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依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客体依恋行为,精神卫生,青少年
依恋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关汝珊,赖雪芬[1](2019)在《梅州市青少年心理资本亲子依恋与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验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的作用,为青少年的教育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方法随机选择梅州市2所中学1 052名青少年,采用"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的亲子依恋分问卷简本、心理资本量表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自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青少年亲子依恋、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外化问题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1,-3.58,6.45,P值均<0.05)。亲子依恋负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正向预测人际型心理资本和事务型心理资本(r值分别为-0.16,0.43,0.42,P值均<0.01),人际型心理资本、事务型心理资本均负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r值分别为-0.42,-0.13,P值均<0.01)。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3.41%;事务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亲子依恋能直接影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人际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11期)
高晓萌,朱博,张西蒙[2](2019)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人际疏离感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对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构建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的理论体系,采用成人依恋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和手机成瘾量表对536名某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36.75%的大学生表现出手机成瘾倾向;手机成瘾组的成人依恋和依恋焦虑得分均高于非手机成瘾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人际疏离感、手机成瘾两两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人际疏离感在依恋回避与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依恋回避可以直接影响手机成瘾,也可通过人际疏离感间接影响手机成瘾。(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东成,赵冬梅[3](2019)在《亲子依恋、同伴关系对抑郁的影响:检验一个间接效应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抑郁的人际背景理论模型,影响个体抑郁的重要因素是其所处的各类关系,而对于童年晚期至青少年早期的儿童来讲,最重要的两种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然而这两种关系对个体抑郁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还并不清楚。本研究以1148名5至8年级的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验证一个间接作用模型,即同伴关系在亲子依恋和抑郁水平之间的中介作用,并且将在多个层面检验该模型的稳健性,如性别、年龄、测量方法等。结果表明:(1)将度数中心度作为测量指标时,度数中心度的间接效应显着。不论男生还是女生,亲子依恋和度数中心度对抑郁都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但在男生群体中这两种关系的预测作用都随着年级增长而减小。(2)将同伴评定作为测量指标时,男生的同伴评定对抑郁的显着预测作用不随着年级变化,而亲子依恋的预测力则有所减少,但依然显着,在女生群体中,亲子依恋对抑郁的显着保护作用不随年级变化,同伴评定的预测作用变得不显着。同伴评定的中介作用除了在初中女生群体中不显着以外,在小学男生和女生、初中男生群体中都显着并且效应量较大。(3)将入度提名者的评定分数均值作为测量指标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被试的朋友评定对抑郁的预测力增加,而亲子依恋的预测力相应降低,而女生被试的朋友评定对抑郁的预测力减弱且近乎消失,而亲子依恋的作用没有变化。并且,间接作用模型在男生群体中比在女生群体中更适用。综上所述,该间接模型并不具有稳健性和绝对性,根据性别、年级和同伴关系测量方式均有所变化。具体来说,女生比男生更加依赖亲子关系而非同伴关系,特别是在初中群体中;初中比小学群体更少地受到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保护;对同伴关系的这几种测量方式,大致体现出了相似的方向,但显然不同测量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邓敏,陈旭[4](2019)在《依恋特征在关系自我概念中的长时记忆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关系自我参照效应实验范式,探讨关系自我概念性表征中的依恋特征差异。依恋特征作为关系自我概念的核心内容和组成部分,本研究以依恋特质词为记忆材料,探讨关系自我概念的长时记忆表征。为考察不同关系类型的记忆提取特征,采用2(关系类型:亲子关系、亲密关系) 2(编码方式:关系自我编码与语义编码) 2(记忆项目类别:独立词与温暖词)的混合因素设计,结果发现存在关系自我参照效应,并且亲子关系对于温暖特征人格词汇的参照效应,显着高于独立特征人格词汇的参照效应;亲密关系对于两种特征词汇的参照效应则不存在显着差异。该实验结果表明,关系自我具有针对不同关系类型的概念性表征,亲子关系具有对温暖性词汇的记忆加工优势,而亲密关系则表现出对温暖性词汇和独立性词汇的双维度记忆优势,表明关系认知对自我参照记忆优势的影响存在领域特殊性,符合依恋特异性假说。(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葛国宏,陈传锋,卢丹凤,岳慧兰,杜晓凌[5](2019)在《隔代教养背景下亲子依恋与幼儿心理理论的关系:中介与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微系统是影响幼儿情绪情感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隔代教养已成为我国家庭微系统的重要存在模式,本研究基于家庭微系统理论、协同教养的生态模型与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理论建构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亲子依恋与幼儿心理理论(TheoryofMind)的关系,探讨幼儿心理状态术语(MentalStateTalk)的使用在亲子依恋与心理理论间的中介作用,及祖辈教养一致性在整个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整群抽样,使用幼儿依恋问卷(含背景调查问卷)对某城市幼儿园400名在园幼儿的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81份,有效问卷314份,有效率为82.4%;在有效问卷数据基础上,考虑性别和年级,分层抽取120名幼儿进行心理理论和心理状态术语的实验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工具Amos25建模分析。