断裂带进行了深入详细的研究,并编写了《阿尔金活动断裂带》一书,迄今为止,此工作仍是对阿尔金断裂带所进行的最综合、最全面的研究。与此同时,其它各国的科学家也对阿尔金断裂带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阿尔金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界,分隔了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两大构造单元。断裂带南北两侧的地貌形态截然不同,两侧地貌的垂直落差在局部地段超过3000m。研究这样一条大陆内部巨型走滑断裂带,对于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模式,了解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了解大陆内部断裂带运动学模式,了解断裂带的晚第四纪以来滑动速率及其与地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阿尔金断裂中殖段第四纪非线性断裂作用的定量地貌学研究》、地震联合基金项目《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破裂分段性的断错地貌研究》和中法地震科技合作项目《阿尔金活动断层》为依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野外工作,对阿尔金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滑动速率和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地震地表破裂分段进行了研究。 2 研究方法和工作量 技术的进步不断促进科学的发展。上一个世纪后期,航空、航天等遥感技术突飞猛进的进步为地质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特别是卫星遥感影像与航空照片的出现,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观察到整个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高性能计算机的出现,使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大量的遥感资料进行增强处理、分析,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如果说,以前我们对地球进行的观察是局部微观和细节性观察,那么,航卫片遥感技术的出现,则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可以从太空以另外一个视角对地球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综合观察。 2.1 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室内航卫片计算机处理、分析与制图,野外核实、修改、补充、各种断错地貌(位移)测量、地貌面年代学样品系统采集、室内年代学样品测试和综合分析的技术路线(图1)。 1) 高精度数字化卫星遥感影像处理与断错地貌制图 根据航卫片增强影象所显示的断错地貌特征,绘制活断层迹线的几何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活断层进行地震破裂分段。利用航卫片影象资料对活断层进行地震破裂分段主要基于以下基本观察事实:大量震例表明,一次大地震仅在一条活断层的部分地段产生地表破裂,即活断层上具有分段发生地表破裂型地震的错动习性,同一段落上震级相近、位移量相近、地表破裂长度相近的地震会以规则或不规则的复发间隔不断地重复发生,造成断错地貌接近、位移量从段落中部向两端部有规律地衰减现象,一个段落累积错动最终表现出其断错地貌明显区别于具有不同错动历史过程的相邻段落。因此,利用卫星影像进行活动断层地震破裂分段时,主要依据高分辨率卫星影象显示的断错地貌差异性特征,保证同一段落断层具有相同的错断历史一年龄相近地质体或地貌面的位移量相近、被错动的最新地质体和地貌单元相同、覆盖断层迹线的地质体和地貌单元一致;不同段落地表破裂型地震的复发间隔、断错地貌类型、累积位移量等断错地貌特征必然有所不同。因此,在卫星影像上对活断层沿线断错地貌进行详细判读、解译和绘制大比例尺断错地貌图,可以辨别出具有不同地表破裂型地震复发习性和累积断错地貌特征的地震破裂段落。 2)野外实地考察、核实与断错地貌面的系统编年根据野外实地考察核实验证或修改航卫片影象解译图件,测量各种微观断错地貌面(线)和地质体的实际水平和垂直位移量,采集必要的年代样品,通过样品的实验室测试,厘定各种断错地貌面(线)和地质体的形成年龄,确定活断层不同地段不同时期地貌面(线)的累积位移量、最新断错地貌单元年龄、位移量、覆盖活断层迹线最老地貌单元年龄等反映活断层长期滑动习性的定量参数,为活断层地震破裂分段研究奠定基础。考虑到工作区气候干旱少雨,植被发育较少,又临近沙漠,黄土覆盖严重,局部地区黄土厚度上百米,结合现有测年实验室条件,在野外主要采有热释光样品和碳十四样品。热释光样品由黄土和细、粉砂两种,碳十四样品主要是碳屑。 3)各种数据与资料的综合分析修改、完善通过野外实地核实(验证)航卫片详细解译的大比例尺断错地貌图件,结合测年资料综合分析活断层整体地震破裂的分段特性,确定各段落表征其长期滑动习性的各种定量参数,特别是其最新一次地表破裂型地震发生年代、同震位移量和长期滑动速率等参数。 4)活断层水平滑动速率的计算主要采用野外测量活断层两侧河流阶地和洪积扇的微观断错地貌确定活断层的水平或垂直位移量,很少或基本没有采用水系扭动量作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刊2002-07-01)

