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黑斑病论文-喻霜,叶华智,严吉明

白芷黑斑病论文-喻霜,叶华智,严吉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芷黑斑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芷,白芷黑斑病,当归叶点霉,发生规律

白芷黑斑病论文文献综述

喻霜,叶华智,严吉明[1](2008)在《白芷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病害发生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四川白芷黑斑病的症状、病原菌致病性和形态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确定病原菌为当归叶点霉(PhyllostictaangelicaeSaccardo)。经两年的田间病害发生动态调查,该病在四川始发期为3月上旬,高峰期为6月份,病株率达100%,病叶率达74.51%。病害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留种株的病叶和田间病残体。病菌分生孢子借雨滴飞溅的方式传播,并在白芷生长期中不断引起再侵染。(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08年04期)

喻霜[2](2008)在《白芷黑斑病(Phyllosticta angelicae)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芷黑斑病是近年来在四川遂宁等白芷种植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新病害。本文首次系统报道了白芷黑斑病的症状、病原物鉴定、生物学特性、侵染过程及病害田间发生规律等方面,为诊断和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1.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白芷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亦可危害叶柄和茎。叶部发病初呈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展为直径3~15mm的近圆形暗褐色病斑,表面散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边缘仍保持暗褐色。叶柄和茎上的病斑为长条形暗褐色,稍凹陷。引起川白芷黑斑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叶点霉属真菌——当归叶点霉(Phyllosticta angelicae Saccardo)。病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直径70~135μm,器壁褐色至暗褐色,初埋生后突破寄主表皮,孔口外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313~5.0μm×1.7~2.2μm,具有1个油球。2.白芷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病菌在5~35℃均能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为25℃;病菌生长可利用多种糖类作为碳源,对氮源的利用以无机硝态氮最好;在pH3~11的范围内,病菌能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分别为5、6;加入寄主汁液和光照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产孢、孢子的萌发及芽管的伸长。在水滴中,分生孢子4h开始萌发,24h萌发率可达90%以上;10~35℃、pH 3~10、RH≥95%的条件下病菌分生孢子能萌发,最适条件为20℃、pH6和在水滴中,且pH为7时芽管伸长最快。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46℃与53℃。3.病原菌的侵染及其影响因素在接种后12h分生孢子已开始萌发。萌发的方式多样,多从孢子的一端或两端长出芽管,少见一侧一端或两端一侧长出。芽管顶端膨大形成圆形的附着胞,附着胞上产生侵入丝。接种24~48h后,可观察到侵入丝和菌丝开始侵入叶表。病菌可以通过气孔和表皮两种途径侵入,其中,叶片背面以气孔侵入为主,叶片正面以直接穿透表皮侵入为主。病菌侵染白芷活体叶片引起发病的适宜温度和保湿时间组合为:温度20℃~25℃,保湿时间48~72h。在15~28℃下病菌孢子可成功侵染,20℃和25℃下病害的潜育期同为5d,病斑数量增长较快,尤以20℃病情发展最快。保湿时间12h,接种的白芷植株未见发病。保湿时间为48h和72h时,潜育期分别为5d和4d。白芷黑斑病菌对白芷幼株的侵染能力不强。病菌在老叶上更易侵入,叶龄越大侵染率越高。4.白芷黑斑病发生规律的研究病害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留种株的病叶和田间病残体。最初在植株下部老叶上发病,随后分生孢子藉雨滴飞溅的方式传播,在白芷生长期中不断引起再侵染。病原菌的越冬越夏主要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田间病残体和留种株上。2006~2007年对田间病害发生动态定点调查结果是:在白芷秋播幼苗上未发现黑斑病;病害始发期2006年、2007年分别是4月15日和4月1日,病株率分别为10.50%和12.50%;2006年4月底至5月中旬及2007年4月期间病害迅速发展,2006年5月15日与2007年5月1日的病株率、病叶率分别达88.50%、41.32%和80.00%、39.15%,病情指数分别为18.12和15.58;到2006年6月15日和2007年6月1日病害进入高峰期,病株率最高达到100%,病叶率为74.51%,病情指数37.04。至此,白芷进入生育后期,叶片普遍出现生理性变黄枯萎,病情发展基本停止。结合田间大范围病情观察得出:该病害始发期为3月上旬,高峰期为6月份。(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8-05-01)