结果发现,(1)幼儿的亲子依恋对心理理论能力的直接预测作用显着,加入幼儿心理状态术语使用作为中介变量后,亲子依恋仍能显着预测心理理论能力,幼儿心理状态术语使用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2)祖辈教养一致性在亲子依恋影响心理状态术语使用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祖辈教养一致性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也即当父母和祖辈教养一致时,亲子依恋对心理理论存在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本文是在中国特殊的隔代教养社会背景下开展的研究,其结果有助于完善协同教养的相关理论,对加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祖辈协同教养行为具有实践意义,也为隔代教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提供了证据支持。(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刘蓝田,桑青松,舒首立[6](2019)在《大学生校园受欺负经历与网络欺负的关系:同情与成人依恋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欺负这一概念的形成起初是来源于对校园内欺负行为的研究,而最早对它进行研究的学者是L·伯克(L·Burk,1897),他于1897年在《教育学专刊》(Pedagogical Seminary)第4期上发表了最早关于欺负问题的专题论文:《嘲弄与欺负》(Teasing and Bullying)。欺负是指一个或多个人在某段时间内对某个人反复或持续地施以辱骂、威胁、嘲弄或踢打、抓咬、勒索、抢夺财物等行为(Dan Olweus,1993)。研究者们为了将欺负行为与一般攻击行为区分开来,特此罗列出了欺负行为的叁个区别性特点:(1)未受激惹的有意性(2)重复发生性(3)欺负者和被欺负者间力量的不均衡性(Smith,1991)。在过往有关欺负行为的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多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校园环境中即时性的欺负事件,而未对受害者发生的潜在心理变化有所重视;而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有学者表明,大学生成为了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黄艳萍,李玲,2009),学子轻视生命、不堪心理压力而选择结束生命的事件频频发生,其中因校园暴力、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恶性事件不在少数,甚至占据了很大比例,这更加警醒学界人士乃至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密切关注。与此同时,网络欺负这一新型欺负方式,为欺负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便捷。网络欺负(Cyberbully)是指在网络交往环境下个体或群体借助网络媒介对特定对象实施的有意伤害行为(Smith,Mahdavi,Carvalho,Fisher,Russell,&Tippett,2008),包含网络谩骂、骚扰、威胁、排斥等多种形式。由于网络世界的纷繁复杂和其相关特性,与此相嵌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全完善,因此对于网民言行举止的要求还无法完全、准确地落到实处。当代大学生尚处于精神世界发展的初期阶段,内在的心理机制尚未发育完全,对于人生观、世界观的态度并不成熟,自身认知发展的不健全导致对互联网世界的误解,甚至不乏部分大学生会将互联网视为"法外之地",而那些曾经在校园中处于被害者角色的受欺负群体,则更可能成为网络世界中欺负者的一员,从而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由被害者转变为施害者。除此以外,在以往我们对于行为发生的认知中,很少将两个不处于同一物质层面的行为方式相联系,而现实中实实在在的欺负行为与网络欺负行为似乎就是处于平行时空的两种物质,此前少有人对此做相关研究,也更少有人将曾是校园欺负事件中的受害者在之后的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心理转变作为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大学生过往被欺负与网络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也实属迫在眉睫。总的来说,我国对于大学生被欺负经历、网络欺负行为问题的研究较少,对于前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更是如此。因此,本研究着重探讨大学生所遭受的被欺负经历与其网络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重在挖掘其内在影响机制,从而有效的缓解、抑制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为大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形成更加健全、完整、积极的人格特质,也为学界乃至社会贡献理论、实践应用的价值。(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王晓庆[7](2019)在《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职业决策理论探讨了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叁个人际关系因素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以青岛、潍坊、济南、淄博地区的908名大学生为主试,以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我分化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职业决策困难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成人依恋对职业决策困难有着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分化和社会支持在成人依恋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水平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还会通过自我分化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8期)
