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觉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教材
民族觉醒论文文献综述
覃亢节[1](2019)在《深耕教材、润物无声:用真研究讲思政课——以“纲要”课“民族意识觉醒”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线思政课教师努力的方向。要实现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不能靠强行灌输,而是要以理服人。深挖教材内容,结合学术研究拓展教材内容显得尤为关键。应追根溯源深化教学内容,结合科研实现价值引领,以期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27期)
王雪桦[2](2019)在《民族反思、个人觉醒与家庭归属——论王童电影的底层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王童,中国台湾电影导演,原名王中和,祖籍安徽,生于1942年,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王仲廉,他姥姥家是河南开封望族,姥姥和母亲都曾受过高等教育,特别是母亲曾在河南大学求学。1949年,幼年的王童随父母撤退至台湾。1961年,王童从台湾艺专美术系毕业,在服完两年兵役后进入"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任美术指导,作品有《养鸭人家》《侠(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9年11期)
王俊珍[3](2019)在《民族意识觉醒的意义——以日本对华间谍活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其间谍情报工作主要集中于国内政治斗争;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道路,其谍报体系也逐步迈入近代化。本文以近现代以来日本在侵华过程中的各种谍报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这一探索,加深人们对近现代日本侵华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加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我们的民族意识。(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王高,吴孝飞[4](2019)在《由九一八事变后嬗变的民众思维看民族之觉醒》一文中研究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愈加忧患的境地,对于普通的大众而言,国家和民族的认知也发生转变,工农商学兵各界以多种方式表达反日救国的愿望。本文从民众的维度出发,探究嬗变背后中华民族觉醒所独具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九一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范丽红,胡玉海[5](2019)在《近代民族意识的形成与民族觉醒的升华》一文中研究指出1840年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天朝大国"观念遭到彻底破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人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梦幻中醒来,开始正视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格局,中国人的进取精神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更是让业已形成的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各党派各阶层在民族危亡之际,团结一心,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感空前提升。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让民族觉醒得到全新升华。(本文来源于《“九一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王文丽[6](2019)在《九一八事变与民族觉醒的标志》一文中研究指出九一八事变是国难,也是中华民族觉醒的时间节点。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日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若换个研究视角,即会看到,整个中华民族正是在这一天开始突然觉醒。此次觉醒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吹响了民族觉醒的号角,并号召全民抵抗;执政党——国民党虽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但也认识到"日本不会退出东北",部分爱国官兵打响了民族抗战的第一枪;东北义勇军、青年学生等各界民众迅速投入到救亡运动中,为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提供了令人瞩目的精神支撑。(本文来源于《“九一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李洪影,何正玲[7](2019)在《论五四运动与民族觉醒》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1]。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任人欺凌与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完成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进行了不屈的探索和斗争,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一直经历着失败的命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没有觉醒的人民大众"。五四运动是一场规模大、地域广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全面觉醒,推动了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迎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历尽磨难,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转变。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勇气和精神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布海璐,毛维国[8](2019)在《论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重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力建设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是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精神焕发的一场全民族的解放战争。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近现代革命文化有机结合,实现了文化自觉和民族凝聚力的重构。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自觉和精神建构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坚持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非常巨大的历史与时代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化敏[9](2019)在《近代德意志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文化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近代德意志民族自我意识勃发的高潮期。公元911年,德意志历史正式拉开序幕。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缘由,德意志的传统文化出现了严重的认同缺失。复杂的种族基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德意志民族难逃分裂的厄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大潮流,唤醒沉睡的民族自我意识和建构民族的共同体成为了德意志民族最迫切的历史使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社会环境渲染了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的背景底色,英法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叁十年战争为碎裂、动乱的民族敲响了警钟。于是,知识分子与学者开始了唤醒民族意识的伟大事业。启蒙的号角,鼓舞了知识分子对人性、理性与人类关系的理解与研究,力求通过抽象的、哲学式的思考和来自历史与社会的经验材料阐明人类事物的模式转化与演进,开启德意志民族的理性航向;出于对法国文化侵入的批判与抵抗,“狂飙突进”运动以最有力的方式呈现了具有德意志民族特色的文化启蒙思考:多样性才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本质,这种多样性不仅基于人类本身,而且是社会与民族基于生存所创造的成果;文化运动一路凯歌,最终在德意志民族的土地上,盛开了浪漫主义之花。浪漫主义运动是一个属于欧洲的文化运动,但在德意志却塑造了不一样的特点: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共生性,简化成了一个本质原则——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与内核。从早期耶拿浪漫派到柏林浪漫派、海德堡浪漫派,浪漫派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有对文学理论的创新和对民族传统历史的挖掘,更有对“德意志性”隐含真理和民族出路的深入求索。德意志民族的自我意识在“文化民族”向“民族文化”的转向中达到高潮,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德意志文化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格局。德意志民族历史见证了民族文化在唤醒民族意识觉醒中的力量,更见证了文化对“民族”、“国家”“民族精神”与“艺术”的德意志性的诠释与演绎。换言之,“文化”与“民族认同”、“身份认同”的融合是德意志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书写了德意志民族解放运动的自我形象;在不断高涨的民族自我意识潮流推动下,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向政治民族主义转型。(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楠[10](2019)在《五四运动彰显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觉醒——访着名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一文中研究指出[受访者简介]邵维正,男,1936年生,浙江台州人。着名党史专家,专业技术一级,少将军衔。对中共一大和创建史研究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曾考证出中共一大召开的准确时间和出席人数,解决了党史上两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反响。着有国内第一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获全军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主编的《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创建纪实》被中宣部、(本文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期刊2019年05期)
民族觉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童,中国台湾电影导演,原名王中和,祖籍安徽,生于1942年,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王仲廉,他姥姥家是河南开封望族,姥姥和母亲都曾受过高等教育,特别是母亲曾在河南大学求学。1949年,幼年的王童随父母撤退至台湾。1961年,王童从台湾艺专美术系毕业,在服完两年兵役后进入"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任美术指导,作品有《养鸭人家》《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觉醒论文参考文献
[1].覃亢节.深耕教材、润物无声:用真研究讲思政课——以“纲要”课“民族意识觉醒”教学为例[J].新西部.2019
[2].王雪桦.民族反思、个人觉醒与家庭归属——论王童电影的底层书写[J].电影评介.2019
[3].王俊珍.民族意识觉醒的意义——以日本对华间谍活动为例[J].艺术科技.2019
[4].王高,吴孝飞.由九一八事变后嬗变的民众思维看民族之觉醒[J].“九一八”研究.2019
[5].范丽红,胡玉海.近代民族意识的形成与民族觉醒的升华[J].“九一八”研究.2019
[6].王文丽.九一八事变与民族觉醒的标志[J].“九一八”研究.2019
[7].李洪影,何正玲.论五四运动与民族觉醒[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布海璐,毛维国.论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重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力建设探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9
[9].李化敏.近代德意志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文化路径[D].湘潭大学.2019
[10].张楠.五四运动彰显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觉醒——访着名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