白芷黑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芷黑斑病是近年来在四川遂宁等白芷种植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新病害。本文首次系统报道了白芷黑斑病的症状、病原物鉴定、生物学特性、侵染过程及病害田间发生规律等方面,为诊断和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1.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白芷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亦可危害叶柄和茎。叶部发病初呈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展为直径3~15mm的近圆形暗褐色病斑,表面散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边缘仍保持暗褐色。叶柄和茎上的病斑为长条形暗褐色,稍凹陷。引起川白芷黑斑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叶点霉属真菌——当归叶点霉(Phyllosticta angelicae Saccardo)。病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直径70~135μm,器壁褐色至暗褐色,初埋生后突破寄主表皮,孔口外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313~5.0μm×1.7~2.2μm,具有1个油球。2.白芷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病菌在5~35℃均能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为25℃;病菌生长可利用多种糖类作为碳源,对氮源的利用以无机硝态氮最好;在pH3~11的范围内,病菌能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分别为5、6;加入寄主汁液和光照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产孢、孢子的萌发及芽管的伸长。在水滴中,分生孢子4h开始萌发,24h萌发率可达90%以上;10~35℃、pH 3~10、RH≥95%的条件下病菌分生孢子能萌发,最适条件为20℃、pH6和在水滴中,且pH为7时芽管伸长最快。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46℃与53℃。3.病原菌的侵染及其影响因素在接种后12h分生孢子已开始萌发。萌发的方式多样,多从孢子的一端或两端长出芽管,少见一侧一端或两端一侧长出。芽管顶端膨大形成圆形的附着胞,附着胞上产生侵入丝。接种24~48h后,可观察到侵入丝和菌丝开始侵入叶表。病菌可以通过气孔和表皮两种途径侵入,其中,叶片背面以气孔侵入为主,叶片正面以直接穿透表皮侵入为主。病菌侵染白芷活体叶片引起发病的适宜温度和保湿时间组合为:温度20℃~25℃,保湿时间48~72h。在15~28℃下病菌孢子可成功侵染,20℃和25℃下病害的潜育期同为5d,病斑数量增长较快,尤以20℃病情发展最快。保湿时间12h,接种的白芷植株未见发病。保湿时间为48h和72h时,潜育期分别为5d和4d。白芷黑斑病菌对白芷幼株的侵染能力不强。病菌在老叶上更易侵入,叶龄越大侵染率越高。4.白芷黑斑病发生规律的研究病害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留种株的病叶和田间病残体。最初在植株下部老叶上发病,随后分生孢子藉雨滴飞溅的方式传播,在白芷生长期中不断引起再侵染。病原菌的越冬越夏主要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田间病残体和留种株上。2006~2007年对田间病害发生动态定点调查结果是:在白芷秋播幼苗上未发现黑斑病;病害始发期2006年、2007年分别是4月15日和4月1日,病株率分别为10.50%和12.50%;2006年4月底至5月中旬及2007年4月期间病害迅速发展,2006年5月15日与2007年5月1日的病株率、病叶率分别达88.50%、41.32%和80.00%、39.15%,病情指数分别为18.12和15.58;到2006年6月15日和2007年6月1日病害进入高峰期,病株率最高达到100%,病叶率为74.51%,病情指数37.04。至此,白芷进入生育后期,叶片普遍出现生理性变黄枯萎,病情发展基本停止。结合田间大范围病情观察得出:该病害始发期为3月上旬,高峰期为6月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芷黑斑病论文参考文献

[1].喻霜,叶华智,严吉明.白芷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病害发生规律研究[J].植物保护.2008

[2].喻霜.白芷黑斑病(Phyllostictaangelicae)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

标签:;  ;  ;  ;  

白芷黑斑病论文-喻霜,叶华智,严吉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