王东方,杨新华,王思思,陈春平,孙梦[8](2019)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精神病性体验的关系:同伴依恋的调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同伴依恋和精神病性体验的关系。方法:采用社区精神病性体验评估问卷(CAPE)、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以及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修订版(IPPA-R)在湖南省4045名初中生中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精神病性体验与心理弹性和同伴依恋均呈现显着负相关;同伴依恋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精神病性体验之间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随着同伴依恋水平的提高,心理弹性对精神病性体验的负向主效应会相应减弱。结论:提高同伴依恋水平可以降低低水平心理弹性带来的精神病性体验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钟歆,肖清滔,钟成华[9](2019)在《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对回避型依恋者内部工作模型的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对回避型依恋者内部工作模型改善的效果。方法:通过关系问卷筛选出大一新生中的回避型依恋者,共筛选出回避型依恋者63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42人,实验组被试34人,控制组被试29人。实验组接受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控制组不作任何干预,团体辅导前、后分别使用自尊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施测。结果:团体辅导结束后,相较于控制组,实验组在自尊量表(SES)和容纳他人量表(AOS)上的分数均得到了显着提高。结论:通过改变依恋回避者的认知模式,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对依恋回避者依恋内部工作模型可能起到了修复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孙仕田[10](2019)在《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儿童期心理虐待、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儿童期心理虐待、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为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方便抽样法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抽取80例该院就诊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施测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与人际信任量表,数据统计以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结果男性的干涉因子(16.14±4.29)分,女性为(16.55±4.28)分,男性的纵容因子(10.97±2.53)分,女性为(11.41±2.65)分,男性的人际信任因子(69.08±3.83)分,女性为(69.85±4.06)分(t=3.019、-0.953、-1.078,P>0.05)。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儿童期的被恐吓、忽视、贬损及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人际信任显着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恐吓、忽视、贬损因子分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因子分显着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的恐吓因子(11.53±4.84)分,女性为(9.98±5.05)分,男性的忽视因子为(11.78±4.61)分,女性为(10.26±5.08)分,男性的贬损因子为(9.61±3.59)分,女性为(7.74±3.33)分,男性的各种因子高于女性,恐吓、忽视对人际信任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5、-2.152,P<0.05),可解释方差变异的40.5%。结论男性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儿童期被贬损、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多于女性,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儿童期的恐吓、忽视、贬损及依恋回避、依恋焦虑是人际信任的预测因子。(本文来源于《世界复合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依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对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构建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的理论体系,采用成人依恋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和手机成瘾量表对536名某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36.75%的大学生表现出手机成瘾倾向;手机成瘾组的成人依恋和依恋焦虑得分均高于非手机成瘾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人际疏离感、手机成瘾两两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人际疏离感在依恋回避与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依恋回避可以直接影响手机成瘾,也可通过人际疏离感间接影响手机成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依恋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关汝珊,赖雪芬.梅州市青少年心理资本亲子依恋与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9
[2].高晓萌,朱博,张西蒙.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人际疏离感的中介作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张东成,赵冬梅.亲子依恋、同伴关系对抑郁的影响:检验一个间接效应模型[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4].邓敏,陈旭.依恋特征在关系自我概念中的长时记忆表征[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5].葛国宏,陈传锋,卢丹凤,岳慧兰,杜晓凌.隔代教养背景下亲子依恋与幼儿心理理论的关系:中介与调节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6].刘蓝田,桑青松,舒首立.大学生校园受欺负经历与网络欺负的关系:同情与成人依恋的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7].王晓庆.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J].现代职业教育.2019
[8].王东方,杨新华,王思思,陈春平,孙梦.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精神病性体验的关系:同伴依恋的调节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
[9].钟歆,肖清滔,钟成华.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对回避型依恋者内部工作模型的改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
[10].孙仕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儿童期心理虐待、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世界复合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