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苦乐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康有为,去苦求乐,德福一致,大同
苦乐观论文文献综述
张桂超[1](2019)在《去苦求乐:康有为《大同书》苦乐观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康有为的《大同书》旨在证成一幸福、平等、博爱、公正的大同世界,为此,康有为对当时据乱世中的苦以及去苦的措施与阶段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论述,甚至包括大同世界中所实现的快乐。但其苦乐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新梳理,以及大同世界的德福一致同样值得思考。他的理论体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但《大同书》所宣扬的苦乐观与社会前景对于民众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9年06期)
年丽凤[2](2018)在《孟子苦乐观及其对培养健康社会心态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孟子的苦乐相伴观点入手,讲述孟子心中的苦,并分析其化苦为乐的思想。阐述孟子追求的境界之乐即"君子叁乐"。结合当今社会心态的概念和不良表现,从"反求诸己",就是要人们改变依赖的思想,倡导独立自主精神;"强恕而行",就是要人们放弃消极的悲观思想,提倡进取的乐观精神两个方面来阐述孟子苦乐观思想对培养健康社会心态的启示。(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刘晓超[3](2017)在《涵养正确的苦乐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辞海》将“苦”解释为:大咸也,是五味中人们最不愿意品尝的味道。如果把“苦与乐”作为一道选择题,“乐”前面想必是门庭若市、人满为患,“苦”前面怕是门可罗雀、人烟稀少。“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人生不可能只有乐没有苦,也不可能只有苦没有乐。党员干部要涵养(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人事报》期刊2017-11-08)
郑文宝,曹喜博[4](2017)在《传统苦乐观与当代官德》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哲学视域下对于官员的价值判断多于事实判断,官德远比世功重要,但当代官德却垢弊多多,正确的苦乐观遗失是其根源之一,而这些苦乐观在儒家伦理中尽可展现。传统儒家苦乐观重视"孔颜之乐",并以"遵道守义、安贫乐道"作为对待苦乐的态度和心理标准,可为当代官员提供面对物质利诱时的道义准则。近代儒家苦乐观以强调"合理利己主义"为特色,可为当代官员提供正确的苦乐诉求和心理慰藉。结合当下的官员道德现状,传统苦乐观可凸显其时代价值。(本文来源于《唐都学刊》期刊2017年04期)
郑文宝,姜丹丹,曹喜博,桑东辉,朱晗[5](2017)在《苦乐观视域下的官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当代官德弊端,正确苦乐观遗失使其根源之一。传统儒家苦乐观重视"孔颜之乐",并以遵道守义、安贫乐道为追求途径和心态标准;近代合理利己主义尊重人性,追求精神上的快乐,强调满足人的自然本性。二者为当代官德建设提供了思想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领导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赵畅[6](2017)在《学学廖俊波的“苦乐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据报道,廖俊波这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把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每天的日程从早安排到晚,只睡叁四个小时,却浑然不觉得苦和累。每当有人劝他:“廖市长,要注意身体,不要太累啊!”他就立刻精神振奋地答道:“我不累,工(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7-04-20)
刘洋[7](2017)在《避苦趋乐背后的新型“苦乐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苦与乐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已经不能仅仅从体力的付出和工作环境的变化来判断。避苦趋乐,也并非其字面意义那么简单。“苦乐观”变化,身体先行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种远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然而,“自找苦吃”却成为(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7-03-10)
生志荣[8](2016)在《大学生学习苦乐观和学业成败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独立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习苦乐观和学业成败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形成乐学观和学业成功具有主导作用,学习策略的缺乏是形成苦学观和学业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教师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法指导,并积极发挥导乐观的教学功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习策略改进、增加成功体验等途径创造乐学氛围。(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6年21期)
窦克林[9](2016)在《新时期党员该有什么样的“苦乐观”? 必须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一位开国将军,主动放弃高位回乡当农民,不仅与群众同劳动、共流汗,还拿出绝大部分积蓄修水利、建(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期刊2016年10期)
生志荣,刘卫东[10](2016)在《大学生数学学习苦乐观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数学学习苦乐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课程特点和学习要求等带有一定苦乐属性的因素对学生形成苦学观影响很大,但对学生形成乐学观影响很小;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乐学观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要发挥导乐观的主导作用,通过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学习策略改进、增加成功体验等途径创造乐学氛围。(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期刊2016年01期)
苦乐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孟子的苦乐相伴观点入手,讲述孟子心中的苦,并分析其化苦为乐的思想。阐述孟子追求的境界之乐即"君子叁乐"。结合当今社会心态的概念和不良表现,从"反求诸己",就是要人们改变依赖的思想,倡导独立自主精神;"强恕而行",就是要人们放弃消极的悲观思想,提倡进取的乐观精神两个方面来阐述孟子苦乐观思想对培养健康社会心态的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苦乐观论文参考文献
[1].张桂超.去苦求乐:康有为《大同书》苦乐观评析[J].理论界.2019
[2].年丽凤.孟子苦乐观及其对培养健康社会心态的启示[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刘晓超.涵养正确的苦乐观[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7
[4].郑文宝,曹喜博.传统苦乐观与当代官德[J].唐都学刊.2017
[5].郑文宝,姜丹丹,曹喜博,桑东辉,朱晗.苦乐观视域下的官德研究[J].中国领导科学.2017
[6].赵畅.学学廖俊波的“苦乐观”[N].解放日报.2017
[7].刘洋.避苦趋乐背后的新型“苦乐观”[N].工人日报.2017
[8].生志荣.大学生学习苦乐观和学业成败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
[9].窦克林.新时期党员该有什么样的“苦乐观”?必须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J].中国纪检监察.2016
[10].生志荣,刘卫东.大学生数学学习苦乐观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导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