江娃利,肖振敏,王焕贞,龚复华[9](2001)在《内蒙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沿内蒙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进行野外调查及探槽开挖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断裂西部地段及东部地段的最新活动时期在全新世中期以后及全新世晚期以前 ;中部地段在全新世晚期强烈活动 ,公元 84 9年包头地震的地表破裂沿该段展布。大青山山前台地与断层陡坎分布、洪积扇类型及河流阶地断错等地貌特征、全新世晚期断裂活动范围、沿断裂带探槽开挖获得的古地震事件对比 ,以及现今中小地震震中分布表明 ,全新世晚期大青山山前断裂的活动以土左旗为界 ,该界以西全新世晚期断裂强烈活动 ,该界以东全新世晚期断裂活动不明显。全新世时期大青山山前断裂的活动显示了由东向西的迁移。(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01年01期)

闻学泽[10](2000)在《四川西部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多种资料分层次剖析了川西鲜水河 -安宁河 -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性及其原因 ,并将该断裂带划分为 12个特征地震破裂段。断裂带上持久性和非持久性的破裂边界各占约 ;持久性及重要的破裂边界可依据断裂几何结构及活动习性标志进行判定 ,它们均以局部体积变化的方式来终止破裂的扩展 ;非持久性的破裂边界则可依据地震破裂与复发行为、断裂现今活动习性空间差异、松驰障碍体与较小尺度几何障碍的复合体等进行判定 ,其位置可随时间变化。地震破裂时间间隔短的 ,相邻破裂的重迭量较小 ;时间间隔长的 ,相邻破裂的重迭量则较大(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00年03期)

破裂分段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2008年汶川地震破裂分段特征及滑移,采用弹性位错模型和模拟退火算法,数值模拟汶川震区密集的GPS同震形变。结果表明,GPS同震形变场至少需要用铲状的位于映秀—北川之间的五个断裂加上灌县—江油断裂来模拟。该模型对GPS数据的符合程度与汶川地震滑动分布模型相当,基本反映了汶川地震破裂特征。映秀—北川断裂总长255~294 km。南段以逆冲为主,分上下两层,最深达30 km。中段右旋走滑和逆冲都很大,而北段以右旋走滑为主。映秀段地震周期最短为3 000 a。破裂上层深度14km可能是龙门山中央断裂的闭锁深度。汶川地震可能源于相邻块体的相对运动和挤压、深部滑脱或浅部闭锁,在薄弱构造处首先爆发地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破裂分段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杜家昕,付碧宏,时丕龙,郭强,徐焕.1932年昌马地震破裂带几何学特征的活动断裂分段研究[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六)——专题34:活动断层、地震结构与地震、专题35: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2016

[2].谭凯,乔学军,杨少敏,王琪.汶川地震GPS形变约束的破裂分段特征及滑移[J].测绘学报.2011

[3].赵翠萍,陈章立,周连庆,李志雄,康英.汶川M_w8.0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分段特征[J].科学通报.2009

[4].张军龙,申旭辉,徐岳仁,高战武,吕晓健.汶川8级大地震的地表破裂特征及分段[J].地震.2009

[5].江娃利,谢新生.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震地表破裂分段特征[J].地质力学学报.2006

[6].江娃利,谢新生.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震地表破裂分段特征(摘要)[C].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2005

[7].徐锡伟,闻学泽,于贵华,郑荣章,罗海原.川西理塘断裂带平均滑动速率、地震破裂分段与复发特征[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

[8].王峰.阿尔金断裂带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及其地震地表破裂分段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2

[9].江娃利,肖振敏,王焕贞,龚复华.内蒙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特征[J].地震地质.2001

[10].闻学泽.四川西部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特征[J].地震地质.2000

标签:;  ;  ;  ;  

破裂分段特征论文-杜家昕,付碧宏,时丕龙,郭强,徐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