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先秦音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先秦诸子,非感官化,声音政治
先秦音乐论文文献综述
姜楠[1](2019)在《先秦音乐观念中的“非感官化”与声音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中存在着鲜明的"非感官化"倾向,即批判或限制音乐的感官享受的特性。这种倾向之所以产生,是受到了当时作为客观社会文化语境的声音政治的影响。在声音政治理念的引导之下,"非感官化"从道德、人性、节用叁个维度确立起了自身的内涵,同时也展现了先秦声音政治的多元化路径。先秦时代的音乐"非感官化"及声音政治对传统的音乐文化格局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抑制当下过度发展的以快感为中心的大众音乐文化潮流却有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先秦声音政治的构建路径对于新时代条件下的声音政治拓展也有着极大的启发性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9年12期)
李超贞,熊申英[2](2017)在《先秦音乐社会价值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音乐是古代音乐的开端,是我国音乐发展的奠基,其社会价值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初步探讨先秦音乐的社会价值:音乐对于人类个体可以抒发情感、塑造性情、提高修养;与政治密切相关,正所谓"审乐知政";与此同时,音乐推行后可治国平天下;音乐可以达到人和政和,进而追求天地万物谐和的境界。(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7年06期)
黄敬刚[3](2017)在《先秦音乐文物考古类型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文物研究必须建立在考古类型学的基础之上,对器物的特征、文化性质、时代早晚关系进行分析、分期与断代。应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更准确地研究器物外形与形态变化特征。因为这些器物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会受到时代文化的影响导致器物造型、花纹、质地和质量发生变化,所以这些器物形态的变化特征是有规律可循的。故此,考古学界则称之为称形态学、标型学、器物学和形制学,这些方法都归纳为考古类型学的范畴。(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王博[4](2017)在《论中国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时期文化繁荣、思想自由,产生了对当下每一位国人影响至深的"诸子百家",这一时期音乐美学思想亦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诸如儒家的"礼乐"制度,道家的"大音希声"等等音乐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影响深远。本人对中国音乐史尤其先秦时期的中国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本论文的写作既是自己的兴趣使然又可以让本人对这一时期的音乐美学具有更为扎实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文献查阅和比较分析为写作方法,试探析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通俗歌曲》期刊2017年01期)
余慕怡[5](2016)在《先秦音乐美学的文艺理论观照——以源起和功用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诗、乐、舞叁位一体使得先秦时期的音乐美学与文艺思想互通共融。诗与乐在源起上共通,先秦音乐美学从儒、道、神秘主义对文学源起进行了多方位演绎。先秦时期对于音乐本质的解读,为发掘文学"言志"与"缘情"的本质提供了指引。此外,诸子各家对音乐和文学功用的阐发,共同强调了个体性价值与群体性价值的并存,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邓钥琼[6](2016)在《先秦音乐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目前世界上最大连续动态更新最及时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上键入关键词"先秦音乐"得到的文献资料,结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读秀知识库及维普数据库所收录的学术论文,得知以"先秦音乐"为主题的文献共318篇,其中核心期刊与C刊论文81篇,硕士论文14篇。在这些较有价值的文章中,依照文章主要陈述内容,可细分对音乐思想与审美观等"美学"内容的探讨;对包含文学作品、教育、人物等"文化"内容的探讨以及一些乐器乐律等其他内容的探讨。(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6年01期)
卢晓慧[7](2016)在《先秦音乐数字理念史料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时期的音乐绚丽缤纷,丰富多彩,它开启了我国的音乐之路,在我国历史上据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从音乐的起源、礼乐制度还是音乐美学等各个方面都为我国的音乐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音乐的数字理念作为音乐文化的一个分支,从先秦时期就已经表现出了丰富的文化价值,折射出了多重的文化内涵。它别具风格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以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先秦音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简单的数字中去发现其中的深刻含义,新颖有趣,耐人寻味。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背景与现状、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叁个方面来阐述。介绍了目前我国先秦时期关于数字理念这一角度出发的研究情况,但是很少涉及音乐方面,大部分都是从文化、文字、语言、哲学、宗教等方面来研究。作者确定了主要从先秦时期的多部着作进行史料分析,做到有理有据。第二部分:概念界定。一个是关于先秦这一时间段的概念范围划分,确定了从广义的时间段来研究;一个是关于数字理念这一概念的界定,讲述了什么是数字理念以及举例分析。第叁部分:音乐理论方面的数字理念史料分析。这一部分分为叁个方面:一是音乐审美的数字理念史料分析,主要从“以钜为美”、“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健为美”四个角度入手;二是音乐形态的数字理念史料分析,主要从“乐器”——八音分类法、“乐律”——叁分损益法和十二律、“乐谱”——二十五音谱叁个角度入手;叁是音乐教育理论的数字理念史料分析,主要从“六德”、“六语”、“六舞”、“六艺”四个角度入手。第四部分:音乐实践方面的数字理念史料分析。这一部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音乐作品的数字理念史料分析,主要从葛天氏之乐中的“八阙”、《九歌》十一章为何称为“九”以及《夏龠》为何为“九成”叁个角度入手;二是音乐制度的数字理念史料分析,主要从乐队编制和舞蹈排列方面入手进行归纳整理。第五部分:关于古代哲学方面的数字理念史料分析。这一部分分为叁个方面:一是“太一”说,二是阴阳说,叁是五行说。通过从哲学方面的分析,从侧面来了解当时音乐与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学说对音乐的发展起到的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陈习[8](2015)在《从先秦音乐教育能学到什么》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时期是我国音乐教育发起并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间形成了以口传心授为主、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历经数千年,今天我们研究祖先发展音乐教育的历程和形成的教育理念,对当代高校音乐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先秦时期,我国就拥有了完善的专业音乐(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15-10-08)
杨坤[9](2015)在《政治视域下的先秦音乐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大变革时期。在文化领域之音乐方面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繁荣。本文从政治与音乐的关系来窥探有代表性的先秦音乐思想。(本文来源于《通俗歌曲》期刊2015年09期)
黄华青[10](2015)在《礼乐和鸣:先秦音乐思想与辟雍礼制空间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将音乐思想作为理解建筑空间的新视角。首先研究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来源,列举先秦乐的思想与以辟雍为代表的官学礼制建筑的相通之处。通过探索辟雍礼制空间中的礼乐境界,阐明其建筑空间是先秦礼乐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5年08期)
先秦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先秦音乐是古代音乐的开端,是我国音乐发展的奠基,其社会价值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初步探讨先秦音乐的社会价值:音乐对于人类个体可以抒发情感、塑造性情、提高修养;与政治密切相关,正所谓"审乐知政";与此同时,音乐推行后可治国平天下;音乐可以达到人和政和,进而追求天地万物谐和的境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先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1].姜楠.先秦音乐观念中的“非感官化”与声音政治[J].东岳论丛.2019
[2].李超贞,熊申英.先秦音乐社会价值之探析[J].艺术科技.2017
[3].黄敬刚.先秦音乐文物考古类型学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
[4].王博.论中国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J].通俗歌曲.2017
[5].余慕怡.先秦音乐美学的文艺理论观照——以源起和功用为中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6].邓钥琼.先秦音乐研究述评[J].艺术评鉴.2016
[7].卢晓慧.先秦音乐数字理念史料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6
[8].陈习.从先秦音乐教育能学到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5
[9].杨坤.政治视域下的先秦音乐思想[J].通俗歌曲.2015
[10].黄华青.礼乐和鸣:先秦音乐思想与辟雍礼制空间探析[J].华中建筑.2015